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登基第一天射死一武将,老百姓为何痛哭?

赵匡胤登基第一天射死一武将,老百姓为何痛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25 更新时间:2024/1/16 4:51:59

现代人研究古代历史,最主要的根据就是古人留下的史书。这些史书记录下了过往岁月中发生的很多人与事,使得现代人得以窥测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但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古人在记录历史时,不可避免要受到当时的社会情况和个人情感好恶的影响,导致史书有时也会出现某些偏差,因此后人在读史时必须旁征博引,博览群书,方能最大程度接近事实真相。

宋太祖赵匡胤,是中国古代皇帝中的翘楚之辈,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并列为四大明君。赵匡胤的宋朝疆域面积远远不如汉唐明清,武备也以孱弱著称,但他之所以能名垂不朽,是因为他有一个显著特点:宅心仁厚,不嗜杀人,被视为古代仁义之君的代表。

史书中对赵匡胤的这个特点好评如潮,“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非汉、唐可比”,“宋祖龙兴,仁厚建国”,“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然正当兴之运,所至成功,固无事诛杀”,异口同声称赞赵匡胤的仁慈宽厚。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也不无偏颇之处,很多都是御用人的溢美之词。赵匡胤与其他皇帝也并无什么本质区别,照样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旦有人敢反对他,站在他的对立面,他照样也会毫不留情痛下杀手,只不过手段更为隐晦一点。赵匡胤在登基的第一天,就曾把一个武将乱箭射死。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精心策划了一起陈桥兵变事件。他先谎报军情声称契丹入侵,然后借机获取兵权,带领大军“出征”,在开封城外陈桥驿,他的心腹干将们发动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来了个回马枪,浩浩荡荡杀回京城,一句篡夺了后周皇权。

不得不承认,赵匡胤策划的陈桥兵变非常成功,绝大多数后周军民,都在毫无思想准备的震惊错愕中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眼睁睁看着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既成事实。然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事采取默认态度,有一个武将就义愤填膺奋起反抗。

此人就是后周名将韩通。韩通是山西并州人,后周高级将领,历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是周世宗柴荣最信任的武将之一。韩通才干卓异,忠心耿耿,在后周对契丹的战争中屡立大功。韩通还精通水利,非常关心百姓,他驻扎各地期间,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组织了疏浚河北葫芦河、治理河南黄河等大型水利工程,深得百姓爱戴。

陈桥兵变当天,赵匡胤带领大军进城后,为了防止后周禁军反抗,立即分派兵力把守各个街口要隘,在险要之处安排伏弩手和弓箭手,遇到抵抗者和可疑人物格杀勿论。韩通正在皇宫内值班,听到赵匡胤造反的消息,他大吃一惊,急忙披挂甲胄,单人匹马冲出皇宫,想赶赴禁军大营组织抵抗。

韩通哪里知道,赵匡胤早已在皇宫周围布下天罗地网。韩通跑到右掖门桥边,看到赵匡胤的叛军封锁桥头禁止通行,他二话没说打马扬鞭试图强行冲杀过去,赵匡胤已经有令在先,士兵们立刻毫不客气乱箭齐发,韩通当即死在一片箭雨之中。赵匡胤部下将士为了斩草除根,又冲进韩通府邸,把他的妻子和长子、次子、三子全都杀死,只有襁褓中的四子幸免。事后赵匡胤还假惺惺地追封韩通为中书令,举行盛大葬礼,以掩人耳目。

韩通死后,他曾经长期驻军的河北百姓,都为他痛惜不已。韩通驻扎过一个村子名叫光华村,这个村子后来改名韩通村,至今犹存,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至今仍在对他表示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范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在秦国的他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范雎的下场,范雎和秦昭王的故事,田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范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人才,不论何时都是极受追捧的,在战国时期,各方诸侯逐鹿天下,人才更是极受重视;人才有多重要?魏国得李悝而强大,韩国得申不害而强大,秦国得商鞅而冠绝诸侯;以上说的都是顶尖人才,而其他人才也是颇受重用,比如张仪、蔺相如等等。而接下来要

  • 溥仪的幼年生活是什么样的?他经历了什么让他痛苦半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溥仪的一生自传,溥仪的后半生怎么过的,末代皇帝幼年溥仪的扮演者

