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灵帝刘宏有什么优点?他又有哪些劣迹?

汉灵帝刘宏有什么优点?他又有哪些劣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62 更新时间:2023/12/19 20:51:09

汉灵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汉灵帝刘宏,一直以来对于他的评价,都体现在他的庙号上面了,“灵”字是一个恶谥,这自然意味着后人对于汉灵帝的评价并不好。只不过,如果要了解汉灵帝,只看后人给他的评价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评价本身就带有一些偏向,并不算是客观公正。那么,究竟这样一个被人们认为是昏君的汉灵帝,到底是不是昏君呢?汉灵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如何去评价汉灵帝才最公正呢?

1、汉灵帝刘宏简介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汉章帝刘炟的玄孙。

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刘宏喜好辞赋,作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

2、刘宏也有优点

刘宏12岁就当上了皇帝,还是个娃娃,当然是需要读书的。按史书记载,他对自己的老师还是比较敬重的。他的老师胡广死后,熹平六年(177年),刘宏令议郎蔡邕(胡广门生)为胡广作颂词。就是这个蔡邕促成了刻印熹平石经这件事,东汉时还没有印刷术,书籍的流传都是人工传抄;一传十,十传百,所以因为笔误等缘故导致的错误在所难免。

再者,太学里的儒生们因为师承不同,对儒学经典的见解有所出入,但他们都坚定地认为自己师傅教的是对的,因此经常争论不休。甚至有人为了分出个高下,向兰台负责管理书籍的官员行贿,将收藏的儒家经典上的文字改动,以符合自己的见解。鉴于当时儒学界的种种乱象,蔡邕认为儒家经典已经传抄几百年,很多文字在传抄中产生谬误,再加上一些水平低下的儒生穿凿附会,所谓“传道授业”完全是在误人子弟。于是蔡邕又联合了几个大臣,共同上书奏请由官方来校勘儒家经典,汉灵帝批准。

熹平四年(175年)三月,由蔡邕亲自书写,将校勘后的儒家经典分别刻在四十六块石碑之上,然后将石碑安置在太学门外,作为经典标准,供人学习。消息传出,每天送人来看碑文的马车就有上千辆,附近的街道人满为患。从此,关于儒家经典的争论也逐渐平息。此太学石经因为是熹平年间所设立,故史称“熹平石经”。

另外刘宏做得还称得上不是坏事的一件事就是鸿都门学。这是和刘宏喜欢并擅长辞赋有关。辞赋是起源于战国时期,兴旺于两汉时期的一种文体。熹平四年(175年)五月,刘宏作《皇羲篇》共五十章;光和五年(182年),刘宏到太学视察,亲自在石碑上作赋;光和六年(183年),刘宏追思已故的王美人,还作《追德赋》、《令仪颂》以示怀念。

除了喜欢辞赋之外,刘宏还对书法、音乐有研究,擅长弹琴、吹洞箫;光和元年(178年)二月,刘宏为了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扬光大,下诏设置鸿都门学,并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实际上在这所学校里,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而是探讨辞赋、书法这类刘宏感兴趣的学科。从鸿都门出来的学生都被分配到各级官府担任官吏。

3、刘宏的劣迹

如果单独看这两件事,刘宏还算个正常的皇帝。但是与他的劣迹相比,这些事就不算事了。我总结了刘宏的四大劣迹。

一是玩出新花样。如每天赶着毛驴车在宫内四处游玩,以至于民间驴子的价格风涨。还有把狗儿戴贤冠,穿朝服,佩绶带,打扮成大臣的模样在宫内溜达,还连声称赞:好一个狗官!他还诏令在后宫仿造街市,让一部分宫女嫔妃扮成商人叫卖,另一部分扮成游人。他自己则根据兴趣扮成商人或游人参与其中等等,象这样的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刘宏做不到的。

二是卖官挣钱。刘宏明确规定,以前的举孝廉制度仍然有效,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对于品行和口碑比较好的人来买官,除了可以享受折扣优惠外,如果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也可先首付一部分,甚至可以先上任再缴费,只不过价钱得翻一番。对于“肥缺”,后来在宫城内一个叫西苑的地方开辟了专门的市埸。叫卖的价格是一个三公之位一千万(官职高实惠少)、一个郡守之位两千万(官职虽低一点却实惠多)。

三是荒淫无度。中平三年(186年),刘宏在西园修建了一千间房屋。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到处环流。渠水中种植着南方进献的荷花,花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叫“夜舒荷”。又因为这种莲荷在月亮出来后叶子才舒展开,月神名望舒,就又叫它“望舒荷”。在这个恍如仙境的花园里,刘宏命令宫女们都脱光了衣服,赤身裸体地嬉戏追逐。有时他自己高兴起来,也脱了衣服和她们打成一片。所以,他就给这处花园赐名为“裸游馆”。

