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鸿章身后任评说:不变的是人变的是历史的笔

李鸿章身后任评说:不变的是人变的是历史的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976 更新时间:2024/2/7 20:18:40

李鸿章,一八二三年生,安徽合肥人,世人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

一九○○年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携光绪帝西逃,失踪一段时间后复出,命洋务大臣李鸿章与列强代表议和。谈判结束后,中方与联方共同举行记者会。忽然间,“倭瓜国”(日本)钦差大臣小村寿太郎使出一个损招,用汉字来炫耀武力,意在羞辱清廷。这个钦差得意洋洋地说:“日本一楹联大师早就出了一片上联,向公众诚征下联,然久久而不得,今天只好求教于楹联发祥国的大师了。”他随即对李鸿章说:“大人乃当今国学名士,恳盼赐联。”之后即亮出一张白绢,上面用汉字写着:“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

这是片拆字联,意思为:日本驾神马,张满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光“大王”就有八个,且个个举世无双,单戈匹马就能踏平中国!

李鸿章用斜光瞥了一下这二十一个字,怒不可遏,但强压怒火,思忖片刻就令人端出文房四宝,又命这个日本钦差研墨铺绢,旋即带着一副鄙视神态,大笔落素绢,一气呵成,回敬了这样二十一个大字:“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擒拿!”

此下联也是片拆字联,与上联针锋相对,接得严丝合缝:日本萎靡不振,却欲抢我大清龙衣,其实不过是“魑魅魍魉”四种小鬼。这些东洋鬼子屡屡犯边,如斗胆进犯我中原,即合手将其擒拿!李鸿章的文才、急才,其爱国情怀,跃然绢上。在场的中国人见此奇联,无不拍手称绝,深感中堂大人为他们出了一口恶气!日本钦差“偷鸡不成蚀把米”,欲羞辱大清国,反而招致倭人国被怒斥,只好悻悻走开。

李鸿章

“近代中国改革第一人”

李鸿章其人其事,我这一生粗粗读过四遍,前三次在高中、大学和研究生班,上中国近代史课之时,“李鸿章”三个字是“刽子手”、“卖国贼”的代名词。他对内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与列强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二三十个丧权辱国条约,可谓罪莫大焉!看了著名演员李默然出演的影片甲午风云后,这种负面感受就更为浓烈了。

第四次读李鸿章,则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地文史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越来越呈多元化趋势,而且主要着笔于对这位洋务大臣及其恩师曾国藩的正面描述:推行新政,以图实业救国;办水师,创建近代海军。“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这番宏论是李鸿章一百二三十年前说的,今天读起来,现代意识扑面而来。有论者甚至称赞这位中堂大人为“近代中国改革第一人”。对李鸿章与列强代表议和,报章亦爆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史料。有两件往事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一八九四年夏,日军突袭北洋舰队,次年春又侵占山东威海。清廷无心与其战,遂派直隶总督李鸿章前往马关,与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议和。有一次,我在报上偶尔看到过两人会谈的日方记录。我不懂日文,不过,在一段段平假名、片假名中,夹杂着不少汉字,多处我懂其意。一开始,伊藤博文就对中国固有领土台湾垂涎三尺,欲填日本明治维新后向西扩张之贪婪胃口。李鸿章明知慈禧已下旨割让,仍采取拖延战术,说“容再思一月”,以望转圜。伊藤心急如焚,不允,为即刻夺取台湾,从嘴里竟吐出“飢甚”两个字。“飢甚”二字让我如受电击:对于掠夺达三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日本竟到了比如“飢”似渴更“甚”的地步,欲即“吞”之而后快!人世间之厚颜无耻,大概莫过于此了。早在一八七一年,李鸿章与日本代表商签《中日修好条规》时,就已看出日本的狼子野心,“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三年过后,日本便出兵侵台。

另外一件往事是几年前,内地某电视台曾播放过一部长篇连续剧,说的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苦难辉煌。剧中第一主角名为孙中山,实则李鸿章。这位洋务大臣痛感国家“患贫”“积弱”,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结论。剧中详细介绍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践行“实业兴,则国兴”这一信条,为创办诸多“中国近代第一”而殚精竭虑:修建第一条铁路,第一个钢铁厂、机械厂、电报局、洋枪局、轮船局、招商局;第一所近代军校、第一支近代舰队。正因此,李鸿章被皇权派斥“丢祖宗之法”。这位洋务大臣还上呈过一份奏折,对蒸气动力的原理及运转过程,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堪称一篇百年前的科普读物。有论者认为,这部电视剧是为李鸿章“翻案之作”,有如郭沫若当年写《蔡文姬》为曹操翻案一样。令人意外的是,此剧播放过半后,李鸿章突然从荧屏上消失了,有一种戛然而止之感。为此,“负面李鸿章”又见诸于报端。有知情者透露,这源自“有影响人物”的干预,其称电视剧中的李鸿章形象过于“离谱”,不让他在荧屏上“继续闹腾”。对此,有位友人向我叹道:李鸿章并没有变,变的是史学家的笔,而且,再往深究,所变者,乃政治家之嘴。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青年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李鸿章是船,清政府是水,舟大而水浅,李鸿章这艘船在水里无法航行,施展不开。”梁超也说:“吾悲李鸿章之遇。”风烛残年的李鸿章,回眸近八十载坎坷,不胜唏嘘:皆奉旨行事,“舟”因“水”缚,无奈无为,潸然泪下:“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凭实而论,在中法之战、中日甲午之战、中国与八个列强之战及战后议和中,李鸿章不是没有自己想法的,但正如青年毛泽东所言,他只不过是“舟”,清廷才是“水”,行舟靠水,水推则进,水阻则退。正因为如此,有论者认为,洋务大臣李鸿章屡屡之“败”,已经是损失最小的“败”了。

有两个反差很大的情节,亦值一提。孙中山曾派员诚邀李鸿章参加革命,但被他婉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也派使者往访这位洋务大臣,称“诸国军舰百余艘,拥公为帝,可乎?”李鸿章笑道:“予今年七十有九,明年八十,且死尔!观吾子,有似乎当皇帝者耶?”

