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崖山海战中表现出色的女将领,她究竟是谁?

崖山海战中表现出色的女将领,她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62 更新时间:2023/12/17 8:26:26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由于数百年来一直奉行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宋朝成为一个病态发展的泥足巨人。一方面拥有领先当时世界的惊人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却与此极不相称,武备实力疲软不振,面对外敌入侵,宋朝枉称天朝大国,却在对外战争中乏善可陈,连遭败绩,别的朝代都能高傲地享受万国来朝、四夷宾服的荣耀,唯独宋朝,一度甚至被迫向周边小国支付岁币,以金钱换取和平。南北两宋300年左右时间,始终不能摆脱对外战争的困境。

公元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南宋再次陷入和北宋一模一样的绝境,面临被游牧部族灭国的危机。不过这次南宋的对手更为强悍,是横扫欧亚大陆的元朝,宋朝更是丝毫没有翻盘的希望。当年正月,南宋7岁小皇帝赵昰在元朝大军追击下,一路南逃,由临安至温州,由温州至福建,最终在陆地上无处容身。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为了躲避金军追捕而出海的悲剧再度上演,宋端宗在水师大将张世杰、丞相陆秀夫等人保护下被迫乘舟入海,漂流到广东沿海的崖山一带。

元朝大将张弘范力图建立不世奇功,把南宋彻底歼灭,率领水师紧随而至,双方在崖山展开对峙,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南宋虽然濒临灭国,但仅就这一场战役的双方兵力对比而言,元朝方面并不占上风。宋史学家王曾瑜考证,当时元军水师兵力包括张弘范主力、李恒的援军、后续增援部队,合计四万余人,大小舰船四百二十余艘。且元军绝大部分都是陆军临时转海军,主帅张弘范、李恒都是旱鸭子,从没有海战经验,打海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而宋朝方面则有“大舶千馀”,“内大船极多”,行朝军人和其他人员“犹计二十万”,即使扣除四分之三的非战斗人员,可用兵力仍然超过元军。且主帅张世杰是老资格的水师大将,宋军主力部分都是张世杰的水师将士,航海经验和海战经验都要比元军丰富得多。

因此只要指挥得法,崖山海战不仅不会是宋朝最后一战,还有极大可能咸鱼翻身,创造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再不济,脱身以逃总该不是问题,带领小皇帝跑到海南岛打游击,等待时机徐图后事。然而,由于宋军主将张世杰一连串的重大失误,崖山海战最终成为南宋的灭国之战。

张世杰的第一个失误,是布阵大有问题。战场是在两座海山之间的一条狭窄水道中,南出口可以通向大洋。他把宋军所有战船全部紧靠崖山一字摆开,却对通往大洋的南出口置之不顾。《宋史》记载,宋军武将都看出这么布阵大有问题,纷纷向张世杰建议,“北兵以舟师塞海口,则我不能进退,盍先据海口。幸而胜,国之福也,不胜犹可走”。

他们建议张世杰应该抢先控制通往大洋的南出口,进退自如,万一不利,还可以扬帆出海,保住有生力量,不然被元军堵住后路,后果不堪设想。张世杰却固执己见,丝毫不为所动。结果元军张弘范棋高一着,果真抢先堵住南口,切断宋军入海的后路,导致宋军战败后无一幸免,被包了饺子。

张世杰的第二个重大失误,是把宋军战船全部用铁索连在一起,就如同赤壁之战中的曹操犯过的错误一样,“结巨舰千馀艘,下碇海中,中舻而外舳,大索贯之”,完全放弃了宋军战船的机动性和主动出击的可能性,摆出一副挨打的架势,成了元军的活靶子,把主动权拱手让人。元军则可以进退裕如,肆意攻击而不必担心遭到宋军割裂围歼,因为宋军战船下了锚,又有铁索牵制,几乎一动都不能动,“于是不可以攻人,而专受攻矣”。这成为崖山海战宋军失利的根本原因。

张世杰的忠诚不容置疑,但他在此战中表现出的的军事指挥水平,确实可以用乏善可陈来形容。由于张世杰的糟糕表现,宋军最终在崖山海战中一败涂地,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张世杰仓皇出逃,遇到飓风覆舟而殒命,南宋至此彻底灭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宋有一个女武将在此战中却表现十分出色,她就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女英雄许夫人。

许夫人,本名陈淑桢,是南宋闽广招抚使、参知政事陈文龙之女。她嫁给了南宋一个小官承信郎许汉青为妻。许汉青虽然官做得不大,但其家族显赫,世代经商,专营远洋海外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但许汉青生不逢时,赶上了南宋灭亡的紧急关头。许汉青慨然以国事为重,倾家荡产组织起一支义军,活跃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元军。

