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刚到徐州陈登和陈群极力拥戴 他们最后为何投靠曹操

刘备刚到徐州陈登和陈群极力拥戴 他们最后为何投靠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22 更新时间:2024/1/19 18:24:23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陈登陈群,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所以也就形成了世家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他们间接掌控着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曹操就是出生于官宦世家,之后又被司马家族举荐而入仕,为日后的壮大奠定了基础。而相比于曹操,刘备就没有一点优势了,虽然他总是以汉室皇叔自居但却并没有一定实质性的特权,虽然得到刘备、张飞的帮助,但也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所以刘备早年可以说是在坎坷中度过的。

刘备虽四处流浪,十易其主,但也在流浪中凭借着个人魅力得到了很多重要的人才,谋士有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在武将方面有一开始就跟随他的关羽、张飞,后来又有来投奔的赵云、黄忠、马超、魏延等人。刘备的知人之明也一直是被世人口口相传,但慧眼也就被遮蔽的时候,曾经也有些人才被刘备错过,比如徐州的两位姓陈的谋士,陈登和陈群。

陈登与陈群并不是兄弟,陈登是下邳淮浦人,为人爽朗、智谋过人,曾担任东阳县长,后来被徐州牧陶谦举荐为典农校尉,负责徐州的农业、水利等方面,很明显这并不能让他施展抱负。陈群是颍川许昌人,出生于名门,他的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在当世很有名望,陈群自幼聪慧过人,一直也渴望入仕。

公元194年,曹操以报父仇的名义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抵挡不住,于是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援,刘备也紧随而来,后来就直接投奔了陶谦,时任徐州典农校尉的陈宫非常欣赏刘备,表现了拥戴之意。后来陈宫亲自出使吕布,让他攻打曹操后方,曹操匆忙回到兖州,方才解了徐州之围,之后陶谦就上书朝廷任命刘备为豫州牧,刘备听闻颍川陈群的才名,任命他为别驾。他们二人便都与刘备建立了联系,本以为可以跟随明主,可惜命运弄人。

同年,徐州牧陶谦病逝,陈登建议刘备继任徐州牧,愿意举徐州之力拥戴,但是陈群却持反对意见,他对刘备说:“如今南边袁术尚强,你去徐州后,他必与你征战。到时候吕布偷袭你的背后,主公如何敌对呢?”刘备犹疑不决,后来在陈登的再三劝说下刘备还是去了徐州,结果正如陈群所料,吕布趁刘备与袁术交战之时偷袭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后来联合袁术将刘备赶出了徐州,刘备只好投奔了曹操。也因为此战,陈登被迫投降了吕布,但他不齿吕布为人,后来投靠了曹操并帮助击败了吕布,而陈群也对刘备彻底失望,虽然刘备极力挽留,但他还是离去,后来投奔了曹操。那他二人之后在曹操那里的命运是怎样的呢?

陈登投奔曹操后被任命为广陵太守,不仅帮助曹操俘虏了吕布,而且还多次击溃江东孙策、孙权兄弟的进攻,陈登很早就告诉曹操一定防备江东孙氏,不能任由他们发展壮大,经常向曹操献上吞并江南的计策,但曹操并没有将孙氏放在眼里,后来陈登因病去世,时年只有39岁,曹操非常伤心,每次来到长江都会感慨,后悔当年没有听从陈登的计策,以致于孙氏在江南壮大。而刘备对于陈登的离去也是非常遗憾的,他曾经这样评价陈登:“像元龙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陈群投奔曹操后,曹操非常重视,但并没有重用他,后来有人向曹操推荐王模、周逵,陈群告诉曹操这两个人德行有问题,曹操不听,结果这两个人真的因犯罪被处死,曹操这才知道陈群知人之明,还亲自向他道歉,之后陈群向曹操推荐陈矫、戴干,后来戴干在东吴叛乱中尽忠而死,陈矫成为了一位名臣,于是陈群因知人之明而名声大噪。陈群历经曹操、曹丕、曹睿三代,深受重用,曾担任御史中丞、尚书令、镇军大将军、司空等,仕途一路高升,著名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就是由他创立。如果当年刘备没有错失他,或许蜀国的政事会处理得更好,诸葛亮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可惜没有如果,刘备失去两位人才只能说遗憾,但并没有太大的损失,毕竟刘备人才众多,而陈登、陈群离开后也得到了重用,并没有导致人才埋没。现在很多企业或单位每年从名校招收大量的人才,但并不一定会重视人才的流失,毕竟可以源源不断得补充,而这些人才在离开后也能再找好更好的平台继续施展才华。这种现象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一定要杀窦婴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立国后,对那些以功臣为代表的利益团体进行了清洗,结果因为吕后,诸吕外戚势力坐大,虽然后来吕氏外戚被铲除,但是西汉的外戚问题一直都很严重。再加上郡国并行制的施行,宗室封国问题日渐严重。窦婴就是外戚的代表。窦婴之死看似是田蚡与窦婴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发的,实际上是汉武帝的一次政治清洗,大家不要被《汉

