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传庭有什么本事?为什么说“传庭死,而明亡矣”?

孙传庭有什么本事?为什么说“传庭死,而明亡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55 更新时间:2024/2/7 3:27:5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传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崇祯17年3月李自成率大军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煤山上吊自杀,他留下遗言“诸臣误我”和“大臣皆可杀”。其实崇祯时期猛将如云,如果他能用好这些大将,明朝根本不会亡国。

有这么一位大将,他忠诚耿直,能征善战,最后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但是死后却得不到崇祯的抚恤。他就是孙传庭,大明最后的基石,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到底有何本事,能得到如此赞誉?

1.正义耿直

万历47年,年仅26岁的孙传庭中了进士。进入仕途后,由于他表现良好,于天年间从商丘知县提拔为吏部主事。此时正是孙传庭大好年华之时,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此时孙传庭却辞官归隐了!因为此时正是时魏忠贤把持朝政,正直的孙传庭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当时也许有许多人看不惯魏忠贤,可是有多少人能像孙传庭这样因此而砸了自己的饭碗?

2.忧国忧民,勇于担当

崇祯8年,此时的魏忠贤早已经被崇祯所杀,正是农民军势力鼎盛之时,农民军攻占了凤阳.把崇祯的祖坟给刨了,崇祯下了《罪己诏》反思自己的过错。大臣们很紧张,因为大家都知道崇祯不是一位好伺候的主,他一不开心就要砍大臣们的头。

在局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孙传庭决定结束隐居生涯,出山为君分忧。出山后的孙传庭还是做回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做了几个月的文官,由于表现优异,他很快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但是孙传庭追求上进,这点成绩在他看来不算什么。

崇祯9年3月,孙传庭主动请缨,担任陕西巡抚!从此孙传庭完成由文官转变为武将的华丽转身。这一决定显示了孙传庭极强的责任心。因为陕西是农民军起源地,当时的革命领袖闯王高迎祥和后来的革命领袖李自成都是陕西人,陕西是当时农民军闹腾得最厉害的地区之一。陕西巡抚在和平年代是许多人挤破脑袋都想争取的职位,但是此时此刻的陕西巡抚明显是一块烫手山芋,大家对它避之不及。而孙传庭恰恰在这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为君分忧,他的这份责任心和胆略让人敬佩!

3.出色的军事才能

虽然陕西巡抚官职挺大,但是孙传庭既没兵又无饷,因为朝廷给不出!尽管困难很大,但是这并没有吓退孙传庭。他在几百年前就已经领会到铁道游击队的精神——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孙传庭就打造了一支铁血强军——战斗力在明末排名第二的秦兵!

秦兵的特点是以亲戚关系建立的陕西特色部队,军中士兵们大多为亲戚,这样一人战死可以激起全军复仇的斗志。孙传庭的这个治军思想在几百年后被曾国藩效仿并发扬光大,曾国藩建立的湘军大多为湖南人,战斗力同样彪悍,不同的是曾国藩用了数年才打造出湘军,而孙传庭只用了几个月!孙传庭真奇才也!

崇祯9年7月,孙传庭带着仅训练了四个月的秦军痛击高迎祥,高迎祥打不过孙传庭,于是想从子午谷进入陕西,偷袭西安。孙传庭对高迎祥的作战方案洞若观火,他率领大军在子午谷的出口黑水峪设伏。15天后,当疲惫的高迎祥大军终于到达黑水峪时,被以逸待劳的孙传庭大军打得大败,高迎祥本人也被俘,后来被押至北京凌迟处死。

崇祯11年,孙传庭与洪承畴珠联璧合,两人在潼关设伏,打得李自成仅以18骑兵落荒而逃。自此,崇祯朝的民变基本被扑灭,大明看到了曙光。同年8月,清兵入侵,京师戒备,崇祯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拱卫京师。

由于孙传庭主战,得罪了当时的主和派兵部尚书杨嗣昌及太监高起潜,杨嗣昌于是向崇祯建议,将秦军留下用于守卫蓟辽。孙传庭极力反对,认为“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

但是,由于杨嗣昌深得崇祯的信任,崇祯决定听从杨嗣昌的建议留下秦军。孙传庭急怒攻心,耳朵失聪了,孙传庭不得不向崇祯请病辞职。但是杨嗣昌还是不放过孙传庭,他向崇祯进谗言说孙传庭是对皇帝留下秦兵的决定不满,因此托病辞职。昏庸的崇祯不分青红皂白,将孙传庭投入大牢关了三年!

