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肃顺曾建议咸丰赐死慈禧太后 为啥什么都没干

肃顺曾建议咸丰赐死慈禧太后 为啥什么都没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10 更新时间:2024/1/29 19:10:18

咸丰皇帝特别倚重满族新贵肃顺,而才华横溢,又很有手段的肃顺也确实帮助咸丰处理了很多难事。作为咸丰帝的手下,以肃顺为首的皇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宫一族,在咸丰活着的时候就矛盾重重。

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平息,清廷内部又生变故。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是,咸丰帝的遗孀那拉氏联手恭亲王奕,暗中筹划并发动北京政变,一举除掉了政敌肃顺集团,并由此把持中国最高权力长达48年。

爱新觉罗·肃顺(1816年11月26日-1861年9月),清末满洲镶蓝旗人,晚清宗室、权臣,字雨亭,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

网络配图

自道光中期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前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是年十月二日夜,肃顺在护咸丰帝梓宫回京途中,行至密云被捕,随后被斩于菜市口,年四十五。

顺,字雨亭,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他是郑亲王乌尔恭阿的第六个儿子,清朝皇帝的远房宗室,1836年考封三等辅国将军,先后授散秩大臣、前引大臣、銮仪卫銮仪使、奉宸宛卿,都是一些闲散差事。咸丰帝继位后,他的哥哥郑亲王瑞华出任领侍卫内大臣,遂与怡亲王载垣举荐他入内廷供奉,并很快得到咸丰帝的赏识,由内阁学士累迁御前侍卫,工部、礼部、户部侍郎,理藩院、礼部、户部尚书,御前大臣,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成为咸丰帝最宠信的智囊和清廷统治中枢的核心人物。

肃顺虽出身于八旗贵胄,但他对那些庸庸碌碌的满族亲贵却十分看不起,认为这些人除了捞钱以外一无所能。相反,他认为汉人中不乏才识出众者,因而刻意加以结纳和延揽。郭嵩焘、龙湛霖、邓辅纶、尹耕云、高心夔、李篁仙等文士名流,先后被他聘入幕府,时人称作“肃门七子”。在朝廷,他极力举荐陈孚恩、匡源、焦韦占瀛、黄宗汉等汉族官员参与政要,并培植为亲信。当清廷倚重的八旗和绿营在太平军打击下不堪一击时,他又竭力主张破除满汉畛域,重用汉人武装抗击太平军。

网络配图

曾国藩创建湘军,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太平军攻克苏、常后,他又极力打消咸丰帝的疑虑,让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督办军务。左宗棠为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僚时,参赞军务,屡有建树,受到湖广总督官文忌恨。1859年,永州镇总兵樊燮因劣迹昭彰被骆秉章参劾,革职后上京反控左宗棠,咸丰帝密令官文予以查办,并指示如左宗棠果有不法情事,即就地加以正法。肃顺素慕左宗棠才干,获悉后有意透露消息,授意左宗棠的同乡好友郭嵩焘托人先上疏为左辩诬,到咸丰帝听取他意见时,他乘机进言人才难得,自当爱惜。左宗棠不仅得免杀身之祸,而且很快受到重用。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从未到过南方。1851年16岁时应选秀女,次年6月入宫,封为兰贵人。1854年进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当日晋为懿妃。次年又进封为懿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她生来聪明伶俐,容貌出众,据称也曾诵读经史,粗通文墨。时咸丰帝为内忧外患所困扰,身心疲倦,疏于朝政,常让她代笔批答章奏,她趁机预闻政事,表现出很强的权力欲望。

慈禧与肃顺集团之间早有嫌隙,出逃热河途中因饮食车马等细故又屡生怨恨。

据载,咸丰帝从北京逃往热河时,仓皇而无准备。只有咸丰帝一人得宫中一车而行,后妃嫔御,皆是雇民间车马。分给那拉氏是老骡旧车,沿途山路颠簸。那拉氏不胜其苦,在车中饮泣。忽见肃顺经过,便要求换一辆车。肃顺敷衍道:“中途到哪里去找车?到了前面再想办法。”等到了某镇市少憩,那拉氏又提此事。肃顺正在咸丰帝面前奏事,太监等到其退下时告诉他。肃顺不耐烦地说:“都已经是什么时候了,我还哪有空闲来办理这种事!”过了一会儿,车驾行,肃顺骑马又经过那拉氏的骡车。那拉氏涕泣又请,肃顺正言答道:“危难不能与平时相比,此地又从哪儿去弄新车,有辆旧车就已经不错了。你也不看看皇后坐的也是街上雇来的旧车。你是什么人?想凌驾皇后之上吗”? 那拉氏正欲分辩,肃顺已策马扬长而去。

网络配图

咸丰帝病危之际,肃顺为防止慈禧日后以母后擅权,曾建议咸丰帝仿效汉武帝赐死太子生母钩弋夫人的做法,及早除掉那拉氏,以免后患。咸丰帝心有不忍,没有采纳肃顺的建议,事后又在无意中透露了风声,从而使慈禧对肃顺等人更加恨之入骨。

咸丰帝临终前,在指定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的同时,又赐给皇后和皇太子载淳(实际上由慈禧掌管)各一枚随身私章“御赏”和“同道堂”,作为皇朝权力的象征以及日后颁发诏谕的信符,试图通过垂帘与辅政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牵制的格局,确保清朝皇权牢牢地掌握在爱新觉罗家族手中。

