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瑜和鲁肃在历史上真的是意见不合吗?

周瑜和鲁肃在历史上真的是意见不合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47 更新时间:2024/1/17 6:34:25

周瑜临终前给孙权上疏,说“鲁肃智略足备,乞以代瑜”,孙权同意,鲁肃由此成为东吴统御兵马的大将。在借给刘备荆州问题上,周瑜和鲁肃是有不同意见的,有人据此认为周瑜和鲁肃“政见不同”,还有人认为这是东吴战略思想的变化。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鲁肃和周瑜在对待刘备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刘表去世,鲁肃要求前去吊唁,并提出,如果刘备和荆州人同心,就应该好好安抚他,如果不是,则应该另想办法。到了荆州以后,听说荆州已经归降了曹操,刘备正在慌忙向南逃走,鲁肃就到南郡去见了刘备。鲁肃劝刘备和孙权联合,刘备很高兴,就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鲁肃先一步回到了江东向孙权复命。赤壁之战获胜后,曹操势力退回到了荆州的北部,刘备到京地向孙权借荆州,鲁肃劝孙权借给他,以便让刘备来抵御曹操。周瑜反对,给孙权上疏说:刘备是一个枭雄,关羽、张飞是虎将,他们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不会长期为人所用。现在把土地借给他,让这三个人聚到一起,就好像蛟龙得到了云雨,恐怕水池是容纳不下他们了。在周瑜看来,应该把刘备留在东吴,多给他美女宝物,让他安于富贵,再把他和关、张二人分开,这样才能成就东吴大业。孙权接受了鲁肃的主张,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同时“上表”让刘备代理荆州牧。

再看看两人一致的地方。

鲁肃投奔孙权,两人有一番交谈,被后世称之为“榻上对”,大致意思有两项:一是暂时不可与曹操争锋,但曹操因为北方事多,暂时也顾不上江东,应该趁此机会经营好江东,以观天下形势;二是当务之急是浇灭黄祖,进伐刘表占领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后来曹操进攻江南,不少人都认为难以抵挡,建议孙权投降曹操。鲁肃单独对孙权说,这些人都是害你的,你不能和这些人一起议论这事。像我鲁肃这样的人投降了,将来还可以当上一个小官,你孙权投降了,曹操会如何安置你?于是鲁肃建议孙权应该早定下抗曹大计,并把周瑜接回来。

周瑜回到吴地,孙权马上召开大型会议,议论对曹的战与降问题。周瑜认为,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实际上是个汉贼,这就把抗曹定性为正义之战。又说东吴地广兵精,抵抗曹操是为汉朝除贼。周瑜还列举了曹操南下作战的四个不利因素,东吴必定能够战胜曹操的四项有利条件,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早在刚战胜袁绍那会儿,曹操曾经要求孙权将儿子送到许都做人质,孙权不想派去,但大臣们犹豫不决。孙权单独把周瑜带到自己家里,当着母亲的面商量此事。周瑜说,曹操并没有那么强大,您承接着父兄的余烈,再加上自己的神武雄才,是一定可以抵挡曹操的。把人质送过去,就会时时受到曹操的制约,不如不送,静待其变。如果曹操能应天命而有天下,我们再侍奉他也不晚。假如他不过是一个趁乱图利的军阀,他早晚会完蛋。我们奋勇争夺天下,又为什么要送人质给他呢?有了周瑜的支持,孙权没有送人质。孙权的母亲说,你以后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周瑜。

也就是说,周瑜和鲁肃两人自始至终都是坚定的抗曹派。

还是更早的时候,两人还都和袁术有过关联。周瑜带着兵帮助孙策经营江东,在击败刘繇后,孙策说,我这些人马取吴郡和会稽足够了,你还是回去镇守丹杨吧!等周瑜回到丹杨,袁术把周瑜的叔叔周尚的丹杨太守给免了,换上了自己的从弟袁胤,周瑜和叔叔就一起回到了寿春。袁术想让周瑜为将军,周瑜观察袁术,感觉这个人终将一事无成,所以请求任职居巢县长,想借着这个任职机会向东去依靠孙权。袁术答应了他的要求。

