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他是个明君吗?

朱棣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他是个明君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75 更新时间:2023/12/7 17:39:42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间22年,他维护祖国统一、发展经济、促进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开疆拓土,他的文治武功和许多伟大的帝王相比丝毫不逊色。

这样的一个人,本来是不该有争议的。但是朱棣偏偏是争议很大的一位皇帝,他得位不正又残暴,因此遭到非议。让我们看看朱棣做皇帝后的所作所为,千秋功过自有定论。

1.成功削藩,巩固皇权

朱棣本来是藩王,因为建文帝削藩而起兵造反。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建文帝没有能完成的任务,居然由本是削藩对象的朱棣成功完成了。

朱棣刚坐上皇帝的宝座时,地位还不稳固,因此他对藩王采取分化手段,他厚待实力不强的各位藩王,“复周王橚、齐王榑、代王桂、岷王朱楩旧封”,对军事实力强劲的宁王,朱棣则在即位当年就毫不犹豫地将其迁往南昌。

皇位坐稳后,朱棣就对各个藩王分别采取措施,在永乐元年(1403年)和永乐四年(1406年)分别革去代王桂和齐王榑的护卫及官属。永乐六年(1408年)削岷王朱楩的护卫并罢其官属。永乐十年(1412年)削辽王朱植护卫。永乐十五年(1417年)废谷王朱橞为庶人。永乐十九(1421年)年,削周王朱橚护卫。

至此,各藩王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建文帝的削藩计划由朱棣完美的完成。

2.迁都北京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将都城设在南京。朱棣在“靖难之役”前在北京生活了二十三年,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登上皇帝的宝座。

朱棣即位后,开始考虑迁都北京。其原因有几点。

一是南京是建文帝的根据地,建文帝善待江南士族,深得他们的拥护。朱棣篡位后,对建文帝的支持者展开血腥屠杀,在南京反对势力较大,让朱棣坐立不安。而北京是朱棣起家的地方,他在那里经营多年,迁都北京,有利于统治。

二是当时中国北方,有元朝的残余势力,还有契丹、女真、鞑靼等少数民族频繁骚扰中原。如果迁都北京,可以更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抵抗这些少数民族的入侵。

三是北京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而南京处于平原地带,无险可守。

迁都是大工程,朱棣为此准备了十几年,他从山西迁了一万多户到北京,还从江南各地向北京移民,以促进北京的发展。

此外,朱棣还派人疏通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运输线。

永乐十五年,万事俱备,朱棣任命姚广孝负责营建北京。经过三年半的建设,一座宏伟的城市拔地而起。今天的故宫基本上保留了永乐的面貌,北京从永乐开始,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朱棣对于北京的建设社会主功不可没。

3.八十万大军平安南

永乐元年,安南国王遣使入贡,使者称原安南国王已死且无后人,现任国王为老国王外孙,被众人推举,暂理国事,于是朱棣下诏册封。

永乐二年,原安南国王的旧臣裴伯耆逃到中国,向朱棣禀报安南国内黎氏篡位的情况。不久后,原国王的弟弟陈天平也逃到北京。

永乐四年,朱棣派五千人马护送陈天平回安南,谁知竟被安南国王安排伏兵将陈天平杀害,并且将护送他的大明将士也一起杀害。

朱棣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朱棣的一生,都是他玩阴谋害人,这次老奸巨猾的他居然中了别人的圈套。

永乐四年七月,朱棣任命朱能为统帅,发兵80万讨伐安南,朱能在途中病逝,由张辅接管大军。

明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了安南,之后朱棣下诏寻找陈氏子孙,无奈陈氏已经绝后,于是朱棣下诏将安南改为交趾,并入中国版图,设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都指挥使司进行管理。

4.五征蒙古

永乐初,蒙古已经分裂为瓦刺、鞑靼和兀良哈三部。

鞑靼实力较强,其可汗为本雅失里,实际掌权者太师阿鲁台雄心勃勃,企图重新统一蒙古与抗衡大明。

永乐七年二月,朱棣派使者前往鞑靼要求通好却被拒绝,使者也被杀。

朱棣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怒,当年七月,他发兵十万,以丘福为主将讨伐鞑靼,由于丘福轻敌冒进,明军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朱棣决定御驾亲征,永乐八年二月,朱棣率领50万大军出征,五月十三日,朱棣与本雅失里在翰难河相遇,朱棣亲自上阵,打得本雅失里带着7骑人马落荒而逃。

