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庄太后在意愿中表示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为什么会这样呢?

孝庄太后在意愿中表示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为什么会这样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30 更新时间:2023/12/14 19:49:15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孝庄太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75岁的昭圣太皇太后去世,昭圣太皇太后即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是我们熟知的孝庄太后。孝庄太后临终之际曾留下遗命:

“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孝庄太后决定不与皇太极合葬,而是葬在儿子顺治帝的孝陵附近。至于原因,孝庄太后说了两个,其一就是皇太极已经去世多年,卑不动尊;其二就是孝庄太后不愿意和儿孙分开。

我们先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两个原因,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1643年)在盛京去世的,此时大清刚刚立国不过才7年,尚未入关,京城是盛京,因此他去世之后,其陵墓自然也在盛京,即清昭陵,这也是关外三陵之一。

皇太极去世之后,其弟多尔衮和其子豪格曾争夺皇位,但双方实力相差并不大,只能形成平衡之势,后来有人站出来建议立皇太极其余的儿子为帝,多尔衮考虑到自己称帝的时机尚未到来,因此将皇太极年仅6岁的幼子福临扶上帝位,即顺治帝。

而福临的生母正是布木布泰,布木布泰这也算是母凭子贵,虽然顺治帝这个皇帝不咋地,但他的母亲孝庄太后和儿子康熙帝却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厉害人物。

顺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辅佐顺治帝入关,将大清的都城从盛京迁到了北京,从此,清朝皇族中人都到了北京生活,布木布泰自然也不例外。既然都城迁到了北京,自然以后的皇陵就会建在北京,也就是说,皇太极的昭陵建在盛京(沈阳),而顺治帝因为已经入关,自然会将自己的皇陵(孝陵)建在北京。

事实也确实如此,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年仅24岁的顺治帝去世,死后安葬在遵化马兰峪,即清孝陵,这是清东陵的首陵,清东陵是区别于后来的清西陵而划分的。

既然顺治帝死后的皇陵在遵化,那康熙帝将来去世之后的皇陵自然也会在遵化,这就给孝庄太后出了一个难题,是要和皇太极合葬于盛京的清昭陵还是安葬于遵化清孝陵附近呢?

这其实是一个大问题,孝庄太后想了二十多年,一直到1687年她临终之际,终于决定死后葬在清孝陵附近,也就是和子孙在一起。这个选择确实是很艰难的,但同时也是很简单的,难是因为她是皇太极的皇后,死后理应和皇太极合葬,这是规制,简单是因为她并不想和皇太极合葬,而且理由比较充分。

皇太极是1643年去世的,而孝庄太后是1687年去世的,这其中间隔了44年,近半个世纪,而且是皇太极这个皇帝先去世的,按照卑不动尊的传统,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确实不适合再打开清昭陵,让孝庄太后和皇太极合葬,而且即便在清昭陵附近另起坟茔,又劳民伤财,况且这样不算是合葬了,而且孝庄太后死在北京,要葬在盛京,确实比较折腾,所以孝庄太后决定葬在遵化。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孝庄太后不忍离开顺治和康熙父子,这是可以理解的,顺治帝是孝庄太后的儿子,孝庄太后对儿子的感情自然是很深的,而康熙帝也是孝庄太后带大的,相依为命很多年,这样的感情,让孝庄太后不忍离开这对父子。

反观皇太极,孝庄太后对皇太极却并没有多少感情,而且皇太极生前,布木布泰也并不受宠。布木布泰当年仅仅是皇太极五大福晋之末,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布木布泰的姑姑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

而排在第二位的则是布木布泰的姐姐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即关雎宫宸妃。除此之外,还有麟趾宫贵妃和衍庆宫淑妃,布木布泰是五大福晋的最后一个,即永福宫庄妃。

哲哲、海兰珠和布木布泰姑侄三人同为皇太极的后妃,只不过地位不同,哲哲地位最高,为国君福晋,相当于皇后,海兰珠进宫最晚却最受宠,只有布木布泰并不突出,但她生了福临这个儿子。

布木布泰是1625年成为皇太极的侧福晋的,皇太极1643年去世,两人之间相处了18年,不算短但也不算长,更何况,两人之间感情并不深,皇太极也并不怎么宠爱这个妃子。只不过皇太极也没有想到,他死后,多尔衮和豪格争位,最终多尔衮将年仅六岁的福临扶上皇位,为的就是让小皇帝当傀儡,这倒是成就了孝庄太后和康熙帝。

说起来,多尔衮也是很倒霉,他生得太晚,虽然其母为努尔哈赤的正妻,他是嫡子,但因为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他年龄太小,连战场都没有上过,自然无法和皇太极相比,从而失去了皇位,还眼睁睁看着生母被四大贝勒逼迫殉葬。

