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齐景公离不开佞臣梁丘据?忠臣佞臣都用

为什么齐景公离不开佞臣梁丘据?忠臣佞臣都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56 更新时间:2024/1/19 9:50:51

齐国有贤相晏子,武有能将大司马田穰苴。这两人将一应军政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齐景公乐得坐享其成,欢娱度日。

有一天,齐景公在宫中与姬妾们饮酒作乐,到了夜深,兴趣反而越来越浓。他突然想起来晏子,一时兴起,吩咐左右将酒具和乐队全部搬移到晏子家门口,再让人通报晏子国君驾到。晏子立即整肃衣冠,执笏拱立,以最符合仪礼的方式迎接齐景公的到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齐景公尚未下车,晏子急忙迎上前去,语带惊惶地问道:“其他诸侯国是不是发生什么重大变故了?我们齐国是不是发生什么重大变故了?”

齐景公是为了一尽酒兴才夜登晏子之门的,哪里是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当然是回答说:“没有。”

晏子十分讶异,问道:“那么君上您为什么在这样的夜半时分,亲自登临下臣的家门呢?”

齐景公哈哈一笑,说:“相国您操劳政务,十分辛苦。现在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声,不敢独享,特来和相国共享。”

晏子的神色立即变得十分严肃,一本正经地说:“如果是安国家、定诸侯的大事,我会来谋划应对。但如果是铺坐席,摆酒具这样的事,君上身旁有的是人,为臣我就不敢参与了。”这番硬邦邦的话,明着是要将齐景公拒之门外。

齐景公虽然十分扫兴,但还是个颇有气度的君主,也不和晏子计较,吩咐左右,调转车头,前往大司马田穰苴府上。

田穰苴得知国君到来,立即披甲戴盔、全副武装,直板板地站在门口迎接齐景公的到来。齐景公刚到,田穰苴立即迎上前去,语气紧张地问道:“诸侯是不是发兵来攻了?国内大臣是不是造反叛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意思的是,晏子并没有给田穰苴通风报信,但田穰苴所说的话,和晏子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确实是有道理的。

齐景公一听,头立即大了,但他还是不甘心。作为一个国君,他不过是想和自己的得力大臣们喝喝酒,这个想法其实也不算过份。

齐景公回答说:“都没有。”

田穰苴又问道:“那么君上您为什么半夜来臣下的家呢?”

齐景公说:“寡人没别的意思,只是感念将军军务劳苦,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乐,愿与将军共享之。”

田穰苴听了齐景公的话,非但没有感激涕零,而是像晏子一样,板起了脸,说:“如果是御寇敌、诛悖乱的大事,臣下敢不尽心谋划?但如果是铺坐席,摆酒具这样的事,君上身旁有的是人,为臣这样的介胄之士就请恕不参与了。”

晏子和田穰苴这两个人敢于直接驳斥君上的美意,摆脸色给君上看,也算是难得的了。但更难得的则是齐景公的心胸度量。他虽然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心里很不开心,但始终没有作色使怒给这两个大臣。若是换了其他的君主,晏子和田穰苴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他砍的。

这也说明,当时虽然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但流传百年的君臣之礼的惯性影响犹存。所谓“君君臣臣”,就是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这样才能和谐共处。从这个角度来看,晏子和田穰苴两个人硬邦邦的不解风情的作为倒也是符合礼法的,但这也未免太过伤害了齐景公寻求“亲密关系”的那颗拳拳之心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时的帝君主,自称“孤家寡人”,其实不是空口而论的。这样的自称,正显露了作为权力金字塔尖第一人在寻求、发展、维持亲密关系上的极其困难。

左右见齐景公意兴索然,问他:“是不是转驾回宫?”

齐景公摇了摇头,说:“不回宫。现在我们去梁丘据大夫家。”

