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侯君集灭掉高昌国后将皇宫洗劫一空,李世民是如何解决的?

侯君集灭掉高昌国后将皇宫洗劫一空,李世民是如何解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63 更新时间:2024/4/6 1:02:44

你们知道侯君集灭掉高昌国后将皇宫洗劫一空,李世民是如何解决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公元626年,唐朝玄武门喋血,李世民带领秦王府众将将李建成李元吉诛杀于玄武门。而后,李世民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尽快控制唐高祖李渊和朝臣。关键时刻,李世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尉迟恭和侯君集,由侯君集带兵控制外围的朝臣,尉迟恭手持兵器入宫见李渊,在这种局面下,李渊最终答应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禅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侯君集因为全程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预谋、策划、执行、善后等环节,被李世民封为左卫将军、潞国公。一时间,侯君集成了唐朝开国的大功臣。

侯君集在史书中正式出场,是比较浮夸的,《旧唐书·侯君集传》说:

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

他刚投奔李世民的时候,为人轻浮,自称英勇无敌,却连弓箭都射不准。后来跟着李世民东征西讨,李世民才渐渐意识到侯君集不只会吹牛,还是个狠角色,因此渐渐培养成为秦王府心腹,最终帮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

李世民登基后,侯君集也没闲着,他先作为李靖的副手,率军攻打吐谷浑,后来被封为吏部尚书。因为侯君集行伍出身,对政务并不娴熟,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侯君集还逼自己多读书。

素无学术,及被任遇,方始读书……入参朝政,并有时誉。

可见,在李世民看来,侯君集虽然是武将,但积极上进,表现还算优秀。

贞观十三年,侯君集迎来了人生巅峰,他被李世民任命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军攻打高昌国。高昌国王鞠文泰听说唐军要来讨伐自己,非常不屑,对自己的臣子们说:“长安离我们七千余里,还有两千里的沙漠,沿途风沙漫天,等他们到高昌早就断粮了。”

事实上,高昌国王鞠文泰低估了唐朝军队,更低估了侯君集。

侯君集以迅雷之势急行军到了高昌国不远的碛口,等鞠文泰看到唐朝的战旗后,惊惧万分,竟然活生生被吓死了。《资治通鉴》云:

及闻唐兵临碛口,忧惧不知所为,发疾卒。

高昌国王被唐军吓死,他的儿子智盛继位,率兵抵抗侯君集,最终被侯君集轻松打败。侯君集攻入高昌都城,看到大量的西域珍宝,顿时爱不释手,于是不顾军纪,将大量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侯君集的手下看到主帅如此贪财,纷纷效仿,半天内,几乎将高昌国皇宫洗劫一空。

侯君集得胜而返,在给李世民的奏报上写道:

下其二十二城,户八千四十六,口一万七千七百,地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

攻下敌人22座城池,多么辉煌的战绩啊。侯君集夸耀自己的功劳,却对于自己私吞财宝的事情只字不提。

回到长安后,侯君集麾下的将士们因为分赃不均,最终将此事抖了出来,李世民听闻后非常震惊,立即下令捉拿侯君集,但是具体怎么处理侯君集,李世民犯了难。

按理说,侯君集率军灭掉高昌国,功勋卓著,应该重重奖赏。但侯君集私吞财宝,败坏军机,性质恶劣,即使杀了他也不冤枉。最终,李世民没有杀侯君集,也没有将他治罪,而是将侯君集释放,既往不咎。

实际上,李世民当时也想罢免侯君集,但唐朝名臣岑文本劝了李世民一席话,让李世民茅塞顿开。岑文本的话总结起来有三点意思:

第一,侯君集刚刚攻下高昌国,没过几天,你就要惩罚他。这会让所有人都认为:陛下只会记得臣子的过错,而忘记臣子的功劳。即:

虽君集等自挂网罗,恐海内之人疑陛下唯录其过而遗其功也。(《资治通鉴》)

第二,陛下培养将领,主要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够打胜仗,不惜一切代价打败敌人。如果一个将领贪婪,他却能打胜仗,而另一个将领清廉,却不能战胜敌人,你觉得那个武将更合格?陛下要用他的长处,而不要老盯着他的短处。即:

主于克敌,苟能克敌,虽贪可赏;若其败绩,虽廉可诛。

第三,自古以来,武将大多贪财,这是他们的缺点。但有明显缺点的武将更容易驾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帝王的圣德。即:

斯则陛下虽屈法而德弥显,君集蒙宥而过更彰矣。

岑文本不愧为唐朝宰相,他这番话说下来,李世民顿时觉得醍醐灌顶,立即明白该怎么做。

于是下旨,释放侯君集和一众将领。不久,那些跟随侯君集一起私吞金银的将领纷纷请罪,从此对唐朝更加忠心。其他文武百官见李世民如此对待自己的臣子,也纷纷感动。因此可以说,李世民对此事的处理非常高明。

