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奸相杨国忠到底做了什么 他是如何折腾光唐朝的老本的

奸相杨国忠到底做了什么 他是如何折腾光唐朝的老本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70 更新时间:2024/1/25 8:32:40

对奸相杨国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毋庸置疑,奸相杨国忠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人之一。

然而天宝年间,虽然唐玄宗日渐怠政,虽然李林甫专权擅势,但大唐依然延续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人均粮食达到了七百斤,与1982年的水平相当,国力达到了封建统治的顶峰。那么,杨国忠这个家伙到底干了点什么,他得有多坏,才能把这么厚的老本折腾光呢?

杨国忠剧照

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说:

其一,乱

李林甫为了排斥异己,任人唯亲,一直兼着吏部尚书,杨国忠也是一样,但他比李林甫还不学无术,上台后没多久就将选官工作搞得一塌糊涂,还美其名曰是提高效率。

按照惯例,吏部选官有三步:首先,吏部要组织面试、笔试,按照身、言、书、判四项标准对候选人进行综合判断,然后给出任职建议,并附上资历、声望等说明材料。

第二,要进行“三注三唱”,也就是三次公示,如果候选人对任职不满,或者社会各界对候选人有不同意见,均可提出,吏部将予以调整。

第三,吏部将初定名单交由门下省审核,如无不同意见,上报皇帝御批。

杨国忠剧照

这个程序专业而繁琐,一般要耗时半年左右。因为官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家国与万民的利益,朝廷不能不慎重。但是杨国忠上台后,为了表现自己精明强干,能力过人,硬是将这一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与提速。

他撇开吏部绝大多数官员,只叫几个下级令史到家中,一会就拟好了所有的任职名单。三注三唱、门下封驳的程序全免。他通知所有的候选人,以及门下侍中、黄门侍郎、给事中,还有尚书省的官员统统到场,然后将候选人一个个叫进来当面询问有无意见。大家都没有见过这阵势,全都蒙圈,一条意见也没有。于是当场就宣布任命决定!

于是乎,原来需要半年才能结束的官吏选拔,在杨国忠的提速下,一天时间就全部搞定。于是乎,天下一片哗然。

杨国忠剧照

天下百姓嗷嗷待哺,数千仕子翘首以盼,各地才俊引领而望,而如此重要的吏部铨选,凭几个低级令史,便一笔定了乾坤。公平何在!天理何在!

面对如此草率的选官制度,很多名士对朝廷失去了信任,其中一个叫张彖的进士,名气很大,别人都劝他拜谒一下杨国忠,或者贿赂那几个掌大权的令史,他却说:“君辈依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然后愤然隐去。

看来张彖的估计十分乐观,他还想着皎日出生,不曾想,大唐没有迎来皎日,却来了安禄山的大锤。

唐玄宗剧照

其二,狂

杨国忠与堂妹虢国夫人,也就是杨贵妃的二姐有私情,同宗兄妹之间发生这样的事情十分羞耻,但杨国忠却满不在乎,甚至同虢国夫人公开打情骂俏,被别人私下里称为“雄狐”。就连写《新唐书》的老夫子欧阳修都爆了粗口,骂他“施施若禽兽然”。

为了在堂妹面前抖威风,选官时杨国忠让虢国夫人姊妹坐在屏风后面,自己则在前面对着满堂官员呼来喝去,候选人进厅后,没人面试,却听到屏风后妇女们叽叽喳喳的笑声,杨国忠还指着维持秩序的三品吏部侍郎对堂妹说:“我这个紫衣小吏如何?”对三品大员来说,这是何其大的侮辱!而杨国忠,就是这样的轻狂。

曾几何时,大唐宰相何其庄重。宋璟一身正气、张九龄风度翩翩、就连李林甫也算不威而怒,令安禄山心惊胆战。而杨国忠呢,据《旧唐书》记载是“攘袂扼腕,颐指气使。”典型的小人得志。

虢国夫人剧照

其三,怨

怨是指杨国忠搞得民怨沸腾。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与南诏的战争。天宝九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南诏起事,唐军一败涂地,而杨国忠遥领着剑南节度使,这事太伤宰相大人的面子。于是,杨国忠一再命令从中原募兵,攻打南诏。但是中原百姓承平日久,有非常害怕南方的瘴疠,听说去了就是九死一生,所以没人应募。

杨国忠急了眼,到处抓壮丁,凑人数。结果造成部队战斗力低下,从天宝九载到十三载,唐军一败再败,前后折损了二十多万青壮年。由于杨国忠瞒报军情,玄宗不知真相,百姓也得不到响应的抚恤,十分凄惨。杜甫在《兵车行》中形容道:“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唐玄宗剧照

二是天宝十三载,秋雨连绵,下了一个多月,玄宗忧心忡忡地问杨国忠灾情如何。而杨国忠拿了几株十分饱满的麦穗对玄宗说:“雨虽然大,但庄家长得挺好!”于是朝廷没有赈济遭灾的百姓,造成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三是杨国忠敛财的本事突出,这也是玄宗重用他最重要的原因。杨国忠除了担任右相、吏部尚书外,还兼任着四十多个专使,专门负责巧立各种名目,盘剥民脂民膏,以供皇家日益剧增的开销。而且他自己也贪了很多,活得很爽。