六月初九,朱棣在飞云壑与阿鲁台军相遇,阿鲁台在战争中坠马后逃逸,明军重创鞑靼,由于断粮朱棣下诏班师。之后鞑靼向明朝称臣。

鞑靼衰弱后,瓦刺部趁机崛起,威胁到大明边境。永乐十二年三月,朱棣率领30万大军第二次亲征蒙古。大军在忽兰忽失温与瓦刺军相遇,朱棣给瓦刺军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课,重创瓦刺。第二年,瓦刺向明朝贡马谢罪。

之后鞑靼部经过数年的恢复,重新强大,于是他们背叛明朝,重新与大明为敌。

于是朱棣在永乐二十年、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又进行了三次北征,但是由于鞑靼的阿鲁台采取避而不战的策略,朱棣这三次北征没有达成军事目标。

五征蒙古虽然巩固了边疆,但是也导致国库空虚,朱棣每次都带领几十万大军出征,耗费无数的钱粮。

5.派遣郑和六下西洋

郑和一生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在永乐年间。

永乐三年,郑和奉朱棣的命令开始了他的下西洋活动。郑和拜访了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

郑和下西洋有重要的外交任务,根据朱棣“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指示,郑和调解各国矛盾,维护沿途地区的稳定和海上安全,提高大明的声望。

郑和所到之处,还开展海外贸易,并肩负传播中华文明的责任,郑和将中华礼仪、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艺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远播海外。

郑和下西洋,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的优秀精神。

6.编纂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朱棣下令解缙负责编纂《永乐大典》。为此朱棣召集了全国3000多文人参与大典的编纂。

永乐五年,《永乐大典》的编纂竣工。全书共22937卷,11095本,总字数达3.7亿多,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包括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各方面,保存大量的文献,极为珍贵。

看到朱棣所完成的这些功业,让人感慨这绝对是一代雄主。但是对他的评价偏偏争议很大,主要原因就是他得位不正和残暴不仁。

7.暴君

“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对建文帝的忠臣展开了血腥屠杀。朱棣召来方孝孺让他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写下“燕贼篡位”作为回应。

愤怒的朱棣将方孝孺诛十族,一共杀了873人,黄子澄齐泰、铁铉、、陈迪等建文帝的忠臣也被残忍杀害,他们家的男丁都被残忍杀死。

不仅对建文帝的忠臣如此残暴,对自己的下属,朱棣同样展现出残暴的一面。

朱棣有一位最宠爱的朝鲜妃子权氏不幸去世,朱棣怀疑是另一名朝鲜妃子吕氏所为,于是他命人将吕氏用烙铁烙一个月而死,并因此株连几百人。

后来诬告权氏的宫人鱼氏自杀身亡。朱棣严刑拷打侍候鱼氏的宫人,宫人忍受不了酷刑,于是诬称有人要谋杀朱棣。朱棣不分青红皂白将2800多名受到牵连的宫女处死。

《明史》对朱棣的评价非常公正:“文皇少长习兵。…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朱棣既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对明朝甚至是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他将中华文明远播海外,但是他好大喜功,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大工程,连年征战、六下西洋、迁都等,这些庞大的工程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他还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总的来说,朱棣功大于过,算是一代明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昭宗登基后面临着哪些问题?他为何成为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昭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李俨病逝,由于他生前未来得及指定接班人,他的两个儿子年幼,因此大臣和宦官们都倾向于在唐僖宗的兄弟中择立新君。大臣认为唐僖宗的六弟吉王李保年长又贤明,是合适的人选。最后手握兵权的大宦官、左神策中尉