身后任人评说

对于李鸿章其人,西方人多有推崇,把他与伊藤博文、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并列为“世界三杰”。李鸿章的老对手伊藤博文也不得不承认,大清国这位洋务大臣大有过人之处,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则正反两面都说:此人“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他是晚清“庸中的杰士”,但“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

一八九五年春一天,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会谈后返回寓所途中,突遭日本浪人袭击,“流血过多,遂成眩晕”。六年过后,这位洋务大臣积劳成疾,“喀(今为“咯”)血碗余”,“饮食不进”。一九○一年十一月七日,李鸿章因胃血管破裂谢世,终年七十九岁。他于油尽灯枯之际,写出这样一首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梁启超敬献李鸿章挽联一副:“太息斯人去,萧条得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逝者学生严复在挽联中写道:“使当日尽用公言,成功必不至此;若晚节无此自见,士论又当如何。”

李鸿章去世一百一十一年了,回顾对这位晚清重臣以及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胜唏嘘:留于青史的名人,不管是美名还是臭名,其功过是非,盖棺未必就能论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上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伯温简介——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

  • 曹阿瞒简介 阿瞒是谁?曹操为什么叫曹阿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小名阿瞒的说法应是民间演义说书流传时的改动,曹操小字应是“阿满”,表示可爱的意思,后来因为《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于是可爱的“阿满”就变成了贬义的“阿瞒”。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小字阿瞒”,用“瞒”字,是欺瞒的意思,而曹操性格多疑,好用计谋,故改“满”为“瞒”非常符合曹操的性格。《三国演义

  • 嘉靖皇帝有几个儿子? 明朝嘉靖皇帝的儿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年号嘉靖。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

  • 曹操之死:曹操多少岁死的,历史上曹操死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揭秘曹操死亡之谜:曹操多少岁死的?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

  • 韩国女总统朴槿惠 大胆表白初恋竟是中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朴槿惠简历:两场刺杀让朴槿惠失去父母,他们一个死于朝韩冷战中的敌对仇恨,一个死于独裁统治的自身危机。韩国女总统朴槿惠告慰父母的唯一途径,是以相反方式投入他们未竟的建设事业——用宽恕消融仇恨,用和解终结独裁。无论12月19日韩国大选的结果如何,它都将创造韩国历史上的第一:第一位女总统,第一位前秘书长总

  • 北齐女相陆贞结局 历史上女相陆贞嫁给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陆令萱是北齐女官,封女侍中,后主高纬乳母,被称为太姬(北齐皇后之母的尊称)。 陆令萱曾任女侍中之职,为北齐后主高纬乳母。高纬登基后册为郡君。陆令萱同时也是高纬第三位皇后穆黄花的义母,宫中呼为“大姬”(大通“太”)。生子穆提婆,为北齐高官,母子二人权倾一时,对北齐政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蔡京是谁 北宋奸相蔡京简介及蔡京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蔡京简介:蔡京,北宋名臣北宋宰相兼书法家,也是北宋著名的大奸臣,陈东称他为“六贼”之一。蔡京字元常,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熙宁二年(1069年),在满朝保守派大臣的反对中,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实行变法;次年,兴化军仙游县蔡京进京应试,得中进士。据明代

  • 朝鲜历史上的肃宗李焞 朝鲜第19代王肃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李焞,朝鲜肃宗,字明普,李氏朝鲜第十九代君主,公元1674年至1720年时在位。父亲为朝鲜显宗李棩,母亲明圣王后金氏,继位者为世子李昀,即朝鲜景宗。肃宗为显宗独子,继承王位较为轻松,后长期执政达46年。肃宗本人善于权术,为了社会安定,通过改革放缓了对良民和贱民的掠夺。但在肃宗朝,困扰朝鲜王朝百年的朋

  • 84年里根访华不为人知事:美国大兵占领厕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参赞的吴德广最近撰文说: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美国总统里根应邀访华,我国领导人对此十分重视。美国方面为准备总统的访问,先后派了3个先遣组。有安全方面的,有管总统夫妇饮食起居的,还有管总统交通的……这位超级大国的总统出行,排场大、要求高、安排复杂,给礼宾司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尽

  • 中国古代十大贪官:和珅家产超朝廷十年收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贪官,但是,水平不一,各有千秋。也是历史的需要,没有贪官,哪有清官?今将部分贪官录于此,以供大家鉴赏。排名不分大小。1 秦朝赵高: 侵夺民田操控国库赵高,原籍赵国,是赵国王族远支族属。后来赵高之父犯了罪,被判处宫刑,赵高弟兄数人也一律处以宫刑,在秦国王宫做了奴隶。秦始皇听说赵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