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诸多皇帝当中,朱元璋如何白手起家建立明朝?

在历史上的诸多皇帝当中,朱元璋如何白手起家建立明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89 更新时间:2024/1/27 13:13:45

历史上的诸多皇帝当中,有许多是白手起家打下的天下。毕竟王朝更迭,新旧交替,世袭的功勋会磨灭,龙椅的主人会易位,没有哪一个王朝可以永远地统治天下。而这些白手起家的皇帝中,大部分曾经混迹江湖,身上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江湖习气,比如重义气,散钱财等等。如果他们都是奸诈的小人,恐怕也根本无法笼络人心为自己打下江山。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仁君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即便后来称帝也从未拿起帝王的架子与二人始终称兄道弟。今天我爱历史网要说的“义气”皇帝,就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小时候真的是穷的叮当乱响,家徒四壁,以为人放牛为生。但是在他放牛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他讲义气重朋友的品质,这段故事在很多史料中都有记载,特别是在吴晗先生所著的《朱元璋传》中更是有非常细致的描述:

当年朱元璋还是个放牛娃的时候已经与徐达等人相识,那时候他们还都是一文不名的孩子。但是朱元璋就显得与众不同,一次众人饥饿难耐,实在是找不到吃的了,朱元璋看看自己放的牛,突然提议把自己牵出来的小牛犊就地宰杀来充饥。其他人听到以后自然是双手赞成,那时候对于贫困的少年来说吃一顿肉是很奢侈的事情。大家吃饱以后才意识到,朱元璋吃了自家的牛,回去该如何交代?没想到朱元璋大义凛然地站出来,说牛是钻进了石洞里,寻不回来了,都怪自己一时疏忽没有将牛照料好,这一切后果都由他一人承担。最后朱元璋被主人痛打一顿,赶出了家门,但他始终没有出卖自己的伙伴。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朱元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树立了威信,宁愿自己挨打受苦,甚至是丢掉赖以生计的饭碗也要维护同伴的作风让大家对他心服口服,渐渐地开始把他视作领导。

和朱元璋一起经历“偷吃牛犊”事件的小伙伴中,有一个叫汤和的人。他比朱元璋大三岁,在朱元璋投奔红巾军反抗元朝之前他就已经在红巾军中了。有说法称就是汤和致信朱元璋让当时已是和尚的他加入红巾军的,当朱元璋来到红巾军后发现汤和当时已经是千户了。大家有了上下级的关系,但是汤和根本不管这一套,对朱元璋恭敬有加。当时的红巾军里,朱元璋可算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小辈,虽然元帅郭子兴非常赏识朱元璋,在他加入红巾军以后没多久就提拔他做亲兵卫队的小头目,还把自己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对他的喜爱可见一斑。而这个养女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马皇后。即便有了如此礼遇,朱元璋在红巾军中的威望仍不足以服众,还是有很多兵士不肯听他命令。这时候汤和做出了表率,对朱元璋的指挥完全服从,说一不二,让东绝不往西。这让朱元璋在军中的地位迅速巩固,也让他感受到了兄弟情的温暖。

在红巾军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件事,让朱元璋在军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在红巾军中并不是统一领导的,分成了很多阵营属不同山头,大家虽然都是红巾军,但是互相之间并不服气,经常发生斗殴事件。这次遭殃的就是朱元璋的领导郭子兴,在路上遇到冤家的他直接两句话不对付被对方给绑了回去关进了地窖里。消息传来部队里人心惶惶,大家全都乱作一团,郭子兴的亲信和家人全都束手无策,甚至还有些人直接躲了起来怕被牵连。这时候朱元璋却选择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去营救郭子兴。

大家都觉得朱元璋此行是凶多吉少,而他却说:“郭公有大恩于我,现今有难,我若只顾自己不去搭救,还能算个人吗?”他利用几个山头之间的矛盾,互相劝阻,最终竟奇迹般地阻止了一场争斗,随后又只身跳进地窖将被囚禁的郭子兴救了出来。

这件事之后,所有人都对朱元璋刮目相看,本就十分欣赏他的郭子兴更是将他看作生死之交。实际上朱元璋投奔红巾军以后,一直都是以义气待人,对人对事都凭良心,这也是他能够迅速从诸多兵将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即便是身份发生了反转,朱元璋依旧保持着对兄弟的信任。郭子兴在后期被其他势力挤兑的厉害,无法容身,走投无路最后找到朱元璋。彼时朱元璋已经有了几万人马,可以说是一个小头目了。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把自己的兵马交给郭子兴,仗义可见一斑。

