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对诸葛亮只守不攻 竟是此人计谋?

司马懿对诸葛亮只守不攻 竟是此人计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39 更新时间:2024/1/4 13:49:26

诸葛亮北伐中原,魏国担负防守重任的统帅是曹真,曹真死后是司马懿

在大将张郃死后,对于司马懿西部军事决策的权威没有将领能够挑战。魏国用来防御的兵力是蜀国的几倍,国力更是蜀国难以企及,但两国间的军事较量却有一个反常之处,势弱的蜀汉国始终处于进攻状态,而更为强大的魏国反而只是专职于防守。尤其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竟然会分出兵来屯田,打算在魏国军队的“射程”内长期驻扎下去。

战争中两军统帅的较量,当然更多比的是智慧,但这种谋略的体现,更多是在运动战之中实现的,像这种一方坚守不动的阵势,往往会令进攻方无计可施。这就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廉颇不动,秦军无所作为,赵括出击,赵军四十万顷刻化为乌有的典型事例。

不过,战争是以获胜为根本,假如敌人来攻,你专职防守也就罢了,等到敌人真的撤退,你还不去追击,甚至连尾随都不做,你凭什么会获得胜利?何况,当敌军无功而返,作为防守一方,没理由不转守为攻,乘胜追击去消灭敌人的!但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撤军,还真就做出了这样似乎是无动于衷的举动,就这样摆开了架势等着诸葛亮来,又任凭诸葛亮去世的蜀军按部就班似的逍遥离去。

事后看来,魏国的这种战略是成功的,它让蜀汉国在这种进攻撤退再进攻再撤退的自我拉锯中不断损耗,以至于本来就并不强壮的身躯变得更加羸弱。等到诸葛亮去世,蜀国再没有这样杰出统帅的时候,它的那个所谓的“九伐中原”也就成为了一种不下雨的干打雷。

网络配图

不过,这不是魏国的最初设计,魏国的最初设计是坚守拒敌,待敌人退兵去追击。魏明帝给司马懿的诏书说:

“我军只需坚壁据守,消耗其锐气,诸葛亮必将陷于想进既难以如愿,撤退又不甘心,长时间对峙必然粮草耗尽,原地抄掠却注定两手空空的被动局面,那个时候他就只能自动撤兵了。等蜀军撤退之时再大举追击,以逸待劳,这就是我军大获全胜根本所在啊!”

也就是说,诸葛亮不退,司马懿不能与诸葛亮战。

实际上,司马懿最初是想战的,他也多次请示魏明帝,打算和诸葛亮交战,但都没有得到批准。

诸葛亮也曾经设法调动司马懿出战,以便在运动中消灭魏国的有生力量,就像斩张郃那次战役一样。他给司马懿送去了妇女用的衣服饰品,意思是说司马懿像个妇女一样,不敢像男人一样去战斗,以便激怒司马懿。司马懿一时也真的被激怒了,手下将领们更是怒火中烧,准备出营和诸葛亮一决雌雄。有句话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司马懿为什么能够老老实实待在军营中不出战呢?这与魏明帝派在前线大军中的一个人有关。

这个人叫辛毗(pi),职务是大将军军师。大将军是司马懿,按理说辛毗是他的部下,司马懿要出战,辛毗又怎能制止得了?但魏明帝给了辛毗特殊权利,持节,就是代表皇帝行使权力,司马懿只能俯首听命。

有一个问题,司马懿官职毕竟比辛毗大很多,等到有一天回朝,辛毗的节杖被收了回去,辛毗就不怕司马懿打击报复吗?这就不得不说说辛毗这个人了,他还就真的不怕这个茬儿。

辛毗字佐治,颍川郡阳翟县人。早年跟随哥哥辛评依附袁绍。曹操任司空,征聘辛毗,而辛毗不能从命。到袁尚在平原进攻他的哥哥袁谭之时,袁谭派辛毗去找曹操连和求援。曹操正要征讨荆州,军队驻扎在西平。辛毗见到曹操,转述了袁谭的意图,曹操十分高兴,就准备出兵攻打袁尚。

几天后,曹操改变了想法,决定还是先平定荆州,让袁谭、袁尚相互消耗。隔了几天,曹操设宴款待,辛毗观察曹操脸色,心知定有变故,于是把心中的疑问告诉了郭嘉。郭嘉又说给曹操,曹操问辛毗:“袁谭可信吗?袁尚一定能被打败吗?”辛毗回答说:“您不必问真与诈的问题,直接讨论期间形势就够了。”