但是,唯独侯君集的表现不同,自从侯君集被释放后,他整日抱怨,认为李世民不该捉拿自己,从此对李世民心怀怨恨,最终还是走向了不归路。三年后,侯君集随太子李承乾谋反,东窗事发后,李世民看着被捉拿归案的侯君集,非常心痛。念及侯君集之前的功劳,没有连累他的妻儿。

人在最得意的时候,往往容易犯错。唐朝名将侯君集,在取得大胜的时候自以为是,犯下大错,最终惨遭变故。平心而论,李世民并非是一个喜欢杀功臣的帝王,他处理侯君集事件的时候已经非常高明,但侯君集不思悔改,最终被杀。

明太祖朱元璋曾评价侯君集:

“非唐太宗忘功臣之劳也,由其恃功骄恣,自冒于法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向宠:诸葛亮力捧的军事家,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国家的兴衰成败往往取决于人才的发展,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变的真理,三国时期的刘备更是将广纳贤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他与关羽、张飞的感情令人羡慕,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直至现在都是一段佳话,作为一国之主,他更是不惜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可见他对人才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刘备虔诚的态

  • 曹魏最低调的猛将:郝昭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可谓战将如云、谋臣如雨。在无数次战役之中,涌现出一个个传奇名将,有冲锋陷阵,每战先登的猛将,也有使出浑身解数,寸土不让的守将。说到守将,不仅仅只是守住某座城市,更多的是善于守住某个防区,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就是三国后期中最“善守” 的名将,他就是郝昭。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

  • 诸葛亮大权独揽期间的蜀汉是什么样的?百姓的日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大权独揽期间的蜀汉是什么样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23年春,身在永安的刘备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或许是因为戎马一生带来的一身伤病,或许是夷陵之战的惨败让心气极高的刘备大受打击,在病倒之后,刘备感觉到自己大限已到,于是他将身在成都的诸葛亮召到身

  • 彭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 彭越最后为什么会被灭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初彭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前197年,彭越因谋反当死,刘邦放了他一马,判其流放蜀地。押送途中,彭越碰到了吕后,向其诉苦。哪知吕后将彭越带回洛阳,劝刘邦说:“彭越是一位壮士,如今将其流放蜀地,是纵虎归山,不如将其杀之,以除后患。”刘邦听从了吕后建议,将彭

  • 古代最有骨气的两位傀儡皇帝,他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谁当上了皇帝,谁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面对皇权的诱惑,很多人不顾道德伦理,想方设法的夺取皇位,继而出现了许多围绕权力争夺的权臣。这些权臣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夺取皇位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他们不会将皇帝这个名号加在自己身上,而是表面屈于皇帝手下实际行使真正的皇权。这样一来,也就给了

  • 明末第一名将:孙传庭的经历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就设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规矩。同时明朝的后世之君也遵守这一制度。这个朝代中,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包括明太祖朱元璋在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的经历已经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了,毕竟他是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开

  • 秦始皇一生都没有立皇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皇帝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自称“皇帝”开始算起的,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也正是因着如此,秦始皇被称之为“始皇帝”,后世的太庙之中,秦始皇总是位于上首。但若说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后,却是汉朝时期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吕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只因秦始皇的一生,从未册封过皇后。不

  • 惇怡皇贵妃:一生无子,最后却成了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皇宫中,皇帝的身边总是不缺年轻貌美的女子,所以这些女子想要在皇宫中立足,除了要获得皇帝的宠爱,更重要的是要生下皇子。所以这些妃子都当作都将生孩子当作自己的第一个任务。而当时有个女子十分特殊,她比皇上年轻29岁,入宫后却一辈子没有生下的儿子,即使这样她也依然获得了3代帝王的宠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

  • 李世民喝了李建成赐的毒酒,怎么没有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的时候,尤其是清朝的时候妃嫔们的争斗可以说是非常的多了,在很多的电视剧中也是能够看到,并且经过了一些的改编,在清朝的时候争宠的状况是最严重的,我们大概也就了解比较清楚了,当然既然后宫会有妃嫔们争宠,那么也是会有太子们争皇位的事情,而且还不少,比如大家所了解的玄武门之变,在这个场争夺中,李世民也

  • 被皇帝打得半死后被赐死,这位悲惨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一弯冷月照宫墙,胡笳声声愁断肠。”君王宫殿红砖黛瓦,看似华丽无双,但谁人又知这些高高的宫墙见证了多少女子的幽怨,古来被废弃的、被打入冷宫的、被皇帝冷落的妃嫔不在少数,其中宣懿皇后萧观音则被评为古代最悲催皇后,因为她不仅被皇帝绝情赐死,死后尸骨还任人践踏,一代皇后究竟为何会沦落至此呢?感兴趣的读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