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政治“人彘”:汉惠帝为何长期不问朝政?

政治“人彘”:汉惠帝为何长期不问朝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70 更新时间:2024/1/19 4:53:48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与吕雉所生的儿子,西汉第二任皇帝。他十六岁即位(前195),二十三岁去世(前188),在位时间仅有七年。在这短短的七年时间里,汉惠帝还长期沉溺于饮酒作乐,放纵无度,不问朝政。那么汉惠帝为何长期饮酒作乐、不问朝政?

汉惠帝不问朝政

一种说法认为,汉惠帝长期不问朝政,与吕雉专权有关。

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死后,吕雉开始着手清算曾被刘邦宠幸过的嫔妃。因为戚姬最受刘邦宠爱,其儿子刘如意还曾一度差点被刘邦更立为太子,所以成为了吕雉重点清除的对象。

公元前194年,吕雉命人毒杀刘如意,又把戚姬的手脚砍断,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了哑药,扔到猪圈里,然后叫汉惠帝前去参观。

惠帝看到被制成“人彘”的戚姬,大哭不止,从此病倒,一年多不能起来。他还派人对他的母亲吕雉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

吕雉毒杀刘如意、把戚姬制成“人彘”这件事,被许多人当作吕雉心狠手辣的证据和谈资,从而忽略了此事背后所隐藏的、极其残酷的权力斗争。

网络配图

活在吕雉阴影下的汉惠帝

戚姬及其儿子刘如意虽然曾差点夺去了汉惠帝的太子之位,但按汉惠帝本人的意愿,他还是不想杀害戚姬母子。

吕雉准备杀害刘如意,设计把他骗回京城。汉惠帝知道后,亲自到霸上去迎接刘如意,跟他一起回到宫中,亲自保护,跟他同吃同睡。

汉惠帝这么做,意图十分明显,他要保刘如意。但吕雉置汉惠帝的意愿于不顾,最终还是找个机会,将刘如意毒杀,并把戚姬制成“人彘”。更令汉惠帝无法忍受的是,吕雉还让汉惠帝前去参观“人彘”。

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认为,吕雉把戚姬制成“人彘”并让汉惠帝前去观看,这件事可能是司马迁在编故事,是无中生有的。因为吕雉杀戚姬,没必要多此一举又把戚姬制成“人彘”;另外,吕雉即便把戚姬制成“人彘”,也没有理由让汉惠帝前去参观。

不过至简以为,吕雉把戚姬制成“人彘”并让汉惠帝前去参观,不仅是真的,而且还有极强的政治意图。吕雉这么做,其实是在告诫汉惠帝,当今天下是她吕雉说了算,还轮不到您汉惠帝做主。而汉惠帝在“参观”完“人彘”后,也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故而从此意志消沉、不问朝政。

汉惠帝无能为力

汉惠帝之所以长期饮酒作乐、不问朝政的第二种说法是,西汉初年,需要休养生息。

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西汉相国。曹参当相国,秉持黄老哲学,萧规曹随、整天喝酒、无为而治。

网络配图

对此,汉惠帝刚开始时很不满。他在曹参的儿子曹窋面前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曹参是看不起自己,并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

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果然把汉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后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你小子快点儿滚回皇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

次日上朝,汉惠帝责备曹参为何惩治曹窋?曹参先是脱帽谢罪,然后问汉惠帝,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您的老子谁强?汉惠帝当然说我怎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汉惠帝略加思索,说,您好像真的不如萧何耶。

曹参不作为

曹参于是说道,这不就结啦,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

曹参一句话,把汉惠帝顶得无言以对,只好讪讪说道,好了,没事了,您接着休息吧。

网络配图

在古代社会,相国便是国家行政之首脑,权力和作用都极大。比如明朝中后期,出了许多荒诞不经的皇帝,但只要内阁辅臣(相当于西汉相国)尽心尽责,帝国仍然可以照常运作。相反,如果相国一旦不理事,则相当于皇帝被砍断了手脚,他想有所作为,也是难上加难。

汉惠帝时期,曹相国选择不作为,汉惠帝也就成了政治上的“人彘”,他既无手脚,也看不见、听不到、说不出。另外诸位不要忘记,汉惠帝当时的年纪才刚刚十几、二十来岁,上头还有吕雉,他不选择整天饮酒作乐,不问朝政,还能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皇太极贵为天子!为何娶俩寡妇让侧妃改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侧妃,皇贵太妃,贵妃入宫6年无子嗣

    清太宗皇太极有名号的后妃共有15人,其中有7位来自蒙古草原。地位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外,全是蒙古族女子,并且有2位是寡妇。皇太极的婚姻之奇还不止于此,他还曾令已经为他生过2个女儿的侧妃博尔济吉特氏改嫁他人。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太极为何娶2个寡妇呢?网络配图原来,这2个女人的身份很特殊,她们都是众

  • 汉文帝是公认的好皇帝,为何不能称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为什么不是千古一帝,汉武帝是千古一帝吗,大汉:我成了千古一帝