在辛毗看来,袁绍死后,袁氏兄弟相互残杀,连年无休止地交战,再加上旱灾饥荒,这是上应天灾,下有人祸。如果这个时候不攻打袁尚,等到兄弟俩醒悟过来,团结一致,再加上年景转好,恐怕就没有消灭他的机会了。

网络配图

而荆州物产丰富,人民安乐,郡国上下没有空子可钻。这时候,顺应袁谭的求救而给予安抚,是曹操最为有利可图的事。四方的对手,要数河北的袁氏更强大,河北之地平定了,那么,曹操的军威将就此强盛而使得全天下闻风失色。

曹操认为辛毗说得有理,于是同意袁谭的请求,屯兵黎阳,攻打袁尚。第二年攻打邺城,攻克后,上表荐举辛毗为议郎。

辛毗这时候是袁谭的使者,他说的话尽管有为曹操分析利弊得失的含义,但说事的落脚点还是让曹操出兵帮助袁谭。在曹操已经决定南下攻打荆州的情况下,一个曾经敌国的使者想改变他国君主的决定,这是要冒着多大的风险?如果说能改变曹操的主意需要智慧,敢这样去做则首先要有胆量,辛毗就是这样一个有胆有识之人。

曹丕称帝后,打算迁移冀州的十万户士人充实河南。当时连年蝗灾,百姓饥饿困顿,群臣都认为不可移民,而曹丕态度极为坚决。辛毗与朝臣们一起求见,曹丕知道他们又要劝谏,就带着满脸怒气与群臣相见,大家没有敢说话的。

辛毗却直截了当地说迁徙政策不对。

曹丕说我不跟你讨论此事,辛毗却说:

陛下把我置于您的旁边,专管出谋划策,又怎么能不跟我共议此事呢!还说,我说的并非私事,是关系国家社稷的忧患,你怎能对微臣如此发怒!

曹丕无话可说,起身要进内室;辛毗跟上去拉住他的衣襟,曹丕用力甩开辛毗的手不肯回头。过了许久才出来说:“佐治,您为什么这么急切地逼我呢?”辛毗说:“现在大举移民,既失去民心,又没有粮食供给他们。”文帝于是决定只迁移五万人家。

看,是不是一个三国版的“触龙说赵太后”!只是敢拉住皇帝的衣襟,这比触龙可要大胆多了。

辛毗还曾经跟随曹丕射猎山鸡。曹丕说:“射山鸡真是件令人快乐的事啊!”辛毗说:“射山鸡于陛下确实十分快乐,对于众臣民来说就非常痛苦。”文帝默然不语,以后就很少出来打野鸡了。

到了魏明帝时期,辛毗依然是秉性不改,敢谏依旧。当时,魏明帝宠信两个内大臣,两人专断朝政。朝中大臣都在想方设法跟他们沟通交好,只有辛毗不与这二人往来。辛毗的儿子辛敞劝他,辛毗对儿子说,我最多不做三公而已,对我来说这又算得上什么危害?哪有大丈夫为了三公名位不惜自毁气节的呢?

网络配图

后来魏明帝想提拔辛毗,终于被这两个内臣阻止,被调出担任卫尉。魏明帝这个人,虽然识人做事不失大体,但生活上却是非常奢侈。他曾经大修宫殿,百姓服役十分劳苦,辛毗上疏劝谏说,我听说诸葛亮讲武治军,孙权到辽东买马,估量他们的意思,似乎要与我们争个高低。于是提醒魏明帝多考虑国家社稷。”

尽管魏明帝没有采纳,但辛毗还是该说的说,该谏的谏,到魏明帝又想削平北芒山,令人在山顶上建造高台楼观,以便遥望孟津时,辛毗再上书谏止,魏明帝还是停止了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中国史上智商最高的五个人:诸葛亮只能垫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世界历史上智商最高的人是谁,诸葛亮的智商,诸葛亮人气为什么那么高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有名的贤人志士,但今天小编就来细数五位中国史上五位智商最高的五位。网络配图NO.5诸葛亮诸葛亮想必大家都应该认识吧!他蜀国的军事,帮助刘备建立政权。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任蜀国丞相,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