汉灵帝的荒淫无度是令人发指的,他非常变态的临幸宫女,强制女人穿开裆裤就是汉灵帝开创的。史书上还详细记载了汉灵帝指挥人兽交配的行为。四是重用太监。汉灵帝刘宏在位的时候,是宦官最多的时代,据史载,从公元159年13个宦官封候,到公元189年宦官全体被杀,共31年。正是在这些生理不正常人的操纵下,中国历史上出了个另类、行为失常的皇帝。现在想起来,真是可叹、可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受人尊敬的太监 死后竟葬于皇家陵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在北京昌平天寿山地区,有一处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皇家陵寝,里面埋葬着大明朝十三位帝皇,即“明十三陵”。明成祖朱棣自迁都北京以后,就派出大臣踏遍大江南北寻找最佳风水宝地建皇陵,足足寻找了两年的时间才将皇陵确定。然而,在风水宝地的明十三陵中居然葬了一位太监!这位太监是谁,为什么皇家陵寝能让太监

  • 一个女人被6个皇帝疯抢60年,她究竟有何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

  • 揭秘:两宫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和慈安都是咸丰的妃子,而慈安是皇后,慈禧是太子的母亲。咸丰死后,她们俩都被尊为皇太后。慈禧为西太后,慈安 为东太后,她们俩是咸丰的正室与侧室的关系。一段清末史,留下了“两宫太后”之间诸多的疑案。由于最终清末政坛“女主”慈禧当权,西太后慈禧和正宫太后慈安的关系,便被前者捣成了一潭浑水,使后人难于从

  • 历史上真实的后羿:因为爱打猎而丢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后羿掌握政权之后对打猎游玩的兴趣却有增无减,以至于影响了他对国家大事的管理,大权逐渐落到了大臣寒浞的手里。终于有一天,灾难降临了。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的寒浞杀害了羿和他的儿子。网络配图历史悠久的神州大地有着许多神奇优美的传说,其中最神奇、最优美的应该是远古时期的神话故事,比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

  • 史上最具传奇性的母亲:有4个孩子都当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色了。这位母亲的名

  • 岳飞风波亭含冤遇害 幕后竟是他们在推波助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遇害,刽子手是遗臭万年的秦桧。可是谁知道,把岳飞推上断头台的,还有幕后黑手,没有他们推波助澜,岳飞也不会死得那么惨!绍兴七年(1137年)秋天,岳奉诏靓见赵构,行至九江,岳家军的随军薛弼登船与岳飞同行。在船上,岳飞告诉薛弼,他见到皇上以后,要请求皇上立皇子赵昚

  • 揭秘:是不爽的婚姻让刘后主后来溺于酒色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后主刘禅,三国时期风云人物刘备的儿子,蜀汉政权的第二位皇帝,也是蜀汉的亡国皇帝。史载,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虽出身布衣,但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英雄,以“仁德闻名天下”,一生戎马征战,最后奠定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汉政权,用曹操谋士荀彧的话说:“刘备,英雄也!”《三国志》对刘备的评价

  • 慈禧太后性秘密:淫乱后宫连太监也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的性生活是怎样的荒唐?对于一个权倾朝野的女子来说,养几个宦臣为自己的男宠恐怕十分简单,一个二十六岁女子就守寡,手中又有权势,为什么不满足自己。但因为这种事不会被记录在正史中,但野史似乎有很多记载。关于慈禧太后的性生活,离不开的有这么几个人:恭亲王、荣禄、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恭亲王与慈禧之间的

  • 他们是史上的一代明君 为何到晚年都有污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史上的明君,大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等帝王自然会浮现眼前,他们中要么改朝换代,要么开创盛世,毋庸置疑都是是一代明君。在他们执政早期,想成就一番宏图伟业,都是按照成为明君的条件来要求自己的,这种严律守己的作风,让他们的确达成所愿,但是到了晚年,他们基本上昏庸无能,与之前迥然不同,让人

  • 同是蜀汉谋士为何诸葛亮就是不喜欢大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作为三大势力之一的蜀国,有数不尽的忠臣良将,奇人异士。蜀国除了有五虎上将这一强大战力之外,还有一名军事才能十分卓越的将军,那就是魏延。但是诸葛亮却一直都不喜欢魏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诸葛亮与魏延一见不合图片来源于网络诸葛亮是刘备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他的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