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末时期董卓撤往关中后,十八路诸侯为何乘胜追击

汉末时期董卓撤往关中后,十八路诸侯为何乘胜追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25 更新时间:2023/12/18 23:08:55

董卓,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董卓死后,他的旧部对长安进行了疯狂的反扑。在长安城破之时,王允吕布嘱托,让他与关东豪杰们联合,重新扶保汉献帝。可是王允就没有想一想,当初董卓撤往长安的时候,关东豪杰们都不愿意追击,现在怎么可能扶保汉献帝。那么,当初这些反董诸侯们为什么在形势大好的状况下,不愿意对董卓乘胜追击呢?

一、董卓的实力依然强大。

由于董卓把持朝廷,倒行逆施,造成天下怨声载道。因此反董联军建立的时候,一时间声势大震,拥有十几万人马。天下大部分有实力的诸侯,要么参加讨伐董卓,要么袖手旁观,保持中立。这使得董卓的势力被压缩在洛阳一带,战略形势十分不利。

在经过几次作战后,董卓感觉形势上一直处于被动。虽然联军没有攻破他的主要防线,可是处于四面楚歌的状态下,很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前景。董卓的主要根据地在雍凉一带,于是他产生了放弃洛阳,迁都长安的打算。

这是因为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东有崤函之险,西有自己的起家之地,战略形势要比洛阳好得多。因此董卓在大肆劫掠之后,放火烧毁洛阳,将汉献帝的朝廷和百姓迁往关中。在得知董卓撤退后,联军中只有曹操率军进行了追击,其他诸侯都按兵不动,坐视董卓的离去。

诸侯们不去追击董卓,最大的原因是董卓的实力依然十分强大,他们对追击董卓没有胜算。董卓的手下以凉州和并州的精锐组成,还合编了大部分中央禁军的精锐。这批军队以骑兵为主,还拥有像吕布这样的一流猛将。可以说,董卓的军队战斗力不比诸侯联军弱。

由于董卓的撤退是主动撤退,并不是在遭受了致命打击后的溃逃,因此他的军队实力尚在。曹操不忿诸侯们的消极应付,主动率领自己的部下进行了追击,结果在荥阳被董卓的后卫部队打得大败,自己也险遭不测。从这场战斗,我们也可以看到董卓军队的战斗力之强。

二、保存实力是诸侯共同的目的。

在董卓撤军的时候,如果联军全军进行追击的话,对董卓的形势确实不利。因为董卓要护送汉献帝的朝廷,还有押送上百万的洛阳百姓。在面对讨董联军的追击时,会陷入十分复杂的局面。稍有应对失误,董卓军队就可能一败涂地。

为了对付讨董联军的追击,董卓安排了徐荣进行断后。徐荣精心准备,打败了追来的曹操。但是曹操的部下数量不多,被优势兵力的董卓军击败,并不能说明徐荣能够顺利击败十几万讨董联军。如果讨董联军全军压上,徐荣军很可能凶多吉少。

曹操在退回位于酸枣的联军大营时,看到天天置酒高会,不图进取的联军将士时,他感到无比的痛心。他为诸侯们进行了一番谋划,大意是兵分三路,分别从北、中、南三路进逼关中。在和董卓军接触后不与其交锋,坚守不战。这样,讨董联军就发挥自己兵多粮足的优势,把董卓军队拖垮。

但是诸侯们都不听从曹操的建议,随后不久联军就解散了,各个诸侯都率领自己的军队回到自己的领地。诸侯们不去追击董卓,表面上是董卓的实力尚存,没有胜算。而本质上的原因是如果追击董卓会进行激烈的战斗,会消耗各自的实力。各个诸侯都为了保存实力,不愿意再为消灭董卓做出自己的牺牲。

三、诸侯们急于瓜分关东的地盘。

诸侯们保全自己的实力,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打算。那就是在那个变革的时代,要求每一个人做出的抉择。东汉末年经过党锢之祸、黄巾之乱和董卓乱政,已经走向了衰亡。诸侯们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起兵反董,内心却各怀鬼胎,有着各自的打算。

当时的诸侯们内心都很清楚,汉室已经不可复兴,但是对于历史下一步的走向又有着各自的判断。比如曹操还希望能够匡扶汉室,袁氏兄弟则已经有了取代汉室之心。至于其他的诸侯,有的是随波逐流,有的是拥兵自保。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自己实力的基础之上。

在董卓迁都关中的时候,整个汉献帝的朝廷已经失去了号令天下的能力。汉献帝对朝廷的影响,只能依附在董卓的势力之上,范围不出潼关。这样,整个关东地区就变成了无政府的状态。这片广袤的土地,就成为关东诸侯们眼中的成熟的果实,引发了他们的争夺。

在讨董战争初期,为了共同的利益,诸侯们尚且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对敌。但是如今董卓已经龟缩在关中一隅,对关东已经失去了威胁。那么接下来,诸侯们必然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去争夺地盘。所以大家都不肯再把实力消耗到追击董卓上去,而是准备投入下一步争夺胜利果实。