    溥仪的幼年到底遭遇了什么,才让他铭记一生,痛苦半世,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人都说,古代的帝王是有多么风光,黄袍加身,玉玺加持;人都说,古代的帝王是有多威武,大权在握,美人在怀;可是,风光背后的辛酸,又有几个人能看到;威武背后的痛楚,又有谁能体会呢?可以说,古代帝王

  • 历史上真实的昭君出塞:真的是因为画师的问题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昭君出塞的意义,昭君出塞的背景,昭君出塞带去了什么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昭君出塞的文章。王昭君,是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她17岁便以“良家女子”被选入宫,为汉元帝的后宫宫女。公元前33年,她出塞匈奴,嫁给匈奴举于呼讳邪,开始过起住穹庐、被毡裘,食畜肉、饮奶酪的生活。在匈奴居地,昭君生儿育女,还要从“胡俗”,在呼韩邪去世后,

  • 秦国宰相范雎的逆袭之路如何?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秦帝国丑化范雎,历史对范雎的评价,范雎之后秦国的丞相

    大家好,说起秦国宰相范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凡成就大事,都要经历千难万险,就好比宝刀宝剑,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傲视群雄。提起范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秦国宰相,给秦昭襄王提出两条重要策略,一条是远交近攻,一条是强干弱枝。正是由

  • 他是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历史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精忠岳飞的孙子,岳飞有几个儿子都是谁,岳飞孙子报仇

    公元1118年、北宋崇和元年,宋徽宗派遣武义大夫马政、平海军指挥使呼延庆,分别担任正副使节,带领一个小型使团,秘密乘船下海,绕过辽国辖区,来到辽东女真金国境内,与金国皇帝进行秘密会谈。此后宋金双方使者往来不断,并于公元1120年订立著名的“海上之盟”。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

  • 范进中举当官后为什么会发狂?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范进中举白话文,范进中举大结局

    每当一提起范进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记得读书那会,语文书上挺多课文都是节选自古代名著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不用说了,大家都挺熟,什么林黛玉进贾府、杨修之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猴王出世谁都能讲上一段,但《范进中举》这篇就有点特别,初

  • 末代皇帝溥仪一生不能生育的原因是什么?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溥仪为何终身无法生育,为什么末代皇帝溥仪不能生育,末代皇帝溥仪的儿子

    说到末代皇帝溥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的皇帝,他们有的温文雅尔,治理有方,以民为本,深受百姓的爱戴,有的却阴险狡诈,利益至上,牺牲普通百姓的利益去换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压榨百姓,使很多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的。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个命运多舛的皇帝。清朝末

  • 哲悯皇贵妃是什么出身?去世后得到乾隆跨级晋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如懿传哲悯皇贵妃剧照,乾隆的哲悯皇贵妃是谁,哲悯皇贵妃与孝贤皇后的关系

    哲悯皇贵妃是什么出身?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乾隆的裕陵地宫之内,一共葬有六人,除了位处中间的乾隆皇帝之外,还有两位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和三位皇贵妃(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鲜为人知的哲悯皇贵妃仔细观察后发现,相

  • 曹操和曹丕都不敢杀汉献帝 司马昭为何敢杀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丕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曹丕废掉汉献帝,曹丕为什么没有杀刘协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昭弑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身在邺城的曹丕奔赴洛阳,继承了曹操的丞相与魏王之位。在此之后,曹丕开始着手准备登基之事,他逐步提拔自己的心腹,并将权力迅速集中到自己手中,而忠于曹魏的臣子也不断地威逼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魏王。在众人不断的施压

  • 历史上的福康安到底是什么样的 他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功绩和荣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祖弼历史上有这个人吗,福康安身世,历史举鼎的人有几个

    你真的了解其清朝福康安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离我们最近的清朝有着诸多传奇的故事和传奇的人物,也有大文人大作家笔下的虚构英雄,就连皇帝都有很浓厚的神秘感,比如顺治和雍正这爷孙俩。但要说整个二百多年的大清,论身世的离奇和身份的丰富他可是清朝第一人,他就是影视剧中频频出现的福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