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初人口数量之谜:到底朱元璋的大明基础如何

明初人口数量之谜:到底朱元璋的大明基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709 更新时间:2024/1/24 7:23:29

明朝初年,当时全国的人口数量曾经有过一个非大的增长。但奇怪的是,之后的一段时期,其人口总数却陷于停滞,直到永乐年间才又有了大幅增长,之后又开始减少,“至天顺间为最衰”。这一现象长期以来一直使人们感到困惑。

在历史上,洪武初年全国究竟有多少户口数,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其原因在于明朝草创之际,当时北方和西南地区的统一战争正在进行,因此朱元璋没有办法对全国的土地和户口进行统计,所以直到洪武十四年,《洪武实录》中才第一次出现了全国有一千零六十五万户的统计数字,而历来史家对此数字都持审慎的态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在后人留下的史籍中,还是有一些关于当时户口的记载。如《农田话》一书记载,洪武初全国户口为一百六十一万余,与朝熙宁年间相比,只及它的十分之一。如果这一史料是真实可靠的,那么,明初户口也只有元代的12%,从洪武初年到十四年,人口净增长了九百零四万户,上升率达到了661%,这样的增长率显然不是人口自然增长所能产生的。

对此,有学者指出,《农田余话》的资料只是一条孤证。而从现存的一些统计数字看,当时明王朝控制的户口数,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数字,如洪武四年,浙江行省的户数便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一万户。事实上,《农田余话》作者认为的天下户口数,很可能只是朱元璋政权建立初期以应天府为中心的江淮一带的户口数,而朱元璋正是以这一地区为根据地扩展到全国的,这一数字并不能代表洪武初年全国的户口数。

不过,无论如,从洪武初年到十四年,全国人口确实有了很大的增长。关于户口增长的原出,一般人都认为是当时的明朝政府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积极鼓励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解放劳动力的结果。但是也有人更加强调国家对户口的控制。他们认为封建国家的户口是直接与赋役剥削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统治者总是力图控制更多的人口,以榨取更多的财富,明王朝当然也是如此。因此,早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命令地方官府努力将那些脱籍的农民重新控制起来以增加户口。当时有很多原先因为农民逃亡一空而废置的县被重新设置起来,有些地方本来户口很少,可是通过招抚流亡,使得当地户口、赋税大增。所以,从明初到洪武十四年增长的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属于重新被控制的农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洪武十四年到二十六年全国人口的变化情况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人认为,这一时期,明朝的户口基本上没有什么上升,有时或户或口反而出现了下降。而《明史》也有类似的记载:“太祖当兵燹(音xian)之后,户口顾极盛。其后承平日久,反不及焉。”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在洪武时期发生了大量的农民起义,而参加农民起义的往往就是那些流民和逃亡者,明朝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对之进行镇压,其中包括屠杀、强迫迁徙和强迫从军等等,而那些幸存者又不得不到处流亡,这就必然使得当地户口减少。

还有人认为,这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统计的疏漏。他们指出,明朝初年全国人口的调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洪武初年到十四年前;第二阶段是洪武十四年到二十六年;第三阶段是洪武二十六年到永乐元年。其中,洪武十四年的统计由于已经酝酿十多年的时间,那次统计整整进行了一年的时间,可以说统计得较为准确,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但是,洪武二十四和二十六年的户口数字则是第二次统计时得出的,当时事实上并没有进行认真的统计,只是在洪武十四年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因此其统计数字并不精确。

在明初人口史上,还有一个问题也存在争论,那就是明初户口存在南降北升的现象。根据相关的统计,从洪武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四年,当时南方除四川外,人口数量的下降幅度达到了12.83%,而北方人口却有了明显的增加,上升幅率达到了9.87%。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以前王朝的历史上是很少出现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呢?有人认为,由于明朝初年,政府在江南地区奉行重税政策,所谓“江南赋役半天下”,在残酷的剥削下,南方的阶级矛盾相对尖锐,因此农民起义要比北方多得多,洪武年间总计在一百次左右,这就必然使其户口数量不断减少。而北方由于是元末农民战争的主战场,当地的地主阶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此农民比较容易获得土地,流亡人口也相对少得多,其处境要比南方农民好些,所以反抗斗争的数量和规模都比南方少,表现在户口上也就是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有人认为,当时户口的南降北升不可一概而论。事实上,在洪武年间,江南的许多地区如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和杭州府等都出现了人口增加,官方户口统计中之所以出现南减北增的现象是由于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北方地广人稀,商品经济相对不发达,人口和土地关系比较密切,小农轻易不会离开自己的土地,因此国家容易对人口进行控制和统计,人口统计制度能够长期保持稳定。而南方则商品经济发达,土地兼并剧烈,使得大量的农民放弃土地,另谋他业,国家对户籍就相对难以控制,这就必然造成户口数量的减少。

