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被吕后处死之后 韩信的后人下场又是什么

韩信被吕后处死之后 韩信的后人下场又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17 更新时间:2024/1/22 20:12:35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韩信之死。

韩信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作为“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位列“兵家四圣”,后人更是奉其为“兵仙”、“神帅”。然而,由于才能太过出众,再加上重军事而不重权谋,结果先被刘邦废为淮阴侯,后又被卷入陈豨谋反案,最终被处死。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于代地发动叛乱,刘邦率兵亲自前往平叛。而在长安城中,韩信因一位家臣犯错而将其囚禁打算处死,这个家臣的弟弟于是跑去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吕后本就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听闻奏报后,遂于萧何合谋,将韩信诱入长乐宫处死。那么,韩信被杀之后,他的妻子又是什么下场呢?

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班固的《汉书》,都没有提到韩信的妻子,哪怕是只言片语都没有。至于网上流传的殷嫱、香姬、薄姬,则皆出自于电视剧《楚汉骄雄》,千万不要信以为真。

不过,以韩信的身份地位,以及汉朝的婚姻制度来讲,韩信应该是已经成婚的。史料虽未记载韩信的出生年份,但按照其经历判断,韩信被杀死之时,至少也有三十多岁了,如果说楚汉战争期间因频繁在外带兵而无暇成婚,那么汉朝建立之后这数年间,怎么也该娶妻了。

那么,韩信被杀之后,他的妻子到底下场如何呢?《史记·淮阴侯列传》和《汉书·韩彭英卢吴传》皆记载,“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遂夷信三族”,也就是说,韩信不仅自己被杀,且被夷灭三族,那么韩信的妻子在不在被杀之列呢?

目前,关于“夷三族”中的“三族”到底指什么,主要有三种说法。

1、父族、己族、子族。该说法认为,“三族”指的是:父亲的兄弟、自己的兄弟和本人的儿子。在《周礼·春官·小宗伯》中有“(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的记载,郑玄注曰,“三族,谓父、子、孙”。《仪礼·士昏礼》中则有“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日”的记载,郑玄注曰,“三族,谓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两处记载虽然略有不同,但其实意思基本一样,只是前者是站在其父角度而言,后者则是站在本人角度而言。

2、父族、母族、妻族。该说法认为,“三族”是指:除罪犯本人之外,父亲的亲族、母亲的亲族和妻子的亲族。《大戴礼记·保傅》中有“三族辅之”的记载,卢辩注曰,“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后汉书·杨终传》中则有“秦政酷烈,违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的记载,李贤注引《汉书音义》,“父族、母族、妻族也”。而《庄子·徐无鬼》则记载,“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谓父母族、妻族也”。意思是,丈夫在朝中做官,其三族都深受恩泽,更何况是其父母。

3、父母、兄弟、妻子。该说法认为,“三族”指的是:除罪犯本人之外的亲人,即父母、兄弟和妻子。其主要来源于《史记·秦本纪》,其中有“法初有三族之罪”的记载,裴骃集解引张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从以上说法来看,如果“三族”指的是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那么韩信的妻子也在被处死之列。可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韩信的妻子是有可能逃过一劫的。

不过,目前关于韩信的后人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韩信被杀后,他的长子和三子改姓韦,逃至今天的广西地区隐居,次子则改姓卓,从朝鲜逃到了日本。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京兆堂《韦氏族谱》记载,韩信被杀时,其年仅三岁的幼子韩潆被门客藏了起来,后被托付于萧何,又被萧何派人送到了南越,改为韦姓,后被赵佗收养。

如果以上关于韩信后人的传说为真,那么韩信的儿子应该大概率不在“夷三族”之列,否则不可能如此轻易逃脱。可如果是这样,那么第一种解释就被排除了,而韩信的妻子则必在被杀之列了。

