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执政期间有多勤政?一天处理15万字奏章

朱元璋执政期间有多勤政?一天处理15万字奏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21 更新时间:2024/1/18 18:44:30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朱元璋的文章。

朱元璋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除了从放牛娃到皇帝的传奇经历之外,最主要的是他对历史的贡献,对历史贡献越大,必然付出越多,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死,是因为积劳成疾才死的。

朱元璋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勤政皇帝之一,那么朱元璋究竟有多么勤政呢?很多人都想象不到,朱元璋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想起一件就写一张纸条别在腰间,等退朝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像个鸡毛掸子。用日理万机来形容他,毫不为过。通过三方面可以得知朱元璋有多么勤奋。

朱元璋的遗诏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下遗诏:“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元璋临终遗诏最能说明他内心想法,朱元璋临终遗诏说,自己得到天下这31年间,每天心里想的都是忧患和危险,每天勤奋理政不敢懈怠,务求对天下百姓有益。但是仍谦虚地说自己出身寒微,喜欢善良讨厌恶人,和古代的贤名君主相比,我还差很远。

朱元璋所说并非虚言,朱元璋确实是这样做的,朱元璋勤政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朱元璋每天要三次上朝,有早朝,有午朝,还有晚朝,除了在皇宫办公之外,他还要经常到民间微服私访了解民间疾苦。

因此经常夜里睡不好,每天有一件事没处理,就会忧虑,整天担心老百姓受苦遭殃。这些绝不是后人美化他,事实就是这样的。古代人都比较迷信,朱元璋有的时候夜里还起来看看天象,天象如果异常,那就说明自己做错了什么,可能老天爷要惩罚,所以就更加勤奋理政。

朱元璋每天真实的生活

“朕自即位以来,常以勤励自勉。未旦即临朝,晡时而后还宫。夜卧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观天象,见一星失次,即为忧惕。或量度民事,有当速行者即次第笔记,待旦发遣。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于诸事物,唯恐毫发失当。戴星而朝,夜分而寝,一事未善,寝亦不安。”、

朱元璋说自从继位以来,每天勤勉不辍,天还没亮就去上朝办公,天黑了半夜才回到宫中,每天晚上回宫后还要处理国家大事,一件事情没处理好,就是睡不好觉。朱元璋作为从社会底层崛起的皇帝,因为他自己有亲身经历民间疾苦的过去,所以他知道只有把百姓的事情处理好,百姓们安居乐业,社会才会稳定,所以他的勤政和他的精力都是超越常人的。

根据史书统计,朱元璋曾在8天中处理1160件奏章,如果保守的算一件奏章是1000字,那么1160件奏章就是116万字,平均每天阅览奏章的字数就是15万字。另外一件奏章不可能只写一件事,这8天当中奏章所涉及的事情是3391件事情,那么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423件事,用日理万机形容都有点谦虚。

《明史》记载:“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

明史是清朝才修编的,清朝虽然是满清统治,但是对朱元璋评价颇高,其中“汉、唐、宋诸君所未及”这句话绝不是对朱元璋的过度褒奖,而是真实的记载,就是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都不能和朱元璋媲美,这不仅仅是满清王朝和史书的看法,就是满清的皇帝也这么说。

顺治帝:“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顺治皇帝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说,历代的贤明君主,没有一个比得上洪武朱元璋,顺治皇帝对朱元璋褒奖如此之高,实在令人诧异,因为大清是夺了大明的江山,按理说大清应该是贬低朱元璋才对,但是作为敌人,顺治不但不贬低朱元璋,反而对他产生敬意。

大量历史证明,朱元璋的勤政爱民,是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可以媲美的,朱元璋勤政爱民的动机,源自于自己出身底层的苦难经历,朱元璋的遗诏和《明史》也都证明了朱元璋的勤政绝非美化,而是事实。这一点,就是朱元璋的敌人顺治皇帝都钦佩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独揽蜀汉大权十余年的诸葛亮,在死后为何没受到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手握军政大权,如果刘备统一天下会杀诸葛亮吗,诸葛亮李严权争研究

