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中刘备损失最惨重的是什么战役?伤亡数万之众,一员悍将殉国

夷陵之战中刘备损失最惨重的是什么战役?伤亡数万之众,一员悍将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49 更新时间:2024/2/6 13:59:45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备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发生在马鞍山一役中,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和傅彤。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陆逊火烧连营,刘备的御营及左右营寨都受到波及。刘备本想撤往大将冯习的营寨,谁知冯习不但营寨被烧,自己也遭东吴将领徐盛攻击。刘备见势不妙,匆忙向西逃窜,又遇上了东吴将领丁奉。在徐盛和丁奉的夹击下,刘备走投无路。幸好张苞和傅彤先后赶到,掩护刘备来到了马鞍山。

不过,东吴大军很快便尾随而至,将刘备等人团团围住并立即发动攻击。张苞、傅彤见状,死守山口,双方展开一场混战,蜀军伤亡惨重,尸横遍野。

到了第二天,东吴放火烧山,蜀军更加慌乱。此时,关兴带着几名部下突破吴军阵地上山。关兴向刘备提出建议,迅速赶往白帝城方向撤退,以免被吴军围歼。刘备当即应允,并于黄昏时分开始突围。

吴军发现刘备突围后,立即展开围追堵截,东吴大将朱然也率一部兵马沿江岸杀到。关兴、张苞拍马上前,却被吴军弓箭射中,身负重伤,依然无法突出重围。此时,陆逊也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围歼刘备。

危难之际,有一对兵马突然赶到,朱然部下被杀的跌落山涧。刘备一看,原来是赵云。原来,赵云奉命驻扎江州,得知夷陵爆发激战,率部前来支援,没想到正遇上刘备被围。

赵云一马当先,一边击退吴军,一边向刘备靠近。陆逊得知赵云前来,忌惮不已,急令全军撤退。赵云又与朱然狭路相逢,仅仅一个回合便将朱然挑落马下,之后便带着刘备等人一起进入了白帝城。

小说中描述的此次马鞍山之战,在历史上确有发生。不过,马鞍山之战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刘备临时落脚之处,而是夷陵之战时刘备的统帅部所在地。

按照《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陆逊火烧连营后,蜀军前线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向刘备的统帅部——马鞍山靠拢。为了扭转局势,刘备在马鞍山的各个险要之处布防,企图挡住东吴大军的攻势。陆逊随即集结兵力,向马鞍山展开围攻。这场战斗也被称为“马鞍山之战”。

马鞍山之战的结果,令刘备苦不堪言。由于聚集在马鞍山一带的蜀军大多为从前线撤下来的败兵,士气低落,加上诸如冯习、张南这些将领在陆逊“火烧连营”时就已经阵亡,蜀军缺乏指挥作战的将领。因此,马鞍山一役开始不久,刘备便很快落入下风。

据《三国志陆逊传》载:“(陆)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在吴军的猛烈进攻下,刘备意识到守住马鞍山已无可能,便在夜间率部撤离马鞍山,继续向西逃窜。从史料的记载来看,马鞍山一战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伤亡最为惨重的一仗。不仅损失了大将傅肜,还死伤了数万将士。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掩护刘备从马鞍山安全撤出,蜀军殿后的部队顽强抵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负责殿后的蜀军将领为傅肜(也就是演义中的傅彤)。据《三国志杨戏传》载:“时又有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赵云来到马鞍山救驾一说,完全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按照史料的记载,赵云出现在刘备的身边,是在刘备逃到白帝城之后,而不是夷陵前线。而东吴将领朱然也没有在夷陵之战中死于赵云之手,而是在此战中立下大功,被孙权晋升为镇北将军,封当阳侯。

