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小国遂国:唯一被仁君齐桓公屠城的诸侯国

春秋小国遂国:唯一被仁君齐桓公屠城的诸侯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35 更新时间:2024/1/20 7:14:26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在管仲的辅佐下“尊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公认的一代霸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秉持着公平与正义的霸主,竟然也曾经狠心用屠刀灭掉了一个国家。

齐桓公在称霸的过程中,一直在遵循管仲给他制定的对外政策——那就是亲近邻国、帮扶弱小。因为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是相当重要的。

网络配图

照这样看来,齐桓公在对待临近小国的政策上,还是相当温和的。但是,如果你不幸惹怒了齐桓公,那不好意思,他也会按自己的“规矩”办事的!

说来也巧,此时还就有这么两个国家咎由自取,自取灭亡。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为了稳定刚刚即位的宋桓公,齐桓公召集中原诸侯在北杏这个地方会盟。需要特意指出的是,这是齐桓公“九合诸侯”中的第一次。自古以来,人们往往对于自己做的第一件大事会相当在意的。齐桓公也不例外,他对这个第一次由自己发起的会盟极其重视。

但是,就是这样,在特意告知的情况下,仍然有一个国家没有来,它就是——遂国!

遂国,舜的后裔,周初武王大封诸侯时被封于遂(今山东宁阳、肥城一带),是鲁国的附庸国。

不知道是这次会盟没有引起遂国国君的充分重视,还是他忙于其它事情给忘记了,总之,在会盟都已经结束了的时候,大家还是没有看见他的身影。

好小子,竟然敢瞧不起我,那我就给你点颜色看看!

网络配图

由于齐军过于强大,遂国军队还没有怎么和齐军交手,就被齐军给打得溃不成军,一哄而散。战斗的结果非常明显——遂国国君被赶出了遂国!

齐军赶走了遂国国君之后,当然要派兵予以驻守。

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齐国虽然派有军队驻扎,但齐桓公却并没有直接把它划归到自己的领土范围之内给吞并掉,这样一来,就为将来某件事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四年后的一个夏天,意外就此发生了:一天上午,原遂国贵族的因氏、工娄氏、须遂氏三位大臣,指使着自己的手下,带着大量的美酒佳肴来到了齐军的营地。

按说,遇到此种情况,有头脑的军事将领肯定会予以防备。因为俗话早就对这样的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因为它不是“馅饼”就是陷阱。换句更为直接的话来说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免费的早餐。

但是,遂国自国君被赶走四年来,遂人一直都很安分,从来都没有主动滋生过任事端。自然,某些齐军将领被这一假象给麻痹注了,他们认为遂人已经服从了自己的统治。

然而,就是这一丝的麻痹,让放松了对遂人警惕的齐国军队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网络配图

齐军将士看到酒肉,顿时乐开了花。驻守在这儿都已经有四年了,刚开始的时候神经一直都绷的紧紧的,时刻都要防备着遂人反攻。现在遂人已经安于现状,国君还不让我们回去。常年在外,见不得妻儿老小,看不到熟悉的亲人,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此时,对于常年在外的齐军将士来说,酒肉是最好的安慰品。

于是,在遂国三位大臣的劝说下,齐军将士敞开胸怀、放开量的喝了起来。

就这样,驻守在遂国的所有齐军喝了一整天的酒。

就在天即将黑透的时候,齐军营地出现了一些行动迅速的黑影。他们手中拿着寒光闪闪的兵器,悄悄地靠近了熟睡中的齐军将士。突然,他们举起了手中的刀剑,快速地已经东倒西歪的齐军砍去。

几天后,齐桓公便得到了一个令他十分震惊的消息——驻守在遂地的齐军全部被遂人用酒灌醉后被杀死,无一生还。

猛然听到这一消息,齐桓公有些惊呆了,他没想到遂人会如此的歹毒,自己也只是赶走了他们的国君而已,他们也不至于对自己下如此黑的手。

随即,齐桓公由吃惊转为大怒,自己继位以来,还没有受过如此大的侮辱。

网络配图

于是,他大手一挥,再次派兵来到遂国。然而,这次遂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我们齐国不光要灭了你们的国家领导人,而且还要杀光你们城内的每一个人!

