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哭郭嘉:曹操最看重的谋臣竟然是郭嘉?

三哭郭嘉:曹操最看重的谋臣竟然是郭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53 更新时间:2023/12/25 11:36:10

郭嘉字奉孝,原来他准备投奔袁绍,后来觉得袁绍这个人不能成就天下大事,于是自觉离开。后来由于荀彧的推荐见了曹操,被任命为司空军祭酒。郭嘉自从跟随曹操以后,基本上就是跟随曹操随军行动,也就是在军中阵前为曹操出谋划策。如征吕布、官渡拒敌袁绍,征袁尚及三郡乌丸等都是如此。建安十年(公元205),曹操平定了冀州,郭嘉被封为嘉洧阳亭侯。郭嘉的食邑为二百户,死后增加了八百户,总共为一千户。职务上,荀彧比郭嘉要高出一个档次。从曹操这个方面来说,曹操在外,后方的事情就交给了荀彧,这就好比刘邦萧何、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相似。而郭嘉只不过是一个随军谋士而已。从汉献帝这方面来说,曹操和荀彧就好比是一武一文两大臣,而郭嘉只不过是所有群臣当中的一个。封建社会的标准是官本位,官位越高,俸禄越多,相应的,信任程度越大,授予的官位越高,给予的赏赐也就越多。通过两人的官职和爵位,就完全可以看出曹操对两人的重视程度。

网络配图

荀彧字文若,本来是袁绍的属下,他同样觉得袁绍不能够成就大事,所以就离开了袁绍跟从了曹操。这时候曹操的职务是奋武将军,荀彧被任命为司马,时间是在初平二年(公元191)。

荀彧初投曹操,曹操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张子房啊!”官渡之战,曹操因为缺粮曾经一度想退守许都,写信给荀彧,荀彧劝曹操要坚持。胜利后,曹操评价说:在这种时候能看出取胜的机会,这种谋略是世上少有的。打败袁绍后,曹操想先征刘表,荀彧却说:“应该趁着袁绍新败,部下离心的机会,赶紧平定河北四州。如果这个时候向南征伐刘表,恐怕袁绍就会死灰复燃,趁机会偷袭曹操的后方。如果这样,那么,后方的根据地兖州和豫州就难说还能不能拥有了。”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迅速平定了袁绍所拥有的四州。连同官渡之事,曹操评价说:“荀彧这两个计策,……谋略特殊,功劳非常,连我也比不上他。”

对郭嘉,曹操初次召见过后说:“能让我成就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平定三郡乌丸后,曹操说:“惟有郭奉孝才是能知晓我意向的人。”郭嘉死后,曹操上奏汉献帝说:“郭嘉……每每发有宏谋大议,在临敌时预作机变,在臣的筹策犹豫未决时,郭嘉总能立即助臣促成妙策。平定天下,郭嘉谋略的功劳是最高的。”后来在赤壁失利后,曹操事后哀叹说:“郭奉孝假如还在,就不会让我弄成这个样子。”

看看曹操对两人的评价,郭嘉和荀彧也不在一个层次上。郭嘉虽然也是能够让曹操“成就大业”的人,但就像刘邦手下陈平郦食其、隋何等人一样,谁又能比得上张良?在具体战役上,郭嘉只是一个知道曹操意向的人,而荀彧则是一个连曹操都“比不上”的人。这又岂能相提并论!郭嘉是个能帮助曹操“促成妙策”的人,而荀彧则是一个在别人看来不是机会时,能“看出取胜机会”的人。另外,曹操对郭嘉的评价,有些是在郭嘉死后议论的,这不免有些感叹怀念,有一些念人好的成分在其中,与荀彧全部是在活着的时候评价也是有区别的。

网络配图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人们一个假象,感觉曹操对郭嘉要比荀彧评价高呢?这是与曹操的失落、失望和荀彧的失误造成的。曹操的失落来自于郭嘉的早逝。郭嘉死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是年38岁。这一年,曹操53岁,荀彧45岁,而曹操活着的最大的儿子曹丕是21岁。在曹操看得上的谋士当中,郭嘉年龄最小,他是想让郭嘉将来辅佐下一代的,所以曹操才会说:“平定天下的事完毕了,我想以后事托付给他。”没有想到郭嘉却短命而亡,这不能不令曹操遗憾而感叹。也就是说,郭嘉的早逝,让曹操平添了一份失落。曹操的失望来自于荀彧的失误。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董昭等人说,曹操应该进爵为国公,他们还来秘密地征求荀彧的意见。荀彧认为,曹操本来兴兵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宁国家,他应当秉承忠贞的诚意,谨守退让的笃实品格。君子应当从德义上爱人,而不是像你们现在所倡议的这样。曹操从此内心里对荀彧很不满意。正赶上讨伐孙权,曹操就把荀彧调到谯县劳军,乘机把他留在了军中。曹操进军到濡须口,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因此忧郁而死。荀彧是不是真的认为曹操会永远拥戴汉献帝?这事恐怕很难说。

从建安二年开始,曹操就不再参见汉献帝,汉朝的一些制度在改变,不是曹操的所有汉朝的官员也是被杀的杀,被免的免,对于这些,荀彧根本就没有提出异议。为什么他会反对曹操称王呢?有可能的原因是:荀彧认为这不是曹操的意思,而是董昭等人的献媚之举?因为实际情况也是,曹操第二年才受封魏公。如果真是这个原因,这应该是荀彧最大的失策,也是曹操的失望所在。

