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如果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会是什么结局?

韩信如果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会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814 更新时间:2023/12/9 9:41:29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韩信的文章。

韩信平定齐地之后,谋士蒯通曾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然而最终被韩信所拒绝。那么,如果韩信依蒯通之言自立,天下局势会发生什么变化,韩信的最终命运又将如何呢?

背景:韩信开辟北方战线攻占齐地,项羽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彭城之战后,刘邦虽然稳住阵脚与项羽在荥阳一线对峙,但正面压力十分巨大,于是便采纳了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之策,派韩信与张耳开辟北方战线。之后,韩信偷渡夏阳、兵围安邑,魏王魏豹被迫投降、举家被俘。

汉二年(前205年),韩信继续向东挺近,“后九月,破代兵”,迅速攻占代地,进而“(韩)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背水一战”大破赵军,赵军主将陈馀被杀,“岁余乃下赵五十余”,用时一年全面攻占赵代之地,刘邦封张耳为赵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之后,韩信在李左车的建议下,派使者前往燕地,燕王臧荼不战而降,就此臣服于汉王刘邦。然而之后,刘邦因在成皋之战中战败,恼怒韩信与张耳驻兵修武而不救援,冲入韩信军营夺取韩信兵权,并要求赵王张耳和韩信重新招募训练士卒,继续向东攻占齐地。

此后,韩信在蒯通的劝说下,不顾郦食其已经劝降齐国,率兵攻打齐地,齐国因已决计降汉,并未有所防备,结果迅速被击溃。到汉四年(前203年),韩信已经全面平定齐地,项羽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先拍龙且率兵攻打韩信,但惨遭战败,之后又派武涉劝韩信反汉,但韩信不为所动。与此同时,在张良的劝说之下,衡山王吴芮也转投刘邦。

至此,刘邦已经直接掌控蜀地、三秦之地、魏地,张耳、臧荼、吴芮则各据齐地臣服于刘邦,九江王英布虽然归汉但九江地区以被项羽所占,而韩信则占据齐地。

此时,项羽虽然依旧在正面战场上保持着一定优势,但刘邦却已经对其形成了战略性的包围,项羽已经处于三面受敌的境地,而背后又有彭越不断骚扰粮道,局势已然极为不利。

内容:蒯通建议据齐地、连燕赵,阻天下兵祸而恩抚各诸侯

蒯通此时正在韩信手下充当谋士,司马迁评价其“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意思是善于峰分析和陈述天下局势、利害关系,乃是一位口才极为出众的辩才。

韩信在稳固了对齐地的统治后,蒯通先是为韩信分析了一番此时的天下局势,他认为刘邦面对项羽接连战败,已经是“智勇俱困者”;而项羽虽然所向无敌,但与刘邦对峙三年,已经是士气受挫、国库耗尽,百姓苦不堪言。并认为此时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韩信占据齐地便已经足以左右天下局势,倒向谁,谁便有可能取得最终胜利。

因此,蒯通建议韩信,“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以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天下孰敢不听!”意思是说,可以占据强大的齐地,联合燕、赵两国,出兵到空虚之地控制他们的后方,然后顺应民心,调停楚、汉之间的争斗,从而使士卒免于死亡,百姓安居乐业,天谁又有谁敢不听从!

同时,“足下按齐国之故,有淮、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君王相率而朝齐矣。”意思是说,只要占据齐国故土,便拥有了淮、泗之地,再以恩德安抚诸侯,礼贤下士,那么天下诸侯必然竞相臣服齐国。

分析:蒯通的建议虽然看似可行,但想要成功实际难度极大

如上所述,蒯通对于天下局势的分析虽然有一定道理,劝说韩信自立的建议也具有一定可行性,但从当时的局势来看,韩信想要成功自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韩信无兵无将,没有能力自立。韩信被誉为“兵仙”,极为能征善战,但一直以来却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始终没能培养出亲信将领和军队,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刘邦不断“掺沙子”的结果。这点从刘邦先后在汉三年(前204年)成皋之战后和汉五年(前202年)垓下之战后,两次直闯韩信军营,轻松无比的夺取韩信兵权便可看出来。同时,纵观韩信的一生,除了蒯通曾站在韩信的立场为其考虑,即使到后来被贬被杀,都始终少有人为其说话,可见他的势力之弱。韩信纵然是个帅才,奈何手下的将领和军队却均是忠于刘邦的,这种情况下贸然自立,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张耳与刘邦更多为从属关系

2、此计可用于称霸,而并非夺天下。从蒯通的计策来看,他显然是以分封制的思想在考虑天下局势,例如“据强齐,从燕、赵”,燕王臧荼投靠刘邦乃是畏惧韩信的东进,因此还是有可能投靠韩信的,但赵王张耳的情况却不同,赵王张耳虽然与刘邦同为诸侯王,但和刘邦却属于从属关系,想要说动他转投韩信,其实并不容易。此外,刘邦本人其实并非想要回到分封制,他所要的是夺取天下,因此想要劝说刘邦和项羽罢兵,恐怕并不容易;而项羽素有称霸之意,即使与刘邦罢兵,也不会容许韩信占据齐地而霸天下。

3、天下一统不可逆转,韩信败亡难以避免。即使以上两条全部达成,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下一统已经是难以逆转的历史走向,迫于韩信与项羽联手后的压力,刘邦或许会同意暂时罢兵求和,但绝不会甘心与两人三分天下。而从此时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团队能力来看,刘邦最终夺取天下的可能性无疑要远远超过韩信、项羽两人。事实上,就在韩信夺取齐地一年之后,项羽便已经支撑不住了。需要明确的是,夺天下虽然需要武力,可并非仅仅依靠武力便能成功,否则历史上名将并不少见,但为何却少有名将能够成功夺取天下呢?