在这三年时间,李自成果然像孙传庭担忧的那样,因为秦兵被调走,李自成重新发展壮大起来。此时杨嗣昌已死,崇祯手上可用的大将不多,于是在崇祯15年2月,崇祯将孙传庭放出来,将扑灭农民军的希望寄托在孙传庭身上。

但是此时的农民军早已非吴下阿蒙,他们的装备和实战经验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孙传庭的境遇还是和三年前一样——无兵无饷,要靠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尽管困难重重,孙传庭还是像变戏法似的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招募到一支大军。

期间崇祯的不断催促孙传庭出战李自成,孙传庭上书说兵新募,不堪用。请求崇祯给一定的时间练兵,但是刚愎自用的崇祯拒绝了。崇祯15年10月,孙传庭在崇祯的压力下,不得不率领一帮新兵蛋子,与李自成决战。

孙传庭率领的新秦兵与李自成的大军在鲁山与郏县之间相遇。孙传庭决定智取,他先设下埋伏,然后派总兵牛成虎为诱饵,吸引李自成部进入埋伏圈。李自成果然中计,进入埋伏圈。孙传庭指挥军队追击农民军30多里,打得李自成损失惨重。可惜天公不作美,此时下起倾盆大雨并且持续多天,客场作战的孙传庭的粮草供应不上,将士们只能采集没有成熟的青柿充饥。

狡猾的李自成命人将缴获的金银财宝全部扔在地上。这时孙传庭所担忧的新兵不堪用的缺点暴露出来,他们不顾军令一窝蜂地哄抢李自成军丢弃的珠宝。李自成看到孙传庭的阵型已乱,于是挥师反击,此役孙传庭先胜后负损失惨重,不得不帅军撤回陕西。

孙传庭在战败返回陕西后,打算防守潼关。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孙传庭重新招募到十万新兵,他敏锐地察觉到李自成必定会攻西安,而潼关是取西安的必经之道。只要守住潼关,李自成必定粮草不继,那时官兵再出击,胜算很大。但是昏庸的崇祯不听孙传庭的解释,勒令孙传庭出潼关与李自成决战。崇祯16年8月,在崇祯的不断催促中,孙传庭被迫帅十万大军,越出潼关,开赴河南与李自成决战。

李自成同样抓住了这场战斗最关键的问题——后勤补给。他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地策略,战略性地放弃部分阵地。于是官军一路势如破竹,八月收复洛阳,九月攻克汝州。接着孙传庭又转战到郏县与李自成激战,差点活捉李自成。

在一片大好形势下,老天爷又出手帮助李自成了。此时连续下了七天大雨,官兵的火器无法使用,进攻威力大减,同时李自成又派刘宗敏断了官兵的粮道。

粮道被断的官兵军心动摇,孙传庭被迫回军准备打通粮道,他率领自己的秦兵回师,而留下陈永福的河南兵断后,河南兵听到这个消息非常不满,结果孙传庭的秦军刚刚开拨,河南兵哗变也跑了。于是悲剧发生了,原来的有计划撤退变成了大溃败,李自成挥军追杀,此役变成李自成上演大屠杀,官兵有四万多人被杀,大批的军用物质也被李自成缴获。

孙传庭带领新秦兵所打的这两场战役十分让人惋惜。他在士兵新募还没形成战斗力的情况下,出奇谋在战役初始阶段取得了胜利。但是最后他败给了老天爷和崇祯的催促。他比项羽更有资格高喊:“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4.将忠诚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此役之后,秦军锐丧尽,孙传庭退守潼关。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关。随后李自成以十万大军追击孙传庭,孙传庭看着蜂蛹而至的农民军,并不惧怕,他和监军副使乔迁高挺枪杀向敌军,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沙场。孙传庭将他对大明的忠诚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5.传庭死,大明亡!

