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以身作则厉行节约 不为个人妄费分文

康熙以身作则厉行节约 不为个人妄费分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86 更新时间:2024/2/15 10:18:55

以身作则

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七年秋,他斥责皇太子胤礽时又说:“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此言虽有炫耀之意,但不能否认,他在努力为臣工做出节俭的榜样。

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召集公大臣,向他们展示康熙帝生前在乾清宫东、西暖阁所用的毡毯。大臣们看后奏称:“(康熙帝)御极六十余年,时时以爱惜物力,崇尚俭素……御前陈设之毡,历三十余年,尚洁净完整,崇俭惜物,实从古未有。”对于宫中的陈设用品,康熙帝是以经济节俭为标准,崇尚简朴,不务虚华。

网络配图

康熙年间在清廷供职的法国传教士白晋,曾目睹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有如下记载:就其(康熙帝)个人有关的方面看,那种恬淡素朴简直是没有先例的。他满足于最普通的菜肴,从未有过丝毫的过度,他的淡泊超过了人们所能想象的程度。皇宫内部以及一些殿宇,即使是皇帝所居住的,也只有几幅字画、几件描金饰物和一些相当简朴的绸缎,而绸缎在中国是十分普通的,不在奢侈品之列,简单朴素就几乎是那里的全部装饰了。他的衣着,除了几件宫廷极为常见的过冬的黑貂、银鼠皮袄外,还有一些在中国算是很普通、很常见的丝绸服装。夏天,我们看到他穿一件普通的麻布短褂,这也是一般人家常穿的衣服。他在宫内、宫外不骑马时用的那顶轿子,只是一件类似担架的东西而已,木质平常、涂漆,有几处包有铜片或者点缀一些镀金的木雕。马具中较豪华的只不过是一副相当朴素的镀金铁质马镫,以及一条由黄丝绒编制的马缰绳而已。

这些描述显然有溢美之词,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康熙帝生活中的某些侧面。

明清宫中费用之较

一次,康熙帝语重心长地对儿孙们说:“尝闻明代宫闱之中,食御浩繁,掖庭宫人几至数千,小有营建,动费巨万。今以我朝各宫计之,尚不及当日妃嫔一宫之数。我朝外廷军国之需,与明代略相仿佛,至于宫闱中服用,则一年之用,尚不及当日一月之多。”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曾与大学士们将明清两朝宫中费用做了一番比较,开列出一连串令人瞩目的数字:

前明宫内,每年用金花银,共九十六万九千四百余两,今悉已充饷;前明光禄寺,每年送内所用各项钱粮二十四万余两,今每年止(只)用三万余两;(明宫)每年木柴二千六百八十六万余斤,今止用六七百万斤;(明)各宫床帐、舆轿、花毯等项,每年共享银二万八千二百余两,今俱不用;前明各宫殿,九层基质、墙垣俱用临清砖,木料俱用楠木,今禁中修造房屋,除非万不得已,不但基址不用临清砖,凡一切墙垣,俱用寻常砖料,所用木材,亦惟松木而已。

同样居住紫禁城内,同样是宫中开销,一个腐朽没落王朝与一个新兴王朝之间,反差如此之大,发人深省。

每年修缮热河避暑山庄,一般一次要用两千两银子,但康熙五十六年的修缮工程,管事官员称需白银三千两。康熙帝闻后命详查,于是内务府拟将修缮之资压缩到两千两。康熙帝阅折后朱批:“二千两银仍旧太多了!”此外,在康熙帝的“敦促”下,单是购买皇宫内外修建工程颜料的费用从康熙三十七年至五十二年间,就节约白银十三万三千余两。

康熙帝奉行节俭、表率臣民的举措,在朝野上下产生了较大影响。王公大臣们纷纷效法,少用、不用金银器皿及金马镫等贵重物品,日常服用所需资费,也“较从前十分之内,已减九分矣”。康熙初年,高官贵族为亲属祭葬时,仍以焚化皮衣为时尚,至康熙朝中叶“其风已熄”。

网络配图

可是,时人对于康熙帝的俭省节约,或有微词。如康熙四十八年朝鲜使臣返国后向国王报告中说,康熙帝“贪爱财宝,国人皆称曰爱银皇帝”。这应当如何解释?

原来,康熙帝不仅于宫中奉行节俭,在理政治国、处理国家财政问题时同样如此。毋庸讳言,节俭方针的实施必然要触动统治集团内部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使贪官污吏的不法行径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从而引起部分官员的不满。在这种情形下,身受其“害”的人牢骚满腹,微言相谤,也就难以避免。所以,对康熙帝冠以“爱银皇帝”之名的“国人”,应主要是指那些受到节俭措施冲击的官员。

实际上,康熙帝在奉行节俭方针时,分寸掌握恰当,内外有别。白晋对此深有感触,曾记述如下:他(康熙帝)非常节制个人的开支,同时又十分慷慨大方地提供国家的经费。只要是为了帝国的福利,哪怕花费千百万他也在所不惜。修缮公共建筑,保持江河管道的畅通、建桥、造船等,一切方便百姓、有利贸易的事情,他动用巨款十分慷慨。因此不难断定,他不为个人妄费分,完全是出于贤明的节约,以便把金钱用于帝国真正的需要。

勤俭之根源

康熙帝之所以能制定和实施各种节俭举措,注重以身作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虽然是在清朝定鼎北京以后出生,但满洲入关前崇尚勤俭、“敦朴为风”的传统对康熙帝仍有较大影响。他对儿孙们说:“朕生性不喜价值太贵之物,出游之处所得树根或可观之石,围场所获野兽之角或爪牙,以至木叶之类,必随其质而成一应用之器。即此观之,天下之物虽最不值价者,以作有用之器,即不可弃也。”这体现出他以实用为本的价值观和追求自然与质朴的审美观。

