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他为什么会被称为暴君?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他为什么会被称为暴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65 更新时间:2024/1/17 6:09:20

还不知道:东吴末代皇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时期的吴国一项存在感比较弱,因为人们把大多数的关注点都放在了魏国和蜀国身上,自然而然就忽略了这个三足鼎立局势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吴国称帝的人是孙权,而在孙权之后还有其它皇帝,但是能力很明显比不上孙权,就比如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做皇帝期间可谓是残暴不堪,典型的暴君形象。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吴末帝究竟是怎样的人。

孙皓是东吴的一位暴君,暴君本来并非暴君,之所以会成为暴君,和身边众人的长期呵护是分不开。不过这里我们不讨论孙皓成为暴君的原因,就单讲一个叫做王蕃的东吴名士的坎坷人生,就可以知道孙皓为什么被称为暴君了。

王蕃本是一文艺青年,码字功夫高超,不但会做诗词歌赋,对学术也颇为懂行。东汉的科学大佬张衡曾经制作浑天仪观察星相,在当时可以说是空前的大发明。可是王蕃看了觉得古代的观星仪器太小,星星太多实在不方便,而张衡的浑天仪比以前大了许多,可是太大,连转动观察都很不方便。王蕃有了想法就动手去做,做出了一个改进版本,江东学界纷纷赞叹。

后来,王蕃当官了,一开始在东吴中央做了一个闲散的郎官,王蕃不满意,就炒了老板鱿鱼。到换了孙休做皇帝的时候,王蕃的名气更大了。为了塑造广纳贤才的光辉形象,孙休一口气聘请了王蕃、贺邵、薛莹、汜等四个学界名流担任散骑中常侍。这个中常侍和东汉的太监头子可不同,主要是负责传达皇帝诏令,向皇帝提出建议,和唐宋之后的翰林学士、御史的官职有点像。当时的人们看到这四位大儒出山,都觉得是吴国的幸事。

果然王蕃担任谏官职务之后,多番向宰相、皇帝进言。可惜,王蕃做学问很在行,做官却有些一根筋,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丞相万彧,皇帝孙皓,导致最后被杀,落到脑袋也被人当球踢的可悲下场。

本来,万彧和王蕃是多年相交的老朋友,孙皓起初也对王蕃很是尊敬,为什么两人最后都一心要整死王蕃,就算杀头也不解恨呢?

在万彧出任丞相的时候,一些俗人看到王蕃还和万彧有来往,就四处散步谣言,说万彧一心要讨好残暴的君王孙皓,为虎作伥做了许多坏事。而王蕃本来是一个好青年,没想到竟然沦落到和万彧为伍。连一些王蕃的老朋友,长辈亲友都批评王蕃,觉得王蕃自轻自贱,搞得王蕃很郁闷。

为了表明立场王蕃给万彧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王蕃把万彧大大嘲笑了一番。王蕃说,鱼在深潭中游动,但总要浮出水面呼吸,这本是万物的本性。你万彧出身寻常,现在却骤然享受富贵,位极人臣。本来,就算是狗受到养育也能为主人看家,马受到养育也能让主人骑乘,可你万彧得到丞相的高位,为吴国,为百姓有什么回报呢?在王蕃看来,他万彧简直就是连狗马这样的牲畜都不如。万彧和王蕃多年相交,虽然现在富贵了,做了许多违心的事情,可对老朋友总算还不坏。没想到在老友王蕃心中,自己原来这么下贱。万彧为相之后,听到的见到的都是阿谀奉承的言辞,哪里还受得了这样的侮辱。一国丞相想要整死一个人那还不是小菜?

