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子扶苏接到遗诏后,没有选择反抗举兵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公子扶苏接到遗诏后,没有选择反抗举兵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29 更新时间:2024/1/28 7:21:0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公子扶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突然暴毙,随后奸臣赵高伙同宰相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扶持公子胡亥成为新皇帝。

另一位公子扶苏接到这份假遗诏之后选择自杀,他手下多达30万雄兵也被赵高和李斯瞬间瓦解。

可是,性格忠厚的公子扶苏为什么要执意选择自刎呢?他手下可是有三十万的大秦雄兵,即使不选择正面迎战,也完全可以反抗,或者逃跑,没必要白白牺牲自己的生命啊。

主要还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公子扶苏会选择自杀,而不是选择反抗,逃跑亦或者举兵造反。

扶苏是秦始皇和郑妃的长子,按照字面意思,“扶苏”在秦朝时期代表的是枝繁叶茂,秦始皇希望公子扶苏能健康蓬勃地生长,将大秦治理得更加井井有条。

据《史记》《战国策》还有多本史料记述,扶苏性格忠厚,偏爱儒家文化。

13岁时,秦始皇便让公子扶苏独自领兵外出游行,弱冠之年,扶苏便和大将军蒙恬驻守在北方边疆,抵挡匈奴。

此外,秦始皇嬴政因为焚书坑儒遭到天下人民指责,公子扶苏也因为这件事情和秦始皇闹得不可开交。

《史记》有云:“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扶苏认为天下刚刚安定,还有不少偏远地区的百姓尚未归附大秦。多年来,儒生们传诵孔子的忠孝仁义,而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些儒生,让他们安抚各地流民,今后必将让天下安定,不会出现大差错。

由此可见,公子扶苏的执政理念以及行为作风,与秦始皇是背道而驰的。扶苏也因为这条谏言,激怒了秦始皇。

此后,他多年驻守在北方边疆,帮助大将军蒙恬修筑长城,远离咸阳都城。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河北广宗县,才发生奸臣赵高伙同宰相李斯篡改遗诏的场景。

据坊间传言,秦始皇还是希望公子扶苏回到咸阳,主持丧事,继承帝位,公子胡亥不通政事,更无大才,秦始皇决计不会让他当接班人。

但是当假遗诏传入北方军营之后,公子扶苏却不辨真假,立马自杀,这是为何?

第一点,这份假遗诏列举出了许多公子扶苏的罪过,罪名虽都是莫须有,却让扶苏深信不疑。

据《史记》所载,遗诏中有这样一段话:“公子扶苏曾直言犯上,实属不孝。而今和蒙恬驻守边疆,未立寸土之功,以死赐之。”

这段话,恰好暗合了秦始皇与公子扶苏一直以来的矛盾。扶苏当时得知秦始皇去世之后,心里百感交集,他也没有时间和耐心,去辨明这份遗诏的真伪性。

遥想秦始皇在世之际,卢生原本与秦始皇的关系很好,只因一句戏言,卢生就被吓得逃亡海外。当时尚在咸阳的扶苏,肯定对此事也有所耳闻。

可想而知,由于秦始皇“凶名”太甚,以至于给年幼的扶苏留下了阴影。而且,秦始皇为成大事曾驱逐生母赵姬吕不韦。即便秦始皇去世了,扶苏也怕其余威。

再者说了,这份遗诏是由赵高完全模仿秦始皇的口吻和笔迹写出来的,所以公子扶苏错把假遗诏当成真圣旨,按照上面的要求,立马选择自刎而亡。

第二点,扶苏当时虽手握30万雄兵,然而这30万雄兵主要还是听命于大将军蒙恬。

秦始皇尚在人世之际,他只是将公子扶苏派往北方边疆历练,不是真正把这30万雄兵全部调拨给公子扶苏。军事指挥权上,还是由大将军蒙恬说了算。

《史记》中这句话也很关键:“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扶苏那些谏言已激怒秦始皇,而扶苏被派往北方只是当个监军,蒙恬才是真正的主帅,扶苏根本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力。

结合第一与第二点,倘若公子扶苏真有起兵造反的念头,那些不明就里的士兵肯定并不愿意跟着公子扶苏造反。

因为赵高这份假遗诏连公子扶苏都被骗了,士兵们以为公子扶苏真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自是不可能与他一起同流合污,起兵造反。

赵高

大将军蒙恬虽说也看出了这份遗诏有不妥之处,但他当时并没有劝诫和安慰扶苏。从这点也能看出,大将军蒙恬对待公子扶苏也是持模棱两可的态度。

蒙恬及其背后蒙氏家族根深蒂固,他们不会轻易倒向任何一方。可扶苏已失势,蒙氏族人必会明哲保身,投靠新帝胡亥以求自保。

所以,扶苏没有太多的直系心腹,那30万大军也不会听命于他。即使扶苏想一跑了之,苟活于世,可天下之大,他又能去哪里?