网络配图

另一方面,作为清朝初年的最高统治者,康熙帝所处的历史环境,也不允许他高枕无忧。在位60多年间,先有辅臣鳌拜专权,接着又有平定吴三桂叛乱的战争、统一台湾之役、与准噶尔部的长期战争以及诸皇子争夺储位之事等。在其继位初期,经济亟待恢复,漕运、治河等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尚未解决。如此紧张、多事的客观形势,要求他必须慎言慎行,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尽可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

康熙帝勤政爱民,一生多有建树,奉行节俭是其各项重大方针、国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这种深谋远虑、戒骄戒躁的务实作风,值得后人借鉴。当然,康熙帝的节俭和简朴,都只是相对历史上一些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帝王而言。尽管他不断制定各种节省方案,但清宫的日常耗费,依然触目惊心。显然,他的种种节约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王朝的固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凡夫俗子:一心考秀才的洪秀全为何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洪秀全的性格特征,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他原名洪火秀,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出生于嘉庆十八年(1814年)十二月初十日,家中兄弟三个,洪秀全排行老三。洪秀全的父亲名叫洪镜扬,家中有几亩地,数头牛,家道还算殷实,所以还有余钱给洪秀全读书考秀才。天王洪秀全说到考秀才这件事,实在是洪秀全心中永远的痛,把他

  • 鹿鼎记中刘一舟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鹿鼎记里面的刘一舟可以说是一个蠢得出了名的人物。刘一舟本来是鹿鼎记的男主角韦小宝其中一个老婆方怡的师兄,也可以说是方怡的未婚夫,和方怡算是青梅竹马。图片来源于网络只是后来方怡遇见了多情的韦小宝,刘一舟只能被方怡抛弃。怀恨在心的刘一舟在得知韦小宝的身份之后,向无三姑高密,可惜他不够聪明,反而被韦小宝倒

  • 准格尔首领葛尔丹败给康熙为何被称为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葛尔丹是一位蒙古族人,他英勇好战,出生于康熙年间,葛尔丹生平故事也是非常的精彩的;他出生于准格尔部落,是部落首领的儿子,也算是出身于贵族,在年少的时候,就去了西藏学习经文,但是,葛尔丹骨子里面全是热血,哪里能够安心来读那些梵文? 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部落,开始参与政权。图片来源于网络葛尔丹在战事上面

  • 胆色项羽为什么敌不过大家口中的流氓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秦末,天下大乱,处处烽火。项羽也在这场风风火火的秦末大起义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定陶之战中,起义军大败,项羽的叔父不幸身亡。为急报血海深仇,项羽手刃楚军主将宋义,率领全军切断联系章邯、王离两支军队的给养输送通道,破釜沉舟,历经9次冲锋大败王离军队。这就是震慑天下的巨鹿之战。之后,与章邯军队对峙6余月,章

  • 她绝世倾城满腹诗书 却依然失宠还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甄氏,名字失载,魏文帝曹丕夫人,因美貌与才情著称。祖上曾官至东汉宰相,家境殷实。家中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全家人都很宠她。父亲在她三岁时,便去世了,但哥哥一直对她很好,弥补了父爱的缺失。曾有相士说,甄氏是大富大贵之命。按甄氏后来的命运来看,相士的话还挺准。甄氏从小便和别的女子不太

  • 北周周武帝宇文邕雄才伟略为何无法统一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英明能干的帝王,稍微了解一些南北朝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他——北周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中国南北朝北周皇帝,武川人,宇文泰第四子,明帝宇文毓之弟,560年,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在明帝临终遗照下即位为帝。1、巩固皇权,诛杀暴臣自560年宇文邕即位后,他就知晓宇文护的为人。宇文护内心的想

  • 夏姬是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 五国都曾为她开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极为美丽动人的女子。她一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结局却是守寡。她能够使一个国度消灭,连绝世霸主楚庄王,也被她深深的迷住了。她甚至能够影响当时的历史发展。夏姬出生于郑国,早年嫁给了陈国一位叫御叔的男子,生了儿子,叫夏征舒。御叔不幸英年早逝,但夏姬却容颜依旧,寡妇门前是非多。陈国国君

  •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努力逃脱政治婚姻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孝淑睿皇后是嘉庆皇帝第一任皇后,孝淑睿皇后嘉庆皇帝是同年出生,而且孝淑睿皇后还要比嘉庆皇帝大42天。孝淑睿皇后嘉庆皇帝共孕育一儿二女,儿子便是继承嘉庆皇位的道光帝。孝淑睿皇后陵寝嘉庆在位的前四年是没有实权的,在乾隆帝死后,他才独掌了大权,嘉庆皇帝非常痛恨贪污大臣,

  • 历史上的敏妃并没有如影视剧中下场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敏妃是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她很小便入宫。侍奉康熙皇帝的时候为妃子,但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册礼,也没有任何的封号,一直伴随在康熙皇帝左右,敏妃实际上属于庶妃。康熙敏妃画像康熙敏妃是一个性格很温和又单纯的人,康熙很喜欢敏妃。在康熙二十五年,敏妃生下皇子十三阿哥,仅隔一年的时间又生了一位公主,敏妃一共为

  • 他八百人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差点活捉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名将辈出,在这些名将当中,他战绩斐然,颇具将才,以八百步卒,打败孙权十万大军,还差点活捉了孙权。此后,孙权心里就有了阴影,一直非常畏惧他。他是谁呢?我们先看史书《三国志》对他的记载: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网络配图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