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何英年早逝 北魏孝文帝之死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何英年早逝 北魏孝文帝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42 更新时间:2023/12/25 9:42:25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怎么死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执政期间,他整顿吏治,倾心汉化,迁都洛阳,南征北战,对北魏和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拓跋宏的这首诗表明了其心怀远大志向,念念不忘南北统一大业。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拓跋宏只活了三十三岁便离开了人世。关于他的英年早逝,普遍认为他是得知皇后偷情,被活活气死的,其实拓跋宏是因为疾病加劳累而死。

网络配图

拓跋宏为何英年早逝?主要有四个原因:

其一,拓跋氏皇族有早婚早育的传统,拓跋宏之前的数代嫡祖,如景穆太子拓跋晃十三岁生文成帝拓跋濬,拓跋濬十五岁生献文帝拓跋弘,拓跋弘十四岁生孝文帝拓跋宏,皆在十多岁时便已生子,因年幼,精子质量不高,很容易造成后代遗传性先天不足。同祖辈一样,拓跋宏也是早婚早育者,他十六岁生长子元恂,十七岁生次子元恪,而且在生元恪之前,还生有华阳公主兰陵公主两个女儿,可见拓跋宏从十多岁时就开始涉猎后宫,宠幸女人了。十多岁正处身体发育初期,这个时候过度行房事,很容易造成气血亏损,体弱多病。

其二,早年经历,对拓跋宏身心影响很大,拓跋宏三岁丧母,十岁丧父,受过寒冬“单衣闭室,绝食三朝”的责罚,遭过“食中得虫秽物”的恐吓,挨过杖打“数十”的体罚,险些被权欲极强、生性猜忌的冯太后废黜。亲生父母的痛苦死亡,在位前期的胆颤心惊,这一系列悲苦遭际,使拓跋宏的幼小心灵遭到严重打击和伤害,很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网络配图

其三,宠幸冯氏,使拓跋宏感染肺病,早年,冯太后的两个内侄女入宫,其中一女冯氏,即后来给拓跋宏带绿帽子的冯皇后,不久,冯氏因有病,被冯太后“遣还家为尼”。冯氏得的不是一般病,而是可怕的“素疹”,在古汉语中,“素疹”即“宿疢”,也就是热病,多指肺病。这种病传染性极强,且极难痊愈,让人避之不及,冯太后死后,拓跋宏打着冯氏“素疹痊除”的幌子接其回宫,拓跋宏身体本来就很差,在与冯氏亲密接触中,最终染上了肺病。

其四,心力交瘁,使拓跋宏病情加重,拓跋宏独掌大权后,励精图治,勤于政务,掀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改革浪潮。特别是在迁都问题上,拓跋宏力排众议,软硬兼施,甚至不惜自编自演了一场冒雨“南征”闹剧,可谓殚精竭虑,耗费心智。迁都后,拓跋宏不作停歇,御驾亲征,发动伐齐之战,恨不得毕其功于一役,结果几次仓促出征,均无功而返。急功近利,加之疲惫焦躁,使拓跋宏于太和二十二年(498)再次亲征时“其疾大渐”,幸亏徐謇救治才好转。

网络配图

拓跋宏久病心烦,侍臣稍有过失,动不动就要训斥、诛斩,甚至对老婆孩子也不手软,迁都洛阳后,第一任皇后冯氏因为拒绝说汉语、穿汉服,被拓跋宏废黜;第一任太子元恂因为嫌天热,不穿汉服,遭到责骂后又发动叛乱,被拓跋宏废黜、赐死。先天不足,后天劳烦,事事亲为,急于求成,性情暴躁,动辄发怒,平时又不注意养生和保健,使拓跋宏的病情由轻变重,以至于在亲自审讯第二任皇后出轨一案时,已经力不从心。

拓跋宏之死,在于他明知自己“心容顿竭,气体羸瘠”,还继续忘我的创业,希望有生之年能够一统天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皇帝。作为一个重病之人,拓跋宏这是在拼命,处理完皇后出轨一事后,太和二十三年(499)三月,拓跋宏为了实现政治抱负,再次强撑病体亲征伐齐,途中鞍马劳顿,“疾势遂甚,戚戚不怡”,御医回天无力。四月,提前耗尽毕生精力的拓跋宏在取得马圈城大捷后,因操劳过度,病入膏肓,抱憾而死,令人扼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做皇帝后亲爹都不认 还让他老爹下跪磕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的父亲当了几年太上皇,刘邦当皇帝后做了什么,为什么刘邦称帝后没有接曹氏

