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夷简与郭皇后有怎样的矛盾?以至于要宋仁宗废除皇后

吕夷简与郭皇后有怎样的矛盾?以至于要宋仁宗废除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02 更新时间:2024/2/7 0:38:18

司马光是宋仁宗宝元元年的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所编《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而《涑水记闻》则是当年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后纪》(未成书)准备的资料,其中记载了仁宗一朝颇多事件。宋仁宗首任皇后郭氏被废,不仅仅是因为误伤仁宗那么简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皇后郭氏是仁宗养母为其选定的皇后,她出生于代北名族,其祖父乃是北宋初年名将、平卢军节度使、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英国公郭崇。太后喜欢郭皇后,但是皇帝不喜欢,两人之间情感淡漠,仁宗有意疏远她,不过,她毕竟是太后选定的,可以依仗着太后的势力在后宫中作威作福,借助太后打压仁宗喜欢的张美人。

太后去世之后,皇后没有可以依靠的人,皇帝没有约束他的人,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皇帝对其他女子宠幸更多,而这自然让郭皇后极为不满,加之仁宗宠幸的尚美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帝后之间的关系终于走上了彻底破裂的道路之上。

尚美人得宠之后,郭皇后非常妒忌,多次给尚美人穿小鞋,一日,尚美人在仁宗面前说了郭皇后的坏话,恰好被郭皇后听见,于是想也没想就冲上去扇尚美人的脸,仁宗连忙去挡住郭皇后,郭皇后没有收回自己的手,直接扇在宋仁宗脸上,“上自起救之,后误批上颊,上大怒”。

仁宗虽然愤怒,但是一开始并没有升起废后的想法,然而身边的宦官阎文应却告诉皇帝应该将脸上被打的痕迹给大臣们看,仁宗遂给大臣吕夷简看并告诉自己挨打的事,没想到吕夷简竟然力劝仁宗废了郭皇后,并举出汉光武帝废后的事——刘秀的第一个皇后郭圣通只是因为“行事有吕霍之风,不可以托以幼孤”便被废除了皇后之位,而当今的郭皇后打了皇帝,更应该被废,“光武,汉之明主也,郭后止以怨怼坐废,况伤乘舆乎!废之,未损圣德”。废后消息传出,范仲淹极力反对,群臣反对之人也不在少数,而吕夷简为了让仁宗废后,给有司下令不得接受谏官们的奏章。

吕夷简到底和郭皇后有怎样的矛盾,以至于要促成宋仁宗废除皇后呢?而这一切只是因为郭皇后在宋仁宗面前说了一句实话。

明道二年初,皇太后刘娥去世,宋仁宗亲政,自然想让朝堂上昔日鼎立支持太后的人离开权力中心,于是与吕夷简商量应该怎样处置夏竦刘太后的党羽。那日,回到后宫之后与郭皇后说了这个事,郭皇后说了一句实话,直言吕夷简就是一个老狐狸:“夷简独不附太后耶?但多机巧,善应变耳。”仁宗想了想觉得郭皇后说的并没有错,于是在贬谪官员的名单中加上了吕夷简。第二日,朝堂上宣布贬谪官员名单,吕夷简赫然在列,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陈州,吕夷简惊掉了下巴。

吕夷简和宫中宦官阎文应相熟,阎文应多方打听得知是郭皇后说了吕夷简的坏话,吕夷简心中恨极。几个月后,被贬的吕夷简再次回到中枢,与阎文应联系,要他留意郭皇后的错误,遂有了上文仁宗被打,宦官阎文应劝皇帝把事情告诉大臣,最终使得郭皇后被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盘点隋炀帝手下五大重臣,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广杀大臣,秦琼为何排在最后,大结局

    隋炀帝登基后,手下有深受信任的五大重臣,他们帮助隋炀帝前期建功立业。他们因为都是大业年间的重臣,所以当时被称作“大业五贵”。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苏威(542~623年),字无畏,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北周至隋朝大臣。苏威出身士族,父亲苏绰是西魏名臣。之后苏威

