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给过明朝两次机会而崇祯人品却没有爆发

历史给过明朝两次机会而崇祯人品却没有爆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452 更新时间:2024/1/22 23:31:00

看明史,像有口痰卡在喉咙里,吐不出,咽不下。

明朝末年,木匠皇帝朱由校宠信太监魏忠贤,小人当道,朝纲不振,仅有的几个晓事的士大夫又郁于门户之见,挤占着原就很小的政治空间。待到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朱由校无子)上台,才似乎稍有改观。魏忠贤被处死,阉党失势。整个帝国咋一看风正帆满,大有可为。

网络配图

但同时帝国之内,却也狼烟四起,民不聊生。更何况关外的女真人逐渐坐大。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有挑战是因为柱石已烂,有机遇是因为尚未烂透。像后来的清朝,庚子义和团之后慈禧老太太与时俱进也想玩什么新政,但最后失败了,没玩起来。失败不是说新政不好,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新政比当年康梁的变法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此时已没有了当年康梁变法时的环境,就像一株兰草从山谷移栽到沙漠,即使品种再好,花开得再美都无济于事了。

回到晚明,朱由检的驾临确如一剂强心针让帝国看到了希望,可接下来朱由检的表演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可以说越到后来,帝国的任务越明确。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一家独大,女真人慑于宁远和宁锦两次失利,未曾有窥觑九五之心。小朱皇帝此时如果能化挑战为机遇,那明朝是否就此OVER,还不一定。而且历史也确实给了小朱皇帝两次绝好的机会。

一次是崇祯十五年(1642),关外要塞锦州落入清军之手,小朱皇帝吃不消了,便与兵部尚书陈新甲商量,要与清军议和,以便腾出手来对付李自成等农民军。按说,从当时和事后来看,这一决策都极端英明。可几天之后,小朱皇帝变卦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议和之事不慎泄密,经过如下“一日,马绍愉从边关发回议和条件的密函,陈新甲置于案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事起泄露,群臣哗然。”按说打战这种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和。

网络图片

可自程朱以来中国的士大夫多有股偏狭之气,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更何况要跟这么一个夷狄站在平等的地位来议和。这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是常被视作奇耻大辱的。不信,你看汉朝对匈奴的和亲,被士大夫讥讽得什么样子。再不信你看北宋与契丹的和议常常为了名分,如我两国到底是兄弟之国还是叔伯之国争论不休,甚至不惜花钱买个名分。即使到后来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进来了,国人此种心理亦然。《南京条约》一签订,当局最痛心的不是割地赔款,也不是关税协定,而是开埠通商。

碍于所谓的公议,崇祯没了主意,他铁定了不愿承担议和的罪名,所以他想了想,决定弃卒保帅。当群臣来质问他向他要个说法的时候,他把一切都推到了陈新甲的头上。于是陈新甲理所当然地下狱,理所当然的被处死。值得一提的是,关在牢里的时候,陈新甲还天真地四下打点,想保住性命,可崇祯杀人灭口之意已决,陈新甲冤死菜市口,帝国也由此失去了一次绝好机会。但崇祯还有一次更好的机会,那就是跟另一个敌人李自成。

李自成原本是帝国邮政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由于下岗分流,无以为生,结果只得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当时正值灾荒,流民遍地,所以李自成的农民军从陕西的商洛山一路势如破竹。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下北京外城,形势一片大好,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此时他却派出一个投降太监杜勋与小朱皇帝谈判。条件很优惠:划分天下,赏银一百万两,承认陕西和山西为他的封国。同时作为交换条件,承诺农民军与政府军一起对抗大清。