这里附带说一句,马鞍山一役并不是夷陵之战的最后一战。此战过后,刘备还经历了四次伤亡惨重的失利。这一点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一一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最后再来谈一个问题:这场战斗的发生地点——马鞍山究竟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曾引发了不少专家、学者的争论。问题的焦点在于:马鞍山究竟在长江的北岸还是南岸。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马鞍山的地理位置应该在南岸更为合理。其具体地点在如今的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宜都市五眼泉乡和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一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末崇祯为何会不愿意不愿带领士兵反击,直接放弃抵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选择放弃反抗,不愿带领士兵反击,这究竟为何?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历史上的皇帝更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是这些皇帝们的结局却大不一样。有的皇帝一生都忙于处理政务,关心爱护百姓,死了之后得到一个很好的名声。而有的皇帝每天沉迷于酒肉生活,不顾国家的存亡,死后被人们唾弃。但有

  • 庞涓是什么结局?他是如何奔向死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庞涓的故事。话说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俩人都是一个师傅,而且孙膑比庞涓的学习成绩好。但是孙膑为人淳朴,庞涓就比较狡猾。庞涓出师之后去了魏国当了大将军。他觉得孙膑将来肯定对他有威胁。于是就跟孙膑说:“我现

  • 在魏国得势以后的庞涓,为什么没有趁势杀了孙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庞涓的故事。庞涓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下山以后,投奔魏国,得到重用,被拜为上将军。当时魏国实力最为强大,是七国霸主,庞涓作为魏国上将军,自然显赫无比。庞涓的军事才能非常出众,但是他的同窗孙伯灵比他还要

  • 晋妃是什么时候入宫的?她为什么最后一个入葬妃园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晋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嘉庆元年,已经86岁的乾隆终于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嘉庆,按理来讲,这个年纪的乾隆不应该再将秀女纳入后宫,但是据档案显示,乾隆在做太上皇期间,又新纳了两名妃子,她们是晋妃与寿贵人,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晋妃。说起这晋妃的出身,真的很不一般,晋妃来自于

  • 安贵人颇得雍正皇帝的喜爱,后来乾隆为什么要连降她两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安贵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雍正皇帝的后宫,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孝敬宪皇后、孝圣宪皇后(甄嬛原型)与敦肃皇贵妃等人,但一直以来,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女人,她几乎是除了敦肃皇贵妃之外,雍正最宠爱的女人,但却因不明原因被乾隆打入冷宫,这个女人便是安贵人。关于安贵人的具体

  • 喜塔腊氏只是个包衣女子,为什么她最后能成为孝淑睿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孝淑睿皇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历史上,凡是被册立的皇后,或是来自蒙古外藩,或是来自满蒙八旗,极少有出身内务府的包衣女子,不过,有一人除外,她就是唯一生下大清皇帝的原配皇后:孝淑睿皇后。被称为“舅家”的喜塔腊氏满洲有一个古老姓氏,为喜塔腊氏,这个家族始祖名为昂

  • 一生辅佐丈夫成为皇帝的马皇后,在她死后为何会引起一场宫廷变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马皇后的故事。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好皇帝,这些有作为的好皇帝的背后往往都是有自己的妃子或者皇后支持的,例如隋文帝创建隋朝,离不开独孤伽罗的功劳,东汉开国皇帝更是靠郭圣通带来的十万大军当嫁妆才有了争夺

  • 刘巴为蜀汉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连诸葛亮都对他十分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诸葛亮算是三国里最出名的人物之一了,原因也是因为罗贯中在写三国时重点讲述了蜀国,而诸葛亮从出场就自带光环,而且智谋相当厉害。不过在三国里也还是有能克制住诸葛亮的人,但是诸葛亮不一定会服他,那有没有能让诸葛亮打心底佩服的人物呢?其实还真有一

  • 历史上王安石为什么没纳妾?是王氏不肯还是他自己不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历史上王安石为什么没纳妾?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王安石不纳妾的主要原因错综复杂,他也有纳妾的。只是当时身居高位,一些事情不方便在明面上表露出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纳妾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在封建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想要在这个社会中生活下去,或许成为人家的下老婆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

  • 康熙为什么死后才传位 康熙不想再重蹈覆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皇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都知道,一代圣君康熙大帝在位了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可谓是千古一帝,可是如此空前绝后之人死前却干了一件糊涂事,那就是一直没有把太子的位置弄清楚,最后让四阿哥胤禛继承了皇位,至于雍正的继位是否名正,是否如大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