    汉文帝刘恒在位二十三年,施仁政,行德治,开启“文景之治”。他谦让俭朴,宽厚仁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品德之高尚几近贤圣,是大家公认的一位好皇帝。那么,大家又为何不称汉文帝为“千古一帝”呢?1、谨慎谦让当初,陈平、周勃铲除诸吕后,准备立当时还是代王的刘恒为帝,刘恒便表现得十分谨慎谦让。他多次派人进京探

  • 史上最懵逼太子 蛤蟆是为谁呱呱大叫的啊?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癞蛤蟆肚子鼓起来,历史上最老的太子,历史上最悲催的太子

    中国历史上有几百个皇帝,而太子更多,其中就不缺乏一些奇葩,在魏晋时期,某位国家领导人就有这么一个奇葩太子,蠢萌蠢萌的,他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熟悉的晋惠帝司马衷。当初晋武帝平定吴国后,觉得自己功劳太大,不给自己好好放个假那都对不起人生苦短了,于是他开始贪图享乐,他让嫔妃们分别住在后宫的各个地方,自己时常

  • 越王勾践为何一再提倡要“多生多育”?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墓,越王勾践为什么失败

    提起“卧薪尝胆”,人们自然会想到勾践。这是一个“非屌丝”励志故事。为此,蒲松龄先生曾撰联自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寥寥数语,道出了越王勾践艰苦卓绝的复兴之路和心理历程。当然,其中上联是写给项羽的。与此文无关,不浪费笔墨。图片来源于网络而提起吴王夫差,自然也会想到“四大美女

  • 汪美麟爱朱祁钰吗:汪美麟和朱祁钰有孩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汪璇和徐若琳,汪美麟原型,朱祁钰后代

    贞惠景皇后汪氏,亦称“汪废后”,明景帝朱祁钰的第一任皇后。一生坎坷,因反对景帝废黜英宗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而被废为庶人。英宗复位、明代宗被废,祁钰去世后汪氏免除殉葬。汪美麟爱朱祁钰吗?汪美麟是个大家闺秀,颇有心计,嫉妒代宗与允贤之间的感情,因为陷害允贤而遭代宗厌恶,甚至说恨不能把她掐死这样的话。汪美

  • 病榻上朱祁钰听说朱祁镇要政变夺权连说了三个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祁钰为什么不杀朱祁镇,朱祁钰如果杀了朱祁镇,朱祁镇朱祁钰是亲兄弟吗

    以明朝正统、景泰年间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即将迎来大结局,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在历史上都有原型,剧中的他们,为了爱情纠缠不清,那么历史上的他们结局又是如何呢?朱祁镇:复辟当皇帝,大搞“养老保险”图片来源于网络朱祁镇在南宫度过了几年软禁生涯之后,终于等来了翻盘的机会:夺门之变。这时朱祁钰已经病

  • 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三年不鸣终成为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浅议春秋五霸楚庄王,春秋五霸是哪五个霸主,春秋五霸最后一霸是谁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祖父就是野心勃勃的楚成王。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城濮之战的失败最终成为楚成王死亡的导火索。公元前262年,楚成王的儿子最终发起了一场政变,结果就是楚穆王取代了楚成王。之后,在位十二年不到的楚穆王去世,楚庄王顺利即位。但是,对于楚庄王来说,人生的前三年可谓是最黯淡的时光。究其原因,

  • 揭秘史上有名的暴君刘昱:一天不杀人就不舒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的暴君有哪些,历史著名暴君,古代有名的暴君分别是谁

    后废帝刘昱是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他从小就有“多动症”,不折腾就全身痒。他的爸爸想为他铺上一条康庄大道,把潜在威胁统统消灭干净,希望儿子一辈子过得顺风顺水。事实证明,家长如果考虑到了子女的所有后路,那也是在为他考虑后事。图片来源于网络刘昱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安排老师教他读书,可是老师根本管不住他。前一分

  • 解密晚清高官曾国藩建富厚堂是大兴土木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曾国藩和穆彰阿闹翻,曾国藩有几个夫人,曾国藩是什么家什么家什么家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是湖南省内极为少见的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关于富厚堂的规模,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人认为以曾国藩的地位,建这么一栋房子,实在太寒碜了。另一种人则认为,富厚堂太过富丽堂皇,肯定吸食了不少民脂民膏,怪不得晚清农民要造反。图片来源于网络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哪种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呢

  • 曾国藩左宗棠闹别扭:一失和竟成千古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谁说曾国藩是千古完人,左宗棠被谁所害,曾国藩与李鸿章

    曾国藩是文质彬彬的理学家,城府很深,克己复礼的功夫堪称一流;左宗棠是武健书生,有霸才而行王道,率性豪宕,不会作假,也不愿作假,高兴活出自己的天然本色。这两人一寒一热,一卑一亢,一个“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一个“锋颖凛凛向敌矣”,两种类型截然相反,甚至有点冰炭不同炉。图片来源于网络左宗棠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