  • 晚年时候的李世民有着怎样的变化?他有多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和李世民在水中,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昏庸,李世民的晚年

    对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在大家的心目中可是一代明君,毕竟他是在历史上鲜有能够听从臣子意见的皇帝,而在他的带领之下,成功将唐朝的基础打得非常完美。其实在晚年的李世民并不如大家所认识的那般仁爱,反而变成了一位非常残暴的君王。就比如说从旧唐书中我们就可以得

  • 受唐太宗重用的五大胡人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人名将,唐朝为什么重用胡人,唐朝重用胡人

    唐朝是历史上的一个盛世,万国来朝,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而这不但是因为唐朝的强大,也是因为盛世之下,唐朝上下所拥有的一种自信和包容。唐朝在面对胡人的时候是非常开放的,唐太宗甚至任命了许多胡人担任军中的将领,为大唐开疆扩土,成就一代盛世。我们就来看看,这中间功劳最高的五位出身胡人的名将。下面我爱历史

  • 曹丕称帝之后,选择定都洛阳而不是长安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如果攻下长安会怎么样,曹丕为什么不定都许昌,曹魏为何要迁都洛阳

    曹丕称帝之后,为何定都洛阳,而不是长安呢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魏国(220年12月 —265年12月),三国时期的国家,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诸侯混战中,势

  • 历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五代秦王分别是谁?他们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代十国代表人物,历代秦王谁贡献最大,历史秦王嬴政是谁的儿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许多观众公然无视“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的历史事实,罔顾“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的文治武功,将历代秦王妖魔化,视为暴戾恣睢、凶残无道、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反面形象,

  • 颍川“四大名士”分别是谁?都被曹操收入麾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颍川先生是谁,河南颍川,颍川谋士

    东汉末年,当时的颍川士族集团赫赫有名,从颍川诞生了许多的名士都成为了曹操手下著名谋士。如荀彧、荀攸、郭嘉等等。而这中间有四人在当时被称为颍川“四大名士”。而这四人在曹魏建立后,都成为了曹魏政权朝廷上的重臣。我们来看看是哪四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陈群(?-237年2月7

  • 崇祯在位时期国库无银,朝中大臣的态度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崇祯首辅,明朝崇祯最大冤案,崇祯刻薄寡恩

    还不知道崇祯时期,国库无银,军队欠饷,大臣为什么不舍得拿出钱来救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个问题,其实在东汉末年,就有人看得很清楚了。当初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南下,孙权与臣下为“迎曹”还是“拒操”争论得不亦乐乎。在会议中,孙权偶然出来上厕所,鲁肃追出来说了这样一

  • 盘点明朝开国六大异姓王,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外姓王爷,明朝有异姓王吗,明朝有异姓王爷吗

    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身边必定都有一帮得力的大将和出众的谋士,一旦时局稳定必定要大肆封赏功臣。明朝时朱元璋就追封了跟随自己的六大名将为异姓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六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徐达一、中山武宁王徐达(1332年-1385年),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元

  • 东晋北伐的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晋末年武将,东晋南朝北伐,战国四将军指的是

    东晋建立之后,中原地区已沦丧于五胡之手。虽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但是爱国之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规复失土为己任。故东晋自始至终,都有北伐之举,先后有许多人的多次行动。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东晋时期,北伐的四大名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祖逖一、祖逖(266年~321年),字士

  • 王翦出征不断讨要封赏的用意是什么?他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翦封侯了吗,王翦为什么不班师回朝,秦始皇灭楚为什么请出王翦

    王翦出征不断讨要封赏的用意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每个皇帝的身边都会有许多将军为他打胜仗,立军功。而赏赐也是在所难免的,遇到一个开明地主君,也就不用有那么多的顾虑,但要是遇到一个生性多疑的主君,那么你就要小心了,一句话说不对性命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