可王蕃毕竟是东吴名士,搞暗杀太丢分,万彧就把王蕃辱骂自己的话汇报给了皇帝孙皓,然后添油加醋,说,在圣明的朝代没有错误推举的人才,在明君的治下自然没有庸碌的官员。吴国在陛下(孙皓)您的英明领导下欣欣向荣,百姓安康,正是难得的太平之世。王蕃否定他万彧,否定一国的丞相,那就是否定君王,否定至高无上的孙皓陛下。

但是,这只是其一。毕竟这件事情最恼火的还是万彧,孙皓犯不上做坏人。可后来有发生了一件事,连孙皓也忍无可忍了。

孙皓称帝的时候做了许多坏事,杀了许多功臣,坏事做多了,难免心中有鬼。孙皓常常觉得建业皇宫中有鬼怪作祟,搞的后宫不得安宁。孙皓请来巫师占卜,结果说建业皇宫不利于皇帝。孙皓想要迁都武昌。迁都是一件大事,必须有朝廷大臣们的支持。虽然说孙皓为帝霸道,但毕竟众怒难犯。

孙皓召集百官,准备了美酒鲜果。孙皓说出自己的决定之后,本以为文武百官必然会因畏惧自己而纷纷附和,可是,没想到大家谁也不出声。毕竟一旦迁都,牵涉的利益太多,谁敢轻易表态?孙皓看看丞相万彧,连万彧都低下头去假装品酒。

好一番死一般的沉默。大臣们不敢接触孙皓愤怒的目光,纷纷放下酒杯,不在吃东西,低头默默无语,唯独王蕃还在自得其乐的喝酒吃水果,完全无视宴会上紧张肃杀的气氛。孙皓正在气头上,想找一个人出气,就大声呵斥,说王蕃在殿上无礼,命令卫士把丧失体统的王蕃拖出大殿。王蕃被拖走之后,大殿上一阵轻微的骚动,许多人脸上都露出愤怒和不安的神色。孙皓看看大家,想了一想,让卫士又把王蕃给请回来。

回来之后,若是王蕃马上磕头谢罪,孙皓有了面子或许也就放王蕃一马。没想到王蕃被拖出大殿之后,竟然还没有酒醒,被卫士架回到大殿,依然醉态浓浓,吵嚷着还要喝酒,完全就没有请罪的样子。孙皓大怒,命令左右把藐视君王的王蕃拖出去砍了。

一听要杀王蕃,百官纷纷求情,尤其是卫将军滕牧、征西将军留平更是言辞激烈。但百官越是恳求,孙皓越是愤怒,这些官员就是没把他孙皓放在眼里!既然如此,你们越是求情,他孙皓越是要杀掉王蕃,就是要让大家明白,谁才是吴国至高无上的君王。

王蕃被杀之后,另一位丞相陆凯上书孙皓,赞叹王蕃乃是社稷之重臣,在吴国景帝孙休时期多次进言,为朝廷所重。现在陛下却因为王蕃反对迁都,在朝堂之上杀死王蕃,整个吴国都感到非常悲伤。作为臣子的陆凯说出这番话,可以说已经到达臣子的极限,对孙皓的批评极为沉痛。可是,孙皓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倒恶向胆边生,命令士兵砍下王蕃的头,前往武昌的樊山,让士兵把王蕃的头当球踢。不但用脚踢,孙皓还命令士兵扮作老虎豺狼用嘴巴啃咬王蕃的脑袋。百官在旁观观看,个个都胆战心惊,而孙皓却哈哈大笑,很是得意。

我们总喜欢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可是,很遗憾,这不过是许多谎言中的又一个谎言。为非作歹,残杀忠良的孙皓不但没有受到恶报,反而继续当了许多年的皇帝,一直到最后被晋武帝司马炎消灭。亡国之后孙皓虽然不再是皇帝,但仍被封为归命侯,依然享受着荣华富贵。可见,历史上的暴君也不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手下唯一的女官,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的鉴官,李世民当过什么官,李世民手下的十八学士

    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唐朝国力强盛,武备强大,称雄亚洲,是当时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和强国。唐朝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与唐朝奠基人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密不可分。唐太宗李世民,无论用兵之道还是治国理政,都是古代皇帝中的翘楚之辈,此外还善于用人,手下英才济济一堂,虚怀若谷,能够听从大臣的劝谏,及时

  • 刘备心软没杀刘璋父子,结果日后引来大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为什么打刘璋,刘备打刘璋的借口,刘备为什么要攻打刘璋

    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到益州时曾说:“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他这轻飘飘一句话,让世人都记住了益州军阀刘璋,是个懦弱无能之辈。其实,这是对刘璋的一种误解。换一个角度而言,在三国各路诸侯中,刘璋才是一个真正的老实忠厚人,人畜无害,毫无野心,根本没想过乱世争雄问鼎天下

