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魏延的死谁得负主要责任

魏延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魏延的死谁得负主要责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4/1/20 18:18:23

对魏延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因为魏延犯错在先,所以魏延本人要对自己被杀负主要责任,如果魏延老老实实地听从命令,他会死吗?当然不会,所以魏延的死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魏延对自己的死和三族被灭负80%的责任,其余20%的责任得由杨仪来负,而朝廷中虽然认定魏延谋反,可是前线的杨仪已经杀了魏延及其三族,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个结果,朝廷中的决定只是一个定性结果。

蜀汉可能是因为人才较少的缘故,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很是护短,前有关羽,后有魏延,关羽作为刘备的创业伙伴,那性格可是傲到天上去了,马超投靠刘备,关羽想和马超比试一下,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认为大丈夫不能与老兵为伍,这都是关羽骄傲的表现,魏延简直就是关羽的翻版,看是目中无人,傲气十足,看不起车骑将军刘琰,还看不起长史杨仪,与很多人都有矛盾,一般人都会让着魏延。

一、魏延是怎么死的?

魏延是被马岱杀死的,是杨仪下的命令。

诸葛亮临死前,定下了北伐大军撤退的命令,并作好了安排,让杨仪率领大军撤退,姜维和费祎协助杨仪,让魏延断后,结果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不听从命令,也不愿意断后,他率领自己所属的一支军队提前向汉中方向进发,抢在杨仪大军前,通过栈道,然后把栈道给烧了。

在魏延和杨仪分别回军的时候,两人都向朝廷上表说对方谋反,然后两军都在往汉中撤军,魏延军跑得快此,还烧了栈道,栈道一被烧了,杨仪大军只能走小路和山路,魏延提前率军到达了南谷口,并派兵攻击杨仪大军,杨仪派出王平应战,王平只是大骂魏延军队,诸葛公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这样做?

魏延手下的士兵自知理亏,都逃散了,魏延手下的军队就这么没了,只剩下几个人跟着他,杨仪就派出马岱率军追杀魏延,马岱追上了魏延,斩杀了他,将魏延首级交给杨仪,杨仪原本老是被魏延欺负,魏延被杀后,杨仪还踩着魏延的首级骂,同时派人诛杀了魏延三族,可怜一代名将魏延,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冤杀。

二、魏延之死原因分析

1、首先是诸葛亮的部署。诸葛亮的部署没有问题,主帅去世,全军撤退,魏延虽然在军中官职较高,但由于性格高傲,并不适合当全军主帅,诸葛亮让杨仪当全军主帅,也只是权宜之计,当时蒋琬不在军中在成都,费祎资历较浅,姜维更加不可能,不让杨仪率军能让谁来率领呢?杨仪是诸葛亮丞相府长史,相当于首席秘书或秘书长,让杨仪率军也说得过去,况且诸葛亮是丞相,让谁率军也是他职责范围,并没有错。

不能因为杨仪和魏延有矛盾,就认为诸葛亮是故意让杨仪掌权来害魏延的,杨仪不过是临时是掌握权力,回到成都后,接替诸葛亮职位的是蒋琬,同时费祎作为第二继承人,杨仪并没有受到诸葛亮的赏识以及蜀汉朝廷的重用。

诸葛亮让魏延断后,就是担心魏延不听从撤军的命令,会有全军有所影响,打个比方,如果让魏延当主帅,他不听从诸葛亮命令撤军的话,你认为魏延能打过得司马懿吗?魏延能有办法破解司马懿避而不战的消耗计吗?并不能。

魏延是激进型的军事将领,有一定的才能,但并不是主帅之才,魏延需要有人管着,才不至于闹出大问题来,激进冒险的策略对于局部战争会有效果,但诸葛亮都五次北伐了,司马懿大军始终盯着蜀汉北伐大军,这个时候就算是韩信转世,也不能突破司马懿的防线,更别说魏延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撤军。

诸葛亮如果不让魏延断后的话,让魏延率军当前锋或在军队中间的话,会因为魏延自己的情绪影响整支军队的情绪,打个比方,蜀军撤军,魏延当前锋或中锋,他就会做出一些影响整个军队撤军的动作,比如烧毁栈道,堵塞道路,不让大军撤退,诸葛亮对魏延太了解了,非常清楚他的性格会干什么,就是让魏延断后,减少影响,即使如此,魏延都跑到最前面去还是烧了栈道,可见诸葛亮让魏延断后是正确的决定,是想保全魏延。

