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皇帝遗恨:勤于朝政生活俭朴 却众叛亲离

崇祯皇帝遗恨:勤于朝政生活俭朴 却众叛亲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64 更新时间:2024/2/8 21:06:08

崇祯,是明代的末朝皇帝。据史学家介绍,崇祯皇帝本人,倒并不是那种骄奢淫逸、昏庸无道的君主。相反的,他还比较务实,勤于朝政。在生活上,更是提倡朴素,节衣缩食。说起来,也可算是个很想搞好朝政、懂得节俭的皇帝。但问题在于,明代后面几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些荒淫无度的角色。他们贪图享乐,后宫淫乱。长年不理朝政,指派后宫太监去监督各部大臣,任用他们执掌生杀大权。横行不法,倒行逆施,已经将大明江山作践得差不多了。

网络配图

到了崇祯末年,内库空虚,外强中干。宦官当道,奸党横行。老百姓流连失所,赤贫千里。各地的起义队伍,此起彼伏,纷纷举起造反旗帜。灾民们一呼百应,夺城掠地。势如破竹,直逼京城。而这时的崇祯,再想独挽狂澜,已是力不从心。再加上他用人不察,听信谗言,错杀袁崇焕等爱国将领,导致众叛亲离,孤立无援。最后,在清军与闯的双方相逼下,走投无路,只能在景山上吊,自尽而死。

崇祯之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造成了清军入关、异族占领的严重后果。血雨腥风,民众遭殃。从此,中原大地被满族统治了三百多年。所以说,崇祯他那末日来临之际的遗恨,同时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国力衰弱,就会受到外族的欺凌与蹂躏。因而,在抗日战争前后,“南派京剧”的代表人物周信芳,特地编演了《明末遗恨》一剧,内容就是着重揭露那些身居要位的官僚,只图私利,不顾国亡。通过这出戏,呼吁民众奋发图强。同时,揭露与嘲讽当时国民政府官员们的贪得无厌,腐败无能。

网络配图

抗战不力,祸国殃民。该剧因为切中时弊,所以备受广大观众的欢迎。这在当时来说,等于是指斥当政者的昏庸无能,确实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周信芳演出这出戏,是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热情与胆识的。

这出戏,由周信芳主演崇祯皇帝。一开场,就描写朝廷的内库空虚,需要筹措饷银。在金殿上,崇祯要求大臣们慷慨解囊,捐款付饷。谁想,那些大臣们谁也不愿响应。甚至连富可敌国的国丈、太师周奎,也只肯出几银子。这时,清军已集结关外,闯王自成的大军,也已逼近京城。而崇祯晚上出宫,只听得各处府衙的官员,竟还醉生梦死,传出管弦之声。国难当头,他们还在寻欢作乐。这些,也便是当时国民政府大官们的写照。眼看京城难保,崇祯想将太子托太师带走避难,结果竟连门也未能进去。

网络配图

崇祯万般无奈,深夜撞钟,想召集人马抵挡一阵,但是却无人应召前来,三次撞钟,只来了将领李国桢一人。最后,李国祯大战棋盘街,寡不敌众,直至阵亡。此时,崇祯已知山穷水尽,走投无路,身处绝境,只得自缢于景山。周信芳在民族危亡之际,演出此剧,深刻地讽刺了当时国民政府官员们不顾国家安危、沉溺于金钱声色的丑态。同时,也大声疾呼:如果不奋勇抗战就只有灭亡的惨痛结局。唤起人们起来反抗,勇于战斗。保卫祖国,保卫家园。因此大家认为,周信芳在那时演出的《徽钦二帝》,具有一定的鼓舞作用与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一傻36年的人 一朝登位却睿智强悍成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一下变得睿智气魄,雷厉风行,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

  • 什么鬼?明神宗朱翊钧宠妃的儿子被煮了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一个宫女,她的儿子未能当上太子。为此,她费尽心机想让儿子当上太子。但命运还是和她开了一个玩笑,机关算尽的她最终一无所获。她就是郑氏,明神宗朱翊钧的宠妃。郑氏容貌出众,爱读书,有谋略,更善于逢迎。初入宫时,被封为淑嫔。随着日益受宠,又很快被晋封为贵妃。神宗之前去慈宁宫向母亲李太后请安,见服侍母亲的

  • 明仁宗朱高炽因严重的肥胖症 竟差点丢掉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

  • 一血泊里登上王位 生于忧患的“全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不是上帝插了手,谁也无法解释康熙和彼得一生波澜壮阔的历程,竟然充满那样复杂而神秘的巧合。他们同是少年登基,同样博学勤政,甚至连幼年的曲折命运,也充满谶语般的暗合。网络配图年幼的康熙是不幸的。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庶妃。玄烨降生时,父亲顺治皇帝正对满洲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即传说中

  • 揭秘曹端妃之死:壬寅宫变下的无妄之灾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明世宗妻曹端妃死的既凄惨又冤枉。通过《明世宗实录》和《明史》得知,明世宗妻曹端妃是曹察的女儿。曹端妃的父亲曹察曾经担任过福建三明知府等官职。曹端妃自幼聪慧乖巧,美貌过人,深得曹察夫妇的喜爱。曹端妃画像等到曹端妃长大后,她便进入皇宫常伴明世宗左右。虽然,明世宗后宫妃嫔众多,但是明世宗始终最宠爱曹端妃一

  • 宋高宗 古代用处女选太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古代的最高主宰,生杀与用于一身,自始皇帝开始,中国开创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其中皇帝一共有408个,称之为明君者少之又少,一个朝代能有3到5个已是极限。而不论是明君还是昏君都会为了王朝的继续而立太子,一般而言,立太子考察的是为君之道与处世之道,不过,也有例外的,例如,宋朝的宋高宗立太子居然用二十个

  •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忠君但不主张独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印象中,孔子是个绝对的忠君者——要不帝王们怎么都给他盖庙呢。但此印象并不大准确。孔子忠君是实,但并非无条件“”。他认为,“君君臣臣”,君要像个君,要做好事;不像不做的话,就要提意见。鲁定公问孔子:国君一言可以丧邦吗?孔子回答:国君如果话讲得不对,又没人敢违抗“言莫予违”,那就真会一言丧邦的。《论

  • 羽扇纶巾不是诸葛亮专利 丞相身长八尺长得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常说的“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成语典故,来自于三国蜀后主刘禅,千百年来,他总是给人一种无能和昏庸的印象。近几年突然又有专家说他是“仁德之君”,是历史上肚量最大、节俭、真正爱民、宁愿自己蒙冤的皇帝。主要理由是刘禅在生活作风上属简朴型君主;二是在面临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危之间二者只能选一时,他选

  • 探寻:商鞅究竟是帝国英雄还是历史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把民智、民力限制在一个极其单调、简陋的世界里。这种政策使本来已日渐活跃、不断昌盛的社会再次封闭僵滞起来,要民众在相当蒙昧的状态下,听任统治者的摆布,无法萌发自己的创造力。这样的社会状况,在古代乃至近代给我们中华民族所造成的各类劫难,难道还不够惨痛吗!网络配图近期东南卫视、广东卫视诸家电视台

  • 张飞是难得的军事奇才 只有两次失败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时候的军事奇才,大家可谓如数家珍,例如曹操、郭嘉、贾诩、诸葛亮、庞统、周瑜、吕蒙、陆逊………而吕布、关羽、张飞、赵云、张辽、许褚、典韦、太史慈、甘宁等则被视为冲锋陷阵的猛将,其实这当中有一个很大的误会,其他名将且不论,单就张飞而言,其实他是一名很重要的军事人物,他的存在,对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