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

在书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为何对樊哙的评价很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03 更新时间:2024/2/4 22:16:13

影视剧中,樊哙多为一个英勇无惧的武士形象,他为人忠诚、威猛,是刘邦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史记》中,其实司马迁对樊哙的评价很高,称如果没有他那沛公的大业几乎半途而废,指的就是在鸿门宴上,樊哙机智救出刘邦。也正是通过此事,后人在看樊哙时,会觉得他不止忠勇神武,还足智多谋,如果只从外表看或许还真看不出来。那有关樊哙的故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樊哙“以屠狗为事”,是刘邦的酒肉朋友。刘邦时任亭长,押送徒役前往骊山途中的芒砀山时,因徒役逃跑过多,索性把他们悉数放跑,自己率十余名死忠隐居沼泽地。樊哙作为刘邦的粉丝,毅然选择“与高祖俱隐。”

陈胜起义后,反秦武装成烽火燎原之势。刘邦顺应民心,攻打沛县。樊哙力助刘邦“攻下沛”,并在刘邦被立为沛公后,担任其随从副官。从此,樊哙死心塌地追随刘邦南北征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一直打进秦都咸阳。

刘邦攻占咸阳入关,犹如叫花子闯进百宝宫,被秦宫富丽堂皇的装饰及花枝招展的后宫佳丽们吸引,“意欲留居之。”樊哙看出刘邦是“屎壳郎爬鞭梢----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力谏他不能贪恋眼前的富贵荣华,立即迁出秦宫。刘邦置之不理,每日犬马声色。樊哙急中生智,与智囊张良沟通后,才使刘邦终于“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使项羽失去攻击刘邦的借口。

果然,项羽连连克服强敌抵达函谷关时,得知刘邦已攻入咸阳且派兵把守函谷关后,怒不可遏,派英布打下函谷关,率四十万精兵驻扎新丰鸿门,并欲于次日攻击仅有十万兵力的刘邦。

刘邦在项伯与张良的精心策划布局下,次日亲率骑兵连面见项羽。刘邦卑躬屈膝委曲求全,一脸无辜,再三声明自己入关后,“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这招扮猪吃老虎的妙计果然生效,项羽毫无戒心,设宴款待。

范增见大事不妙,赤膊上阵,召项庄进帐舞剑,伺机刺杀刘邦。已被刘邦收买的项伯识破诡计,拔剑起舞保护刘邦。张良趁机溜出军帐召来樊哙救驾。樊哙闯帐后几乎复制了刘邦之言:“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此言足以证明,刘邦一方虽尚弱小,却早已众志成城,统一口径;而项羽一方虽强大,却各怀心思分崩离析。所以,鸿门宴历来被视为楚汉战争的转捩点。

鸿门宴后第二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

樊哙随刘邦“还定三秦”,力破楚军,屡立战功,又“从高祖击项籍”,在兴汉灭楚战役中劳苦功高。“项籍既死,汉王为帝。”樊哙凭“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

汉建,樊哙娶吕后的妹妹吕媭为妻,从开国元勋升为刘邦连襟,更受姐夫重用。他先后随刘邦平定燕王臧荼及楚王韩信叛乱,被“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其后,他马不停蹄陪伴刘邦消灭韩王信、代王陈豨、燕王卢绾,为汉初剿灭异姓王反叛立下汗马功劳。

樊哙非但没有居功自傲,反而低调做人。韩信被从齐王徙为楚王继而贬为淮阴侯后,依然自视过高,羞于群臣为伍。樊哙却待其如初,在韩信登门拜访时,极尽谦卑地“跪拜送迎,言称臣”。韩信自信心爆棚,大笑出门:“想不到我韩信竟然沦落到与樊哙这等货色为伍的地步!”樊哙置若罔闻,礼送出门,充分表现出容人之量。

