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担任的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他的生活质量如何

刘邦担任的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他的生活质量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98 更新时间:2023/12/10 1:23:05

你真的了解刘邦担任的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经常有人说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一个连喝酒都要赊账的草根,因为到大户人家蹭饭吃,这才把吕雉忽悠到手。但是我们知道,刘邦在丰西泽斩蛇起义,手下是有一大票人马的,这些人都归他一个人管,也就是说,他的地位相当于被陈胜吴广干掉的那个“将尉”。

刘邦之所以能管这么多人,是因为他的身份是大秦帝国沛县泗水亭亭长。那么这个泗水亭亭长是个什么级别,能管多少人呢?史料显示,刘邦在当时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官,管着至少一千户人家,这要换在后来,那也是一镇之长,不花个千把万当不上,当上之后赚一两个亿不成问题——刘邦胆子很大,没有他不敢干的事情。

《历代兵制》记载:“秦法,五户为伍,十户为什;百户一里,里有魁;五里一邮,邮有督;十里一亭,亭有长,长有两卒,一为亭父,一为求盗;五亭一乡,乡有牧、三老、游徼;小于乡曰聚,聚有啬夫;十亭一县(万户),县有令、丞、尉,不满万户为长。”

《三家注史记·高祖本纪》中也说:“旧时亭有二卒,其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捉捕盗贼。”

通过这两史料的记载,我们能知道,刘邦手下有十个管着一百户人家的里长,在全民皆兵的秦代,每家至少有一个丁壮,里长至少相当于百夫长,而刘邦这个亭长,手下至少有一千个丁壮听他指挥,也就是说,他至少也是个千夫长,或者相当于元明两朝的“千户”。

刘邦还有两个小跟班,一个给他打扫卫生看家护院,一个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刘邦在沛县有一定地位,生活过得很滋润,这一点我们从三件事就能看得出来。

第一件事,刘邦很讲究生活质量,专门派人到百里之外买帽子

《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这么一句话:“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结合三家注解,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刘邦当泗水亭长的时候,喜欢戴用新生竹皮做成的一种“鹊尾冠”,为此还专门派自己的“求盗”去鲁国县去采购。

薛就是鲁国县,这个地方在今天的山东滕州,秦末汉初在薛地曾经召开过一次重要会议,史称“薛地会议”,会议的组织者是项羽的叔叔项梁,会上拥立了立楚国王族后代熊心为楚怀王。

大家查阅地图就知道,泗水亭位于徐州市沛县,离山东滕州足有一百三十多里,刘邦为了一顶帽子能打发人专门采购,可见他并不是衣食不周的草根。

当上亭长之后的刘邦很嚣张:“”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这倒不能说刘邦人一阔脸就变,这是环境使然,也可以说是“时位之移人也”,历朝历代的官员要是不喝酒不好色,可能也是没啥大发展的。

第二件事,刘邦喝酒打白条,给酒店免费做广告

为了显示刘邦取得天下是“君权神授”,《史记》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刘邦经常到王媪和武负开的饭店吃饭,但却总是打白条不给钱,最后这两家连白条都烧掉了,表示自己绝不会向刘邦讨债。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是因为王媪和武负经常看见醉酒的刘邦头上有一条龙,就断定刘邦日后必成大器,所以结个善缘。但是这样的记载就有问题了:王媪和武负只是饭店掌柜,肉眼凡胎,为什么别人看不见,偏偏是这两个债主看得见?他(她)们看见之后大肆宣传,怎么没见有官府中人把刘邦抓起来问罪?

接下来再看,我们就释然了:“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这就是说,亭长大人来喝酒,能带来客源,他一来,许多想跟亭长这个百里侯套近乎的也跟着来了,所以饭店生意兴隆。

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不少见,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空盆变蛇是个戏法,跟气功无关,但是一众督抚道台才子名伶趋之若鹜。这些人看重的是“大师”的人脉——通过他,名伶可以结交督抚道台获得青罗伞盖的庇佑,同样是通过他,督抚道台也可以一亲芳泽。各取所需,“大师”不过就是一个道具,往顶天里说,也就是桥梁和纽带而已。

第三件事,当时的风气是看人下菜碟,刘邦很会忽悠

经过秦始皇的励精图治,大秦帝国繁荣昌盛,但是繁荣昌盛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这危机,就是人们已经从注重功业到唯利是图,看人下菜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有钱的龟孙大三辈”成了惯例,连名士派也不能免俗。

沛县县令的好朋友大富豪吕公(不是富豪也不能成为县令好友)请客,县衙门的高级主吏萧何负责当知宾(进者,赆也,会礼之财;主进,主赋敛礼钱也),而且定下看人下菜碟的规矩:“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吕雉的老爹请客,还需要客人自带礼金,没有一千钱连正堂都进不去。这就像后来某个傻子倾家荡产购买一次跟大鳄吃饭的机会,结果饭没吃成,他自己先破产了。