  • 鲁昭公:鲁国第25任国君,揭秘其落难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鲁国第25任国君,曾先后逃亡到齐国、晋国,最终结局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鲁昭公,鲁襄公之子,鲁国第25任国君,今天小编来说说他的故事。鲁襄公有三个儿子,他去世后,是太子姬子野即位的,但姬子野短命,几个月后去世了,于是鲁襄公的二儿子公子姬裯被立为国君,是为鲁昭

  • 朱棣去世之后秘不发丧还用用咸鱼掩盖气味,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棣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棣病逝前得知朱高炽命不久矣,于是传位于汉王朱高煦,朱瞻基则联合杨士奇、于谦等人密谋,扶立太子朱高炽继位,为了麻痹率领大军的朱高煦,杨士奇、于谦等人秘不发丧,甚至以咸鱼掩盖尸臭。《大明风华》这段虽然精彩,但均属于戏

  • 李林甫的仕途之路如何?他最后为何服毒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神龙政变后,李唐复辟,为了重振李唐皇室,唐中宗李显开始优渥提拔李唐后人,以此提高皇室的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适之没有通过科举就进入了仕途。李适之,原名李昌,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恒山愍王李承乾的孙子。出入仕途时,李适之担任左卫郎将,之后历任通州此时、秦州都督、徙陕州刺史、河南府尹等职位,因为治

  • 雍正为何要创立秘密立储?到最后又为何名存实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秘密立储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有人说清朝皇帝的能力,就像过山车:康熙比顺治强,雍正比康熙强,然后就是乾隆不如雍正,嘉庆不如乾隆,嘉庆以后,就是黄鼠狼下豆鼠子,一辈不如一辈了。也有人说清朝之所以出现这种过山车,始作俑者就是雍正皇帝,他要为清朝皇帝能力下降负主要责任,因

  • 揭秘明朝福王朱常洵死法:竟被煮成了汤?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福王朱常洵,是明朝神宗的第三个儿子。王皇后没有生儿子,王妃生了长子,就是后来的光宗。朱常洵比他小,但常洵母亲郑妃最得宠。皇帝很长时间没有立太子,大家都疑心郑贵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遭到了太后和大臣们的极力反对,神宗皇帝为此苦恼不已,最后还是只有让步,万历二十九年立了光宗为太子,常洵则被封为福王。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删《孟子》一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罢孟”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读《孟子》。和所有皇帝一样,朱元璋也提倡孔孟之道,但是说实话,由于军政繁杂,对于《论语》、《孟子》这些经典,他并没有系统研读。如今天下已定,他也有兴致来阅读一下原典。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

  • 努尔哈赤反明最牵强理由竟是被戴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这注定是一个不是很平凡的日子,对于大明来说,这一天以后面对的将不再是一个只是为了抢点什么而奋斗的小部落,而是一个野蛮而强大的国家,金。努尔哈赤在经过了几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实现了女真各部的再一次统一。那一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即位,自称金国汗,定国号为金,年号

  • 解析张居正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明代万历年间实行了改革新政。张居正作为宰相,推行的改革措施,对明朝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张居正也成为了一代贤明宰相的典范。图片来源于网络明朝在经历嘉靖和隆庆之后,明朝的状况已经江河日下,军事、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已经体现出积贫积弱的状态。在张居正当上宰相

  • 疑窦纷纭:揭开嘉庆皇帝暴毙道光皇帝即位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皇帝,接下来,大清帝国的舵手,便是慈禧的公公——那个苦泪涟涟的道光帝?F宁。?F宁执政的时间长达30年。据说也应该算是一位饱受传统儒学文化浸润的有学之君,“经史融通,奎藻日新”。他在做皇子时,曾亲笔手书“至敬、存诚、勤学、改过”的条幅,悬于室内,日夜自省。不过,到了道光时期,世界形势比嘉庆帝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