在董卓撤军后,各个诸侯就开始了分裂。大家都匆忙赶回领地,去扩张自己的势力。袁绍就是在这个时候,与曹操进行了著名的谈话,来讨论下一步的方略。袁绍与曹操是少年时的好友,一直想要收服曹操为己用。

袁绍用半威胁的语气对曹操说,自己要先统一黄河以北地区,然后再率领北方的优势兵力,向南争夺天下。曹操看穿了袁绍的用心,不卑不亢地回答说,自己运用才能来抵抗,定然能够阻挡。袁绍还不死心,他派人劝说曹操,还在与曹操相会时,拿着一方玉印,向曹操示意,曹操都不予理睬。

从这些事件来看,作为联军盟主的袁绍,早就心怀异心。他为了争夺天下,自然不会去痛打董卓这条落水狗。而其他的诸侯们也不是傻子,也看穿了袁绍的居心。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他们也照样学样,对追击董卓毫不上心了。不久之后联军就解散了,随后整个关东就陷入了混战状态。在残酷的战争中,百姓惨遭涂炭,满目疮痍。

结语:

讨董联军在初期的战争中占据了优势,迫使董卓撤往关中。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如果讨董联军的十几万大军能够团结一致,对董卓军队进行追击,很可能会给董卓军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就在此时,除了曹操之外,其他诸侯都停止了战斗行动,放任董卓联军安然撤往关中。

这是因为董卓的军队实力尚存,如果对它进行追击,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这种代价是诸侯们不愿意付出的。董卓胁迫汉献帝的朝廷龟缩关中,整个关东成为了诸侯们争夺的战场。为了保存实力,为下一步的生存和发展打算,诸侯们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追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平阳昭公主先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平阳昭公主有孩子吗,昭华公主11岁发生了什么事,历史昭华公主

    平阳公主(?~623年),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才识胆略过人,早年嫁给千牛备身柴绍。大业末年,为了策应晋阳起兵,聚拢关中豪杰,发动司竹起兵,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挑选精兵与李

  • 平阳昭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是唐朝第一位死后赐予谥号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叫什么名字,平阳昭公主墓,李渊女儿平阳昭公主

    平阳公主(?~623年),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才识胆略过人,早年嫁给千牛备身柴绍。大业末年,为了策应晋阳起兵,聚拢关中豪杰,发动司竹起兵,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挑选精兵与李

  • 孝昭仁皇后是什么身份?她与康熙帝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和太后的关系怎样,康熙和孝庄太皇太后关系,孝昭仁皇后的孩子

    康熙帝,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清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女人,她出身高贵,原本有资格角逐后位,但因为受义父和父亲所累,没有当上皇后,后来皇后去世,她因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当然更多的是与皇帝丈夫的感情而被封后,她就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

  • 襄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二子,下嫁窦抗之子窦诞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渊是哪里人,绛邑公主的母亲,襄阳公主

    襄阳公主,本姓李氏,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二女,生母不详,义宁初年,嫁给窦诞。 公主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前去世,驸马窦诞后来合葬于公主旧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襄阳公主,这位应该是唐高祖第二女,生年不详。公主于义宁初

  • 在绘画方面,李元婴有哪些成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的绘画成就,中国绘画脱胎于中国的雕塑,苏轼在绘画上的重大成就

    李元婴(628年-684年),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之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二年(628年),生于太极宫,贞观十三年(639年),封为滕王,封地滕地(今山东滕州),李元婴在滕州建立行宫,命名滕王阁,也是

  • 历史上班婕妤是什么出身?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婕妤的结局,刘骜和班婕妤,班婕妤作品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人有善恶之分,但是有些时候,善恶并不能成为判断一个人一生是否幸福的标准,这和运气也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善良的人,下场悲惨,而一些作恶之人,却笑到了最后。不过,或许他们的人生已经没法改变,但是后世之人会给他们一个公道,善良的人终将被人们

  • 李元晓: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一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是李渊的第几个皇子,李渊和李世民有什么关系,李渊之子有几位

    李元晓(?—678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一子,母为鲁才人。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五年(631年),册封密王,历任虢泽二州刺史。永徽四年,除宣州刺史,迁徐州刺史。678年去世,追赠司徒、扬州大都督,谥号为贞,

  • 历史上顺治的一生都有几位皇后?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顺治皇帝后妃表,顺治皇帝为什么废后,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

    顺治帝清代入关后第一代皇帝,皇太极的第九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我们都知道康熙是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八岁继承大统,把清朝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繁荣阶段,成为在任时间最长的皇帝。但康熙皇帝来到这个世上却因为他的老爹顺治皇帝太会做梦,因为一个梦才把她的老妈娶进宫中,那么顺治皇帝究竟做

  • 清太宗皇太极简介 皇太极的妃子儿子的详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本文将对关于皇太极和多尔衮的纠葛,皇太极的皇后,皇太极的母亲,皇太极与海兰珠的爱情,皇太极的兄弟以及皇太极陵墓等进行详细介绍。清太宗皇太极人物生平清太宗皇太极,爱新觉罗氏。明万历二十年(壬辰,公元1592年)农历十月廿五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

  • 清太祖努尔哈赤简介 努尔哈赤的儿子及妃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2.21-1626.9.30),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并将其列入军队必读书。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