在周瑜担任居巢长期间,鲁肃家里有粮,周瑜曾经专门前去拜访过鲁肃,并请求给与粮食资助。鲁肃家里有两大囤米,每囤都有三千斛,鲁肃随手指着其中一囤说,这囤给你啦!袁术听说鲁肃有乐善好施的好名声,就任命他出任东城县长。鲁肃见袁术没有法纪制度,不值得自己和他去建功立业,于是南迁到居巢县投奔周瑜。

这从中可以看出,两人对袁术都不看好,时刻都做着离开他的准备。

最后看看鲁肃和周瑜的交际。

借粮一事过后,周瑜和鲁肃成为了好朋友。为了不做袁术的官,鲁肃投奔周瑜。周瑜渡江前去追随孙策,鲁肃跟随周瑜渡江,定居在曲阿县。不巧祖母去世了,鲁肃就回到东城安葬祖母。鲁肃有个好朋友叫刘子扬,他说凭鲁肃的才华,一定会在这乱世大显身手,应该赶紧离开东城,不要滞留。同时还给鲁肃推荐了正在巢湖一带招兵买马的郑宝。鲁肃回去后,周瑜已经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把自己想投奔郑宝的意思给周瑜说了。周瑜说,现如今不仅是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在选择君主。劝他要选择一个真正能够成大业之人,这个人就是孙权。周瑜还说自己正在受到孙权重用,让他不必过多考虑刘子扬的意见。鲁肃听从了周瑜的意见。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孙权接见鲁肃并和他谈话,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榻上对”。在曹操准备进攻东吴时,鲁肃是文臣当中明确的抗曹派,他同时建议孙权赶紧召回周瑜。周瑜回来后,力主抗曹。凭周瑜在东吴的地位,他不但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还镇住了一众投降派,让整个东吴不再出现降曹的杂音。孙权授予周瑜实际上的抗曹军事前线的总指挥,鲁肃成为赞军校尉。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先行回到孙权驻地,孙权让在家的文武大臣一道出来迎接鲁肃。孙权给鲁肃的是臣子的最高礼遇。

在评论周瑜和鲁肃时,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两人对待刘备问题时的不同看法,有的人甚至夸大为“政见不同”,而总是忽略了两人总体战略的高度一致性。就周瑜去世前这一段时间来说,鲁肃用刘备来干什么?抗曹。这和周瑜的战略思想没有分歧。后来吕蒙率军夺长沙,鲁肃在益阳拒关羽,明确指责关羽,说当初你家军败,是我们接纳了你们并借荆州资助你们,所以这场战争是你们背信弃义。关羽对此无话可说。说这个话意思是,鲁肃用刘备,就是用他来抵御曹操的,这和孙权的战略思想不矛盾,和周瑜建议孙权的终极目标也不矛盾。两个人的差别只是在对待刘备的方法不同。周瑜是要孙权把刘备养起来,然后把刘备和关羽、张飞分开来。周瑜并没有说要除掉刘备,也没有说要解除关张二人的兵权,相反,周瑜还明确要带着两人一起作战,只是指挥权归东吴将领而已。就抵抗曹操、征伐刘璋、占领整个长江流域,然后立足江东征伐中原,在这些战略目标上,周瑜和鲁肃没有任何分歧。这就好比一家人要搞基建,所有人意见都已经一致了,有一个外人要来帮工,大家也都同意,只是在用什么方式让这个人来帮工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你能据此认为这两个人政见不同吗?更何况这两个人谁说了都不算,说了算的是孙权。是孙权这个人没有大气魄,有的多数是权宜之计,是他要借土地给刘备的,因为他没有大气魄,在对付曹操方面始终底气不足,所以才要刘备来帮助抵御曹操。就周瑜和鲁肃来说,就这么一点点不同看法,能比得上两人战略目标的一致吗?更何况两人的友谊,周瑜对鲁肃的了解,有几人能达到这种程度?有人说周瑜可以推荐吕蒙,可这时候的吕蒙还是吴下阿蒙,军职只不过是偏将军,行政职务只不过是代理寻阳县令,周瑜怎么可能推荐?孙权时期的东吴都督要的是文武双全,吕蒙尽管有一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成语说到他,但毫无疑问,四任都督,文治方面,吕蒙最弱。所以,不要把此后吕蒙的表现用在这个时候来说事,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时间和经历的。

