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逊为什么把自己比作蔺相?到底有何深意?

陆逊为什么把自己比作蔺相?到底有何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43 更新时间:2024/1/17 11:12:53

夷陵之战前,刘备率领蜀军气势汹汹而来,东吴大都督陆逊退到夷陵坚持不出,终于等到刘备疲惫懈怠,一战将刘备击溃,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陆逊所统将领不是资格老就是身份贵,有些根本就不愿意听从他的号令。陆逊虽然拿军令和孙权来震慑他们,但最终还是忍了。孙权事后知道了此事问他:“你为什么当初不告诉我是谁不听从命令的呢?”陆逊说只有自己像蔺相如一样忍辱负重,才能成就国家大事。孙权听了大笑,说的确是这样。

一个前线总指挥,都督各将领抵抗强敌,为什么还要像蔺相如一样忍辱负重?陆逊所说是不是真实?他所率领的将领们是不是像廉颇一样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陆逊所率领的将领的资历 都说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陆逊既然受任为前线主将,自然有绝对的指挥权,那为什么众将领会敢于“扛上”呢?这就要说到这些将领们的资历,可以说,他们一个个资历都要比陆逊牛气很多。孙桓就不用说了,孙权同族,类似于魏国曹姓将军。除他之外,再举两个人看看他们的资历该有多牛。一个是朱然。朱然的嗣父是朱治孙坚时期的老臣,孙坚死后,扶助孙策依就袁术。后来朱治任吴郡都尉,在袁术怀疑提防孙策时,他将孙策的母亲和弟弟孙权接到自己的州里供奉起来。孙权十五岁时,由朱治举荐为孝廉。孙权就是这样和朱然一起学习读书。到孙权接过哥哥的位,十九岁的朱然就被任命为余姚长,后被任命为山阴县令。不久又升任为太守,曹操进攻濡须时(216年)被任命为偏将军。江陵之战时在临沮和潘璋一起合围关羽,因功被任命为昭武将军,封为西安乡侯。

另一个是潘璋。孙权为阳羡长的时候,潘璋跟随孙权,因功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合肥之战,东吴军队被张辽冲垮,潘璋本来是后队,是他冲向前,斩了两名逃跑的士兵,稳住了阵脚,避免了溃败。此后单独领兵驻守半州。在征讨关羽的战役中,潘璋和朱然一起截断关羽的后路,部下马忠捉拿了关羽以及关平和都督赵累。潘璋也因此被任命为振威将军、固陵太守,封为溧阳侯。

就资历上来说,陆逊和以上两人差不多。因陆家是江东世家大族,所以孙权为将军时陆逊就成为了他的幕府,后来出任为海昌屯田校尉,同时兼任县长。再后来因功被孙权任命为帐下右部都。在吕蒙和关羽对阵荆州时,陆逊准确地作出判断,关羽必定会北上进攻魏国,不会对吴国存有戒心。如果再把吕蒙有病的消息传播出去,关羽就更加不会加以防备。吕蒙回去后,向孙权推荐了陆逊,孙权也就此任命陆逊为右都督代替吕蒙。陆逊接任后,马上给关羽写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态度非常谦恭,进一步将关羽麻痹。等关羽从江陵调兵北上时,孙权做出了进攻荆州的决定,并迅速占领了公安和江陵城。在夺取公安和江陵城后,陆逊兼任了宜都太守,率军在江陵的上游作战。蜀国的宜都太守樊友离职逃跑后,陆逊又打败了蜀军的将领詹晏、陈凤,占领了房陵、南乡和秭归,先后歼灭、俘虏、诱降蜀国军队几万人。关羽从樊城后撤来到麦城,为什么不向西南方向的宜都和秭归走,而是向西北方向的山区走呢?就是西南方向已经完全被陆逊截断。荆州平定后,白衣过江夺取江陵城的吕蒙、擒获关羽的潘璋在晋职加爵的同时,陆逊也被孙权升任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娄侯。