要知道,此时的公子扶苏可是赵高和胡亥的眼中钉,肉中刺。秦始皇一死,也无任何人能庇佑得了扶苏。我想接到假遗诏之后的公子扶苏,肯定也会料想到这一点。

除此之外,象征九五之尊的传国玉玺已经被赵高和李斯控制。扶苏当时已无任何衷心支持者,他就算想造反,也是有心无力。

即便公子扶苏侥幸逃脱,但一辈子过着苟且偷生的卑劣生活,我相信这也绝非公子扶苏本意,所以等待扶苏的,只有一死了之。

或许从当年公子扶苏直谏秦始皇,接着惹得父亲暴怒被贬到北方边疆,他已经有杀身成仁的念头。

公子扶苏就是那种性格忠厚,还有些迂腐的君子,根本斗不过赵高、秦二世胡亥这些奸臣小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何皇后和董太后关系如何 这对婆媳的矛盾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都董太后和何皇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朝纲的混乱和宦官对权力的垄断最终导致了天下的混乱,揭开了三国动荡时期的序幕。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始于汉灵帝统治时期。一个是汉武帝刘宏的母亲董氏,另一个是刘宏的妻子何皇后。也就是说,婆婆和儿媳之间的矛盾是有家庭以来最难解决的自然

  • 陆逊的文才武略也是冠绝一时,为何名气就是不如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争霸战中,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牛人”,他们效力于各自的主公,驱驰疆场运筹帷幄,在三国大舞台上斗智斗勇,尽显风采。魏蜀吴三国中,都有很多盖世英才,蜀汉的诸葛亮与关羽、张飞,魏国的郭嘉、荀彧、张辽、张郃,吴国的周瑜、吕蒙、陆逊、甘宁等人,文才武略冠绝一时,都是三国军政人才中的佼佼者,对三国历史进程

  • 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一生有何贡献?他为何要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一生有何贡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太祖朱元璋,泰定五年(1328)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参加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元朝末年,朱元璋带领众将士,西战陈友谅、东伐张士诚后,又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

  • 在宋朝这个文人治世的朝代,哪九位后妃登上权力最高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料的记载,我们发现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后妃共有29人,其中,西汉2人、东汉6人、北魏2人、唐朝2人、宋朝9人、辽国3人、元朝4人、清朝1人。通过数据,我们发现这个“女人的王朝”就是宋朝!在宋朝历史上,这九位后妃登上权力制高点,发挥皇帝的坐拥,深刻影响了宋朝历史进程。那么这九位后妃都是谁呢?下面我爱历

  • 董卓换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 董卓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董卓换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的乱世其实真的是没有三国之前的那一段时间乱,大家都知道,在三国之前都是那个董卓在台上作乱。本来的董卓也是想要平定天下的,可是他的脑子好像是不够用,在一场一场的博弈中他还是败下阵来,在最初的时候他是有机会的,可是他的一错再错就

  • 在明朝将近三百年历史上,哪些武将的死最让人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时间顺序,咱们先说第一位,他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凉国公蓝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他作战勇敢,“临敌勇敢,所向皆捷”,立下不少战功。洪武十一年,蓝玉被封为永昌侯,“食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之后蓝玉又以副将的身份,先后征讨云南、东北,逐渐成为

  • 董卓当初能够控制皇帝 董卓最后为何因为一个女人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董卓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一个人的权利巨大,他当时还废了皇帝,立了一个年幼的傀儡皇帝,专门为自己效力。可以说当时的朝廷之上,完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当时他的势力也是巨大的,也是吸引了众多名将拜在了自己的门下,最出名的就是吕布了,吕布这个人的武功自然不

  • 倒戈将军孟达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倒戈将军孟达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倒戈,意味着放下武器,指投降敌方。关于倒戈,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记录似乎出于牧野之战。周武王兵临朝歌,两军未交,纣王的乌合之众就掉转戈头,“为王前驱”。倒戈一词就从这时出壳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各个诸侯之间的激烈较

  • 吕布死后曹操原本可以霸占貂蝉 曹操为什么没有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貂蝉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话:英雄难过美人关,历史上最出名的四位美女中有一位叫貂蝉的,她不仅长相貌美而且非常聪明。汉末时期董卓霍乱朝廷的时候,王允让貂蝉配合自己用连环计铲除恶贼。后来的吕布成为了武将,并且越来越爱貂蝉。所以很多遇到貂蝉

  • 独孤皇后为何这么霸道?隋文帝杨坚又为何这样“惧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开皇末年,发生了一件中国历史绝无仅有的奇葩事,皇帝、皇后发生争执,之后皇帝一气之下,居然“离家出走”了。文武百官急忙追赶,劝了半天,才把皇帝劝回宫中。这场闹剧的男主角就是赫赫有名的隋文帝杨坚,而女主角正是皇后独孤伽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文武百官在劝解皇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