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祖李渊简介 唐朝开国皇帝,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唐高祖李渊简介 唐朝开国皇帝,大唐帝国的奠基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04 更新时间:2023/12/10 8:53:57

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皇帝。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唐高祖李渊(566-635年6月25日),唐朝开国皇帝。

他是西汉大将军李广的二十三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的六世孙。

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汉族,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故特见亲重。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政局动乱。李渊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义,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李渊起兵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

李渊生平

李渊的父亲李虎是西魏的太尉,死後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

615年李渊被调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营。在太原李渊成功地解决了北方突厥的威胁,同时他成功地战败了多支反隋军队,并通过受纳败军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力量。617年7月,李渊正式开始起兵反隋。名义上他并不直接反隋,而只反隋炀帝。他从太原出发进攻长安并很快(617年11月)就占领了长安。他拥代王杨侑做皇帝,自封为大丞相和唐王。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後,李渊命令杨侑将帝位传给他,建立唐朝。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後李渊开始著手消灭其他反隋力量,在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帮助下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後消灭了薛举、薛仁杲、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和梁师都等割据势力。最後一个梁师都是在628年被平定的,这时他已经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了。同时他又利用东突厥和西突厥之间的分裂稳固北部的边界,这是他有力量能够夺取中原的主要条件。

在官僚制度上李渊基本上使用了隋朝的制度。在农业方面他颁布均田制,将田地平等地分配给农民。对绢税他也做了调节,减轻了受田农民的负担。在法律上他废弃了隋炀帝的许多苛政,修订了唐律。李渊对中国的管理和政策为李世民「贞观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由於李渊对他的继承人的问题一再反覆,这导致了他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玄武门之变後李渊受软禁,被迫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历史上的唐高祖李渊有几个儿子?

根据《新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共有22个儿子,他们分别是:

隐太子李建成(589——626,37岁),唐高祖李渊长子,母为窦皇后。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高祖李渊次子,母为窦皇后。

卫怀王李玄霸(599—614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母为窦皇后。

巢刺王李元吉(603年—626年),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窦皇后。

楚哀王李智云(603—617),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母万贵妃。

荆王李元景,唐高祖第六子,母为莫嫔生。

汉王李元昌,唐高祖第七子,母为孙嫔。

酆悼王李元亨(?—632年7月9日),唐高祖李渊的第八子,母为尹德妃。

周王李元方(?—630),唐高祖李渊的第九子,母为张氏。

徐康王李元礼(110—169),唐高祖李渊的第十子,母为郭婕妤。

韩王李元嘉(六一八―六八八),高祖第十一子,母为宇文昭仪。

彭思王李元则(?—652年5月20日),唐高祖第十二子,母为王才人。

郑惠王李元懿(620?—673年2月21日),唐高祖第十三子,母为张宝林。

霍王李元轨(?—688年12月28日),唐高祖李渊第十四子,母为张美人。

虢庄王李凤,唐高祖第十五子,母为杨美人。

道孝王李元庆,唐高祖李渊的第16个儿子,母为刘婕妤。

邓康王李元裕(?—665年9月4日),母为崔嫔。

舒王李元名,母为小杨嫔。

鲁王李灵夔(?-六八八),高祖第十九子,母为宇文昭仪。

江安王李元祥(628年--680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子,母为杨嫔。

密贞王李元晓(?—678年11月12日),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一子,母为鲁才人。

滕王李元婴(生年不详―六八四),唐高祖第二十二子,母为柳宝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献帝刘协简介 汉朝亡国皇帝 汉献帝详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简介——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又字合。汉族,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汉灵帝第三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220年在位。初封陈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废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诛杀后,董卓

  • 汉殇帝刘隆简介 史上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第五位皇帝: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次子,养于民间,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久夭折,谥号孝殇皇帝。前任皇帝为和帝,后任皇帝为安帝。人物简介汉和帝刘肇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大都夭折。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

  • 汉朝更始帝刘玄简介 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更始帝刘玄(?—25)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西汉皇族后裔。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更始元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了天下之主。两年后的更始三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

  • 汉少帝刘弘简介 大汉朝第四任废帝刘弘的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的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

  • 汉少帝刘恭简介 西汉第三个皇帝刘恭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

  • 汉高祖刘邦及刘邦儿子简介 刘邦立谁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简介,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

  • 明思宗朱由检简介 明朝亡国皇帝崇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亡国之君。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农民起义

  • 明熹宗朱由校简介 明熹宗为何万般宠信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在位仅29天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少少文化,好木技。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16岁即位,登基后后金威

  • 明光宗朱常洛简介 明朝皇帝朱常洛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朝皇帝朱常洛年号及简介,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汉族,明代第十四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

  • 明穆宗朱载垕简介 明穆宗有几个儿子和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后,年号,隆庆,世宗皇帝的三子,三十岁登基,是为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37年-1572年),明世宗第三子,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不得父皇宠爱。登基后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极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