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不称帝真的是为了大玉儿吗?真相是什么

多尔衮不称帝真的是为了大玉儿吗?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699 更新时间:2023/12/17 15:42:1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多尔衮为何不称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说起大清开国史,就绕不过多尔衮和孝庄皇后。一个叱咤风云却又一生不得志的男人,一个美丽多情却又心机深重的女人,这两个人的爱恨情仇总是那么扑朔迷离而又令人唏嘘。

多尔衮,一生战功赫赫,大权在握,为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但他为何却始终没有再进一步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真的只是因为他爱慕大玉儿吗?

一、 年少有为,战功卓著

明万历四十年(1612)冬,已经53岁的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降生了。他对这个尤其聪明勇敢的十四子宠爱有加,那时的努尔哈赤还不知道,就是这个儿子完成了他逐鹿天下问鼎中原的夙愿,但却始终无法成为真正的皇帝。

明天六年(1626)努尔哈赤去世,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被逼殉葬,当时他才14岁。努尔哈赤生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在权力之争中,四皇子皇太极中脱颖而出,成为赢家。当时没有军功没有势力的多尔衮从此便跟随皇太极,四处征战,逐渐成为一位杰出的将领及后来的权臣。

多尔衮自从16岁因随皇太极征蒙古有功,被赐号“墨勒根戴青”开始,便一直凸显着不凡的才智,立下一个又一个功劳,令皇太极对他不断委以重任:打蒙古察哈尔部、获得传国玉玺,得以使皇太极被众人拥护, 崇德二年(1637),多尔衮率水师攻占江华岛,迫使朝鲜投降,解决了后顾之忧,使皇太极能全力对付明朝;崇德三年(1638),仅26岁的多尔衮被任“奉命大将军”,率大军讨伐明朝。破城池40余座,俘掠人口26万,纵横扫荡数千里;崇德六年(1641)至崇德七年(1642),多尔衮率军与明军进行松锦之战,俘虏明军主帅洪承畴。自此,山海关以外的明朝城池全部失守。

如此卓著战绩令皇太极对多尔衮十分器重,他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由多尔衮掌管,所有官职任免,都必须经过多尔衮许可。于是,多尔衮凭着累累战绩和敏锐的政治头脑,使自己的地位与威望步步见升,掌握的权力更是逐渐增强,这些为他后来成为皇父摄政王奠定了雄厚基础。

二、拥立幼帝 强势摄政

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因病逝世,和努尔哈赤一样他最后也没有指定具体的继承人。在当时的形势之下,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是呼声最高的人选,也两位实力最强的竞争者。

其实,按照清朝原本的推举制原则来说,多尔衮才是最应该被推举为继承人的,因为他的能力、地位、威望等综合实力在当时可谓无人能及。而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和四大亲王之一的豪格,不仅在身份上占有绝对优势,他的实力与势力也绝对不容小觑。

然而,多番纷争之后,继位的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当时年仅六岁的福临,也就是顺治帝。而多尔衮成了摄政王,哪怕之后覆灭明朝定都北京,多尔衮完全把持朝政被封“皇父摄政王”,但一直到他临终都始终没有自称为帝。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多尔衮愿意一直屈居一位娃娃皇帝之下而不自己称帝?原因有三:

原因一、实力不够

多尔衮的势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大,单单来看多尔衮拥有正白旗、镶白旗,掌控近三分之一的八旗军队,看似实力雄厚,无人可比。

然而,豪格与多尔衮相比并不逊色多少,也是与其旗鼓相当。作为皇太极最出色的儿子,豪格比多尔衮还大3岁,他早在努尔哈赤时期起就开始上战场,冲锋陷阵,无数的历练使得豪格不但勇悍异常,还具有非凡的战略眼光,例如,他提出:大明是需要首先对付的敌人,建议联合农民军,分而化之,逐步削弱大明的力量。这种眼光在所有的王公贝勒中可算是绝无仅有的,再加上作为皇长子和四大亲王之一,豪格同样是位高权重的人物,而且其身份的优势更是多尔衮比不了的。