    俗话说得好帝王家中没亲情,但是有些皇帝可是白手起家的,当了皇上之后却不认老爹了。今天要说的就是刘邦,刘邦是正儿八经的农民的儿子,按道理来说发达了之后不能忘本呀,可惜刘邦建立汉朝以后,亲爹都不认了。网络配图值得一提的是在汉朝时期非常注重孝,但是这位开国皇帝似乎做的并不怎么好啊。大家应该知道刘邦一直自称

  • 敢和秦桧作对的南宋贤相赵鼎 为保护家人绝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贤相,首推赵鼎。赵鼎是个体恤民情的好宰相,为民请命,鞠躬尽瘁,奸臣都恨他入骨。也正因为为人耿直,最后丢了性命。网络配图赵鼎身世很坎坷,大抵真的就是历经磨练才能成大器吧。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孤儿寡母,但是并不影响赵鼎的才华施展鲜少人知,精忠爱国的岳飞就是赵鼎提拔的,他可以说是岳飞的伯乐。当

  • 强将手下无弱兵 玄甲军唐朝一统天下的常胜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天策军是怎么灭的,苍云军全军覆没,地爆玄甲

    强将手下无弱兵,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李世民纵横驰骋,就不能不提到他手下那只玄甲军了。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这只精锐骑兵的形象。首先让我们来看《资治通鉴》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

  • 李斯为秦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结局并不美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斯对秦国有什么贡献,秦国吕不韦,李斯最后的结局

    说起李斯,大家都知道他是秦朝的丞相,内外兼修,非常有才华。李斯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年轻的时候他还是个小吏,但是他深知环境的重要性,于是毅然辞掉安稳的职位,跑去齐国学习,并且分析时势投靠秦国,很快得到了吕不韦的看重,像秦王提出了离间六国的计谋,收效很大。网络配图但是好景不长,不就秦王就下了逐客令。勇敢的

  • 老狐狸司马懿智谋狡诈却栽在了这个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期老夫子单挑怕谁,智谋典故,如何评价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如果说到老狐狸,司马懿要说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毕竟,能隐忍数十年,装了大半辈子的忠臣,最后上演了一出逆转好戏的司马懿,其心机之深,智谋之狡诈,可见一斑。不过今天小编不说战场和朝堂上的司马懿,而是来侃侃司马懿的私人生活。司马懿的发妻叫张春华,听着这个名字,多朴实啊!但是这个女人的狠,不比

  • 曹植怎么死的 曹植成也因华 败也因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丕,曹丕有没有杀死曹植,曹植的死

    说起曹植,七步诗就随口而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一名句广为流传,深受大众喜爱。网络配图那么,除了曹植与曹丕的七步诗事件。关于曹植,你又知道多少?曹植,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曹植从小就很有才华。不满十岁的时候,当别的孩子还在嬉戏打闹之际,曹植已经能诵读百家诗篇,对《诗经》《论语》更

  • 司马懿警告诸葛亮的一句忠告:北伐没有实际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北伐是逆天而行吗,诸葛亮司马懿谁厉害?,魏国没有司马懿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祁山对阵时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这番话,其实乃肺腑之言,于蜀国大有益者。可惜诸葛亮已经听不进去了。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军师、统帅,他在草船借箭后对鲁肃讲了一番话:“

  • 陈玄策以一己之力灭掉一个国家的大唐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一个人灭了一个国家,如何毁灭一个国家,夜冷策陈玄

    1、人物生平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年―661年)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公元641年因北印度的玛卡达送使节来唐,因而以对其答札之副使节身份。接着,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卷入

  • 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几位功臣:他竟被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冤死的十大忠臣排名,历史上被杀的功臣有哪些,历史上死得比较惨的妃子

    商鞅 死因:五马分尸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没。但他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场。网络配图李斯 死因:腰斩李斯不仅是辅助秦王横扫天下的政治家,也是

  • 崇祯帝临终遗言为何说“文臣人人可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天启皇帝对崇祯的遗言,崇祯皇帝最后的遗言

    朱由检知道这些都是“马后炮”,不予理睬,低头在御案上写了十二个字,让站在旁边的司礼监太监王之心看了一下,随即抹去。据说,其中六个字是“文臣人人可杀”,在皇帝心目中,朝政就是坏在这帮文臣手中的。戴笠《流寇长编》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京官凡有公事,都派他的听差传递简单的公文摘要,称为“传单”。三月中旬的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