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耶律休哥为什么会在徐河之战中惨败?真相是什么

耶律休哥为什么会在徐河之战中惨败?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70 更新时间:2023/12/27 20:04:52

你真的了解耶律休哥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之前写了过,北在岐沟关之战,君子馆之战后,宋军精锐部队遭受重创,无力保护北部边境,辽人在战后大肆劫掠,百姓饱受其苦,不过辽人还是给了北宋机会,辽统和六年、七年,也就是宋端拱元年、二年,宋辽爆发了唐河、徐河两次战役,这两次都是辽军战败,耶律休哥此后也是少有大举南下的军事行动,北宋通过两战也算是弥补些军事劣势,今天主要来讲一下,徐河之战,辽军大意且深入宋境致使了最终大败,当然《辽史》上是没有记载这两次大败的,不过也可以从蛛丝马迹中感受到辽军的确战败了。

说道徐河之战,就必须要说一下,北宋在岐沟关之战,君子馆之战连续战败后,多年北伐无果,耗损兵力的北宋彻底转入了防御阶段,宋太宗也是不在执着于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如果他还是执意北伐,再遭遇几次大败,那北宋国内防御就真的空虚了,辽人大举入侵,宋太宗容易当亡国之君啊。

由主动进攻变换为战略防御的宋军,其特点就是弹性防御,毕竟和辽国战争中损失的战马难以得到快速补充,步兵组建的防线只能依托于城池要塞,没有险要的地形,就算在宋辽边境布置再多的兵力,也不足以遏制辽军南下,且步兵机动性远远不如骑兵,所以宋军的正面阵地大体就以定州为枢纽,环绕着唐河、徐河、保州、威虏军、北平寨等要点,依托于纵深防御,诱敌深入,择机歼敌,当然,这种防御体系需要有能力的军事指挥官,不然没有能力调集各线宋军围剿入侵的辽军,好在,名将凋零的北宋,还有一个继隆。

《宋史·崔守素传》河朔诸州城垒多圮。

北宋弹性防御的代价就是,辽军虽然打不下州城要塞,但是可以轻易攻下各州下属各县所建的城池堡垒,“圮”就是崩坏的意思,所以说在宋辽战争的历史上,州城很少被攻陷,但是县级的城池就很容易被攻陷了,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毕竟宋军主力驻扎在要塞城池,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实力抵御辽军南下,这也是北宋弹性防御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吧。

徐河之战的起因是宋军为保护威虏军这个防御点。

《宋史.尹继伦传》端拱中,威虏军粮馈不继,契丹潜议入寇。

《宋史.李继隆传》尝有诏废威虏军,继隆言:「梁门为北面保障,不可废。」遂城守如故,讫为要地。

威虏军位置大概是在今河北徐水县西二十五里,临近辽境,辽军在得知威虏军的宋军缺粮后,意欲切断宋军粮道,拔掉威虏军这个宋军的前沿要塞,这个时候,宋朝内部尽然有人提议放弃威虏军,说实话,如果此例一开,北宋边境容易被辽军步步蚕食,毕竟放弃了威虏军,又会有新的一个要塞成为下一个威虏军,那时北宋再接着弃守,慢慢的,北宋所谓的弹性防御也就没有了足够的纵深,汴京也就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了。

辽军主将耶律休哥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袭击宋军给威虏军运送补给的部队,也是为了报唐河之战的仇,虽然《辽史.耶律休哥传》中没有记载徐河之战,但是徐河之战发生在当年的七月。

当时经历过岐沟关之战,君子馆之战,耶律休哥已经崛起,成为辽国的将星,显然南征的统帅只能是他,而且他也有多年和宋军作战的经验,能够胜任这次军事行动,只是《辽史.圣宗本纪》也没有记载此次出征的过程和结果,显然隐晦败绩的可能更大。

《东都事略.李继隆传》虏骑八万邀继隆,继隆以万人败之,追奔过徐河十餘里。

《宋史.范廷召传》大破契丹三万众于徐河,斩首数千级。

只是关于此战辽军的兵力说法是不一的,有说8万,有说3万的,个人觉得,此战耶律休哥的战略意图就是深入宋境,断绝威虏军宋军的粮道,必然是调集精锐部队,且部队规模不应该太大,不然容易引起宋军的警觉,再者8万骑兵,那应该是辽军驻守在燕云十六州的主力部队了,如果全部调集南下,也不太现实,要是宋军突袭幽州怎么办?相对来说3万还是可信一点的,宋军的话,运送粮草,一万多人倒是很正常的。

