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罪奴之身的冯太后,是怎么把握北魏两代朝政的?

罪奴之身的冯太后,是怎么把握北魏两代朝政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09 更新时间:2024/1/20 22:21:28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罪奴之身的冯太后,是怎么把握北魏两代朝政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冯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主持北魏政权多年,以个人智慧实现了北魏两代人的顺利交接,北魏太和改革前期是由冯太后实行的,她辅佐三代帝王,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直是一个男权的社会,在一般情况下,是绝不允许后妃参政、议政。皇帝是一国之主,也是后妃的主宰者。然而,历史还是有女性为了社稷的安危,不怕被人嘲骂,公然主持朝政。

这其中有大家都知道的武则天和慈禧,她们两个都拥有着至高权利的人,还有着让人津津乐道的艳史,不同的是武则天比慈禧有作为。而历史中还有一位冯太后,能力方面并不输于武则天,艳史更比武则天还要多!

古代封建王朝在王位继承中,有母以子贵,也有立子杀母的,这主要流行于北魏建国初期,滥觞于西汉之武帝。

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继位,因上有威望颇重之太皇太后窦太后掣肘,处处志不得申,到了晚年疑心病很重。戾太子死后,他改立幼子刘弗陵,又担心刘弗陵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的天下,于是就萌生了立子杀母的念头。

汉武死前遗嘱:令立太子刘弗陵,是为昭帝,而杀其生母钩弋夫人。到了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道武帝拓跋珪开始,后宫就有三条独特的规定:

1,妃嫔要想被立为皇后,候选人必须手铸金人,铸成则立,铸不成则不得立;

2,立太子杀其母;

3,汉妇人不得为天下母。

到了文成帝拓跋濬当皇帝时,后宫中令文成帝喜欢的妃子中李氏、曹氏、泪渠氏和冯氏成为皇后候选人。

这个冯氏是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北魏文成皇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嫡祖母。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长乐冯氏,冯氏是冯朗之女,生于长安。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

冯氏还未成年时候,冯家突然遭遇了飞来横祸:冯朗因受一桩大案株连被太武皇帝拓跋焘下令诛杀了。按照惯例,冯氏因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

13岁的文成帝拓跋濬登基不久,就选中冯氏做了贵人。这一年,冯氏只有12岁。

冯氏年幼,被其姑母冯昭仪抚养,十四岁时出落得花容月貌,楚楚动人,被选入文成帝拓跋濬后宫中,深得文成帝的喜欢,封为贵人。冯氏天资聪慧,在宫中尊重皇太后,上下的关系都很好。

当四位妃子奉命铸造金人,另三位都不知从何入手,冯氏在宫中长大,深谙宫中之事,在两位老太监张祐、王遇的指导下,铸金人成功,于是,北魏太安元年被立为皇后,母仪天下。这时的文成帝有了两个皇子,长子拓跋弘是文成帝十四岁时睡了一个宫女李氏,怀孕生下的,因之,这李氏被封为夫人。

根据立太子杀其母的条规,富有心机的冯氏鼓动常太后,册立李氏所生的拓跋弘为太子,这样,李氏因儿子立储而被杀,冯氏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来铲除了宫中最大的对手;二来自己顺理成章保住性命,更是以皇后之尊,受命抚养刚刚两岁的皇太子拓跋弘。

时光流逝,谁想到刚刚二十岁的文成帝拓跋濬因病去世,死于平城永安宫,这时身为皇后的冯氏恰恰青春年华,二十四岁,当了九年皇后。文成帝的去世,让她一时间悲痛欲绝,自己该怎么办﹖自己没有为文成帝生下一儿半女,这未来的生活该如何渡过﹖北魏宫中规矩:大丧第三日,皇帝生前日常所用的御用物品统统要在发棂前火化。皇后、太子、宫女、大臣齐聚殿前,看着燃烧的火焰焚烧这些御物,现场哭成一片。