网络配图

如此的形势之下,开出如此厚道的条件,以后来人的眼光看,只要不是猪都会答应,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老实说,小朱不是猪,而且当时他也动心了,可同上一次一样,群臣又认为不可,群臣到底如何想的,不必多说了。可怜的是马到悬崖了,作为骑马人的小朱皇帝还是不敢独自承担与贼匪(在他们看来是)议和的压力,原因同样很简单,在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对于贼匪从来只有两条路——剿与抚,至于议和,不要说说,就是想都不能想。机会稍纵即逝,到最后小朱皇帝和帝国的面子确实保住了,但农民军稍一发力,小朱皇帝和他的先祖朱元璋建立的帝国就随着他们的面子死不剩渣,灰飞烟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这位大臣敢当众打骂皇帝原因竟是皇帝不喝酒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频,但是局部和平的情况却也时有发生。如北魏在统一北方以后,北方长期战乱的局面得到了遏制,人民有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好景不长,这种情况被尔朱荣给破坏了,528年,尔朱荣发动了河阴之变,诛杀北魏皇室、大臣,随后,北魏中央政府势力衰弱,在尔朱荣死后,高欢和宇文泰的势力逐渐强大,并相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相是谁?主要负责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北齐的一个女侍中陆令萱,在当时就相当于宰相。她和唐朝时的上官婉儿还不一样,上官婉儿是内相,陆令萱就是外相。图片来源于网络唐代的上官婉儿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宰相。其实,上官婉儿有宰相之实,并无宰相之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宰相,应该是公元前十二世纪商王武丁的王妃——妇妥,即商代卜辞中提到

  • 蝗虫抱草而死是寇准拍皇帝马屁?不要冤枉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近日听某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的音频,内中讲到宋真宗朝的五个宰相。在介绍寇准时,说他是个直性子,倔脾气,使得太宗、真宗皇帝对他是又气又爱。爱他能办事啊,气他不给皇帝面子,喜欢争执啊。某次,实在无法忍受他了,将之贬到地方去做官,眼不见,心不烦,闹得个清净。网络配图没想到,这寇准到了地方,似乎是终于有时候静下

  • 中国史上最牛的老丈人:三个女儿个个是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幸福,如果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平淡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不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老丈人堪称神人,他们的女儿都嫁给了皇帝,而且成为了正牌皇后。这两个人一个是独孤信,另一个是符彦卿,堪称中国最有眼光的老丈人。网络配图一、独孤信的三个

  • 武则天创造的四项世界纪录:你知道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世界纪录不仅存在于赛场上,其他领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世界纪录。作为中国统治者中的一个特例,武则天一人就创造了四项皇帝中的世界纪录,不仅国内没有一位皇帝能破,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依然称得上第一。这四项纪录分别如下:一、任用宰相最多网络配图唐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

  • 三国蜀国关羽PK魏国曹操:英雄难过美人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的第一任主公是刘备。刘备灭黄巾起义有功,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关羽相随。兴平元年(194年),曹操攻打陶谦,欲夺取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关羽等前往救援。曹操因故退兵后,陶谦再三相让,刘备领徐州牧。后来,徐州被吕布所占,关羽随刘备迫投奔曹操。曹操因为何事得罪了

  • 他是死得最冤的人 但为什么又说他最活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在纪信的掩护下,通过“诳楚”计,巧妙地引开了楚军的注意,与张良、陈平、夏侯婴、樊哙等人,脱了楚军的包围,一溜烟似地逃跑了。离开荥阳之前,刘邦特作交待,安排周苛、枞公二人带领汉军继续坚守。周苛同刘邦是老乡,沛县人,秦朝时,他与堂弟周昌均任泗水卒史。刘邦在沛县举事后,打败了泗水郡的郡守和郡监,兄弟俩

  • 这些帝王为求长生不老都做过什么“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十二年始皇又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等仙人踪迹,后来又使韩佟、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这时,徐福入海求仙,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网络配图汉武帝: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听信一些方士“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

  • 从资历和战功的角度分析,程普为什么能成为“江表之虎臣”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程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到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组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对于蜀汉五虎上将来说,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这五人,而曹魏五子良将则聚焦了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晃这五位名将。实际上,对于东吴来说,也有自己的名将

  • 首创垂帘听政的宣太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宣太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秦国历史上有一位很有作为的女人――宣太后。说宣太后大家可能没什么感觉,但要是说宣太后就是“芈(mǐ)月”,很多人应该是耳熟能详,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人更能说道说道。电视剧毕竟是艺术作品,有虚构和艺术化的成份在里边,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芈月到底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