耶律休哥战略意图明显,但是准备不足,他并未及时发现给威虏军运送补给的宋军。

《宋史.李继宣》与李继隆部刍粮抵威虏,还度徐河,为敌追袭。

也就是说,当耶律休哥在徐河和宋军相遇的时候,李继隆率部已经完成了送粮的任务,到这里的时候,耶律休哥的计划已经破产了,得到补给的威虏军守军依然保有战力,而自己是突袭,既然预先的计划已经破产,那么就可以撤军了,只是不知道当时耶律休哥是没有得到真实的消息,还是什么原因,仍然要在徐河,在宋军防御腹地和宋军交战,可能耶律休哥狂傲自大了一把。

《宋史.尹继伦传》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于越径趋大军,过继伦军,不顾而去。

辽军大军南下,在探报得知李继隆所部大致方后,就急于开进,直接无视了行军途中遭遇的尹继伦,可见耶律休哥很果决,他当时应该不知道李继隆已经完成了送粮任务,所以避开了宋军小股部队,一切都是为了切断威虏军补给线,所以辽军不仅无视了尹继伦的部队,而且尹继伦的尾随行为也并未做出什么应对措施,貌似对尹继伦所部很是看不起,直到宋辽两军在徐河相遇。

《宋史.李继隆传》先命千人设伏城北十里,而与尹继伦列阵以待。

《宋史.尹继伦传》天未明,越去大军四五里,会食讫将战,继隆方阵于前以待,继伦从后急击,杀其将皮室一人。皮室者,契丹相也。皮室既擒,众遂惊溃。

《宋会要》众大惊挠,于越乘善马遁,其下相蹂践死者无数。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尹继伦尾随辽军抵达徐河战场后,是及时和李继隆所部取得了联系,并制定了作战计划,李继隆在辽军前面列阵,尹继伦在辽军后偷袭,前后夹击大败敌军,耶律休哥在乱军中逃跑,辽军奔溃,遭遇了宋军追杀。

只是有一个问题啊,记载中说,李继隆列阵以待,面对已经准备交战的宋军,怎么辽军在吃饭啊,一点防备都没有啊?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天未明”,也就是说,李继隆是抓住时机,趁着天还未亮,也就是趁着黎明前的黑暗,悄悄列阵,辽军并未察觉,而且在兵力上占优的耶律休哥可能也做了宋军袭营的准备,只是他将主力部队都放在了和李继隆对峙的方向,而自己的后方并未留有足够的兵力,这给了尹继伦机会,李继隆的主力部队则是在辽军发生混乱后才出击的,所以说,徐河之战,一个是李继隆抓住的时机比较好,一个是耶律休哥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宋军防御腹地,明知有被袭营的危险,但还是被尹继伦突袭成功,除了大意,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没有其他原因了。

所以说,徐河之战,原本耶律休哥是有很明确且正确的军事目标的,但是在错误的时机,也就是李继隆已经完成补给任务的时候,在错误的地点,唐河徐河之间正是宋军弹性防御的腹地,宋军对于地形的了解,以及打防守反击战宋军的经验,这些都有利于宋军作战,耶律休哥是自己把自己放到了宋军的圈套之中,遭遇此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徐河之战貌似是打断了耶律休哥的军事生涯,唐河徐河两战,其皆败北,历史记载中,他在徐河之战后只打了一仗。

《辽史.耶律休哥传》七年,宋遣刘廷让等乘暑潦来攻易州,诸将惮之;独休哥率锐卒逆击于沙河之北,杀伤数万,获辎重不可计,献于朝。休哥以燕民疲弊,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

这位在从高粱河之战中打出名号的辽国名将,在徐河之战后就没有大举南下过,直到统和十六年挂了,他执行的都是不主动侵犯宋境的策略,连误入辽境的宋人牛马,都直接给送回来,显然辽军不在有之前那么强势的气势了,虽然辽军依然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姿态不在那么傲慢了,可以说唐河徐河两战,的确让辽军尝到了宋军防御体系的厉害之处。