令人心寒的是,崇祯得知孙传庭战死的消息后,开始是准备给予抚恤的。由于找不到孙传庭的尸体,崇祯竟然怀疑孙传庭诈死,因此取消了对孙传庭的抚恤。崇祯的刻薄寡恩最后收到了报应,之后再无人真心为他卖命。崇祯17年3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在煤山上吊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玉娘和李凤娘有什么相似之处?她们都十分败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玉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俗话说得好,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在默默支持他。历史上这样的正面例子很多,如长孙皇后与李世民,马皇后与朱元璋,张皇后与朱温等等,这几位帝王能取得事业的巨大成功,他们善良贤惠能干的妻子功不可没。但是,也有这样一些反

  • 宋孝宗赵昚其实是个平庸之辈,为何能有好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孝宗赵昚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孝宗赵眘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较高,认为他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其实赵眘不过是一名庸人而已,他意志薄弱、不善用人,空有复兴的壮志,却缺乏复兴的才干。赵眘继位后很快给岳飞平反,并且起用抗战派的张浚。张浚向赵

  • 朱温作为后梁的开国皇帝,为什么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朱温是后梁的开国皇帝,一般开国皇帝名声都不错,但是朱温绝对是个例外,身为开国皇帝的他毫无忠义廉耻,因此在历史上名声特别不好。1.三家姓奴,对旧主不忠公元875年,黄巢揭竿而起。时年26岁的朱温与二哥一起投身起义。朱温骁勇善战

  • 秦法在统一六国后为何不管用了 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商鞅变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认为商鞅变法的成果,在秦朝统一后就失去了效用,甚至把秦朝灭亡的责任推卸给商鞅变法,是极不恰当的观点,这种观点没看清楚商鞅变法的实质,更混淆了商鞅变法与秦法之间的关系。估计有人要反驳我,秦法难道不是商鞅变法的具体表现形

  • 李斯被杀前留下遗言 死后不就就验证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斯遗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预言家,他们能提前预料到一个王朝的毁灭或者是一个王朝的兴起,有些人这些预言家特别的神。他们并不是神,而是根据事实来推测的。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的这位主人公叫李斯,他也算得上半个预言家,他在临死之前说了

  • 李密在瓦岗寨取得了哪些成功?他归唐后为何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密出身高贵,他的曾祖父李弼是北周大司徒,祖父李矅是北周柱国,父亲则是隋朝上柱国,可谓家世显赫。李密是隋朝末年的风云人物,大业九年(613年)六月,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造反,李密作为军师为杨玄感献计,可惜不被采纳,最终杨玄感失

  • 李重茂都已成为唐朝皇帝了,他为何还会被逼下诏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女皇武则天病重,丞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迎中宗李显复位。中宗复位之后,大封子女等为王和公主,这其中最小的儿子就是被封为温王的李重茂。做为第四个儿子的李重茂原本离帝位相当的遥远,因为在他的前面有三个哥哥,但时事无常,他的长

  • 关羽投降曹操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投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拜关公呢?但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今天本文要说的主题是对于关羽忠义的分析和关羽在战争

  • 刘贺虽在位27天就被废了,但为何在史书中没有正面评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在位时间短的皇帝大概只有秦二世胡亥,但秦二世胡亥好歹还在位两年之后才被干掉。今天我爱历史网要说到的这个皇帝,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月,却因为昏庸无能,足足被骂了两千年。这个皇帝,就是西汉废帝刘贺。刘贺何许人也?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他的父亲,是西汉昌邑哀王刘髆。按说刘贺的命运也算是不太好,在他还

  • 严世蕃有哪两个特点?他是如何害死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严世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严世蕃是明代大奸臣严嵩的儿子。他有两个特点:一是丑。他的脖子短,十分肥胖,还是个独眼龙。二是聪明。他记忆力很强,博览群书,深通人性。1.博闻强记,善于揣摩皇帝的喜好严世蕃博闻强记,熟悉典章制度,而且深通人性,很善于揣摩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