一个豪格就和多尔衮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再加上原本忠于皇太极两黄旗将士并不愿意多尔衮继位,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两位大臣索尼与图赖代表两黄旗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另外以代善为代表的两红旗态度不明,两蓝旗对于谁来继位更是语焉不详似是而非。综合考量之下,多尔衮并不敢轻举妄动。

原因二、形势所迫

首先是大清内部的情形,经过皇太极生前17年的努力经营,大清已经脱离了后金形成了新的时代,而且在组织结构、施政程序、政策法令包括整个思想观念上都已逐渐被汉。因此,索尼与图赖等大部分人都愿意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尤其是皇长子豪格最被看好。

然而,皇太极逝世之际,正是清明两朝交替的关键节点:苟延残喘的明朝和声势迅猛的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以及雄心勃勃的大清朝,这三股重要政治力量正是决定输赢的最后大决战时刻,

正因如此,此时的权力继承问题更显得格外慎重而敏感,倘若处置不当,内忧外患,大清政权的前途将很难预料。因此,更需要平衡各方势力,以大局为重,找一个多数人都比较满意的方案才有利于内部团结,一致对外。因此,把现状看得清清楚楚的豪格和多尔衮各自放弃称帝,最后多尔衮提议:“立皇九子福临为帝。他年纪小,由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等他成年之后,我们即行归政。”

这样一来,不必威胁到某派的利益,也不怕新帝即位后来个大洗牌,因此这个提议几乎满足了多数人的意愿,立即获得一致通过。

原因三、多尔衮的大局观

或许是多尔衮在清朝历史上太具争议性,清史对这位一代枭雄的描述基本都是一带而过,然而,事实上多尔衮是一个非常具有大局观的人。“太宗创业盛京,同事诸王俱树勋劳,而睿王之功为冠。”多尔衮自年少起就征战四方,为大清不吝撒下热血和青春,功勋背后意味着加倍付出。入关后,事务更为繁忙,以文韬武略辅佐幼帝,开启大清波澜壮阔的历程。

他带领八旗铁骑一举南征北战,逐步使得国家走向统一;他宣布取消“三饷”,即辽饷、剿饷和练饷。颁布了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清律例》。他让大清建立起了系统而有效的统治秩序……据记载,多尔衮因劳累过度而元气大伤,得了三种病症:“一是怔忡之症(心悸),二是中风,还患有咯血症。”

或许,这才是多尔衮明明实权在握,离皇位一步之遥却始终坚守直到生命的最终仍是摄政王的最大原因吧——他热爱家国,因为谁也没有他付出的多;他希望自己的家国更好,而不是成为家国不安的罪魁祸首。

至于野史和传说中说,多尔衮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没有动力称帝;因为爱慕大玉儿(即孝庄皇后)所以不忍让她和她的儿子孤苦,所以发誓一辈子不称帝……这种儿女情长也未尝没有道理,只不过在多尔衮这样一代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眼里,这些都不能和他深深为之付出和牺牲的家国重要。

只可惜,多尔衮戎马一生,也曾排除异己,也曾紧抓权力,成为无冕皇帝,最后却还是落得功高震主死于非命的惨淡结局,还被曾经细心拥护辅佐的顺治帝挖坟鞭尸。令人可憾可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古代娶到公主就能走向人生巅峰吗 他们的婚后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长公主惨图,古代人生女子和离后怎么结婚,走向人生巅峰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娶公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能够娶到公主是大部分男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就像现在有很多男人想娶到白富美一样,幻想着既能抱得美人归,又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娶了公主当上驸马爷之后,婚后的生活真的开心幸福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细说驸马的婚后生活,真是一个比一个惨