2、魏延的抗命和不断地犯错误

诸葛亮在的时候,能容忍魏延犯错误,诸葛亮一死,就没有人能容忍魏延犯错误了,包括蒋琬、费祎等人,诸葛亮护着魏延不代表其他人也都护着魏延,当杨仪和魏延互相告对方谋反的奏章送到皇帝刘禅那里,蒋琬、董允等人都认为是魏延谋反,而不是杨仪,为什么?魏延看不起人,处不好人际关系,虽然杨仪也是如此,但是魏延是武将啊,哪有文官谋反的,向来只有武将造反,所以朝廷将魏延定性为谋反。

3、杨仪的错误

杨仪派出王平骂散了魏延的军队,又派出马岱杀了魏延,还诛杀了魏延的三族,这就是杨仪所犯的错误了,公报私仇,杨仪完全可以把魏延抓起来,送到朝廷,让朝廷去审理这个案子,因为魏延已经失去了兵权和继续犯错的资本,可杨仪不依不饶的,杀魏延本人也就算了,还诛杀了魏延三族,这就是公报私仇,所以杨仪对于魏延之死也有责任。

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汝南王朱有爋是什么人?坑爹坑子坑兄坑弟坑全家最后坑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汝南王朱有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在建国后,因为本人童年吃了太多的苦,矢言要让本人的子孙不再受如许的罪,因而他首先了大封藩王的历程。朱元璋一公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早夭的他一切封为亲王,而后孙子封为郡王。在他的浩繁子孙中有一名孙子不同凡响,这位孙子一辈子没

  • 褒姒的身世是怎样的?她是如何回到褒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褒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这是《东周列国志》第一回中出现的怪事情。周宣王在周、召二公的辅助下,任用贤臣召虎、尹吉甫、仲山甫等人,恢复“成康之治”时代的各种政策,使国家俨然呈现中兴的局面。周宣王始终认为,自己要成为周成王、周康王那样的人。对待那些反对分子,周宣王

  • 崇祯帝本来不想杀袁崇焕,是什么让他改变了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袁崇焕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1457年2月,明朝兵部尚书于谦在京城西市被处死,173年后,又一位明朝重臣被押到此地,惨遭凌迟之刑,他就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临刑前,袁崇焕没有咒骂崇祯皇帝,而是写了一首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 曹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为什么得不到丈夫和儿子的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曹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宋仁宗在位时,曹皇后是很不得宠的,而且她也无儿无女。那么,宋仁宗去世后,后来的皇帝又是怎么对待她的呢?准确地说,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继后。说起来,宋仁宋虽然是九五之尊,然而他却是个连婚姻都不能做主的人。宋仁宋早在择选后宫嫔妃时,就看中了

  • 南朝宋的一代明君宋文帝,怎么会被儿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宋文帝刘义隆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争夺皇位,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事情很多,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父子之间的血腥斗争似乎并不是很多。然而,在南北朝时期,就发生了一件太子杀死父皇的政变!这位倒霉的皇帝就是南朝刘宋

  • 孝庄太后为什么在康熙继位之后,要处死吴良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何康熙一继位,孝庄太后便要将顺治最信任的太监处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吴良辅是宫里最受顺治皇帝青睐的太监。顺治皇帝在去世之前,将他送到附近的庙里,剃光了他头发,让他安安稳稳在庙里做和尚。然而,在顺治皇帝去世后,顺治母亲孝庄太后却立即派人把吴良辅抓回来给杀掉了。那么,这

  • 汉宣帝知道太子懦弱无能,为何不选其他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西汉的历史上,汉宣帝刘询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改变了汉武帝晚年衰败的局面,实现中兴,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可是汉宣帝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明知太子软弱无能,却依然没有将其废掉,结果让

  • 明宪宗不爱年轻妃子,偏偏吊死在一个奶妈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宪宗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有一位非常特别,他就是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皇帝都有不少妃嫔,她们都在年轻貌美的时候,进入后宫,一般年龄比皇帝要小很多。然而,明宪宗却很特殊,后宫里面年轻貌美的女子,他并不喜欢,反而独宠万贵妃!万贵妃名叫万贞儿,出生于明朝

  • 鱼朝恩从默默无闻到权倾朝野,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鱼朝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何谓宦官?俗称"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得官员。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官宦则全由阉人担任。宦官自古以来名声就不是太好,扰乱朝政,干涉军务,屡见不鲜。比方说魏忠贤,男不男女不女,阴阳颠倒,权倾朝野不

  • 桑斋多尔济: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怎么被乾隆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桑斋多尔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765年,也就是清朝的乾隆三十年,乾隆帝下旨,将喀尔喀札萨克和硕亲王、多罗额驸、驻库伦办事大臣、喀尔喀副将军桑斋多尔济监禁,同时削去他的一切职务、爵位,并进行抄家。说起桑斋多尔济,此人与乾隆帝关系非常特殊,他既是乾隆帝的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