网络配图

也正是曹操的失落、失望和荀彧的失误,才造成了人们的错觉,曹操更看重郭嘉。实际情况时,曹操因为对于荀彧的失望而心生怨恨,而这种怨恨是曹操很难释怀的(心不能平)。在这种心情的促使下,死后的荀彧是很难再让曹操有更多的言辞“拔高”的,何况,曹操已经给予荀彧很高的评价了。

而在一点上,可以看出荀彧已经得到了他的最高荣誉,而郭嘉因为英年早逝,不能辅佐曹操,曹操心有所憾这才痛哭流涕。所以说,三哭郭嘉并不能说明,曹操最看重的谋士就是郭嘉。相比之下在曹操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更看重的是荀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甄嬛钮祜禄氏其真实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甄嬛传》火了好几年了,里面的各个人物想必大家都已经滚瓜烂熟。可是电视剧毕竟是演出来的,里面人物的真实人生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甄嬛的一生。图片来源于网络图中这位,就是历史上的熹妃了,也就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电视剧里甄嬛的原型。钮祜禄氏的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假缝一等承恩公棱

  • 揭秘一代枭雄的曹操到底喜欢怎样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一代枭雄,不但喜欢别人的女人,更是喜欢四处采花!曹操给人的印象更加的像是色魔,而不是情种。那么,曹操到底有多少个女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曹操的女人非常多的,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后来拜为王后),曹操的选择,是很有眼光的。曹操选择美女,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网络配

  • 揭秘集万千宠爱的杨贵妃为何不是皇后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万贵妃大结局,杨贵妃哪里人,杨贵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一直被传为佳话,他为得到杨贵妃甚至夺了自己儿子妻子,小编一直记得一个画面,小时候看电视剧时唐玄宗知道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便命不远千里为她得来……既然玄宗这么喜欢杨贵妃,为何不立她为皇后呢?下面就请各位读者和小编一起来揭秘吧!图片来源于网络白居易《长恨歌》生动地描述了唐明皇爱杨贵妃的

  • 江湖卖唱女仅依靠美色能一路攀升到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花灵龙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什么水平了可以出去卖唱,一个女人的史诗欧阳萸爱谁

    刘氏本名刘娥,太原人,后迁移到四川。父亲刘通为虎捷都节度使、嘉州刺史。随太宗皇帝出征太原,死在途中,刘家自此衰落。其母梦见月亮入怀而怀孕。父亲死在军中时,刘娥还在襁褓之中,被寄养在外婆家,后母亲又病亡。开始,还有外祖父家可以依靠,但外祖父家门庭衰弱、人丁稀少,朝暮也得为生活发愁,刘娥对他们而言,也是

  • 曹操最有才华的儿子曹植为何要整天借酒消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植夜闯司马门是怎么回事,曹植喝酒误事,曹丕和曹植的下场

    曹植是个有才华的人,三国志里说他: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柰何倩人?”时鄴铜爵台新城,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可见最初曹操是把他当成太子来培养的。不过曹植虽然才高八斗,可

  • 刘秀爱的不是阴丽华 也不是郭圣通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圣通为什么斗不过阴丽华,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阴丽华比刘秀大几岁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过很多的爱恨情仇和三角恋。而刘秀,阴丽华和郭圣通则是非常出名的三角恋,在那么多年之后,早已无法说清到底在这场三角恋之中,到底是对谁错,是刘秀的三心两意,太爱权势的错,还是阴丽华不知退让的错,还是郭圣通插足之错?在这场错爱中,刘秀爱的到底是谁呢?是当初那个他的原配的她,他那“娶妻

  • 最喜重用宦官 历史上最奇葩皇帝好色又奢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皇帝为什么喜欢用宦官,清朝最没用的五个皇帝

    在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如果他是一位明君,那么国家昌盛,如果是刘鋹这样奇葩的皇帝,就只好默哀了。南汉王朝就是人们常说的南越国,位于现在的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南汉乾和十六年,公元958年,中宗刘晟驾崩后,其子刘鋹于即位,改元大宝,史称南汉后主。刘鋹不会治国,朝中政务皆委诸太监龚澄枢及

  • 他开创了辉煌的文景之治 最爱的男宠却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是谁开创的,什么是文景之治

    在中华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汉朝算是比较强盛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在此期间。开创“文景之治”的头一位皇帝便是汉文帝。汉文帝在政治上力图革除积弊,经济上削减赋税,注意减轻人民的负担,军事上停止大规模的征战,使得汉朝开始了一段经济发展繁荣、政治清明廉洁的时期。但是伟大的汉文帝也是

  • 康熙为什么厚葬他的母亲 却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去世那天发生了什么,那是什么地方死无葬身之地,康熙的爸爸是谁?

    清朝的康熙是一个非常让人不好研究的皇帝,许多事情都让人费解。其中有一件事一直让人们研究不透,那就是他厚葬了一个汉臣的母亲,却让这个汉臣死无葬身之地。这到底为什么呢?这名汉宦名叫周昌,字培公。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被炒得火热。事实上,周培公并没有那么热,而是很冷。网络配图周培公是荆门人,其父母死于明

  • 祖大寿在袁崇焕死后,为何会投降皇太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太极反间计袁崇焕,袁崇焕到底是不是忠臣,袁崇焕为什么必须死

    大家好,说起X祖大寿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袁崇焕死后,辽东士兵基本都由祖大寿统领,他在京郊和清军打了几仗后,就退回了自己的治所。不久之后,明军开始在辽东地区重新构筑防线,皇太极立即率军前往骚扰,意图阻止明朝建立新的军事堡垒。这时的清军实力更强了,他们不仅熟悉了明军的作战方式,还仿造了一批红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