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虽是造反得来的皇位,却五次亲征巩固明朝地位

朱棣:虽是造反得来的皇位,却五次亲征巩固明朝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00 更新时间:2024/1/21 9:15:0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朱棣于建四年(1402)攻破南京城夺得皇位。虽然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而且又杀了那么多的人,我们可以认为朱棣不是个好人,但他绝对是位有所作为的皇帝。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修编《永乐大典》,五次亲征巩固明朝的地位。

朱棣的第一次亲征是在永乐八年。鞑靼部落当时太嚣,刚开始朱棣也是好言相劝,用比较温的手段,但是他们依然不听话;永乐七年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师十万征讨鞑靼,结果明军低估了鞑靼部落,再加上当时指挥不当,明军打败,死伤无数人;朱棣忍无可忍,永乐七年直接下总动员,命令长江以北的所有士兵北方出发。就是在永乐八年,五十万大军集结北方完毕。鞑靼部落听说朱棣带领五十万大军过来马上向瓦剌方向跑,瓦剌和兀良哈也识时务,管好自己就行。

鞑靼部落的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发生矛盾了,他们在讨论往哪个方向跑的时候发生了矛盾,一个主张往西跑,一个主张往东跑,然后两人各自突围。朱棣带领部队先追本雅失里,大败本雅失里,但还是让他带着七个人跑了。紧接着去追阿鲁台,当时阿鲁台也很害怕,直接躲到了茫茫草原里面,一时半会找不到他们,明军的粮草和辎重都不多了,准备回去了。

但是上天不负有心人,回来的路上居然撞到了阿鲁台。阿鲁台都没打的心思,朱棣想让他们投降。但是阿鲁台他们想的就是尽量能拖多久就多久,当有一天准备逃跑的时候,然后军队阵型变化被朱棣看到。朱棣可是从小就在战场,阿鲁台的小伎俩在他的眼里就是小儿科,朱棣率几千骑兵直奔阿鲁台,然后明军看到皇帝都过去了直接发动总攻,阿鲁台扭头就跑,明军就追。阿鲁台不愧为草原民族,发挥了他的特性,居然逃走了。自此,明军大胜,几乎全部消灭鞑靼部落,班师回朝。

第二次的亲征是在永乐十二年,那时瓦剌逐渐变强大,这是明军不允许的。先是通过谈话让他们走,结果可想而知;朱棣这次又是率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朱棣是喜欢那种热血沸腾的日子。瓦剌部队先是布置好了包围圈,然后诱敌深入。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使朱棣有很强的战争直觉,他肯定瓦剌是有埋伏。

但朱棣也有他的杀手锏,所以在知道有埋伏的情况下继续前进。瓦剌的首领马哈木很开心,在一个山谷里发动进攻,明军大乱,他以为就要大胜的时候。明军的神机营出现,他们拿的可是火铳,在那时这玩意儿的威力可是很强的。瓦剌被打的措手不及,只能逃跑,明军在后面追击,瓦剌基本也是瓦解,明军打败瓦剌部落。未来的几十年,瓦剌再也不敢挑衅明军,一场战争,打出十年和平。

永乐二十年,阿鲁台又开始折腾,按照惯例,朱棣依然没惯着他们,第三次御驾亲征。这时朱棣已经五十五岁了,亲自带领军队打阿鲁台,阿鲁台也有自知之明,直接逃跑。在回来的路上顺道也收拾了兀良哈,因为他和阿鲁台互相勾结。永乐二十一年,阿鲁台又来了,但是还没进攻,朱棣直接再次御驾亲征,估计朱棣也是想,你小子还敢出来。由于阿鲁台没来进攻,提前得到消息跑了,这次朱棣没收获,回来了。

永乐二十二年,阿鲁台又开始蹦跶,这次朱棣下决心要收拾阿鲁台。但是朱棣身子骨已经不行了,勉强上马出征,只为替子孙解决这个麻烦。但是阿鲁台依然的狡猾,又跑了,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仁兄,真是有精力啊。第五次就这样结束了,这次朱棣真的是厌倦了,回家吧。结果到榆木川,朱棣身体终究支撑不住,结束了戎马的一生。

纵观朱棣一生: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他的一生几乎都在马上,五次出征,保大明北疆几十年周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隋炀帝杨广的功与过客观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杨广,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儿子。公元600年被立为太子,在任太子期间勤勤勉勉协助隋文帝处理政事,也做出了不少政绩。但历史上的隋炀帝被记载为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历史上昏庸的帝王也不乏少数,为什么单单隋炀帝臭名昭著?只是因为他败在输掉了一个国家,所以就遗臭万年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 盘点“千古一帝”康熙帝人生的八大不幸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条约确保清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蒙古各部。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

  • 皇家秘史:皇帝的处男身破在哪些女人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在做太子的时候,13岁时结婚,在司马衷结婚之前,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派后宫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身教导太子

  • 朱元璋雷霆手段整治文风 竟然具体到这种程度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凤阳农村极贫之家,从小为地主家放牛,从未读过书;长大后为了不被饿死,到皇觉寺当上了和尚,这才跟老和尚通过佛经学习认识了几个字。有人甚至写文章讥笑朱元璋自己不识字还特别仇视、嫉妒、打击知识分子,搞文字狱。其实这些都是仅仅根据野史杜撰而与史实相抵牾的误解和偏见。网络配图朱元璋参加罚

  • 李世民为何会向突厥称臣纳贡了十二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

  • 戚夫人被刘邦宠上天,被吕雉打入地狱害死了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人一生,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从戚夫人的生平中,从戚夫人流传下来的歌曲中,或许可以找到一二踪迹。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在鸿门宴之后遇上的一个普通女子,因其独特的舞姿,柔媚的歌喉,让刘邦恋恋不已。甚至在两人生下孩子之后,刘邦几次想要废掉正妻吕雉所生嫡长子刘盈太子之位,而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当然,刘邦

  • 唯一敢向吕后发难的人竟然是这个姓刘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

  • 用15岁童男童女心脏炼丹的“变态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到了比丘国,一进城,发现家家门口扣着笼子,里面传出啼哭声,掀开一瞧,竟然都是五六岁的小孩。向当地人请教,人家说,这些小孩是给国王剜心做药引子用的。原来比丘国王昏庸无道,听信一个道士谗言,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童男的心肝煎汤服药,据说这样可以长生不老。这个情节出自《西游记》第七十八回。

  • 登基九五却自带干粮 中原最后一位天子的背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百七十二年前的那个夜晚,你孤身殉国。中原最后的荣光,就也被系在了那根白绫上,一起亡了。你兢兢业业十七年,不若是一场无奈的羁绊。网络配图从入宫受诏的第一天,你听到的第一句祝词是:“勿食宫中食。”你会意的点了点头,你是有备而来的,登基的时候,你随身带着干粮,藏在袖子里。谁都不曾体会作为大明王朝两亿百姓

  • 三国第一聪明人是谁?不是孔明而是这位老寿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未卜先知、无所不能,鲁迅评价他“智而近于妖”。历史上,诸葛亮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战略家、内政家存在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贾诩才是三国中最牛逼的谋士。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等人均已成了惊弓之鸟,打算各自逃亡。同为西凉军出身、当时籍籍无名的贾诩站出来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