  • 武元衡有哪些政绩?他最后为何会被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宰相武元衡遇刺案,武元衡被谁杀,武元衡和薛涛结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元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武元衡是唐宪宗朝著名的宰相,由于他坚定不移地支持唐宪宗以武力平定藩镇,受到藩镇的仇视,最后被藩镇派出的刺客杀死,身首异处,是死得最悲壮的大唐宰相。一、家世和家风武元衡的曾祖武载德是武则天的族侄,祖父武平一是唐高宗和武周时的

  • 项羽打仗为什么喜欢单挑 实力是自负的一种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能打多少个人,项羽打仗厉害吗,项羽对抗路不能和谁打

    对项羽打仗单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在历史上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据说力拔山兮气盖世,一生以勇猛著称于世,更是创造很多以少胜多的案例。但是此人性格过于傲慢自负,动不动就喜欢单挑。后来和刘邦也是一样,可刘邦不上当。项羽命令手下一个勇士挑战,结果被刘邦的一个将军射杀

  • 吴玠打赢过三场大战,为何他没被誉为中兴四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垓下之战项羽为什么只有十万人,天魔大战谁赢了,王翦为什么得以善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吴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南宋的将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在抵抗金兵、巩固南宋政权的统治起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论战功,只有岳飞和韩世忠名副其实,刘光世和张俊根本配不上中兴名将的称号,倒是当时另外一位名将吴玠,立下赫赫战功,他才是有资格

  • 韩信和项羽相比 两人的军事能力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韩信各带30万人谁会赢,项羽和韩信军事能力,韩信和项羽谁厉害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和项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若各用一个字来形容韩信与项羽的用兵特点,那么前者是巧、后者则是强。而我们常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是徒然”。在规模相近的情况下,韩信是无法战胜项羽的。一、项羽靠着勇力打仗、只是一名莽夫?这是错觉出于剧情冲突性、戏剧性的

  • 秦始皇五次巡游去了哪里 秦始皇到底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五次巡游的目的,秦始皇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了,秦始皇第几次巡游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始皇巡游,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现在每到小长假,人们就喜欢搞个自驾游,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可知道2000多年前,秦始皇也喜欢自驾游,而且乐此不疲地进行了5次巡游,可以说是自驾游的鼻祖了。自打嬴政做了皇帝,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巡游的路上。从统一的第2年开始,即公元前220年

  • 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同族姐妹,以身为顺治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的顺治和董鄂妃,董鄂妃顺治,贞妃董鄂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贞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提及顺治,都会想到董鄂妃,只因他们爱的方式太出名:一个贵为天子,坐拥后宫三千佳丽,却只钟爱一人,另一个宠冠后宫,惹人非议,竟然香消玉殒。久而久之,顺治后宫里还有谁,已经没人关注了。其实,除了董鄂妃之外,顺治的其他嫔妃也很值

  • 韩信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他身上体现出了哪些品信?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具有怎样的美德呢,汉初三杰之首,不属于汉初三杰的是

    智﹑信﹑仁﹑勇﹑严,凡有其一,皆可为名将,名垂于青史。韩信,位列兵家四圣,汉初三杰,被后人奉为“兵仙”,素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说,可谓“国士无双”也。提起韩信,被大众所熟知的就是“胯下之辱”的典故了。因为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听过,在这里也就不赘述了,我爱历史网来说说为将者韩信身上能够体现出来多少的

  • 刘邦都已经打败仗了 项羽军事优势为何渐渐处于下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打过的败仗,项羽打败过刘邦几次,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项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彭城之战,项羽率3万精兵迅速击溃刘邦56万诸侯联军,再一次展示精湛的战争艺术。此时项羽简直是天下无敌般的存在,西楚的军事实力远在汉军之上。刘邦收拾残余军队坚守荥阳,楚汉之间展开了白热化的荥阳拉锯战。仅仅1年多的时间,项羽就从军事

  • 固伦温宪公主与和硕悫靖公主为什么不用和亲?她们为何得到优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温宪,乾隆固伦公主,和硕固伦都是什么意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固伦温宪公主与和硕悫靖公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是一个喜欢利用和亲来维系王朝稳定的时代,这与它的前身历史进程有分不开的关系:早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里,就善于用子女和亲去联合部落、重臣。例如,他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开国五大臣之一和和礼,即便对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