从以上履历可以看出,在夺取荆州战役之前,潘璋、朱然等人的资历战功并不比陆逊逊色,孙权所以任命陆逊为抵抗刘备的大都督,看中的是他的远见卓识和对于全局的分析判断能力,而这一切,潘璋、朱然等人并不一定会很清楚。因此,孙权除了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还给了他假节的权力,也当中也有担心他人不听号令的意思。

夷陵之战中陆逊的计策和忍耐 刘备以皇帝之身份率军而来,无论是从气势、地势还是军事态势上来说,都是占有一定优势的,所以他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夺取几百里区域。而作为东吴主将的陆逊则唯有防守,也就是避其锋芒,挫其锐气,最不可取的就是以硬碰硬。等刘备军到了夷陵这个地方,陆逊则不再撤退,而是严防死守。孙桓的部队在夷道被刘备军包围的,请求支援,陆逊的态度是:“不行。”

但是,东吴的将领们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陆逊的防守是害怕了刘备,一个个非常不满。这些将领都是身经百战,是经过赤壁之战、江陵之战考验出来的,他们不满陆逊的防守之策不仅仅是挂在嘴上,而是表现在行动上。当孙桓被包围请求支援时,众将认为他是孙权的同族,都来责备陆逊为什么不去解救?陆逊只能是耐心地给予解释。当这些事多了起来,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听陆逊指挥,他只好把孙权和军令搬出来,这些人才悻悻不快地勉强接受。

面对这种情况,刘备也是无计可施,又赶上夏季炎热,刘备只好将军队移到陆地上来,在一个长长的战线上驻扎。此时两国军队已经对峙七八个月了,蜀军意志沮丧,士兵疲惫,陆逊准备出战进攻刘备。但是,这些将军们又出来反对,理由是攻击刘备应该在刚开始的时候,而不是等他加固了各个要塞的现在。尤其是,当陆逊试探性地进攻了刘备的一个营寨失利以后,众将领更是不满,说是白白地牺牲士兵性命。陆逊不为所动,命令士兵每人拿一束茅草,用火攻拿下刘备的军营。得手后,陆逊下令各军同时发起进攻,一连攻破刘备军四十多座营寨,刘备军全军覆没。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众将领这才服气。

就当是战场上的态势来说,刘备是希望决战的,因为他是进攻一方,而进攻的目的无非是夺取城池或者是消灭敌人的军队。如果这两个目的一个都不能实现,那就意味着失败,至少也是无功而返。有人或许会说,刘备不是已经深入到吴境五六百里了吗?但必须看到,刘备占领的这些区域,只是一个长长的带子,并没有一个重要的城池,这就好比是一个行军的走廊,你走到这头,他走到那头并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就是陆逊到了夷陵再也不退的关键所在。陆逊给孙权的上书说得非常明白,“夷陵要害,国之关限”,“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换一个角度理解问题,刘备得不到夷陵,不管是五百里还是六百里,无非是走了一段路而已,只有得到了夷陵,刘备才算得到了初步的胜利。进一步说,只有得到了荆州,才算到达了战役目的。

但东吴将领们并不理解这些,他们都不怕出战,而是最怕窝囊地的等待。夺取荆州之战到夷陵之战不过是三年时间,要让这些击败名将关羽的将军们就这样一直守着,还真就是难为了他们。就一个身经百战且立有大功的将军来说,一连七八个月防守防守再防守,实在是有点儿憋屈。从这个角度来说,陆逊和这些将军们,还真有点儿廉颇和蔺相如的味道。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归国后被任命为上卿,战功无数的廉颇心中不服,走路也要占个中间,但蔺相如让着他,你想发火还真是无从下手。陆逊也是,将军们一个个功勋卓著,想让他们明白必须避刘备锋芒的道理还真有点儿难,所以只能是任你怎样喧嚣,他那儿只有忍着。当他人不让你忍了,道理讲不通了,就只好拿出孙权的符节来威慑他们。

