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宗之死:宋太宗赵光义当年为何声称要自焚

宋太宗之死:宋太宗赵光义当年为何声称要自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03 更新时间:2023/12/14 0:44:33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宋太宗赵光义当年为何声称要自焚而死

这是发生在宋太宗淳化二年的一件真事,《宋史.太宗本纪》是这样记载的:“淳化二年己巳,以岁蝗旱祷雨弗应,手诏宰相吕蒙正等:‘朕将自焚,以答天谴。’翌日而雨,蝗尽死。”说的是淳化二年三月己巳日,大宋皇帝赵光义因为旱灾、蝗灾,多日祈雨而不得,亲笔诏书给宰相吕蒙正等人,称要自焚而死,以回应上天的责罚。我以为,太宗手书不可能仅写八个字,《宋史》的记载过于简略。倒是《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比较贴切,手诏内容是:“元元何罪!天谴如是,盖朕不德之所致也。卿等当于文德殿前筑一台,朕将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朕以答天谴。”大意是说,百姓有什么罪过!上天这样惩罚(他们),这大概是我失德造成的。你们应当在文德殿前建一座高台,把我放在上面。(如果)三天之内不下雨,你们就把我烧死,以回应上天的责罚。

网络配图

当然,事实是宋太宗并没有真的自焚。就在亲书手诏的前几天,他还在金明池上泛舟,在琼林苑内宴饮射箭(“三月乙卯,幸金明池,御龙舟,遂幸琼林苑宴射”)。如此兴致,怎么可能因为求雨不成就自焚了呢?而大臣们更不敢筑台将皇帝“共焚之以答天谴”,甚至连“暴露其上”都没有过。因为所有的史书接下来都记载了同样的七个字:翌日而雨,蝗尽死。皇帝的诚心感动了上苍,第二日,天降大雨,所有的蝗虫都死绝了!

这自然是鬼都不信的传奇!但是奉命修史的人都信了,而且把这件事载入正史,一直流传至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逼得当朝皇帝赵光义说出对自己如此狠毒的话来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感应”的说法,其基本内容是:天与人是相互感应的,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动上苍。如果皇帝不仁,违背天意,天将降灾以示惩罚,也就是所谓“天谴”。如果皇帝圣明,开创太平盛世,天会降下祥瑞,以资鼓励。因此,古人认为地震星变、水旱蝗灾,都是上天对人世的“天谴”,是社会秩序出了问题,上天在对当权者进行警告。正因如此,每当大灾大难来临,民不聊生之际,统治者除了设法自救之外,都要不同程度地反省、罪己,纠正为政的阙失。

宋太宗虽然对辽战争屡战屡败,劳师糜饷,不敢言边事,但是对内治理国家还是说得过去的。《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宋太宗赵匡胤曾对近臣谈及兄弟赵光义“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宋代是由宰相级别的官员监修国史的,此说法很可能有“讲政治”的因素,可信度很低。但赵光义却是一直以“太平天子”自居的,他即位的第一个年号便是“太平兴国”。说来也是时运不济,宋太宗在位二十一年,史书记载的蝗灾竟然有十八起。水、旱、蝗灾是最常见的三种自然灾害,而旱灾又常伴有蝗灾发生。连年遭遇旱灾、蝗灾,按照“天人感应”说法,岂不是否定大宋的太平盛世?这是赵光义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网络配图

因此,淳化二年春天久旱不雨,当宋太宗召集近臣询问时政得失之时,众人纷纷回答此乃天意,并非皇帝或者朝政有什么过失(这话太宗爱听)。唯独枢密直学士(皇帝侍从顾问,从三品)寇准说出一番很不中听的话:“按照《尚书.洪范》天人感应的说法,大旱的征兆,大概是预示刑狱方面有不公正的地方。”早在春秋时期,当年鲁庄公抵抗齐国进攻,就将明察“小大之狱”作为修明政治的重要举措。指责刑狱不公,岂不正是对政府工作的极大否定!太宗听了很不高兴,当场佛袖而去。过了一会儿,觉得寇准肯定话中有话,于是招寇准询问朝廷刑狱究竟如何不公。寇准胸有成足,要求太宗将二府首脑找来,当面细说原委。二府指的是中书省和枢密院,相当于现代的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当时的宰相是吕蒙正,参知政事是王沔、辛仲甫,枢密使是张齐贤。诸位大臣上殿后,寇准当面揭露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王淮贪赃枉法上千万钱,由于王沔的庇护仅受到杖责、降职处分。而监察御史祖吉受贿情节轻得多,不仅被斩首弃市,还被籍没家产。寇准指出量刑如此畸轻畸重,大旱的惩罚一点都不冤枉(亢旱之咎,殆不虛发也)。