后来朱元璋四处征战,将叛军收服,一战俘虏敌军数万人,这个数字在当时可是个大数目了。然而在那时,俘虏的下场通常都很悲惨,尤其是叛军。这些人就觉得自己是死定了,一片哀嚎。这时候朱元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措,他从这些俘虏中挑选了500名壮士,给他们解放出来,并且配备上了装备做自己的贴身侍卫。甚至晚上睡觉都让他们在外面把守,而撤走了之前的守卫,这样的举动在别人看来无异于自杀,然而朱元璋却泰然自若,睡的香甜。这些俘虏本是抱着必死之心,现在一看竟然能够得到如此信任,自然是干劲十足,死心塌地为朱元璋卖命。这些生力军为朱元璋日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是计策,但也是朱元璋性情使然

虽然在大明朝建立之后,这些老臣最后都不得善终,哪怕是和朱元璋一起吃牛犊、打天下的生死之交,最后除了重病不能自理的汤和以外,都没有逃脱朱元璋的毒手,但这已经是后话了。朱元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仗义与胸怀是他能够最终登上龙椅的关键所在,民间出身的英雄,如无气魄,那恐怕只能终其一生也是“小人长戚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仓一生从未带兵打仗,但他的名气为何却在魏延之上?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蜀汉名将魏延,或许很多朋友都知道他的故事,虽然结局不好,但是他为了蜀汉镇守将近10年的汉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个人看来,他是功大于过的!若论名气大小,在三国时期其实能超过魏延的将领确实不多。不过今天我爱历史网要介绍的这位猛将比较特殊,虽然一生从未带兵打仗,但是他的名气却在魏延之上。此人到底是谁

  • 刘备儿子和曹操孙权儿子相比 刘备的儿子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儿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的儿子文章盖世,孙坚的儿子武功盖世,那么刘备的儿子拿什么跟他们比呢?真不好意思,刘备压根没时间教育自己的儿子。在刘禅成长的这段时间里,刘备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寄人篱下的日子是真不好过。刘备整天忙着的就是应酬应酬再应酬,哪还有

  • 得到凤雏庞统后刘备是如何对待他的?为何只让他做县令?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刘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三国演义》中,曾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名为马跃檀溪,说的是刘备到荆州之后,刘表待之甚厚,当时刘表打算废长立幼,刘备出言制止了刘表,就此得罪了刘表的后妻蔡夫人。当时蔡夫人让他的弟弟蔡瑁在襄阳设宴款待刘备,其实是打算借设宴的机会诛杀刘备。由于伊籍与刘备交好,他得

  • 李治爱过萧淑妃吗?为什么萧淑妃后来会被贬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萧淑妃的故事。古兰陵郡,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出了一个顶级门阀:兰陵萧氏。他们的祖先是汉宣帝时期太子太傅萧望之。在未来的数百年中,这个家族经历了起起伏伏,却从未从第一梯队落下。到唐代,走出个著名的悲剧女人,即高宗萧淑妃。

  • 董卓能够策反吕布是因为赤兔马吗 其实吕布并不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董卓策反吕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汉末年也就是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让本就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走向灭亡,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灵帝驾崩,继位者是年少的刘辩,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矛盾激化,大将军何进被十常侍所杀,袁绍也是见缝插针,东汉的

  • 吕布自身的实力那么强 吕布最后为什么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布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时期其实有很多厉害的人物,其中吕布就是在当时被人们称为飞将的人物。但其实他虽然在当时特别骁勇善战,又很勇猛,很多的人都想要让吕布为自己所用,但是吕布似乎并不是一个很聪明之人,他先后给很多人做事,却经常地做出背叛对方的事情,除了杀害董

  • 小说中单刀赴会的人是关羽 历史上真正的主人公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单刀赴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文学作品都是由作者预先预设的思想,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打上了作者好恶的烙印。例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尽管小说的主题是真实的三国历史,但因其作品的基调却是“褒刘抑孙贬曹”。因此,在情节设置上,为了将刘集团人物刻画成或者是英雄无敌,或者是谋断天

  •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那么耍大刀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公面前耍大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关公,大家都知道被人称之为是“武圣”,而且关公的形象就是一个手拿青龙偃月刀,脚跨嘶风赤兔马的忠义形象,而且关羽的武艺十分的高强,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一口大刀是舞得虎虎生风。而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都听说过“关公面前耍

  • 如果袁崇焕不死,明朝还会不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袁崇焕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虑事不周。举两例,擅杀毛文龙,对毛文龙的部属又不作妥善安置,使许多人投了后金,为渊驱鱼,情报工作做得不好,皇太极越长城进攻北京他却不知道,沈阳到北京有多远,皇太极兵马长途跋涉岂能长期保密,只要袁崇焕在沈阳有细作,早将情报报了袁崇焕,可见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袁崇焕与皇太

  • 李静训的身世有多显赫?她为什么能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墓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957年,考古工作者们在陕西省西安市梁家庄附近发现了李静训墓,这也是目前所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等级规格最高的隋代墓葬。墓室中的石棺被技艺高超的石匠雕刻成了造型逼真的殿堂模样,其中的陪葬品累计230余件,种类十分齐全,几乎囊括了李静训生前所需的所有日常用品。除了石棺难以运输而被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