不过这毕竟是事涉谋反的大罪,虽然汉朝的《九章律》原文已经遗失,但其中却是明确提到“大逆不道不敬”之罪的,“谋反”在当时已经是不可赦免的大罪了。正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韩信的妻子即使得以侥幸活命,也极可能会以罪犯之妻的身份被充入掖庭或其他地方,而且终身不可赦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高宗跟长孙无忌翻脸,背后有哪些因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取得了“废王立武”的最终胜利,基本打倒了把持朝政的长孙无忌集团。在“废王立武”的过程中,李勣的支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导致唐高宗与长孙无忌翻脸。那么在得到李勣的支持后,唐高宗为什么就能下决心与长孙无忌翻脸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高宗在登基初期

  • 武则天把两个哥哥派去偏远地方做官,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取得了“废王立武”的胜利,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按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统套路,武家在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应该要飞黄腾达了。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武则天的两个哥哥马上就能升官乃至拜为宰相,唐朝即将出现一个新的强势外戚家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然而在武则天

  • 袁绍与曹操反目成仇的原因是什么?与北方的控制权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与曹操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到洛阳为郎。不久之后,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由于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因此此地很难被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当时宦官蹇硕的叔父

  • 杨坚和独孤伽罗最宠爱的两个女儿,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创建了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不管从哪个方面说,他都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他与妻子孤独伽罗的爱情也感人至深,年少时就立下“誓无异生之子”的誓言,孤独伽罗为杨坚生育了十个儿女,终其一生做到了“无异生之子”,即便杨坚登基为帝,后宫也只有独孤伽罗一位皇后。且朝政大事多与独孤伽罗商议,时人并称“二

  • 神龙政变武则天的退位有何真相?是因为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神龙政变武则天的退位有何真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在封建社会,男权当头,女子若想出人头地,只有两种方法:第一是生在帝王之家,一辈子金尊玉贵,即使是宰相见了,也要低头行礼。第二就是嫁到权贵之家,例如嫁到皇宫,若运气好了,能成为皇后、熬成太后,那就算站在权力的顶峰了。纵观中国历史,女子当

  • 嘉靖连立三位皇后,为何一个都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每次想到嘉靖皇帝和他的三位皇后,就不禁感叹,如果万历皇帝有他爷爷的手段,明朝万历年间就不至于有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堂堂皇帝也不用整天被一群大臣逼得没有办法,最后干脆躲到宫里不上朝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要是在嘉靖一朝,大臣们敢做万历一朝大臣们做的事,朝堂都不知道会大换血多少

  • 方孝孺被朱棣诛杀十族 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方孝孺和朱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明朝历史上,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北平王的身份,强势攻进明朝国都南京,赶走建文帝朱允炆自己称帝后,京城之中有很多旧臣纷纷投降。但也有一些老臣表示誓死效忠建文帝,于是朱棣对建文帝的旧臣进行了大肆的清洗。而最为人熟知的 ,就是朱棣诛杀方孝孺

  • 战国四公子中孟尝君田文和信陵君魏无忌相比,有何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四公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如果非要在战国四公子中找一个最差劲的,那非孟尝君田文莫属。最优秀的,笔者认为是信陵君魏无忌。孟尝君是唯一一个将自己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公子”在公元前321年,孟尝君田文就已名动天下,因此,他在战国四公子中,是名副其实的前辈

  • 唐肃宗为什么会把嫡亲女儿远嫁去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一直是以开放包容的形象面向国内外的,与各民族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同时,唐朝也是一个送去和亲的公主比较多的朝代。不过,唐朝送出的公主大多是宗室女,挑位适龄的宗亲家的郡主封为公主出嫁,皇帝自然是舍不得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出去的。而在安史之乱中登基的唐肃宗,着急先把这个兵乱平了,一咬牙求助于少数民族回纥,

  • 项羽囚禁吕后三年之久 项羽为什么不霸占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和吕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名流千古,虽说也有不少人骂他“焚书坑儒”,实施暴政,但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话,罪在当代利在千秋。可惜的是,秦始皇用人不当,又没有个好的继承人,登上皇位秦二世胡亥完全不能跟他相比,就是个纯粹的暴君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