或许是源于刘邦的知遇之恩,韩信最终拒绝了蒯通的建议,但正如以上所说,韩信此时其实并不具备自立的条件,更不要说称霸诸侯或夺取天下了,而这或许同样也是韩信最终拒绝蒯通建议的重要原因。

如上所述,韩信如果同意了蒯通之策,那么非但难以扭转命运,恐怕会死的更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是不正确的选择吗?并非是他不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渊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李建成,李世民娶了李建成的,为什么不直接立李世民为太子

    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是不正确的选择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立李建成为接班人,对李渊而言其实是合情合理的选择;而最终导致这个选择变得“不合理”的,则是李世民太过于优秀,以至于到了兄弟俩的关系走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地步。李渊力李建成为世子/太子,是在李世民立下战功之前早在公元

  • 罗隐才华横溢,为何一直名落孙山?他担任过什么官职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弃官归隐的例子,如何看待隐士和出仕,隐士归隐的原因

    罗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878年,长安道德街头人头攒动,因今日是科举放榜的日子。一大群举子围在榜单前,一列一列细细地找着自己的名字。人群中不时爆发出一声欢呼,这是考中了的;也有懊恼叹息声,这是没考中的。只有一个举子与旁人不同,他表情淡然地拨开人群走出去,

  • 夷陵之战时,刘备如果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吗,夷陵之战刘备如果赢了,如果没有夷陵之战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夷陵之战刘备只能惨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21年,刘备亲率蜀汉精锐部队攻打东吴,虽然战事前期,刘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此之后,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就此沉重的打击了刘备集团,以至于东吴在此后面临曹魏三路进攻,并被打得节节败退时,刘备也没能发

  • 历史上最善于弄权的五个女人分别是谁?慈禧能排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历史上参政的女人,萧定权是谁

    大家好,说起慈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女性一直扮演着一种微妙的角色,她们与男人不同,没有所谓的“正史”,却又在无形当中将历史连缀起来。在政治上,她们难以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却又被卷入到政治的漩涡中,所谓的“四大美女”,扮演的就是这种政治角色,作为政治利器。有的就背上了“红颜

  • 乾隆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有哪些秘诀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皇帝活到了88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关于他的养生之道,那可是要好好说道说道。乾隆皇帝是历代皇帝中活得最长的一个。他喜欢骑马射箭,四处旅游,六下江南,遍阅名山大川。他把自己的养生之道,概括为“十常四勿”。十常包括: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施,肢常伸,肛常

  • 真的是杨广荒淫无度才导致隋朝灭亡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皇帝杨广是怎么灭亡的,隋朝杨广的真实历史,杨广为什么会灭亡

    每当一提起杨广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隋朝,是继秦、汉之后的又一个统一大王朝,它终结了自西晋以来长期分裂的状况,也是大唐王朝盛世到来的前夜。隋朝盛世是开放而繁荣的,当时的中华帝国经济繁荣、军事发达、农业兴盛,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然而隋朝也是中国古代最短命的王朝

  • 三国三巨头的人品如何?通过两种事情来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三国三巨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三国纷纷民不安,东吴西蜀汉中原。代表中原的并不是后来被追谥为汉献帝或孝愍皇帝的刘协,而是加九锡的大汉丞相、魏王曹操。所以真正的三国最有权力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巨头,是曹操刘备孙权,就连荀彧荀令君,说话也可能比刘协好使。受《三国演义》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曹操是奸诈的

  • 蜀汉国力不济,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战乱贫瘠,政权得到分割,各地开始分裂,东汉政权摇摇欲坠,各路诸侯纷纷拔地而起,不将皇帝放在自己眼中,曹操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先获得政权,操控天下诸侯,让其为自己效力,曹操对于汉献帝十分不敬,汉献帝和曹操一起狩猎,汉献帝射中一条猎物,群臣欢呼,祝汉献帝成功捕获猎物,曹操却拦住汉献帝,面对群臣

  • 薛绍被杀,太平公主是怎么报复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97年某日,大唐太平公主看着身前帅气逼人的张昌宗,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感叹地说:果然与众不同,你可愿意侍奉陛下?听闻公主的话语,张昌宗高兴地答应了。时隔不久之后,武则天收到了一份来自女儿太平公主的大礼,张昌宗。收完礼物之后的武则天大悦说:还是太平公主最有孝心啊。一:聪慧非常巧言获夫婿作为武则天

  • 历史各朝代都有哪些高颜值的帝王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听多了史书上记载的帝王的故事,对于他们的长相也只是停留在影视作品的阶段,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皇帝中,高颜值的都有哪些呢?一般说来,能当上皇帝的大多有出众才华,以至于大家都对其相貌不做过多要求。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长得“不怎么样”,历史上也有少数长相帅气的皇帝。孙权《三国志》里是这样描述的: 孙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