陆逊曾经给将军们说:“国家之所以要委屈各位接受我的指挥,是认为我还有一点长处值得称道,能够忍辱负重的缘故。”从夷陵之战的整个过程来看,陆逊的这番忍耐,还真的不比蔺相如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勃、灌婴、樊哙同样功勋卓著的人,为何没被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功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一度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继而实现中央集权统治。然而,到了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在汲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后,却采用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制”,除在中央直接管辖区域推行军衔之外,却将韩信、吴芮、彭越等人分封

  • 投降时机最好的三国大将:张燕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诸侯稍有点儿势力有点儿名气的,他们的目的都是想代汉而立,最起码也是独霸一方,列土封王。但凡事都有一个例外,有一个人就不是这样,正当他在起势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投降或者依附别人,而正是他这种正确地选择了投降或者依附,使他得以最终封侯,而这种结果,在三国所有那些被称之为“贼寇”的黄巾余部当中,结局是最

  • 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姬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刘邦众多的老婆当中,正妻吕后最怨恨的就是戚夫人戚姬。刘邦死后,吕后生的儿子刘盈当上了皇帝,为汉惠帝。汉惠帝虽然仁慈,但为人太柔弱,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吕太后手中。太后吕雉设计杀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以后,又对戚姬下了狠手。她让人把戚姬的手脚砍去,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上哑药,然后扔到猪圈里,还说这就

  • 战国时期两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她们有何作为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认为,刘邦的老婆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际上的女皇帝,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来说,这没有错。不过,要是说起女人在一个独立的国度里执掌政权,却是在她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并且还不是一位,而是同时出现了两位,这就是赵国的赵太后和齐国的君王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统一中国以前这段历

  • 到底是谁建议曹丕不拘常礼即刻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临终前做出了一个决定,调自己最能打仗的儿子曹彰前来洛阳。因为曹操比较喜欢第四子曹植,曾经想将他立为继承人,而曹植就在身边,再把这样一个带兵的儿子调来,让他们汇合到一起,这不免让人产生不同的猜想。虽然曹丕已经被立为太子,但由于继位需要曹操诏令,也就是所谓的遗诏,曹丕并没有像常礼那样,马上即位。对于

  • 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一生情路坎坷死因迷雾重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生于1564年,是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第三个儿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同胞兄弟。年轻时和其兄努尔哈赤外出闯荡江湖,在其兄的帮助下俩人参军作战,在战场的磨练下成就了一身强健的体格和高超武艺。图片来源于网络成年后的舒尔哈齐发展武装,通过政治联姻,吞并小部落等手段,统一各部建立女真,形成一股抗

  • 韩愈家谱 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代文豪韩愈的家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韩愈家谱,韩愈在唐代非常的出名,给我们带来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那么韩愈的家谱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韩愈的家世,韩愈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有个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具有很高的才学能力。网络配图韩愈族谱豫西南唐河、桐柏、社旗、泌阳四县部分韩氏近年来在续修家谱时,得见

  • 解密三国演义为何不写帮曹操击败马超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杨阜在三国演义里,着墨很少,那是因为罗贯中扬刘贬曹的立场,把杨阜轻描淡写的,实际上,以杨阜的智、勇、忠、义、廉、直,即使不能与诸葛亮司马懿相比,也应该和陈群、顾雍、二张等人相比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在马超攻打冀城时,这冀城本来是一座危城,想拿下并不太难,尤其是守军中的主要领导已经动摇,应该是冀城瓜熟蒂落

  • 他是蜀汉后期第一名将却被小说家毁了6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现之前,尊刘贬曹的情况远没有这么严重。但是自从罗贯中完成了这部作品之后,刘备成了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曹操则成了一代奸雄。但是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与真实的历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图片来源于网络现在很多人会把一系列文学作品作为历史剧去思考,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三国人物中,魏延绝对是一个

  • 秦始皇到底有多残忍,为一个外来客杀死一村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我一统天下的皇帝就是秦始皇,在治国之初秦始皇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图片来源于网络虽然也是国泰民安,但是在秦始皇的后期他为了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经常是劳民伤财犯下了种种滔天的罪行。大家都知道在秦始皇后期他自认为自己是千古一帝。所以在一直祈求长生不老,所以派了徐福的人经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