梁丘据果然没有让齐景公失望。他闻报得知齐景公大驾光临,早早就做好了准备。齐景公的车驾还没到,他已经左操琴,右挈竿,口中作歌,在巷口迎接齐景公的到来。

齐景公这才龙颜大悦,喜笑颜开。于是也不管君臣礼仪,解衣卸冠,与梁邱据欢呼畅饮于丝竹之间,直到鸡鸣五更才尽兴返回宫中。

第二天,晏子和田穰苴一起入朝谢罪。但这两个人其实不是诚心谢罪,而是要借谢罪之名劝谏齐景公不该夜饮于人臣之家。

这俩小子,也实在是太过份了。但齐景公的度量真当大,竟然不以为忤,而是说出了一番普天下君主最为真实的心声:“寡人无二卿,以治吾国?无梁邱据,何以乐吾身?寡人不敢妨碍你们两位履行职责,但你们也不要管寡人的行乐之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治理国家是少不了晏子、田穰苴这样的板正忠臣的,但晏子和田穰苴显然不能满足齐景公的“亲密需求”。只有梁丘据这样的佞臣,才能满足齐景公的“亲密需求”。所以,齐景公很清楚,他既少不了晏子、田穰苴,也少不了梁丘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此朝所有的太子都无缘皇位 但有一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法理以及惯例,皇帝死后都应该是太子登基,但是各种传统的作用加上皇室成员对皇位的争夺,实际上每一次皇位变更都不是那么顺利,所以也不是每一位皇太子都能顺利地登上皇位,我们今天说的这个王朝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在这个王朝120年历史中没有一位皇太子最后登基的,只有一位皇太子例外,但是江山也在这个皇太子

  • 齐景公嗜酒连喝七天七夜:晏子如何劝阻齐景公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正春秋后期,齐景公起用了田穰苴、晏婴等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齐国逐渐强大起来。齐景公虽然能够唯才是用,但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嗜酒如命。齐景公不喝闷酒,每次喝酒都要找几个知己作陪,并且不醉不休。不过,让齐景公想不到的是自己找人喝酒竟然吃了闭门羹。图片来源于网络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大臣弦章上谏

  • 齐国丞相晏婴一生清廉:执意不收齐景公送的黄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康熙皇帝曾说:“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故其一生也在不遗余力扶植奖励清官。历代关于奖廉的举措也有很多,而廉吏对于这种肯定的奖励也有着自己的共享方式,就此留下了一段段清廉佳话。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生活腐朽,奢侈之风盛行,齐国的丞相晏婴是当时的一个异类,他用一生的清廉书写了廉吏二字。图片来源于网

  • 中国近代“背黑锅”冠军李鸿章 李鸿章的辛酸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以前在历史课本中,说李鸿章是卖国贼,毕竟那时候南京条约是由他来签订的。说什么,是他把国家的土地分割给别人这样也就算了,还要陪别人银子想想都觉得弱国的无奈实在是令人愤恨啊。然而,转念一想,历史真当如此,事实是什么?毕竟也有人在讨论说李鸿章是近代中国史背黑锅最多的人,为什么这么说,一起来看看。李鸿章行政

  • 弑父的匈奴单于冒顿: 逼迫汉朝和亲 调戏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刘邦死后,冒顿变得更加骄横,甚至写信调戏吕后,信中说:“我是孤独寂寞的君主,生在沼泽,长在草原,我多次到边境来,希望能到中原游览一番。陛下独立为君,也是孤独寂寞,一个人居住,我们两个寡居的君主都很不快乐,无以自娱,还不如我们以己所有,换己所无。”网络配图世界历史中,匈奴是最早横跨欧亚大陆,

  • 将功成万骨枯:号称“人屠”的白起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以上还只是有史料可考的杀人数字,而据梁启超先生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所杀人数就占二分之一。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们往往只看到战场上功臣名将表面的荣耀,却忽视了这荣耀背后战死的无数英魂。后人无法准确评价这些锐不可当、战无不胜的将军们,因为他们既伟大,又残暴。

  • 盘点三国时代出了哪些出名的“富二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从三国时期的这几位富二代身上,我们不难总结出一个规律:父辈的成功和辉煌终究是属于父辈的,富二代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顶着父辈的光环坐吃山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网络配图如今,“富二代”成为了社会上流行的热门话题,关于富二代的讨论声也是此起彼伏。富二代依

  • 揭秘:明朝大将吴三桂为何甘愿做“三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姓家奴,是一个贬损人的词,意在讽刺反复无常,不忠不义。后世对那些毫无操守、随意受权势支配、没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人,形容为“三姓家奴”。网络配图三国演义里,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说他本姓吕,找个干老子叫丁建阳,后来投靠了董卓。又把丁建阳给杀死了。张飞骂吕布的时候,吕布窝了一肚子火。因此吕布后来索性夺了

  • 曹操和14名后妃生25个儿子 还打儿媳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生有子嗣的后妃达14人之多。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曹操好色,它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的一般情况。曹操是英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安阳曹操墓中同时出土有两具女性尸骨,虽然目前尚不确定是否系曹操原配卞夫人或其他姬妾,但光是男女同葬一点,却也可窥曹操的“好色”一斑。网络配图天黑之时,两

  • 北宋靠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神射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北宋缺相、南宋缺将,事实上北宋其实有很多名将,比如杨家将、呼家将,还有一些名气不大的如种家军的祖孙三代种世衡、种谔、种师道。种谔,字子正,洛阳人。曾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打败西夏八万援军,但他儿子种朴就差了点。网络配图种朴有一次刚上任到知河州,就发生了叛乱,是羌族的首领阿章和其他族人带领的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