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起和王翦都是是功高震主,他们的结局有何不一样?

白起和王翦都是是功高震主,他们的结局有何不一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9 更新时间:2023/12/14 22:25:26

同样是功高震主,为何白起被逼自尽,王翦却能够善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周边的大国兼并了。到了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家联手消灭智氏,并在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成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与此同时,田氏代齐的发生,促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七雄并列。

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激烈较量,为名将的登场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不过,对于战国时期的名将,不少因为功高震主这一原因,所以没有获得结局。比如五国伐齐之战中,乐毅因为立下了赫赫战功,遭到了燕惠王的猜忌,所以被迫离开燕国,投奔了赵国。在乐毅之后,田单成功恢复齐国。可是,立下奇功的田单,也因为猜忌而离开齐国,投奔赵国。而就赵国名将李牧,功高震主之后,又因为秦国的反间计,最终被赵王迁斩杀。

首先,功高震主,汉语成语,意思是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对此,《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在西汉初期,功高震主的韩信,就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但是,在韩信之前,白起、王翦这两位功高震主的武将,则是一个被逼自杀,另一个功成身退。对此,在笔者看来,作为秦国赫赫有名的武将,白起和王翦的结局之所以截然不同,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对于功高震主的武将来说,如何打消君主的猜疑,成为其最终能够什么样结局的关键。其中,就王翦来说,显然明白如何打消秦王嬴政这位君主的猜疑。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楚将项燕以四十万楚军应对二十万秦军。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不久之后,年轻气盛的李信,果然在楚国的战场吃到了败仗。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秦王嬴政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并答应加兵请求,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程。

对此,在笔者看来,秦王嬴政之所以一开始没有答应王翦的请求,是因为60万大军已经是秦国的所有精锐力量。作为一位君主,秦王嬴政自然不放心将这些大军交给一位武将。换而言之,如果这位武将造反的话,秦王嬴政连反制的力量都没有了。因此,尽管李信吃到了败仗,不过,王翦明白,秦王嬴政还是对自己心存疑虑的。于是,王翦出征时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部下也开始担心会不会太过分了。不过,王翦的部下,显然没有王翦这么高超的情商。

对此,王翦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一年后,王翦出其不意,一战就击败了楚国大军,并在之后成功消灭了楚国。而在之前,王翦已经率军消灭了赵国、燕国等诸侯国。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消灭楚国之后,王翦的威望和战功,已经足以撼动秦王嬴政了。在此背景下,王翦选择了急流勇退,也即将兵权交给了秦王嬴政,自己则告老还乡。而这,自然是令秦王嬴政满意的答案。对此,秦王嬴政不仅没有为难王翦,反而继续重用他的儿子王贲。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王翦贪恋权位的话,不仅他难以善终,王翦的后人很可能都会走向没落。但是,现在王翦急流勇退,反而让王氏一族继续获得秦朝的重用。比如王翦、王贲之后,王离继续为秦朝效力,成为秦朝后期的一位名将。

另一方面,对于战功赫赫的白起,却没有王翦这样的智慧和情商。在长平之战后,白起在秦国的威望和战功,同样威胁到秦昭襄王这位君主的地位了。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决定发动邯郸之战,准备一举消灭赵国。在此背景下,秦昭襄王准备让白起指挥赵军。但是,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最后,公元前257年,秦国在邯郸之战吃到了败仗。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白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个月后,秦昭襄王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同样得知秦军兵败的消息,王翦没有洋洋得意,而白起则在话里表达了讽刺秦王的意思,也即秦昭襄王不听自己的计谋,这才吃到了败仗。而这,自然让秦昭襄王面子上挂不住了。