    诸葛亮独揽蜀汉大权十余年,他去世后,为什么没有被刘禅清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自从我国步入了封建社会,无数的英才豪杰,生前为保住天家的社稷江山呕心沥血,死后却被薄凉之君,毁去了身后英名,甚至导致子孙后代无故被诛。例如西汉霍光,扶早已沦为平民的刘病已登基,却落得了霍氏家族,被满

  • 刘备夺得汉中后,自称三州州牧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原名是什么,刘备归还荆州三郡,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夺得汉中后,刘备上表汉献帝,为什么自称三州州牧,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17-219年,刘备与曹操展开了对汉中的争夺。汉中原本被曹操占领,等于刘备是在曹操的虎口中拔牙,难度可想而知。对刘备而言,汉中之战的难度甚至超过了赤壁之战。最终,刘备取得了

  • 一个左右汉景帝的女人,窦太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真实的窦太后,汉朝有几个窦太后,窦太后历史评价

    每当一提起窦太后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汉代宫廷女性的命运多有坎坷,但也不乏很多强势女性的出现,正如鼎鼎有名的吕太后吕雉,就是历史之中女子专制的代表。而还有一位传奇皇后和吕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此人便是汉文帝的妻子窦太后。窦太后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女人,机缘巧合

  • 韦太后为何要处死柔福公主?她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柔福公主赵环环,历史上柔福公主,赵构生母为何不自尽

    说到柔福公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让宋朝在面对外敌时力不从心,再加上当时周围有许多民族政权,宋朝皇帝也一个比一个懦弱,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了宋朝的多灾多难。相信大家都熟悉宋朝的靖康之耻,当时金军攻破了北宋的都城开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

  • 吴三桂原本已经投靠李自成了 吴三桂中途变卦是因为陈圆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自成和吴三桂是什么关系,李自成吴三桂陈圆圆,陈圆圆与吴三桂是什么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三桂和李自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圆圆曲》导语:中国古代素来有一个“恶习”,便是喜欢将政治责任推给柔弱的女人,并美其名曰“红颜祸水”。不得不说,这种现象是封建社会中的糟粕,更是现代人所

  • 韦太后真的在靖康之耻后,为金人生了两个孩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构母亲韦氏生了几个孩子,靖康之变的公主生金人,靖康之耻有多惨

    靖康之耻后宋高宗赵构母亲韦太后真的为金人生了两个儿子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靖康之耻是宋朝赵氏皇族最大的耻辱,靖康之役北宋灭亡,不务正业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桓全部沦为了金国的阶下囚,赵佶父子的懦弱昏聩致使经济鼎盛的北宋直接灭亡。金国轻易地攻进北

  • 于谦挽救明朝于危难之际 于谦最后为什么会被冤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于谦,明朝于谦挽救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于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于谦,大家首先会想到谁呢?我想大部分人脑海中首先回想起的是抽烟、喝酒、烫头的那位于老师。不过,在明朝中期,有一位中兴大臣,也叫做于谦。他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精锐尽丧的关键时刻,指挥北京守军击败了前来攻城的也先,避免了靖康

  • 吴三桂造反在短时间内占据半壁江山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吴三桂最后打到哪里,吴三桂称帝,吴三桂称帝多久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三桂失败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前言:三藩之乱,算得上清朝初年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的清朝立国未稳,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明朝遗老遗少,而吴三桂的起兵造反,在很短时间里,就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那么,为什么吴三桂还是败了?其实,这其中的原因,颇为让人感到耐人

  • 如果没有吴三桂的话 李自成能不能挡住满清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如果吴三桂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为什么要推翻明朝,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会灭亡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自成和吴三桂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即便没有吴三桂,李自成也挡不住满清大军。没有吴三桂,还有王三桂、李三桂,大明派重兵防守辽东的满清,这股势力不容小觑。仗着地势险要,满清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既然一定要有个像吴三桂这样的势力存在,总兵是不是吴三桂就不重要了

  • 李自成明明大败明军不久 李自成为何不敢正面刚清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军威武,李自成为什么不打清朝,明军三大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自成和清军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繁多,其中李自成的势力是当时最为厉害的一个,早年跟随闯王高迎祥叛乱,在高迎祥去世之后,因为李自成有勇有谋就继承了闯王的名义。十几年的起义征途,让他成为整个中原作战地区最为核心的人物,1644年闯入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