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最强悍的开国大将,后代也是一顶一的高手

明朝最强悍的开国大将,后代也是一顶一的高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4/1/25 16:14:54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谕旨,大封功臣。第一批受封的共有六公二十八侯,共34人。这34人也都是明朝文臣武将之中的佼佼者,有的谋略过人,有的兼资文武,有的武艺高强,在明朝开国战争中,正是这些人的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浴血奋战,才给朱元璋打下这锦绣江山。他们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才干名垂青史,与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都是中国古代武将之中的出类拔萃之辈。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34个功臣宿将中,到底属谁最为强悍?很多人首先会想起虎将常遇春。其实常遇春名气虽大,知名度虽高,很大程度是沾了评书《明英烈》的光。在真实历史中,常遇春也并非是人们想象中那样铜头铁臂,战无不胜。恰恰相反,明朝开国武将中,有人比常遇春的功夫更厉害,比他更为强悍。

比如在至正十七年,朱元璋挥师攻打元军据守的宁国城。元朝守将朱亮祖悍勇绝伦,他身陷重围却凛然不惧,带领人马拼死突围。常遇春催马提矛上前阻挡,结果竟然不是朱亮祖的对手,二人激战一番,结果“常遇春被创而还”,抵挡不住朱亮祖的猛攻,身受创伤败阵而回。

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朱元璋派常遇春讨伐张士诚。常遇春带兵猛攻德清城,张士诚派遣猛将“五太子”来增援。“五太子”是当时有名的虎将,《明太祖实录》记载,“五太子者,士诚养子,短小精悍,能平地跃丈余。”常遇春竟然不是他的对手,被迫退却,幸亏明朝武将薛显挺身而出,舍命死战,才打退“五太子”。战后常遇春感慨地对薛显说:“今日之战,将军功,遇春弗如也”。

由此可见,常遇春虽然不失为一员猛将,但绝不是最强悍者。最强悍者,要数颍国公傅友德。傅友德在明朝开国战争中的应用表现,比之常遇春有过之无不及。《明书》《皇明开国臣传》都明文记载,傅友德“骁勇多力,击刺骑射,冠绝一时”,“常为军锋冠”,认为他的武艺是一时之冠。在《明英烈》《朱元璋演义》中,把傅友德塑造成为一个酷似关羽的形象,绰号“美髯公”“赛关公”。

傅友德在鄱阳湖之战中,曾创下一个纪录,“操轻舫深入,身披数创,手杀数百人”。在武昌城外的高冠山争夺战中,傅友德身先士卒,第一个冲上山头,结果劈头遭到敌军一阵箭雨射击,傅友德当即身中数箭。伤势最重的一箭,“流矢中颊,镞出脑后”,直接把傅友德的脑袋射穿。箭头从面颊射入从脑后穿出,虽然侥幸没有致命,但也是重伤,傅友德却以铁一般的意志“不顾,战益力”,敌军骇然溃散。

傅友德的最为得意的一战,要数太原之战中,迎击元朝名将王保保。一代智圣刘伯温都对王保保的战斗力叹服不已,提醒过朱元璋“王保保未可轻也”。当时王保保派遣一万多精锐骑兵偷袭明军大营,明军猝不及防,一时张皇失措。《明太祖实录》记载,元军“万骑至矣”,危急时刻傅友德挺身而出,一时顾不上召集兵马,“友德率敢死士五十骑冲击之”,硬是顶住了元军的攻击,给明军调集出动赢得了宝贵时间,最终大破王保保。凡此种种证实,无论是个人武艺,还是抗打击能力,或者临敌之际的勇气,傅友德的强悍无出其右。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功勋卓著的傅友德未能躲过朱元璋的屠刀,含冤遇害。他的第三子傅添锡意外逃过了一劫,逃出京师,辗转流落到云南昆明避祸,并在此地定居下来,耕读传家。成化年间,傅家后人再度崛起,从成化十三年开始,到隆庆四年为止,93年之间出了5个进士,声震云南。

万历三十八年,傅家后人傅宗龙再度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傅宗龙兼资文武,不仅文采斐然,且精研韬略,历任蓟辽总督、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尚书。崇祯十四年九月,李自成义军席卷天下,扫荡中原,威逼京师。在明朝即将覆灭的危急关头,傅宗龙挺身而出,带兵挑战李自成。当时在世的开国功臣子孙后代多如牛毛,有傅宗龙这种勇气的仅他一人。

但因为当时明军已经腐朽不堪,军中风气败坏,贺人龙、虎大威、李国奇三总兵贪生怕死,临阵溃逃,明军大败。傅宗龙悲愤交加,拒绝撤退,坚持与李自成所部血战到底,最后力竭被俘。李自成把傅宗龙挟持到项城城门外,想利用傅宗龙诱骗项城守军打开城门。谁知傅宗龙却破口大骂:“我大臣也,杀则杀尔,岂能为贼赚城以缓死!”李自成恼羞成怒,当场把他杀死。