同时,个人认为,徐河之战后,辽国在此后数年不在大规模南下,除了战场上吃了败仗之外,辽圣宗的国策也发生了变化,徐河会战后,也正是辽圣宗想要实现四方来朝的阶段,毕竟辽国可是和北宋争夺正统地位的,所以在徐河会战后,统和七年至统和十六年这段时间,辽圣宗打的不是战争牌,而是外交牌,辽国和西北的党项族,于阗、回鹘、女真、高丽等频繁的互派使者,对待宋朝则是以和为贵,为此他还杀过辽人。

《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十三年)武清县百馀人入宋境剽掠,命诛之,还其所获人畜财物。

没错,你没看错,印象中强硬的辽国曾经为了北宋,诛杀了越境抢掠的辽人,还归还了百姓、牲畜、财物,如果只看这条记载的话,你是不是感觉北宋是汉唐的感觉,实际上还是辽圣宗在这段时间,不想和北宋爆发战争,保持和平的局面,而这也是导致耶律休哥在徐河之战后一直没有大举南下的原因之一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忽必烈登基后有什么样的功绩?对他的评价为何高于窝阔台、蒙哥两代大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忽必烈。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浩瀚星海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帝王将相,可这无数的帝王将相之中,并不是每个都能够做到彪炳史册,能够称得上杰出的,却是门罗可雀。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朝代能够做到出一位杰出君主,便实属很不容易。因为,后世的学者与史书,对于君主的评定标准是极其严格

  • 赵匡胤为何能脱颖而出发动陈桥兵变,从而登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匡胤各方面并不突出,为何能登基称帝开创大宋300年基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黄袍加身”的故事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说的就是大宋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开启两宋三百年基业的故事。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之前已经为年幼的儿子铺平了道路,选了三

  • 三国猛将张辽的实力如何?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46岁追杀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猛将张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风云变化,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尽管有些人并不如明星一般皎洁璀璨,但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依旧占据着一席之地。有个将军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46岁追杀孙权,将三国的顶级头头给伤害了个遍,他又是谁呢?在汉朝的北

  • 息妫是什么人?能倾倒3位国君的她有什么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息妫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她出生于混乱的春秋时期,是位绝色美人,倾国倾城世间罕见。但也是因为她而引发了三国之间的战争,间接的导致了两国的灭亡。最终郁郁而终。她就是春秋时期的绝色美人,息国国君夫人息妫。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倾国倾城的她也没有逃过命运的羁绊坎坷多舛。她本就

  • 两国皇后羊献容的晚年,跟前半生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两国皇后羊献容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羊献容,出身世家的贵小姐,先后做过两个皇帝的皇后,前半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而后半生却被一个皇帝宠成了仙女。羊献容是西晋尚书令羊玄子的女儿,原本可以衣食无忧的贵小姐,因为西晋动荡的局势,被迫嫁给了西晋的白痴皇帝司马衷。武帝司马炎统

  • 马可·波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历史上的他真的是个间谍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马可·波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3日,中国元史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罗马教皇之命,从威尼斯来到元朝上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在元朝供职的17年间,马可·波

  • 宋徽宗为何要烧毁《资治通鉴》?这本书又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徽宗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书籍一直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再提,而在古代则出现过好几次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而进行的焚书。其中我们最为熟知大的就是始皇帝对于焚书事件的处理。而之后的宋朝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宋徽宗。他想要销毁的书是司马光写的,而这个书

  • 唆鲁禾帖尼是什么来历?她为何会被称为四帝之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唆鲁禾帖尼是什么来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比较成功的男人后面一般都有一个很厉害的女人这句话用在忽必烈身上就很刚好。忽必烈一生还是做了很多的贡献的。当然他的这些是和一个人离不开的,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唆鲁禾帖尼

  • 窦惠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穆皇后窦惠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581年,在杨坚的进逼下北周静帝把皇位“禅让”给了这位北周的外戚,按辈分应该叫外公的权臣。伴随着周静帝的禅让,标志着北周的覆亡隋朝的建立。北周发展到这个时候说实话也该灭亡了,杨坚受禅取代北周也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就在杨坚

  • 汉宣帝刘病已登基继位之后,为什么会称刘据为戾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刘病已继位之后,为何称自己的爷爷刘据为戾太子?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是汉武帝刘彻和卫子夫所生的前废太子刘据的孙子。自从放牛娃刘病已被霍光拥立以后,汉代帝位的传承,即是绕了一圈,终究又回到了刘据这一脉。刘据是出了名的委屈,卫家姐弟和刘彻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