寇准当年只有三十岁,年轻气盛,做事狠辣,不留半点余地。问题是此事并非王沔个人行为,《宋史.王沔传》记载,王准“坐脏论当弃市,以沔故,诏杖一百,降定远主簿。”明摆着此事是经过朝廷下诏认可的。王沔本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如此明目张胆徇私枉法,肯定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因而宋太宗虽然对王沔“切责之”,但也仅仅限于斥责、责怪而已,终究没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不合时宜的寇准,太宗也是好言抚慰,不久还升了他的官。

最大的问题是蝗虫并不买太平皇帝的账,飞蝗如期而至,蔽日遮天。老天爷没有半点要下雨的样子,赵光义为此郁闷不已。当年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曾经吞食蝗虫,欲将灾害移至己身,由此感动了上苍(这也是作为“史实”载入正史的)。总是自比唐太宗的赵光义,终于想出了“自焚祈雨”的招数。我想宋太宗出此毒招,很大程度上带有负气的成分:你们不是说天谴吗,太平盛世哪来的天谴?如果老天要降下灾祸,那就惩罚我一个人吧。赵光义实际上是给大臣们出了一个难题:是天大还是天子大?如果是天大,那就顺从天意,三日不雨就将天子烧死;如果是天子大,天就应该降下甘霖,蝗虫就应该应声而灭。对这个问题,赵光义心中是有明确答案的,而群臣包括寇准这样的直臣也只能选择这个答案:天大,天子更大!

网络配图

于是第二天,满朝文武一齐来向天子道贺:皇帝的行为感天动地,灾区普降喜雨,蝗虫全部死掉了!于是乎普天同庆,皆大欢喜,皇帝率群臣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据历史记载,这起事件的第二年六月(淳化三年六月),又有一大群蝗虫遮天蔽日掠过皇宫,自东北向西南方向而去,皇帝赵光义表示“忧心如捣”。这一次,宰相张齐贤不需要任何教导:“圣心忧虑黎民百姓,一定能感动天地。”当天夜里,灾区大雨如注,蝗虫全部死亡。

原来太平盛世就是这样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康熙首辅 却因大地震闹得人人喊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十八年地震,清朝历任首辅大臣,康熙菏泽地震记载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一带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根据一本叫做《白茅堂集》的书记载:七月二十八日庚申时加辛巳京师地大震,声从西北来,内外城官宦军民死不计其数,大臣重伤。······是日黄沙冲空,德胜门内涌黄流,天坛旁裂出黑水,古北口山裂,大震之后,昼夜长动。北京城里也深受地震之苦,顺承、德胜

  • 史上最变态皇帝宋太宗:侮辱李煜“小周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太祖攻打南唐李煜的理由,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赵匡胤李煜赵光义李煜

    头号变态人物就是宋太宗赵光义。早年的赵光义曾和哥哥一起东征西讨出生入死,打虎还是亲兄弟,五代十国的“小老虎”们被兄弟二人打死的打死,打趴下的打趴下,南唐就是其中之一。975年,李煜率领他的亲属官员一共四十多人,肉袒到城外投降。“肉袒”就是脱去上衣,露出肢体,这是古时候在祭祀和谢罪时表示恭敬和惶恐的一

  • 为了让妹妹嫁个皇帝他竟然这样做这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我竟然截胡了皇帝的老婆,皇帝娶了自己妹妹,皇帝的亲妹妹怎么称呼