于是,半日过后,遂都城内,硝烟滚滚,死气沉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如不自封皇帝还有其它昵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皇帝一词来自于嬴政,很好奇嬴政如果不管自己叫皇帝的话,还可以叫什么来形容他的功绩?什么样的称号可以配的上他?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称呼,那就是:真人。网络配图《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请叫嬴政为赢真人。秦始皇是赢姓赵氏,古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秦始皇

  • 西汉灵帝刘宏的“裸泳馆” 女人穿衣服令人厌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仔细盘算起来,开创大汉江山的刘邦,本身就是一个脑子灵活,可惜,动作下流的帝王。后来,他的大汉王朝分裂为西汉、东汉两大块。等到汉灵帝即位之后,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刘氏宗亲“下三烂”的做派。汉灵帝,名叫刘宏,名声很臭的东汉皇帝。在其统治期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把持大权,公开标价卖官,肆意大兴土木,百

  • 揭秘明朝功臣傅友德为何被灭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武功盖世,戎马半生,功勋卓著,为大明江山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人,却为何被诛灭九族?傅友德后人下落何处?明朝开国元勋之一的傅友德,在明太祖朱元璋为夺取天下南征北战的年月,他是朱元璋军事上的左膀右臂,曾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出生入死,于明朝江山社稷有不朽之功勋。

  • 揭秘解缙为何被锦衣卫埋入雪中冻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解缙明朝初年重臣,官至内阁首辅,因大胆之言而获罪以无人臣礼之罪,被埋入雪堆冻死。网络配图在江西吉水县城气象局院内,有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古坟,在院子里的一个高坡之上,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坟堆,坟堆前有一个类似牌坊一样的墓碑,别看这座坟很不起眼,墓碑上刻的内容确是非常吓人,正中刻的是:明右春坊大学士解文毅公

  • 项羽设下鸿门宴 为何刘邦却没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和刘邦是清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中的两大领袖。项羽进入咸阳后在鸿门设宴欲取刘邦性命,但最终却造就项羽失败刘邦建立汉朝。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鸿门宴上刘邦为何没有死?这得从项羽的心理谈起。首先,项羽是守义的谦谦君子。网络配图中国人讲究一“义”字,古语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项羽,出身于楚国项氏望族,他秉

  • 朱元璋那么喜欢朱棣 为何却将皇位传给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驾崩后位孙子朱允文,朱允文削蕃,叔叔朱棣起兵谋反。自己做皇帝,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不用多讲。开始朱元璋立太子是长子朱标,但无奈太子英年早逝。不得不重新立太子。按说朱元璋儿子众多,他完全可以从诸子中择贤而立,比朱允炆优秀的多得是。为什么非要传位给朱允炆呢?赶快跟着小编一探究竟!网络配图朱元

  • 皇太极驾崩 多尔衮为什么不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多尔衮是自努尔哈赤、皇太极之后大清第三代政权的核心人物。他16岁统兵,征蒙古,伐朝鲜,讨大明,战无不胜,

  • 三英战吕布?揭真实的虎牢关大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三英战吕布成就吕布的赫赫威名,吕布也成为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武将,然而翻读正史我们却发现,真实的确实三英战华雄,并且这三英并非刘关张。网络配图《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讲道,自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洛阳后,几经风险,来到陈留。他在陈留一面

  • 趣味三国:各方霸主怎样录用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时期涌出很多有识之士,其中比较著名的领导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选才标准。性格不同,选拔人才的方法也大有不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一下,三国时期各阵营的领导人是怎样选拔人才的。网络配图俗话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人才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有了人才,一个国家就有希望,只要发现人才,一些领袖往往争先恐后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猛将 吕布仅排第六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能人辈出,猛将如云。虽然他们不在一个时代,但是通过他们的战绩,以及对手的强弱,我们却可以给他们做一个简单的排名。虽然粗浅,却也有一定的道理。本期小编将给大家带来排名前十的十大猛将。TOP 1 项羽只要是中国人,不管是学什么的,上过什么学,或者是没上过学,提起此人无不了若指掌。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