异姓王们跟随刘邦兴汉灭楚后,因各种原因先后心怀鬼胎举兵谋反,极大消耗了大汉的财力物力。黥布反叛时,刘邦因心力交瘁,重病在床,心烦意乱,诏令侍卫不准任何人入见。重臣周勃与灌婴虽心急如焚,但都不敢贸然求见。十余日后,樊哙忍无可忍,率先“排闼直入”,带领大臣们闯入刘邦寝宫。

刘邦正枕着宦官的大腿睡得口水横流,樊哙泪如雨下劝谏:“陛下,当初您率臣等在沛县起义,最终平定天下,多么威武雄壮啊!如今天下已定,您却为何如此懈惫!您病得如此沉重,群臣震惊恐惧,唯恐失去主心骨。没想到您不召见群臣商议国家大事,为的只是与这个宦官亲密私处!陛下难道彻底忘却赵高秦二世之事?”这番话逗乐了刘邦,他“笑而起”,与群臣商议后,决定御驾亲征黥布。

刘邦抱病平定黥布回转长安后,伤势复发,卧床不起。在接到燕王卢绾叛乱奏报时,刘邦心力交瘁,委派樊哙以燕国相国身份,率重兵讨伐卢绾。

自古伴君如伴虎。樊哙作为刘邦最亲近的连襟和重臣,本该高枕无忧。但是,因吕后在刘邦病重期间,不时越俎代庖干预朝政,又倚仗妹夫樊哙智勇双全手握重兵,在朝廷中颐指气使,趾高气扬,公然欺凌刘邦的爱妾戚夫人和儿子刘如意。因此,当樊哙率部出征后,有人不怀好意地提醒刘邦:“陛下,樊哙与吕后姐妹俩串通一气,企图等陛下归天后图谋不轨,率兵将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等人斩尽杀绝。陛下必须趁早提防!”

刘邦虚实莫辨,“闻之大怒”,大骂:“樊哙这条白眼狼,分明是见老子病重,竟然盼着我死!”他与陈平密议后,遣陈平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到樊哙军中传诏。命令陈平抵达军营后,宣布由周勃执掌帅印,立斩樊哙。

陈平与周勃在途中商议如何执行刘邦诏令,“陈平畏吕后”,便对周勃道:“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兼连襟,如此尊贵的皇亲国戚,岂可随便动手?皇上是听信他人谗言,才派出我俩出这趟苦差。我俩如果真杀了樊哙,恐怕吕氏姐妹会怪罪我俩。依我之见,不如把樊哙抓起来,用囚车押回长安,死活由陛下钦定!”

樊哙被陈平逮捕押解返京后,“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

“孝惠六年(前189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汉惠帝即位后,因性格柔弱,朝政大权悉数落入母亲吕后之手。吕氏性格强悍,打压开国功臣,专为吕家谋利益,“立诸吕为王。”樊哙的亡妻吕媭被姐姐封为临光侯后,狐假虎威“用事专权,大臣尽畏之。”吕后驾崩后,周勃与陈平发动政变,率忠诚于汉室的“大臣诛诸吕、吕媭婘属。”吕媭与继承樊哙舞阳侯爵位的嫡子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被诛杀。樊哙如果黄泉下有灵感,不知作何感想!

樊哙堪称智勇双全的名将,鸿门宴只身独闯项羽军帐,誓与刘邦同生共死,力谏刘邦审时度势不辞而别,忠勇形象跃然纸上;建国后不顾安危率众大臣直闯刘邦寝宫,说服刘邦御驾亲征平叛,浩然正气令人钦佩。曾国藩盛赞:“哙之鸿门被帷,拔剑割彘,与夫霸上还军之请,病中排闼之谏,皆阳刚之气之所为也。”

樊哙54岁辞世,死得正是时候。他若健在,必被卷入拥刘抑或拥吕的政治漩涡中。拥刘,则意味着吕氏家族划清界限,以吕后之心狠手辣,樊哙凶多吉少;拥吕,则苟活愧对汉室,死后无颜见先帝于黄泉。非但一世英名付诸东流,反而留下千古骂名。所以,樊哙因祸得福,得以保全美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孝宗朱祐樘不立妃,不纳妾 朱祐樘为什么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孝宗朱祐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年号弘治。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