  • 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原因是什么 吴三桂降而复叛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三桂反清复明为什么会失败,吴三桂定都衡阳,吴三桂三次背叛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三桂投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曾多次招降吴三桂。当李自成亲率六万大军奔向山海关时,此时的吴三桂也派员在北京东不远的三河县迎接大顺军以示投降之意。据传吴三桂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掠走,又闻其父吴襄被拷掠,登时冲冠一怒为红颜,马上又致书多尔衮,

  • 尽管朱高炽当政没到一年,但他的哪些政绩影响着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到朱高炽,朱高炽不喜欢朱瞻基,带着仓库到大明朱高炽死是哪一章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他的儒家思想理想主义的影响在之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仍能感觉得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刘娥在临死前,为何使劲揪住自己身上的衮服不撒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贵妃被赐死,雍齿背叛刘邦几次,汉武帝那么倔强为何下罪己诏

    在之前热播的《清平乐》中,虽然太后刘娥的戏份不多,5集就下线了。但是在历史上,刘娥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是宋真宗的皇后。在宋真宗驾崩后,年仅12岁的宋仁宗即位,太后刘娥则临朝称制,垂帘听政。她一把持朝政竟有11年之久,即便宋仁宗成年,也不

  • 没有不臣之心,也没有本事,雍正处死年羹尧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真实的年羹尧,年羹尧之死,雍正教训年羹尧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年羹尧没有不臣之心,也没有造反的本事,为什么还是被雍正处死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年羹尧虽然飞扬跋扈、铺张浪费,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但是绝大多数问题雍正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他真正的过错是得罪人太多和与雍正较劲。年羹尧犯的第一个错是在西北平叛时得罪人太多,从各

  • 石敬瑭是如何建立后晋的?他最后为何会忧思成疾?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后晋石敬瑭称帝时间,晋以后的历史,晋到唐的历史

    石敬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儿皇帝”石敬瑭,靠着契丹建立政权,为何忧郁而亡?一、唐末之乱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代名词。五代十国起源于黄巢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是兴起的各地军阀却呈现尾大不掉的态势,中央政权空虚无力,渐渐成为摆设。这个时

  • 郭嘉和荀彧都是曹操的谋士 两人谁更略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荀彧郭嘉贾诩谁厉害,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荀彧和郭嘉谁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郭嘉和荀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然是荀彧比郭嘉强的多,可以说郭嘉和荀彧都不是一个档次的。荀彧是弱化版诸葛亮,郭嘉只是强化版马谡,马谡再强化也无法和诸葛亮相比。陈寿的三国志非常受欢迎,但他写的过于简略,篇幅不够,他往往把好几个水平相当的人凑成一卷来写。魏书十是

  • 刘备损失庞统,曹操损失郭嘉,孙权损失周瑜 其中谁的损失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瑜郭嘉庞统,周瑜不死庞统不出,孙权为何不用庞统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国谋士,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诸侯并起,群雄争霸,他们共同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其中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那些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谋士对决。一说起谋士,许多人首先想到了可能就是诸葛亮,他的光环可谓是压过了许许多多同时代的人,不过要说起三国第一谋士

  • 郭嘉作为三国第一谋士 同时期的谋士都比不上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郭嘉的cp,郭嘉是三国第一谋士吗,荀彧和郭嘉谁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第一谋士郭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郭嘉是身出名门,颍川郭氏自郭弘后,数世皆传法律。主要是郭嘉去世得早,给后人留下了遐想空间,好像郭嘉若不英年早逝定能创下更大功业,反观二荀和贾诩一生已成定论。事实上一切都是假设,郭嘉若不早亡,以后能当三公。个人认为帝王提拔下属看得并

  • 曹操处死吕布时郭嘉就在身边 曹操为什么要去问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布背叛刘备,三国志战略吕布祝融郭嘉战法,吕布和刘备怎么闹翻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杀吕布,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宋代诗人华岳在诗中写道:“燕雀不知鸿鹄志,牛羊徒节虎狼皮”。北宋词人晏殊自幼便被称为神童,有人把他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他后,便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我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