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自刎后惨遭分尸:尸首被带走领赏

项羽自刎后惨遭分尸:尸首被带走领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985 更新时间:2024/2/23 14:34:12

汉四年(公元前200年)八月,项羽已经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军粮极度匮乏,韩信占领了齐国,伙同彭越经常进兵攻打项羽的粮道,彭城也被灌婴拿下。项羽自觉不支,对局势很恐惧。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时,刘邦先派陆贾去求和,项羽不听,又派一个叫侯公的人去,项羽才答应了。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以西归刘邦,以东归项羽。为啥项羽支持不下去了,却是刘邦要主动求和呢?按照史书记载,原因很简单,项羽手上有刘邦需要的人,这就是吕太公和吕雉。在以前的战争岁月,刘邦曾两次去沛县接家里人,但只把儿女找到了,老爹和老婆都被项羽抓了。现在刘邦要把两人换回来。刘邦在自己取得巨大战略优势的情况下,愿意以鸿沟为分界线,和项羽平分天下。这也许再一次说明,刘邦其实是一个很看重家人、亲情的人。

从这个约定看,项羽独霸天下是不可能了。虽然表面上看,是刘邦主动找项羽的,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实际上,是项羽签下了城下之盟。项羽和刘邦签完约,把刘太公和吕雉还给刘邦,他就撤兵了。虽然他撤兵了,但也没逃过刘邦的追杀。在张良的怂恿下,刘邦率领大军,尾随项羽而来。汉六年十月,项羽沿着鸿沟向荥阳的东南方向撤军。这时候,彭城已经被刘邦的部队占领,他不可能再向东回彭城了,只能向着江东的方向奔命。

到达阳夏这个地方时,羽的大军被汉军追上。在《樊哙列传》中,记载了“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汉军取得了一个小胜利。楚军继续南撤,到达固陵后,楚军反击,汉军则被打得大败。按照史书记载,刘邦被打败的原因是,韩信和彭越的援兵没有到达。当然,更有可能的原因是,楚军急了,搞了一个绝地反击。

网络配图

汉军无法打败楚军,没办法,只能筑起高垒,和楚军对峙。这时候,张良对刘邦说:“就这么对峙也不是办法,你应该赶快给韩信和彭越分封土地,让他们死心塌地地和你一起打项羽。”当时,彭越名义上还是魏国的国相,韩信虽然是齐王了,但以前我们说了,韩信这个齐王的封地还没有确定。为了让这两个大佬出兵帮助自己,刘邦封彭越为梁王,并明确了他们的封地。

韩信和彭越这两人看到真实的好处送上门了。大概是因为他们缺乏可以用来造反的基本团队,所控制的嫡系也不多。此时,项羽败势已现,以前希望用项羽牵制刘邦的可能性不存在了。如果这时候不跟着刘邦,一旦刘邦打败项羽,必然不会放过他们,想到此,这两人接到封王的文书后,马上带兵,前来支援刘邦。

之后,项羽的楚军继续向南到达陈县,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淮阳县。在这里,刘邦汇集各路大军,进攻项羽。具体地点,史书说是在陈下,也就是陈县城墙以外。按常理推断,应该是在陈县以东,因为鸿沟是在陈县以东的,项羽是沿着鸿沟以东南下的。

垓下之战拉开序幕。可是,至今,这么著名的战役,究竟发生在哪里,却众说纷纭。

《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黥布列传》《彭越列传》均记载是在垓下会攻项羽。可是,根据《靳歙列传》的记载是,“还击项籍陈下,破之”。《樊哙列传》记载:“围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滕公列传》记载,“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灌婴列传》记载:“从击项籍军于陈下。”对这些一线的战将记载,从未提到过垓下这个地方。

按照传统的看法是,垓下在安徽省灵璧县境内。既然如此,那么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各路人马会攻项羽的时候,打了两次大战,第一次是陈下之战,最后的决定性战役是垓下之战。这么说,表面上是可以讲得通的,但如果细分析,却好像也说不过去。