传说杨国忠挥金如土,以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女婢“肉阵”取暖;以“楼车”载女乐。他的府邸比皇宫还要壮丽。

综上所述,杨国忠可谓坏到了骨头里。那么,怎样的人生观驱使他这样做呢?用他自己的话讲:“吾本寒家,一旦缘椒房至此,未知税驾之所,然念不能致令名,不若且极乐耳!”这句话可概括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用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的话说:“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文:熊鱼自笑

杨国忠剧照

浅见拙识,以就正于方家。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玄宗盛宠杨贵妃长达11年时间 期间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玄宗和杨贵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唐玄宗是个风流皇帝,他的后宫最多时有4万个宫女,但这样他都还不满足,还要到外面去风流快活,他宠爱的梅妃就是在风流场所认识的。最不齿的是杨贵妃都是他从儿子那里抢来的,杨贵妃本来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儿媳妇,不过这都不能阻止他将儿媳

  • 杨玉环在后宫中根本不占据优势 唐玄宗为何如此喜欢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贵妃得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为什么那么喜欢杨玉环,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其实,杨玉环在唐玄宗的所有后宫中,根本就不占优势。她有哪些地方不占优势呢?(杨玉环画像)一是杨玉环年纪不小。杨玉环嫁给李隆基的时候,已经26岁了。这个年纪,在古代女子中肯定是

  • 三国少年天才诸葛恪:拍马屁都能不着痕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孙策临死前,当机立断指定了新的接班人和副手,事后证明了孙策眼光的锐利;孙权临死前,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后事,然而他纠结多年,立好的规划反复涂抹重写。事后证明他是多么荒唐昏聩,为东吴铺好了一条灭亡之路。新皇帝孙亮有五个顾命大臣,结果:先是这五个人轮流杀戮,杀完之后,孙亮先被废再被杀。也就是说,孙权指定的接

  • 司马懿一生无法战胜宿敌诸葛亮的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好像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战胜诸葛亮,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活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司马懿是魏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其精明老练,堪称三国第一。历史上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

  • 揭秘:宋微宗如何从皇帝到亡国奴的心酸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微宗是北宋最后一位皇帝,本来帝位倒是不属于他的,然而万万没想到皇帝落在他的身上。公元1100年,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病死。宋哲宗死前,并没有安排好皇位的继承事宜。只能由皇帝的母亲、宋神宗的正宫娘娘向太后,召集几位朝廷重臣讨论选择继位新君这一重大问题。这位向太后出身名门,是宋真宗朝名

  • 历史上死得最惨 却又死得很活该的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比较喜欢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历史上死的最惨的一位美人妃子戚夫人,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是被吕后动用人彘酷刑惨死的,为什么吕后会如此对待戚夫人呢?众所周知,在古代后宫中若某位妃子得宠后,想必有两个下场,第一是上位,成为后宫的统治者,第二便是被人嫉妒陷害,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而戚夫人就因为

  • 打造了“乾隆盛世”的乾隆 却有偷人妻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地位的皇帝,延续了“康熙盛世”,生在了风调雨顺,海内升平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盛世的皇帝。因此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且寿命最长的皇帝。在这种太平盛世里,他作为最高权力的执掌者,也是干了不少风流韵事。网络配图有一天乾隆陪着皇太后,身后跟随皇后与众多嫔妃公主。瞧见以为夫人,鸭蛋脸,弯

  • 好谋无断才是吕布失败根源?揭秘吕布死亡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陈宫来求见吕布,告诉吕布必须早些和袁术结亲,不如即刻把女儿送给袁术。陈宫这人,没有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完全告诉吕布,而是顺着吕布的口风,慢慢引导,送女儿晚了,被其他人知道了,难免会打抢亲的主意。吕布一听,相信了,立刻把女儿送走。严氏和陈宫都是吕布最信任的人,在他们面前,吕布几乎就没有什么防范,说什么就信

  • 最悲催皇帝陵墓 竟被建在功高盖主的丞相祠堂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武侯祠是纪念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但不少游客却对门楣上赫然悬挂的“汉昭烈庙”牌匾感到困惑,而祠堂内的主要建筑也是汉昭烈帝刘备的陵墓和刘备殿,对于刘备庙为何会被叫做武侯祠,下面让我们来揭开谜底。公元223年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病逝,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后葬于上图中的惠陵。陵墓一直保存完好,也许

  • 赵云为什么是罗贯中笔下最完美的蜀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尊刘抑曹的。我们品读《演义》,不难发现,刘备所领导的蜀汉集团,寄予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即理想的君臣关系(明君贤相)、理想的君民关系(民本主义)、理想的良将(忠勇仁智)。前两个理想笔者在此暂且不述,着重对其良将理想进行论析。理想的良将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具体的人物来“担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