而那些沛县名流之所以花大价钱去参加吕公的宴会,并不是看中吕公家有多少钱(有多少钱也不分给你),而是通过参加这个“官商一体沙龙”,提升自己的身价,所以吕公收得心安理得,名流花得心甘情愿,最后有多少礼金流进了县令的腰包,那是他们私下里的事情。

当时刘邦为了吃上正堂中的高级美食,就忽悠说自己搭礼一万钱,连萧何都看不过去了,直接揭了刘邦的老底:“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指派属下办私事,吃饭赊账打白条,参加官商沙龙靠忽悠,从这三件事中,我们能看出刘邦并不是一个草根,也不是一个廉吏。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看到大秦帝国鼎盛之后,随之而来的世风日下、官吏贪腐、官商勾结,秦朝二世而亡,并非偶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蜀汉对于夏侯霸来说有着杀父之仇 夏侯霸为什么还投奔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既无杀父之仇也无,夏侯霸投降蜀国,夏侯霸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夏侯霸投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为蜀汉大将黄忠斩杀,按理说,作为儿子的夏侯霸应该和蜀汉势不两立。但事实却是夏侯霸背叛曹魏,投降蜀汉。父亲夏侯渊和曹操是本家兄弟(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作为皇室宗亲,夏侯霸没有理由背魏投蜀。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夏侯霸投蜀

  • 李世民的妃嫔杨淑妃到底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宫斗类似嫔妃这职业,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妃,淑妃和妃嫔这职业

    杨妃,隋末唐初人,名讳不详,生卒年不详。杨妃的出生地史书无记载,《隋书》记载杨妃之父是隋炀帝。 唐初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 徽号未载,安葬地亦不明。据史书记载,吴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这样的身份看似高贵,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也没有公主封号。但是作为杨广为数不多的

  • 抗倭名将李如松,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如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师承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头号幕僚徐渭,宁远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初为铁岭卫指挥同知,后因战功升任神机营副将,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如松出任山西总兵,万历十五年,李如松出任宣府总兵。万历二

  • 司马懿为什么要除掉张颌 有张颌在野心就不能实现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怎么被发现野心的,司马懿除掉张郃,司马懿开始就有野心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颌和司马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曹操的帐下,有一个人是五良将之一,这个人就是张郃,在三国时期,张郃这个人算是一个真正有名的将领,在争夺汉中的时候,虽然在争夺汉中的时候,张郃被张飞打的十分狼狈,最后还匆忙逃走了,但是张郃的实力,不能因为这次事情就被人们小看。张郃最开始的

  • 曹操没杀司马懿才江山易主 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也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一路走来没有敌人,只有,司马昭看穿了司马懿

    对曹操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言桓范,字元则,沛郡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延康元年,担任羽林左监。魏明帝时,历任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高平陵政变(249年)发生后,力劝曹爽挟带皇帝曹芳进入许昌,没有得到采纳,最终被太傅司马懿诛杀。曹操一生中极为

  • 被誉为北魏一流军事谋略家的崔浩,为什么会在晚年受尽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武追杀匈奴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崔浩被灭九族,大唐魏征的下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崔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作为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北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其存在丰富了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泱泱文明。魏晋时期,北魏在拓跋焘的带领下统一北方,建立政权,推行汉文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

  • 拓跋宏正值盛年,为什么毅然选择禅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拓跋宏简介,堂邑父为什么效忠汉朝,拓跋宏儿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拓跋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3岁封为储君,13岁登基继位,14岁生下儿子,18岁禅让帝位,23岁意外驾崩。这是一串刻画出生命曲线的人生数字,将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拓跋弘光辉而又令人扼腕的一生,清晰直白地勾勒出来。有人说,拓跋弘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

  •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损失魏延 这事情对蜀汉损失大不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北伐真的正确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听魏延的建议,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要一味伐魏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北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当时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与司马懿进行了一百多天的对峙,然而由于司马懿畏惧蜀汉的兵力而畏惧不出,不与诸葛亮交手,导致诸葛亮被司马懿成功拖死。在诸葛亮去世前,他为了避免蜀汉的军队在撤退时受到伤害

  • 甄宓作为曹丕的妻子 曹丕为什么在甄宓死后如此对待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与甄宓的爱恨,曹丕为什么赐死甄宓,甄宓喜欢曹植还是曹丕

    很多人都不了解甄宓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20年正月,曹丕继位为魏王。随后,曹丕南下征讨东吴,将甄宓留在了邺城。十月时,汉献帝将帝位禅让于曹丕,曹丕得以登基称帝,建立魏国。在曹丕成为魏国的帝王后,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将他的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为妃,同时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同时也深

  • 是什么导致了崇祯帝的悲催下场?他的性格有什么缺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明之我是崇祯皇帝免费阅读,崇祯为啥不逃亡,崇祯性格多疑怎么造成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作为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一生备受争议,后人对他也褒贬不一。用一句话来总结,崇祯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在政治贡献上,他以强劲、果断的政治手腕,手刃奸臣魏忠贤;知人善用、优待能臣,为大明吏治提供保障;励精图治、勤于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