第一原因是,刘邦等统帅级人物不可能和一线作战将领分别打两次战役。既然说打了两次大战,为什么在刘邦、项羽、韩信、黥布、彭越的列传中都未提到“陈下”,难道说在陈下和项羽作战的仅仅是樊哙、靳歙、夏侯婴等将领么?刘邦、韩信等统帅们都没来吗?显然,说在陈下之战中,没有统帅,只有将领,是完全讲不通的。更何况,《史记》记载中级将领的作战,很多都是从战功簿上摘抄的,可信度可能更高一些。

网络配图

第二原因是,项羽很难突破在陈下的汉军包围圈。学者辛德勇认为,当时项羽实际上已经被汉军包围在了陈县附近。英布以前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来叛变,投靠刘邦。早在汉四年七月,刘邦立英布为淮南王,之后,英布利用自己在九江国的旧势力,一直在搞一些策反和瓦解工作。汉六年十一月,刘贾渡过淮河,围困了寿春,派人诱降了在那里镇守的楚国大司马周殷,英布大概同时也来到这里,周殷带着英布原来的部署,和英布、刘贾北上围攻项羽,在路上屠灭了城父(在今天涡阳县以北)。这么看,从地图上看,项羽如果从陈下之战结束后,向西南跑到灵璧县的垓下,要经过城父这个地方。显然,这里已经是汉军的地盘,如果从这里经过,应该有人阻击,但《史记》里并没有记载在这条路上发生过阻击战。也就是说,项羽很难从陈下这个地方率领大军撤出了。

如果项羽率领小部队从这里杀出去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人少,汉军即使想阻击,也不容易找到他们的行军路线。可是带领10万之众,向西南撤军,不发生激战是很难说得通的。因此,也许所谓的陈下之战就是垓下之战了,或许可以理解,垓下就是在陈县附近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

当刘邦大军把项羽围困在垓下或者说陈下,项羽在这里上演了“霸王别姬”,至今让人喟叹。大家非常熟悉“霸王别姬”。根据《项羽本纪》的记载,在被围困后,一天晚上,项羽听到外面到处都在唱楚歌,大吃一惊,就问:“汉军已经把楚地都攻占了吗,为什么汉军中有这么多楚人呢?当时,项羽脑子里已经充满了绝望,身心疲惫,听见楚歌,就认为刘邦尽占楚地,有点惊魂失魄的意思。其实,刘邦军队中有很多楚军,也没啥奇怪的,刘邦本人就是楚国人,南征北战期间,他的基本班底里楚国人肯定不少,再说了,这么多年征战,从项羽那里投降过去的人也不会少。项羽应该知道这些,听到楚歌就吃惊,有点小题大做。

网络配图

大概是因为受到楚歌的影响,他的心情极为苦闷,夜里起来,就让虞姬跳舞,自己在一旁唱了一首短歌。在一天夜里,他趁着夜色,率领800骑兵,向南,渡过淮河,向江东逃跑了。过淮河后,所率领的人马减少到了100多人。但走到阴陵县这个地方,他迷路了,问一个老汉,老汉给他指的路,让他往西走,使他陷入泥沼之中。等他折回来向东时,在东城被汉军数千人包围。按照常规理解,东城就在今天安徽定远县境内。我们理解项羽在东城被包围,可不是在东城的县城里,应该是在东城县域某个地方,也许是偏南距离长江比较近的某个地域。

项羽晚上突围的时候,汉军不知道,天明后,才发觉有一支骑兵向南跑了。刘邦派灌婴带着5000骑兵追击。等到了东城,把项羽围在了一个小山包上了。《汉书》记载:这个小山包就是溃山。这个名字大概也和项羽从这里突围有关系。当时,他派身边仅存的28个骑兵,分成四队从四个方向突围。按照《史记》记载:项羽这么做之前,还说要斩将夺旗,发誓必杀汉军一个将领,以证明自己失败不是自己无能,而是老天亡他。后来还真成功了。有些研究者,比如学者冯其庸认为,项羽在东城就没走成,最后在这里自杀。有些人认为,他这次突围还是成功了,到了长江边,准备过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千方百计寻找的长生药 我们居然都吃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征壮丁修长城,焚书坑儒,颁布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刑法,直接把人间变成了炼狱。秦始皇的暴政让一个偌大的王朝,只延续了两代就灭亡了。秦始皇虽然是个暴君,但的确也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在他当政期间,不但一统天下,还用极其强硬的方式改风易俗,让中国第一次在地域和文化中达到了高度统一