    一直以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考古学系统的完善和重视,使埋藏于地下的历史痕迹不断的显现出来,从先前的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到15年大冶铜绿山四方塘的发掘,直至最近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无一不是震撼人心的。我们在一边感叹古人无穷智慧的同时,不禁会想象着当时的场景。图片来源于网络作为最近刚发现的南昌西汉古墓

  • 赵云只身救阿斗 可为何还是不受刘备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救阿斗是哪一集,历史上赵云救过阿斗吗,阿斗为什么扶不起

    说起赵云赵子龙,就想起《三国演义》中忠肝义胆的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白马银枪的大将赵云,自然是受万人敬仰的。可与关羽张飞,与诸葛亮,姜维想比,自然是不受宠的。就算救回来阿斗,也是得不到重用。死后才得到追封。这是为何呢?网络配图赵云的身世不好,提及赵子龙就想起常山赵子龙,他是一个普通的民壮,是从普通百

  • 雍正皇帝如何在九龙夺嫡中最终能胜出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是怎么夺得皇位的,雍正夺位是真的吗,雍正九子夺嫡胜出真相

    雍正是怎样登上皇位的,一直是个谜题。从他继位那天开始,到现在争论都没有停。有很多学者认为雍正登基并非是合法继位,那么关于雍正登基一事众学者都有哪些看法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关于雍正这位皇帝不论是从哪方面来说一直都是清朝的疑案之一,尤其是雍正的继位疑案和雍正的死因疑案。现在我们就来

  • 雍正军大老虎年羹尧:帮人升官收40万两白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雍正留下6000万白银,雍正时期1000万两值多少钱,乾隆给纪晓岚说为什么不杀

    回顾历史,历朝历代都有军中大老虎,他们吃空额、扣兵饷,在军用物资采购和基础建设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打仗的时候更是浑水摸鱼,冒领军费,将战利品据为己有。军中反腐也成为整顿吏治的重头戏。雍正王朝显赫一时的大将军年羹尧就是一只具有代表性的军中大老虎。年羹尧(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

  • 可爱可恨的盛唐李隆基仓促逃亡之中得到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可恨是什么意思,李隆基的结局,唐朝绝对很邪乎

    唐玄宗李隆基是最大的官,他既是盛唐的开创者,也是盛唐的毁灭者,实现“开元之治”的是他,导致“安史之乱”的也是他。在他身上,先后出现了英明与昏庸、勤勉与怠惰、俭朴与奢侈的不同特质。在其执政后期,由于承平日久,整天坐在兴庆宫内,泡在华清池里,李隆基身上只剩下“官性”或曰“皇性”,早就没有了“人性”。图片

  • 芈月早期经历缘何空白 史上没有任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芈芾,芈月后来怎么样了,芈月传的历史真实情况是什么

    秦宣太后芈八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步入政坛,开垂帘听政先河的女性。然而,这样一位改变历史走向的女性政治强人,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霸星”,其身世和早期经历缘何空白,史上没有任何记载?芈八子有姐弟三人,这应当是史实。芈八子的母亲生了芈八子以后曾经改嫁,但从芈八子有两个姓

  • 宋江用了哪4招 就整垮了黑老大晁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得知官府要捉拿晁盖,整垮EX,宋江私放晁天王

    《水浒传》中,晁盖是第二任梁山寨主,宋江是第三任寨主。晁盖死得这么早,不排除宋江有篡权夺位的嫌疑。.当初,宋江是县政府公务员,晁盖是披着村干部名义的黑社会老大。两人在郓城都是场面上的人物,宋江冒着生命危险通风报信放跑了晁盖,两人成为生死之交。宋江上山之后,由于对于梁山未来走向的理念有分歧,两位生死之

  • 武松死因: 因杀贪官惨死狱中归葬西湖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作为一枚水浒迷,武松是小布最喜欢的人物之一。武二郎知恩图报、心细勤谨、急公好义、快意恩仇!不受私情美色诱惑,不为金珠宝贝动摇。在书中71回的重阳佳会上,武松听到宋江写的《满江红》其中一句“望天王降诏,早招安”这句话时,当场发作,直斥招安本质会“冷了兄弟们的心”!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