  • 被杨贵妃视为情敌,让唐明皇念念不忘的梅妃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江采萍(710年—756年),号梅妃,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宠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因擅使石斛珍珠汉方养肤,别号斛珠夫人。梅妃出生于一个生长在悬壶济世的医道世家。江采萍出生时其父江仲逊早已年过三十,所以江仲逊对他可谓是宠爱有加,从小就对其寄于厚望。以《诗经·召

  • 明朝时期有四位宰相 除了李善长剩下的三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宰相,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宰相制度是一直存在的制度,一直到明朝,明朝的初年也是有宰相的,但是后来因为造反的原因,朱元璋就废除了宰相制度,所以终明一朝,只有四位宰相, 当然了,也都是朱元璋时期任命的宰相,不过这四位宰相的下场,有三位都是没有得以善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 繻葛之战对郑庄公而言意味着什么?郑庄公是如何韬光养晦成就霸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郑庄公的故事。繻葛之战,郑庄公重创周桓王军队,使得周天子从此颜面扫地,对其他诸侯国的话语权从此一落千丈。郑庄公也就此开启了霸主之路,不过郑庄公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其实多亏了他善于隐忍的性格,不然他可能连郑国君主之位都坐不稳。因为郑

  • 项忠作为明朝中期的名臣,他在任期间有着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项忠(1421年-1502年),字荩臣,号乔松,浙江嘉兴人。明朝中期名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景泰年里任广东省副使,曾前去镇压瑶民起义。天顺初期,任陕西省按察使,正值陕西省饥荒,项忠开仓放粮,赈济灾荒。天顺七年(1

  • 齐桓公是个怎样的君王?他为何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可以说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霸主,也被称为是春秋五霸之首,而且尽管春秋五霸的争议很多,但齐桓公却是大家公认的。但其实,齐桓公自己本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才华和能力,如果单纯从这一点上来说,齐桓公并不算出众,甚至可以说很

  • 吴氏这位明宪宗的第一任皇后,她被废黜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吴氏,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人,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一任皇后。天顺八年(1464年)七月二十日立为皇后,天顺八年(1464年)八月因杖刑万贵妃,而激怒明宪宗,被废为庶人。明孝宗在冷宫出生后,吴氏曾悄悄抚养过几年。孝宗继位念及吴氏的养育恩,命服膳皆如母后礼。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说起彭时这位明朝内阁首辅,他又是如何历仕三代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彭时,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庐陵安福(今江西吉安市安福县)人。明朝名臣、内阁首辅。彭时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为天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勤奋、忠于职守,辅政近三十年,持正不阿,与商辂齐名。《明史》评价道:“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

  • 明神宗连国家大事都不太爱管,但为何唯独宠信郑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个对皇帝妃嫔不太尊重的时代。早期皇宫中还有一项制度是如果皇帝去世,妃嫔们还要跟着殉葬。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很不人性化。后来这一政策被废除了,可是表现出了明朝时期后宫是被轻视的,专宠这件事情更不太可能发生。不过在明神宗时期,有一个郑贵妃,确实专宠于后宫。明神宗是一个连国家国事都不太爱管的人,一心喜欢

  • 揭秘赵高为何能够得到秦始皇的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指鹿为马,二世而亡”,提到赵高他是秦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奸臣。“指鹿为马”、“沙丘政变”与赵高都存在直接的关系,而赵高历来在大家的脑海中一定是个奸佞形象。“留侯椎铁荆卿匕,不及秦宫一赵高”,当年荆轲不管怎么努力,不管做了多久的准备,最后都没有能够刺杀始皇成功,而赵高却不费一兵一卒,将秦国颠覆,实在是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