冯氏泪眼朦胧地望着先帝的遗物一件件投入火中,当把黄色龙袍投出的刹那,冯氏的悲痛超了负荷,号哭着奔下大殿,纵身奔向火中。所有的人几乎都被冯氏的举动惊呆了,不知所措,有一位太监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眼疾手快,一把扯住冯氏的衣角,让冯氏摔倒在火堆边缘,昏迷过去,众人手忙脚乱地奔过来,救起冯氏,许久冯氏才苏醒过来的,庆幸的是冯氏并没有被烧伤,只是烧坏了衣服。

冯氏殉情的一幕令所有人感动,也赢得满朝文武的赞许,当十一岁的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尊冯氏为文明皇太后,确立了权力。

拓跋弘年幼即位,丞相乙浑辅政,便大权独揽,这个乙浑是太武帝驸马乙瑰的宗亲,根基很深,根本没有把小皇帝看在眼里,事无大小皆由他裁决,朝中大臣凡提出异议者,都遭受打击,这小子大施淫威,先后杀死了尚书杨保年、贾爱仁等人,一时间朝局飘摇。

冯氏都看在眼里,她不能任乙浑如此下去,密召心腹太监王遇、张祐商议,准备让在代州温泉养病的重臣陆丽入朝,结果消息走露,乙浑派人刺杀了陆丽。冯氏的哥哥冯熙时为定州刺史,献文帝令内调冯熙入朝与乙浑抗衡,乙浑置之不理。

冯太后便联合王遇、张祐密见献文帝,商议对策,又召见忠于皇室的殿中将军元郁,设计一举拿下乙浑,夷其三族,让权力又回到皇帝手中。通过这件事,冯氏充分认识到权力的重要性,因小皇帝年幼,朝中之事亲自过问,她以高允源贺、闾秀为辅政大臣,一应大事均须请示她决断。

冯太后垂帘听政之余,盛年寡居,实是难耐空帏寂寞,拥有众多的男宠,她先后宠爱过三个仪容俊美的美男子,分别是工部尚书李冲、宿卫监李奕、吏部尚书王睿,与他们在后宫淫乱。

李奕与李冲是兄弟,因是冯太后的情人,有恃无恐,在朝中飞扬跋扈,令献文帝拓跋弘十分不满,认为冯太后这样行为不正,这李奕等人又借得到太后宠爱而干政,便找了个事由杀了李奕等人。

但拓跋弘无心过问国家政事,又因杀了李奕等人,与冯太后积怨太深,心灰意冷,就有意要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遭到冯太后的强烈反对。他只好禅让给儿子元宏,元宏刚刚五岁,还是一个小娃娃,而献文帝才十八岁,就成了太上皇。冯氏也便成了太皇太后,临朝听政。

当时的时局是北魏统治着北方,与南朝势均力敌,但北魏内部并不稳定,如果冯太后仅是一个贪图个人享乐的女子,局面会恶化,北魏的统治很难维持下去。冯太后是一个有眼光的女人,接受了时代的挑战,运用自己的才智与政治眼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着手整顿吏治,提倡清廉,提拔了一批能人。又颁布了“均田制”与“新租调制”,还广设学馆,制定礼乐,致力于改革少数民族落后的风俗习惯,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冯太后还废除宗主督护制,推行三长制,也就是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由三长具体负责户口和征收赋税徭役,这一举措把社会行政管理严密化、制度化,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冯太后毕竟年纪轻轻,生理需求旺盛,私生活无度。然而冯太后极有分寸,后宫与前朝,冯太后是严格区分的,前朝临政一丝不苟,对自己的男宠也从不骄纵,史称:“后性严明,假有宠待,亦无所纵”。可以说冯太后在对待自己私生活和控制男宠方面确实技高一筹,是历史上一位非凡的女人。

冯太后后期的男宠是王睿。这位王睿风采翩翩,冯太后一见而喜欢上他,由于侍候得冯太后心满意足,封他为中山王,进为首辅大臣。冯太后需要他,他可以随时出入太后内宫,得到冯太后众多的赏赐。冯太后怕朝中大臣议论,每每赏赐给王睿的东西都是在夜间进行,藏于车中,由太监护送。