许汉青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他的妻子许夫人悲愤交加,显出女中豪杰本色,接过丈夫手中的抗元大旗,继续与元朝拼力死战。她很早就与南宋大将张世杰接上了头,双方曾经合兵攻打泉州。崖山海战中,许夫人带领援军乘舟出海,援救宋朝水师,奋不顾身与元军在百文埔展开激战,她身为女子,表现出的惊人勇气和战斗力,极大震慑了元军,成为崖山海战中南宋仅有的一个亮点。

南宋灭亡后,许夫人继续不屈不挠与元军展开斗争,她转战闽北、建宁等地,并在1280年八月十五攻破漳州城,震撼了元朝东南半壁。许夫人在极度困难情况下,硬是坚持到了南宋灭亡后的第二年,才在元军的重兵围攻下牺牲。她的忠义和勇烈,赢得后人数百年一致赞佩,至今南方很多地方民间仍然有祭祀许夫人庙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俭:凌烟阁最惨功臣,就被皇帝当“诱饵”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俭与太宗弈翻译,唐朝怕老婆的宰相,清朝24功臣图

    唐太宗李世民,无论文治武功还是个人德行,在古代皇帝中,一直是被视为圣主明君的样板。论及个人德行,身为皇帝,他却几乎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不良嗜好,史书中记载中显示,他的主要爱好貌似只有三项,一项是写诗,一项是书法,一项是射猎。他对王羲之的行书推崇备至,曾经把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赐给亲信大臣。他一生还留

  • 秦昭襄王在渑池之会上,为什么不敢扣留赵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昭襄王嬴稷评价,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渑池之会是什么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秦昭襄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秦昭襄王之所以没有像扣留楚怀王一样,在渑池之会中扣留赵惠文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秦国方面,秦昭襄王并没有扣留赵惠文王的意思;第二是赵国方面,赵惠文王在奔赴渑池之前也已经想到了这种情况

  • 三国时期孙吴的实际建立者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时期的魏国是谁建立的,对孙策的人物评价,三国时期的建立者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

  • 手上并无实权的秦昭襄王,是怎么废掉宣太后跟魏冉等外戚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昭王怎么扳倒宣太后,历史上的宣太后结局,秦昭襄王墓

    大家好,说起秦昭襄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秦昭襄王前期可能是宣太后执政或者主政的,但是大家都没了解到的是这个王并不是傀儡,他在太后主政期间是有一定权力的,而且权力是很大的。从灭义渠事件就能看出来,是秦昭襄王和宣太后密谋灭掉的,如果是个傀儡跟他商量干嘛。战国策里有个很明显的事例:昭王元年,韩国请

  • 东吴皇帝孙亮有什么政治成就?历史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评价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历史是怎样评价刘备的,刘备的政治才能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孙亮于赤乌六年(243年)出生,相传母亲潘淑有孕时时曾梦见有人将龙头授于自己,不久就在建业宫内殿生

  • 解忧公主的命运有多坎坷?她嫁过几任乌孙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命运坎坷多磨难的女人,解忧公主三个丈夫,人一出生命运就注定了

    解忧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解忧公主的事情,很多人知道这个公主是从这个电视剧里面知道的,小编也是的,那么就有很多人问了,这个解忧公主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这个人呢?这个说法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也是非常值得探究的,看看这个解忧公主在历史上是否真

  • 霍峻是何人?霍峻死了刘备为何十分伤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死后刘备做了什么,刘备是死在什么地方,刘丧最后怎么样了

    提起刘备手下的武将,人们都会首先想起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虎上将。的确,在蜀汉建立过程中,这五人作为蜀汉武将集群中的顶梁柱,冲锋陷阵舍命搏杀,立下赫赫战功,蜀汉的创立,这五个人功不可没,刘备也对他们恩宠备至,赐予他们武将中最高的职务和爵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

  • 隋唐猛将罗士信是什么结局?战死后李世民砸重金赎回其遗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唐英雄李世民杀兄夺位,李世民手下的六大猛将,李世民身边的谋士

    隋唐猛将罗士信是什么结局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唐朝的猛将数不胜数,但是这位少年堪称唐朝的奇才,死后李世民竟然花重金将其尸体赎回安葬。这位少年就是唐朝第一猛将罗士信。罗士信原为隋朝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随其征讨农民起义军,616年,张须陀战死,罗士信改隶裴仁基麾下。617

  • 孙休对东吴的政治及军事有什么影响?又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宫教战反映了孙子的什么军事思想,毛遂自荐是史记中的故事吗,鲁肃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孙休(235年-264年9月3日),字子烈,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三位皇帝(258年11月30日–264年9月3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孙休是吴大帝孙权的六子。母王夫人。嘉禾四年(235年),王夫人生下孙休。赤乌十年(247年

  • 刘备死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是为了干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以前是干什么的,三国中的锦囊妙计有哪三条,诸葛亮死后留下的锦囊妙计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结果遭到曹操和孙权的腹背夹攻,兵败被杀,一时震动天下。这起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刘备的蜀汉。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备失去了最为得力的大将关羽,精锐的荆州军团全军覆没,蜀汉军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