咸丰帝死后,慈禧与肃顺集团之间围绕最高权力的争斗愈演愈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民族英雄戚继光的鸳鸯阵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对民族英雄戚继光评价,戚继光鸳鸯阵有多厉害,民族英雄戚继光子女结局

    鸳鸯阵,因左右对称而得名,中国古代阵法之一。中国明代军队抗击倭寇时采用的一种疏散的战斗队形。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依据地形设立出了一种阵法,每次作战皆大败倭寇,而自己只损失数人,这几乎是零伤亡,那么这鸳鸯阵到底是什

  • 清朝皇帝为何多娶蒙古女人?因为她们有吸引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蒙古嫔妃为什么厉害,为什么清朝蒙古人地位高,元朝灭亡后的蒙古女人

    纵观清朝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清朝的皇帝们似乎非常喜欢娶蒙古女人!如清太祖、太宗、清世祖、圣祖,前前后后共有四位皇后、十三个妃子是来自科尔沁等部。为什么皇帝们都会选择蒙古族的女人呢?因为她们有独特的吸引力?下面一起来看看相关专家的解释。网络配图在明朝末,蒙古族慢慢分裂为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

  • 他是朱元璋的儿子 为何却被自己的亲侄子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皇后有几个亲儿子,朱元璋的亲戚都是什么下场,朱棣的父亲是朱元璋吗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于元末乱世,兴于草莽的他对大元朝的制度有着自己的反思,他认为纯粹的中央集权的垂直管理并不有利于王朝稳固,宗法制度下的分封制可以成为传统郡县制的补充。朱皇帝自己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说这话时是洪武二年,经过几次分封,朱元璋的诸子

  • 挽救大汉江山的一代名将周亚夫为何绝食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大汉名将有哪些,周亚夫死因,周亚夫之死说明了什么

    公元前143年,西汉王朝原任丞相、条侯周亚夫在廷尉府的监狱中绝食五日,最终吐血身亡。周亚夫堪称一代名将,他严于治军,善于用兵,曾平定吴楚七国叛乱,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可谓是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周亚夫为何最终却以悲剧结局呢?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之子。周勃病死,绛侯的爵位由嫡子

  • 揭秘后燕皇帝慕容熙竟然是因为女人而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慕容复,历史上的华妃是什么样,慕容复最后娶了王语嫣

    慕容熙是后燕皇帝慕容垂的小儿子,慕容垂死后他的哥哥慕容宝继位,不过没有守住江山被他的舅舅汗兰杀死了。汗兰刚刚篡位,就被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汗兰的外甥)杀死了,看看这汗兰还真是绝招呢,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他们父子。慕容盛顺利继位。在这期间,慕容熙干什么呢?慕容熙这段动乱的岁月,还是一个未成年人(按照现在

  • 都知道芈月的风光 但她是如何被赶下神坛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的芈月漂亮吗,芈月传楚王初见魏美人,芈月怎么知道庸芮爱她

    秦宣太后的辉煌是从她帮助儿子登基开始的,而秦宣太后的没落是从秦国的另一个能人开始,这个人叫范雎。范雎有功吗?当然有,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就是他提出来的。公元前271年,秦昭襄王派王稽出使魏国,来到了魏都。范雎的挚友郑安平,听说秦使来到,认为这是范雎的好机会,便应聘做馆驿的仆役,找机会接近王稽。郑安

  • 和硕敦恪公主的生母是谁?康熙最小的女儿,只活19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恪嫔,寿康公主耶律王子结局,和硕怀恪郡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硕敦恪公主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自从建国就有与蒙古联姻的传统,其中联姻最多的当属科尔沁部,著名的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便是来自于此部落。康熙年间,有一位公主也被远嫁到了蒙古,但是这位公主红颜薄命,出嫁一年便死掉了,只活了19岁,她便是和硕敦恪公主。和硕敦恪公

  • 享尽了荣华富贵的大清太后,此女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什么时辰的人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什么是荣华富贵之命,雍正时期的太后是谁

    在历朝历代,女子的地位都是远远低于男子,对于这些女子来说,想要获得地位,除了依附于男子,实在是别无他法,就算是皇室公主,也是有不少不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而是被皇帝许给了功臣后代安抚人心。至于后宫妃子,更是要日日提防着他人的谋算,所以,很少有妃子可以一直受宠而且不遭人嫉妒的。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

  • 朱国治是什么人?对大清忠心耿耿的他死后为何没有受到褒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鸿章说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为什么说李鸿章是爱国者,谁在抹黑朱国治

    对大清忠心耿耿的朱国治,在死后为何没有等到康熙的褒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国治官拜云南巡抚,吴三桂在起兵时曾逼他投降,但他拒死不从,并且严词训斥吴三桂,最终惹恼了吴三桂,被其所杀。据说,他的尸身都被吴三桂和手下的将士分食真可谓是骸骨无存。从这

  • 盘点古代四大丑女,结局一个比一个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四大丑女与四大美女的结局,网络四大丑女,丑女第20集剧情介绍

    都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才让无数的男人为之疯狂,更有很多诸如张生崔莺莺、梁山泊祝英台这样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其实,女人的美,并不仅限于她们的容貌,历史上就有那么一些长相虽然丑陋,却因为自己的品行而流传千古的女性。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古代四大丑女,命却一个比一个好,穿越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