据说南朝齐国派使臣刘缵出使魏国,冯太后一见便喜欢上这个风度非凡,有着过人壮美的刘缵,在宫中赐宴公然示爱,收刘缵为出入卧室的男宠,刘缵当然喜出望外,既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又平添了一段风流艳遇,睡了北魏美貌丰腴的皇太后。

可以说,皇太后冯氏是一位叱咤风云,能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敢于打破旧制,敢作敢为,勇于改革,不仅仅是好色。冯太后生前使北魏成为文明国度,死后谥号为“文明”,又被称为“文明太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被曾国藩誉为“两千年间第一猛将“的陈玉成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陈玉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国家纷乱时期总会涌现出许多英雄。这些英雄不乏猛将,无论是所属朝廷一方,还是叛军一方,他们都有着作战勇猛的将领。自太平天国历史上洪秀全领导的起义军在对抗清朝过程中取得了不菲的战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也暴露出来,最

  • 如果没有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的话 历史又会变成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岳飞和十二道金牌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岳飞冤死于风波亭20年后,公元1162年6月宋孝宗即位,宋孝宗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岳飞平反,在对岳飞孙岳霖的平反圣旨中这样写道:“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12道金牌,

  • 说说汉武帝的功与过 汉武帝的功大于过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武帝刘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彻是一位开明的帝王,在政治上采取了非常果断的决策,设立了中朝,成功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成为了历代帝王学习的榜样。在军事上成功的抗击匈奴,保卫汉朝边境的安危,并且继续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外关系的友好往来。在经济上一改秦国的法度,重

  • 汉武帝临死前托孤四位大臣 霍光是如何专权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托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87年,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第二天,汉武帝任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汉昭帝刘弗陵。但在汉昭帝时代,史书记载是“政事一决于光(霍光)”,汉宣帝时代是“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

  • 窦婴为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 汉景帝和汉武帝对他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朝窦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窦婴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氏的堂兄的儿子。窦婴为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被汉景帝封为了魏其侯,随后又让他担任太子太傅。在丞相刘舍被免职之后,窦太后向儿子汉景帝推荐窦婴为丞相。但是汉景帝却以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拒绝

  • 汉朝时期有三位窦皇后 她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窦皇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起窦太后,我们最先想到的莫过于是汉朝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孝文窦皇后),然而在整个汉朝的历史中,窦太后却不止一位,而是整整有三位,其中另外两位分别是汉章帝的皇后、汉和帝的嫡母窦太后(章德窦皇后)以及汉桓帝的皇后、汉灵

  • 窦宪征战匈奴立下不世之功 窦宪名声为何不比上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窦宪名气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对这两段历史作比较,首先是两人的人品不一样,一个是青才俊,一个是违法外戚,一个英年早逝,一个被迫自杀。其次作战对象不一样,霍去病时匈奴比较强悍,战力几乎对等汉朝,窦宪时匈奴已分裂成南北匈奴,而且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力量较弱

  • 同样都是北伐 汉武帝北伐如此艰难窦宪为何能如此轻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窦宪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伐历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诸多北伐中汉武帝北伐无疑是非常耀眼的一场北伐,但是代价也是非常严重的。经过这一次北伐,汉朝家底都打没了,而且沉重的税赋压垮了无数百姓。当时的流民以百万计,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流民,这是一个多么可

  • 霍去病杀了李敢后不久也死了 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霍去病和李敢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西汉的传奇人物,绝对要提到霍去病。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已经上战场,而且对于兵法,他运用得非常灵活,人也是勇猛且果敢。在作战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天才,他的谋略甚至可以超过他的叔叔卫青。他曾经利用长途奔袭和一些突袭迂回的方

  • 大汉王朝霍去病到底有多强 出道即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朝霍去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总有那么一些人,明明可以靠家族的庇护和扶持,走上人生巅峰,可人家不屑,非要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番事业,问题是还有人成功了,并且达到了一个让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样的人别说在中国历史上,就算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之又少,但是大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