  • 刘备杀掉的第一个功臣是谁?怎么也想不到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处死的人,刘备简介,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古代很多皇帝,都有杀戮功臣的恶习。功臣们往往都是能征善战、手握兵权的大将,或者是为国家立过大功的英才贤士。他们地位尊崇,威望极高,且在朝中或者军中有着广泛人脉,容易被皇帝视为危及皇权的威胁,从而遭到清除。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以杀功臣著称的皇帝,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汉高祖刘邦、明太祖

  • 马邈:刘禅手下潜藏最深的奸臣,最后叛国投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屡战屡败一战得天下,刘禅被谁俘虏,刘邦杀白马盟誓

    刘禅,是三国时代一个非常难以令人评说的君主。一方面,他在位期间,毫无任何出色的军功和政绩,几乎可以说是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与同时代的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晋武帝司马炎等人比起来,他显得非常平庸无能,文治武功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亮点。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但另一方面,刘禅又是一个缺点

  • 余化龙是谁?岳飞将领,力斩金国驸马,却殒命长江岸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征方腊战死的梁山好汉,岳飞杀杨幺对吗,金兀术打得过岳飞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岳飞将领余化龙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说岳全传》中,余化龙是在康郎山投至岳飞帐下效力的将领。他原本是鄱阳湖贼寇中的猛将,骁勇善战,武艺高强。岳家军奉命前往鄱阳湖剿匪期间,余化龙在康郎山下战败岳家军的前锋大将牛皋,并与岳飞大战四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此后,余化龙弃暗

  • 白居易的母亲坠井而死,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居易母亲为什么反对,甘肃母亲井,白居易妻子是谁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公元846年,著名诗人白居易去世,很有惜才之心的唐宣宗得知后痛惜不已,写下这首诗表达对白居易的追思之情,也被后人视为对这位诗人一生最好的总结。白居易,唐朝著名诗人,雅号

  • 三国第一流名将张辽在赤壁之战中无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如果郭嘉不死赤壁会输吗,赤壁之战双方兵力,赤壁之战曹军阵亡将领

    三国时代的众多武将中,要论影响力之大、实战能力之强,关羽应该稳居榜首。论个人武艺,关羽曾单刀匹马在万马军中斩颜良,论用兵谋略,他在襄樊之战中因势利导,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几乎迁都。若不是孙权背叛吴蜀联盟端了关羽的老巢,襄樊之战结局如何还真不好说,三国结局就此改变也未可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

  • 窝阔台和托雷的关系那么紧张 托雷死后窝阔台是怎么对待其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拖雷之死的真相,蒙哥死后的蒙古帝国,于勒叔叔最后怎么样了

    你真的了解蒙古托雷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拖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也是蒙古帝国自成吉思汗死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当时他拥有的实力在蒙古帝国中排在第一位,他拥有的实力甚至在当时成吉思汗的继承人,蒙古新的大汗窝阔台之上。因为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传统,而成吉思汗后来根据这个传统将自己绝

  • 马超投降蜀国后,怎么就没啥傲人的战绩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超为蜀国做了什么,马超投降以后有什么作为,蜀国为什么不打上庸

    马超,是三国时代的蜀汉名将之一。马超出身汉朝世家大族“扶风马氏”,他的远祖是东汉开国名将马援。三国乱世初期,马超和父亲马腾割据西凉,称雄一方,一度与强大的曹魏分庭抗礼,打了个难解难分,平定西凉之战,也成为曹魏统一北方过程中最艰巨的战役之一。在抗击曹魏的西凉之战中,马超尽显彪悍善战的虎将本色。建安十三

  • 此人才曹操手下不得志,跳槽蜀国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什么蜀中无大将,吴国为什么不救蜀国,被诸葛亮斩首的丢失街亭的蜀将

    有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叫“树挪死人挪活”,话粗理不粗,从某种程度上说堪称人生智慧结晶。人的一生要想出人头地,有两个条件必不可少:首先当然要有真才实学,有过硬的才干和超群出众的能力。第二也需要有知音赏识,千里马也需要遇到慧眼伯乐,才能有机会一展身手,不然也只能老死槽枥之间。三国时代,各国君主为了实现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