崇祯皇帝听闻傅宗龙死讯,感慨不已,追封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忠壮。崇祯十七年,明朝即将彻底崩溃之际,崇祯“战乱思良将”,想起了傅宗龙的祖上傅友德,下旨追封傅友德为丽江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死了之后,他手下的那些猛将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匡胤杀了哪些结拜兄弟,赵匡胤手下谋士,赵匡胤手下大将排名

    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的第二个皇帝。从表面上看来,宋太宗可谓是一代雄主,他登基之后,雄心勃勃,力争要建立一个可以和强汉盛唐相比的大一统王朝。他在位期间的大手笔,就是两次组织大军进攻北方强国辽国,想把幽云十六州一举收回。有这样的进取心固然令人赞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人是个志大才疏之辈。两次北伐辽国,不

  • 唐朝诗人中的万人嫌,宋之问的人品有多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之问的人品和诗品,宋之问是哪朝人,宋之问杀了谁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在翠微宫含风殿溘然长逝。李世民一生文治修明,武功赫赫,其能力和成就赢得天下后世的千秋崇敬。但李世民生前做过的一件事,却给大唐王朝开启了祸乱之源。贞观十一年,刚刚经历丧妻之痛的李世民,把年方十四的武则天迎入后宫。五十三年后的天授元年,武则天篡唐自立,建立武周王朝

  • 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 换做是你,你又是什么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高宗为什么自毁长城杀岳飞,宋徽宗杀岳飞,赵构为何杀岳飞

    对宋高宗杀岳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的最大迷人之处在于什么?在于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永远都有各自的理由和解释。别说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就是民国时期发生的事情,真真假假,现在有几个人能弄清楚的?我们普通老百姓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真相,因为历史原本就没有真相

  • 南宋如果放权给岳飞的话 岳飞能够消灭金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岳飞有没有能力灭金,所有权的消灭原因,南宋和北宋哪个更繁华

    你真的了解南宋岳飞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宋朝之所以打不过金朝,关键就在于是由于宋朝的军队战斗力很低,宋太祖赵匡胤依靠黄袍加身获得皇位,他对于大将们有着强烈的防范心,已至于了宋朝兵将互不相识的尴尬局面。在北宋刚刚灭亡的时候,金国军队几乎没有遇到很多的对手。金兀术带着大军渡过长江,

  • 魏征的一句话,竟然给唐朝带来一场灾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征说的一句话,魏征写的一句话,李世民对魏征说的三句话

    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一言一行都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祸福,因而皇帝身边的文臣武将,每每会有“伴君如伴虎”之感,生怕一句话说错惹怒了皇帝,招来杀身之祸。不过也偶有例外。唐太宗李世民,就以胸怀宽广、虚怀如谷、善于纳谏著称于世,手下大臣敢于直言相谏,他不但不生气,反而闻过则喜,勇于改

  •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杀白起 所谓的报应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起的报应,缪毐读什么,秦昭襄王嬴稷评价

    对秦昭襄王杀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白起(未知?—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对于白起这个历史人物,大家听到他的名字必毛骨悚然,因为他是战神,一生大大小小征战无数却从无败仗,杀人无数。那白起一生到底杀死了多少人

  • 同样都有着战神的称号 韩信为什么看不起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神兵仙韩信,国服韩信称号图片,韩信谁都打不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起和韩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代杀神白起在历史上那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智勇双全,屡立战功,号称身经百战却从无败绩,乃至现在说起来,大家都是以敬佩的眼光看待这位英雄。但很不巧,也有人“看不起”白起,他就是同样号称战神的韩信,论大军团正规决战韩信战绩比不上白起,论谋战韩

  • 白起为什么被赐死 白起到死都没有明白这一个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起在何处被赐死,白起为什么被杀,白起因何原因而死

    对白起被赐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白起是战国末年秦国的将领,他一生征战近四十年,南挫强楚,一战而胜楚国的百万之师,直攻入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王弃国出逃;东胜韩赵,长平一役,射杀赵国大将赵括,俘虏赵兵四十余万,并残忍地将其全部活埋。他先后共为秦国取七十余城,在秦王

  • 古代太后如果怀孕的话 她们一般都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太后怀孕后的事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近年来,宫斗剧掀起热潮,后妃之间相互欺骗,为了争夺皇帝一人的宠爱,连宫女都可以期待有一天会雨露均沾。所以他们可以把龙子抱在怀里,成为后宫的主人。后宫的女人大部分都渴望成为皇帝的女人,但有一个女人不需要争夺,成为后

  •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嘉庆为什么会对和珅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为什么要留着和珅,和珅手下把乾隆,和珅为什么怕嘉庆

    对嘉庆杀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制度之下,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说的一点也没错!一个皇帝要想成就一番伟业,那么他的手下一定有一批能干的贤臣,这些有能力的人跟随他经过了风风雨雨世面非常广能力也非常的高,可是在换了下一个皇帝上来原来的皇帝手下的大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