关于明初户口问题的种种疑问,今天看来,确实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我们至今还不能有一个确切的回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纣王作为商朝最后一个君主 纣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纣王是被谁杀死的,谁灭掉了商朝,纣王怎么灭亡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纣王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帝辛(约公元前1105―公元前1045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沫邑(今河南淇县)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乙少子。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

  •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谁?他们为何能留名青史?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四公子为什么有名,留名青史有什么用,用留名青史造句

    对战国四公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朝式微,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三家分晋,六卿专权,拉开战国序幕。合纵连横,背弃信义,诸侯兵戎相见。世道人心不古,战国四位游侠,匡扶正义,鸡鸣狗盗,无不惧之。齐国孟尝君,富二代一枚,门下有术士数千。秦昭王仰慕孟尝君,招揽他

  • 有灭蜀之功的邓艾在被诬陷后,为何很少有人有人为他鸣不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邓艾有灭蜀之功却被诬陷,为何少有人为他鸣不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司马昭召集四方十八万大军南下进攻蜀汉,当时这十八万大军兵分三路,西路军由邓艾所率的三万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进攻姜维;中路军由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

  • 孙权都与曹操、刘备三足鼎立了,为何还是被称为鼠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史为何能广为流传?其实不仅是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是在这段历史中,人才辈出的杰出者比比皆是,还有屡次以多胜少的战役以及人心权谋的利用,都体现得十分全面,所以这段历史在长河中并未流失,反而让很多人都想要去了解这段历史。但是不管在书中,还是在很多地方,其实一定听过这样的一个词,那就是“江东鼠

  • 同样都是冤死的 白起和李牧谁死的更冤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牧对白起,白起和李牧,白起李牧廉颇王翦

    对李牧和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三家分晋开始到秦始皇一统六国,整个战国时期持续了254年;而之所以叫战国,是因为这段时期诸国彼此征战不休,虽然长期的战争给底层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但却是涌现出无数卓绝的名将,比如曾差点灭亡齐国的乐毅,比如一战成名的赵奢,此外

  • 历史上唐俭和李世民打猎时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是什么族的人,唐俭与太宗棋翻译,唐朝唐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唐俭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中国古代,凡是有作为的帝王,大多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狩猎。例如,《史记》中多次记载汉武帝到上林苑狩猎的事情。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等都酷爱打猎。清朝时期,清圣祖康熙为了教育八旗子弟不忘祖先

  • 杨侗的一生是怎样的?隋炀帝去世后,隋朝还经历了几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很多人都以为,隋朝和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其实不然,秦朝理论上是三世(子婴)而亡,而隋朝理论上是五世(杨侗)而亡,另一种说法是四世而亡(即排除宇文化及所立的杨浩)。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弑杀后,宇文化及立隋炀帝的侄子杨浩

  • 田常:春秋末年的一位大臣,竟生子70多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有名的大臣,春秋齐国帝王列表,春秋时代的齐国

    古代人素来有着“多子多福”的想法,为了使自己的家族得以延续,世代繁荣,希望祖祖辈辈都人丁兴旺。只是这种夙愿,不是人人都能实现。但总有个例外。古代有这样一位大臣,光是生子就有70多个,他是如何生这么多的?只因为他,乐此不疲地做一件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位古代的大臣,名叫田

  • 同样是令妃的女儿,乾隆对九公主的爱为何少于七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代王朝皇帝都有“风流”的性子,但是碍于皇帝的身份只能将这种“风流”尽显保守一点,因为皇帝是国家的代表,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端着架子生活可能会很累,但是皇帝后宫的嫔妃却是数不胜数,在她们面前或许可以放肆,但是却没有一个值得说真心话的!但是这位令妃可能就不一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李世民是如何结局东突厥的?看看他的复仇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李世民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春,正月,李靖帅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屯恶阳岭,夜袭定襄...李世勣出云中,与突厥战于白道,大破之。(《资治通鉴·唐纪九》)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春,随着两位统帅同时出击,大唐对东突厥的总攻战正式打响;这是李世民登基以来,唐王朝首次主动大规模对外用兵。蛰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