等到皇太极好不容易死了,多尔衮又因为豪格这个皇太极的长子,而无法登基为帝,只得把六岁的福临弄上去,结果等他铺垫得差不多了,已经没有势力能阻止他称帝了,结果打猎摔下马受伤死了。

他一死,顺治帝亲政,皇位就保住了,虽然顺治帝没啥作为,在位时间也不长,但他有个好母亲和好儿子,他去世之后,孝庄太后和康熙帝祖孙俩和臣子们斗智斗勇,也是创造了一个佳话。

康熙帝很感激祖母,所以在孝庄太后去世后遵从其遗命,没有让孝庄太后和皇太极合葬,但康熙帝也不知道该如何安葬祖母,只是在清东陵靠近孝陵附近修建了暂安奉殿,将孝庄太后的棺椁葬在了暂安奉殿的宝座上,用土掩埋后关闭了殿门。

自此之后,康熙帝一直没有正式将孝庄太后安葬,或许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葬孝庄太后,索性将这个难题留给了他的儿子雍正帝。

雍正不负重托,于1725年,也就是孝庄太后嫁给皇太极一百周年之际,以暂安奉殿为中心修建昭西陵,历时十个月,在这一年的年底,孝庄太后就安葬在了昭西陵,而昭西陵也成为清朝级别最高的皇后陵,这倒也符合孝庄太后的身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隆基不得不杀死太平公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到达最鼎盛的一个朝代,当时仅仅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人口就达到了百万以上,另外不少国家也纷纷来到唐朝进贡,就连西方的波斯和阿拉伯帝国也派使者来到大唐,但是在唐朝历史上却出现了一个女皇帝,也是中国唯一的女帝,它叫做武则天,武则天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才人,在唐太宗死后出家,但由于唐高宗李

  • 唐朝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为何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唐朝的三大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这三大名将最后的结局,都是异常惨烈的,都是当时唐朝数一数二的名将武将,实力超群,战功无数,但是就是这样的人最后的下场依旧惨烈,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仙芝、封常清、哥

  • 如果永琪没有英年早逝,清朝会是怎样的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很多背景设定为乾隆年间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五阿哥”永琪的身影。大部分影视作品都将他刻画为武功高强、才华横溢的人物,而在其中一些作品中,他甚至是健康长寿、无疾而终。但历史中的永琪其实是英年早逝,年仅26岁,至于死因则是得了"附骨疽"。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

  • 北宋开国名相:赵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所建立的大宋王朝在历史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实际上虽然赵匡胤取得了天下,但倘若没有此人帮助的话,宋朝的统治不可能会如此稳固,没有他甚至连国家也将会岌岌可危。说到这里,大家会好奇这个人是谁?没错,他就是宋朝的名相赵普,至今人们流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便是出于赵普

  • 明朝最出名的三个大臣是这三人 其中谁对明朝的贡献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大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最出名的三个大臣,莫过于于谦、张居正和王阳明。那么,这三个大臣谁对明朝的贡献最大,对历史的贡献最大呢?(于谦画像)咱们先来对这三个最出名的大臣,在历史上所做的贡献,集中概括一下。于谦的贡献,当然就是在瓦剌挟明英宗朱祁镇南下,一直打到北

  • 朱由检继位时有四个年号可选 朱由检最后为何会选择崇祯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由检选年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后人在称呼中国古代皇帝时,有很多的称呼。有的是以庙号来称呼,比如我们熟知的“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等。有的是以年号来称呼,比如嘉靖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等。而年号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也很关键,有的皇帝一生用过十几个年号

  • 窦漪房的出生不高,为何能成为皇后?她与刘恒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窦漪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西汉时期的窦太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窦漪房绝对是有女主光环的人,她的一生简直不要太顺。如果非要给她的人生找点不完美,那就是失明和次子刘武不能成为皇帝吧。说起来窦漪房原本的出身也并不高,她最开始是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宫伺候吕后的斗鸡

  • 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的花云,有哪些战绩?他的妻儿有着怎样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花云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作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的花云,也算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了,只不过死得有点早,没有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甚至都没有等到朱元璋建立西吴政权。花云是怀远人,1353年,32岁的花云背着自己的宝剑到临濠去投奔尚没有什么名气的朱元璋,从此成为朱

  • 宋朝能臣赵忭是何身份?他这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能臣赵忭是何身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这是《宋史·列传第七十五》中的一段记载,讲述的是宋朝与包拯齐名的清官能臣赵的事迹,也就是这位宋朝名臣,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隔离与封城制度,这就是正史中的赵“救荒之术”。古代医学不

  • 司马衷与司马德宗都不是很好,他们为什么还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统一王朝,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王朝。从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晋,到公元420年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晋朝从西晋到东晋,前后一共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共经历了十五位皇帝。而在这十五位皇帝当中,最有趣的是,竟然还有两位“白痴”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