还有,周瑜之后鲁肃掌军,孙权为什么没有继续去征讨刘璋呢?这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孙权这方面来说,他是想夺取西川,部队都集结了,但刘备不配合还横加阻拦,又因为孙权没有这个气魄,所以此时不了了之;从鲁肃方面来说,他恐怕知道自己没有周瑜攻城掠地的才能,尤其是孙权觉得这方面他肯定比不上周瑜,这恐怕也是导致孙权取蜀无果而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刘备东去京地见孙权,要求借荆州,鲁肃认为可行。周瑜不在京,而是在江陵前线,他上书给孙权认为此事不可。两人没有见面,也不可能有争执,怎么就会到了“政见不同”的地步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过犹不及”,用在周瑜和鲁肃身上也是如此。事情可能有点影儿,但说过了就是离开了事实,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时候的孙权、周瑜和鲁肃,他们对天下和东吴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因成济而死的曹髦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髦。公元260年五月初六的夜里,因为自己的权力日渐被削弱,并感觉到司马昭要篡夺自己帝位的曹髦愈发感到不满与愤怒,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招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和散骑常侍王业商量对策,当时曹髦认为司马昭的野心已经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他必须要做些什么,否则他定然会被废黜

  • 孙嘉淦是什么形象?连雍正都佩服的清朝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孙嘉淦是什么形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交战,赵国连丢三座城池,不得不向齐国求援。最后诞生了著名的“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古代,位高权重者,都不好劝。因此,古代有一种臣子,被人称为“谏臣”,以敢于向皇帝提建议而出名。例如唐朝李世民时期的魏

  • 历史上因意外当上皇帝的帝王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因意外当上皇帝的帝王都有哪些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权社会,太子乃是顺理成章的皇位继承人,但纵观历史上的帝王们,其中有多达122位(初步统计)本与太子之位无缘,却最终荣登大宝。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本没有机会成为太子,最终却登上皇

  • 揭秘:法正是如何一步步被刘备重用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臣能够被封侯并在死后得到一个谥号,这被认为是一项特别的尊荣,刘备时期得到谥号唯一之人是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刘备东征为关羽报仇,群臣多谏,刘备一概不听,最终导致全军覆没。事后诸葛亮叹息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那么,刘备为什么特别看重法正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

  •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三国人物谁的形象被黑的最惨,恐怕是非周瑜莫属。你说曹操被黑,人家打败的那些诸侯仍然是败了,谁也没有阻挡住人家称王,就连很能打的赵云,能在百万军中七进七出,也是他下令要活的才能活着回到刘备身边。还有,现在的人大多都说要正视曹操的历史地位,可周瑜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因为《

  • 揭秘:历史上的刘封到底犯了什么罪?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刘备手下有能力的将军本来就不多,剩下的更是青黄不接,但正在刘备用人之际,刘封却因罪被处死了。那么,刘封之罪该不该被处死,诸葛亮的话在刘封被处死过程当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封之罪有三,刘备责怪他的有两条:欺压侵犯孟达和

  • 楚考烈王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楚考烈王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战国后期,楚考烈王是一位比较著名的君主。楚考烈王(公元前290年-公元前238年),芈姓,熊氏,名完(《史记》作元),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38年在位,共25年。《战国策》、

  • 抗金第一人的宋朝名将宗泽,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名将宗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历史上的抗金,人们自然想到岳飞,然而,如果说抗金第一人,白首苍颜的宗泽实至名归。宗泽,载入史册的抗金名将,又是一位伯乐,识岳飞未班,提拔重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据说他自小豪爽有大

  • 冯太后的一生经历到底有多传奇?她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冯太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出名的太后,比如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吕后,还有著名的武则天,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武则天的能力很强悍,一开始还是一个太后,但后来直接成为了皇帝。当年北魏有一个冯太后也很厉害。14岁嫁给侄子,没当过一天皇后,却当了两

  •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在律法方面做出了哪些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杨坚在取代北周之后,就想着如何统一南北。后来经过他的努力,南北朝终于结束了。在南北朝结束后,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隋文帝在建立隋朝后,除了建立了一套完整,并且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制以外。还在法律方面,就行了改变,他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