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登基后大封功臣,张良却屈居第62名,这是为何?

刘邦登基后大封功臣,张良却屈居第62名,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30 更新时间:2024/1/17 13:26:35

张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203年,垓下之战以项羽自刎为标志正式结束。项羽死后,刘邦军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收复了所有项羽的土地,建立大汉王朝。

刘邦的霸业离不开他手下的一大批有才能的人,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汉初三杰”了。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的萧何,足智多谋的张良,用兵如神的韩信

像以往许多开国君主一样,刘邦建立汉朝之后的第一件事当然也是奖赏功臣。按理来说,萧何、张良、韩信三人按照功劳,起码在分封时都应该排在前五之列。

刘邦论功封侯时,为何萧何排名第1,韩信第21,张良却屈居第62名

结果是萧何被封为酂文终侯,韩信被封淮阴侯,张良被封留侯。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就立下规定,只有刘氏宗族子弟才有被封王的资格,外人功劳再大,也只能成为侯爵。所以大家都被封为了侯爵,但是侯爵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在众多侯位里,萧何的酂文终侯排名第1名,韩信的淮阴侯排第21名,而留侯张良只排第62名。

明明人尽皆知韩信与张良的功劳盖世,嘉奖时当属前几,为什么刘邦还要出人意料地把排名弄成这样呢?

首先,对于萧何排名第一,大家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当时刘邦就曾说过,萧何有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之能。萧何在刘邦的军队里主管后勤,若没有他对军队后勤的调度有方,韩信也很难打出胜仗。为了让武将们服气,刘邦帮萧何说了许多话,还提出了著名的“攻人功狗论”。至于韩信排名靠后的原因,只能说怪他自己。

韩信居功自傲,太过显露锋芒。韩信仗着自己是刘邦帐下唯一一个能与项羽抗衡的人,在刘邦面前提出了许多条件。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被刘邦迁到江南做楚王。但是韩信本来想做的是齐王,所以心怀不满。后来密谋造反被发现,刘邦剥夺了他的王位,改为淮阴侯。

要知道,密谋造反这种事情,应该会被诛九族的。但是刘邦不但原谅了韩信,还选择继续封他的侯,这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至于侯位排行第几,对与韩信来说早已不重要了。毕竟戴罪之身,能活命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那为什么张良,作为一个老老实实为刘邦出谋划策的谋士,什么错事都没做过,为什么落到了第62位呢?张良因为谋士这个身份而在战时被重要,也因为谋士这个身份在战后被防备。

这就要从自古以来帝王的想法说起了。自古以来,天下未定之时,想图谋霸业的人会到处寻求足智多谋的谋士来帮助自己成就霸业。张良就属于这种谋略过人的谋士,但是,一但君王霸业已成,这些谋士的作用一下子就没有了。

天下打下来了,要谋士还有什么用呢?难不成留给下一个图谋天下的人用?身边留着一个太过聪明的人,对于帝王来说是很大的危险。所以张良纯粹就是被刘邦抛弃掉了,张良的才能只有在打仗时有用。

治理天下与打天下所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张良有打天下之谋略,不代表他可以帮刘邦治理天下。因此太平盛世时,刘邦觉得张良用处不大,爵位封得太大反而会很危险。毕竟自古以来,越是聪明的谋士,就越是会成为帝国的隐患。

张良的际遇与明朝初期的刘伯温有些相似,刘伯温也是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被朱元璋故意刁难,论功行赏之时排到了百十来位,而李善长与萧何相似,也是因为主管后勤而被拍到了第一位。只是与韩信不同,同为武将的徐达被封做第二。论功行赏只是说说而已,功劳太大,只会带来帝王的猜忌与不安。

总结:自古狡兔死,走狗烹,帝王在在封臣分地之时会有诸多考虑。但一切的考虑,都是以不会危及自己帝位为最终目的地。纯粹的论功行赏是很难做到的,不秋后算账就很不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说到袁崇焕这个明末大将,他被杀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袁崇焕,大家肯定都比较熟悉,这个人可是明朝末期的抗清名将。在袁崇焕的人生经历中,可以说是大起大落了。最后结局却被崇祯帝凌迟处死。那么关于袁崇焕被杀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恃才自傲,与同僚关系差袁崇焕胆略过人,敢于单枪匹马跑到山海关进

  • 康熙同时加封四个儿子为亲王 康熙此举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加封儿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很多非常经常的片段,比如太子胤礽谋反、康熙皇帝同时加封4个儿子等等。在电视剧中,太子胤礽似乎就是一个二世祖,自己没有什么能力,而且小心眼。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作为一国的储君,竟然会卖官鬻爵。最要命的是胤礽

  • 康熙皇帝继位之后 康熙又是怎么对待自己兄弟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康熙继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总体来说,康熙对于自己的兄弟还是很照顾的。顺治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所生育的子女相对来说还是不少的。其中就包括4个公主和8个儿子,在这八个皇子中,最后能够躲开后宫迫害和自然早夭的厄运,长大成人的其实就只有四个。这

  • 尽管赵祯赏赐了很多,但赵曙为何拒绝搬到皇子的居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晚,五十三岁的宋仁宗赵祯去世。四月初一日,皇子赵曙即皇帝位,就是宋英宗。四月初四日晚,宋英宗突然得病,“不知人,语言失序”。四月初八日,是宋仁宗入殓的日子。这一天宋英宗病情加剧,在这庄重肃穆的场合,居然“号呼狂走,不能成礼”。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康熙九子夺嫡之中 雍正的最大的威胁为什么是老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和老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朝中出现了九王夺嫡的情况,康熙皇帝的9个儿子卷入了对皇位的争夺。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似乎老八是老四胤禛最大的对手,其实胤禛还有一个威胁,那就是老三胤祉。如果是老八喜欢与雍正直接过招的话,老三胤祉则是喜欢偷袭。在争夺

  • 匡章整个战国时期唯一一位攻入函谷关的将领,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战国将领匡章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函谷关乃是战国时期秦国东部极为重要的关隘,是秦国抵御山东六国进攻的重要关隘,山东六国历次合纵攻秦,往往最终只能望关兴叹。纵观整个战国时期,函谷关仅仅被攻破了一次,正是齐国名将匡章率领齐、魏、韩联军攻秦的这次(后期赵、宋加入),而

  • 当曹皇后升格为皇太后时,她为何想废掉刚登基的赵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曹皇后算是一位比较贤明的人,她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忍辱负重,从不计较名利,也从未干涉朝政。可是在宋仁宗死后,当曹皇后升格为皇太后的时候,她居然有一个大胆的计划,想废掉刚刚登基的新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新皇帝是谁?宋仁宗在位时间很

  • 康熙真的算是千古一帝吗 真实的康熙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是千古一帝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康熙皇帝自16岁实操朝政大权,于忧患之中强有力地开拓疆土、平定战乱、稳固皇权,让清朝入关短短数十年,便出现了盛世景象。不可否认,《清史稿》对其“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的积极

  • 古代皇帝寿命大多数都不长寿 康熙皇帝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康熙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是清朝的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清朝使用该年号从康熙元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共六十一年时间,这算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了。可以说

  • 郑氏并非新帝嫡母,为何能被唐宣宗尊为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太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宣宗时期,朝中有两位皇太后,也就是郭太后和郑太后,其中,郭太后是唐宣宗的父亲宪宗皇帝的原配,郑太后是宣宗的生母,这看起来稀松平常,这不就是明清常见的两宫并尊,其实,还真不能简单的这么说。我们所熟知的两宫并尊,比如明神宗嫡母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