同时,对于心高气傲的白起,还和秦国宰相范雎结下了仇怨,这促使范雎在秦昭襄王面前煽风点火,最终导致秦昭襄王杀了白起。一定程度上,在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之后,白起显然逐渐心高气傲起来了,也即认为自己在秦国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口出狂言,最终自取灭亡。值得注意的是,在白起之后,还有不少功高震主的武将,也犯了类似的错误。比如邓艾在消灭蜀汉后,也变得骄傲起来,因为口出狂言,所以被钟会等人抓住了把柄,最终也付出了性命的代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登基后两发小前来求官 两人为何一个被杀一个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和发小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因为一次机会,他参加了起义军,之后就开始四处征战。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最后他们成功了,还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后来朱元璋也就成了历史上的布衣皇帝,夺得了天下以后,有很多亲朋好友都想要巴结他,但是这个时候朱元璋不可能什么人都用,随随便便一个人

  • 法正本来是刘璋的部下,他为何会帮刘备夺取汉中和益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法正本来是刘璋的部下,但是刘璋此人很懦弱而且没有能力,缺乏威信和谋略,可以当一个地方上的小官,但是当不了一霸。不过他的地位是他的父亲传给他的,所以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并且蜀地易守难攻,而且蜀地在当时还不是像中原那种必争之地,虽然刘璋很无能但是他的父亲还是给他留了几个有能耐的人,所以他一直没有被消

  • 对冯皇后可谓是恩宠有加,孝文帝死前还处死她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元宏年仅33岁便驾崩,临死前为何要赐死心爱的皇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孝文帝对冯皇后可是恩宠有加,即便她给孝文帝带上绿帽子也没忍心杀了她,可为什么在他驾崩时要赐死冯皇后,我认为可能是这两方面原因。一,不能违背“祖制”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

  • 刘伯温和李善长都是朱元璋的谋臣 两人的爵位为何差距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善长和刘伯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我们对于这段历史有过深入的了解,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刘伯温的地位要远远的高于李善长。刘伯温往往能够给朱元璋提供一些具有战略性的意见,他所提出的方案都是从大局出发,所以说刘伯温对于朱元璋的起义军,有指导性的意义。都是朱元璋的谋臣,为

  • 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孙氏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的后宫,皇帝的嫔妃是分很多等级的。最高的就是统管后宫的皇后,皇后之下就是皇贵妃。并且皇后跟皇贵妃只能当其中的一个。所以说在整个后宫之中,除了皇后之外,就是皇贵妃的权利最大了。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朝代,后宫妃子的等级也是不同的。所以说,皇贵妃这个称号并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到明朝的时候才有的。她就是中

  • 历史上黄淮能够担任内阁首辅,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黄淮能够担任内阁首辅,有何过人之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效仿古制,设立了宰相制度,李善长、胡惟庸先后担任宰相。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意识到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太大,对皇权造成极大的威胁,于是废除了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领

  • 朱元璋当初跟着郭子兴风生水起的 朱元璋打天下为何只带十八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十八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想当初朱元璋跟着郭子兴那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却不得不带着18人打天下,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想当初朱元璋跟着郭子兴那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却不得不带着18人打天下,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朱元璋

  •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什么形象?真的是仁义的化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刘备的文章。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仁义的化身,他不忍心看到徐州遭到战火的荼毒,不顾自己手中的力量薄弱而坚持出兵响应陶谦,帮助陶谦抵御曹军的进攻,在陶谦病重时,刘备又多次婉言拒绝了陶谦的邀请,坚持不做徐州牧。后来刘备投奔刘表,在刘表病危时,刘备又再度拒绝了刘表的嘱

  • 刘备入住徐州之后 徐州又是怎么被吕布打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吕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无论是刘备还是吕布,之于徐州都是外部驻入的新军阀势力!并没有完全得到本土势力的支持,也就是涉世未深。虽然陶谦一片好心,指望为徐州百姓找一个可靠的靠山,但是毕竟在徐州百姓的心里,还真没有别的什么人能代替陶谦的地位!陶谦虽然因一己之

  • 李善长都已经告老还乡了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李善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李善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谋反案件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朱元璋大施株连政策,胡案的余波依然未有平息。这一年,京都城里又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城的案件:开国功臣,朱元璋的老亲家李善长被抓起来了。说起李善长,在京都城里,乃至全国各地,无一不知,无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