  • 死后尸骨还被康熙挖出来?两人究竟有什么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康熙二十一年的正月十九,刚出小年,康熙便斥令将吴三桂的尸骨分发至各省以昭天下,告诫臣民不得再有叛离之心。这古时悬颅于市口数十年之久的也不足为奇,只是,康熙二十一年时吴三桂已经死了四年之久。如此,玄烨可是真的视吴三桂为眼中钉、肉中刺。提及那八年的战争,玄烨自己也承认是天时助自己赢了吴三桂,倘若不是

  • 康熙第八世孙揭密:雍正皇帝死于乱服春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年轻时即好佛、崇道。做了皇帝后,他求仙访道、企求长生,更是为此忙得不亦乐乎。他不仅把道士请进宫内,待以上宾为他炼丹、服用,还希望自己住的皇宫能像有名望的佛寺、得道仙观,包括周边环境制成模型以利仿建,可见他对道家的长生成仙说已经到了几乎痴迷的地步。有一份史料上说,雍正宾天时“七孔流血”。七孔流血是

  • 身世之谜:朱棣与四个“生母”混乱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与四个女人的混乱关系朱棣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的生母之谜,忽悠世人六百年,也争论了六百年。多少年来,有几种声音在史学界一直没有断过——第一种声音,朱元璋是朱棣他爹,马皇后是朱棣他妈;第二种声音,朱元璋是朱棣他爹,马皇后不是朱棣他妈;再一种声音,朱元璋不是朱棣他爹,马皇后也不是朱棣他妈,朱棣爹妈都是蒙

  • 慈禧让太监踢珍妃下井后扔大石头置她于死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珍妃之死:珍妃,这个一生只活了25年的光绪帝爱妃,她被慈禧太后下令投井。爱情、政治、宫斗、谋杀……诸多戏剧性的强烈冲突交织在这个女人身上。在晚清历史舞台上,珍妃也许只是个微末角色,但她的生前身后事,无论是在档案记载、民间传说还是文艺作品中,都构成了晚清的一幕大戏。图片来源于网络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的

  • 雍正皇帝炼丹走火入魔!一生吸毒竟达200斤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想要长生不老,就拼命的炼丹,吃药,在历史上都是有记载的,但是在当时的清宫中,雍正皇帝炼丹已经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而且根据最早的历史记载,雍正在1730年的时候就在太医院院史刘胜芳的帮助下大肆炼丹。雍正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对于长生不老之术最信任的一个皇帝,也是一个对于长生之术付诸行动的一位皇帝,但

  • 司马光认死理:让百姓掏腰包的事他都认为是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38岁。这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平生只做对了一件事情:发动变法。他也只做错了一件事情:停止变法。有人指责他没有推进民主体制,我以为这跟指责乔丹(国际篮球明星)为什么不踢足球一样不靠谱。他在他的年代,只能作出符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选择。网络配图宋

  • 天下廉吏于成龙的出身是什么样的?他的妻儿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天下廉吏于成龙的出身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于成龙20多年的宦海生涯,三次举“卓异”,受到统治者嘉奖。他不仅受到康熙帝的赞誉,同时也在百姓之中有着很好的评价。于成龙廉洁为公,将自己的后半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后世赞誉天下廉吏第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他将更多

  • 历史上的杨辅清是什么人?亡国复出后惨遭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杨辅清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之所以是最后一个,是因为自其建立之初至灭亡终结之日,民间对其反抗起义之声从未断绝过。也由此可见封建帝制已经发展到了尽头。而在长达三百多年的反清、抗清运动中,声势最为浩大,对后世近代革命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则莫过于太平天国运动。太

  • 李世民称帝后,为甚要杀掉太子府的厨子任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任灿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决定大唐第二任皇帝人选的玄武门事变爆发,嫡位继承人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秦王李世民所杀,不久后李渊禅位世民,是为唐太宗。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当了皇帝,李建成的僚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