  • 赵云的第一次领军,真是兵多于贼还失败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云真的没打过败仗吗,赵云唯一一次败仗,赵云打败了多少名将

    虽然三国演义赵云是一个被塑造得很完美的英雄,几次带兵都获得了大胜利,不过在历史上他带兵的次数却很少,直到北伐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单独带兵,却在兵多于贼的情况下失败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看看这句话出自哪里,出自诸葛亮在北伐失败后的请罪书:“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首先,请罪书本来就是诸葛亮的

  • 精评中国史上著名的七大狠女:武则天名列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建筑是什么,世界七大著名体育馆,补肾和补肾精一回事吗

    第一位:汉高祖的皇后(吕雉)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算得上史上第一狠毒的妇人。本来她和刘邦属于患难夫妻,刘邦对她也算是礼遇有加,全了结发夫妻的名分。但因为刘邦称帝后,宠爱更加年轻美貌的戚夫人,并和戚夫人生了个小儿子如意,甚至一度打算废长立幼。刘邦的这种行为,使得吕雉很惶恐,但有刘邦的庇护,她也不敢对戚

  • 揭秘:秦始皇是如何得天下 并统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做了几年皇帝,秦始皇得民心所以得天下,秦始皇初并天下是哪一年

    秦始皇嬴政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吗?不是。虽然他出身于帝王之家,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孙子,但他爷爷太子安国君生了二十多个儿子,他父亲异人的兄弟众多,他父亲是庶生,正常情况下,皇位轮不到他父亲,自然也就到不了嬴政的头上。但老天爷开了个玩笑,让根本没有希望的异人成为安国君的嗣子。这一切的发生,是由于有个人搅进

  • 农二代刘邦花八年从平民到皇帝 刘邦的发达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家庭条件,刘邦用了几年打天下,刘邦一个混混居然能得天下

    开头的鲁鲁问题:以后每次讲课前,提出问题,在文章最后给出鲁鲁的回答(不是最终答案,以后修正版会有变化)。若各位有高超见解,可以在评论中发表。鲁鲁问题1:若你是齐王韩信,你是帮助刘邦,还是帮助项羽,还是要三分天下?韩信打下齐国,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答应了。刘邦和项羽谁也打不赢谁,双方都拉拢韩信。韩

  • 武则天后宫生活奢乱 而第一位男宠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到底有几个男宠,武则天对太平公主有多宠,武则天是第几个皇帝

    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一代女皇,手握大权,统领整个国家,开创新的时代。她也效仿历代皇帝,养起自己的后宫。历代皇帝后宫都是佳丽三千,而她却在自己的后宫养了不少男宠。其中就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网络配图武则天14岁入宫,受到唐太宗的宠爱,

  • 即使没有秦桧,岳飞在高宗手下也必须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为什么杀岳飞,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秦桧后人要求拆除跪像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人。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长于诗词、书法。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南宋政权虽然暂时安定了下来,但外有金兵虎视眈眈,

  • 忽必烈看重的一位南宋大臣:贾似道是忠是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忽必烈为什么灭南宋,忽必烈灭南宋路线,历史上的贾似道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坏事。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况且《元史》里也记载了在鄂州之战后期,忽必烈曾当着众人的面夸奖身为南宋守将的贾似道:“彼守城者只一士

  • 历史揭秘:岳飞死是因为鲁莽 情商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死于情商太低,岳飞为什么会被处死,岳飞情商太低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倭奴血!”一曲满江红,岳飞忠义的形象尽出!现在网上流行说,岳飞为什么会被风波亭害死?是因为他正直,廉洁,不通人情,情商低!不贪不占皇帝怎么会信任你!网络配图又或者说岳飞你老想着迎回二圣,当真皇帝怎么可能放过你,你是要我赵构下台啊!要知道,岳飞出身农家,可以说一穷二白起家。如

  • 嗜杀成性?明太祖朱元璋竟将对手分尸喂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朱元璋残暴,朱元璋滥杀无辜

    张士诚,小字九四,乃泰州人。他自年青时代起,就做当地盐场的帮闲记帐一类杂差,很能损公肥私,凭关系让三个弟弟干上操舟运盐的营生,顺便走私贩盐。这性质与现在派出所所长让亲戚开歌舞厅按脚房一样,不算什么大恶,却无职业“道德”可言。当然,盐铁在封建社会一直是国家严管专卖产品。由此,利润颇丰。手中有了钱,张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