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辞官归隐的陶渊明并非庐山底下赤贫的农民

辞官归隐的陶渊明并非庐山底下赤贫的农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10 更新时间:2024/2/7 0:46:06

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

网络配图

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

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三世,是浔阳的名门望族,陶渊明出生后,虽家境中落,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为有家产田业的官宦门庭。归田后,诗人的居地可考的就有上京闲居、园田居和南村等处,田庄别业则有西畴、南亩等处,远不止“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归田初,陶渊明在家饮酒赋诗,琴书自娱,生活清闲。这时的诗人,过的是舒适的人闲居生活。

网络配图

50岁以后,由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再加战祸绵延,境遇确已非昔比。然而,他仍能“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常著文章以自娱”,劳逸结合,也不是一位赤贫的农民。

陶渊明晚年的《乞食》诗被很多人看成他沦为乞丐的重要证据。但清人陶必铨指出这是借韩信乞食的故事以起兴,故题曰《乞食》,不一定真有此事。而且《乞食》是诗人晚年遭灾时所作,并非反映其平时生活状况。诗人写此诗的意旨,主要是让子孙后代了解他在贫困的情况下如何励志苦节。

陶渊明的晚年,与有“五斗米”俸禄的时期相比,生活状况是有变化,但他除农业收入之外,另有教授生徒的酬资,还有显贵的馈赠。

网络配图

至于故人延请,新知相邀,饭局一直不少,给诗人的资助也是司空见惯的了。所以,鲁迅先生就断言:“纵使陶公不事生产,但有人送酒,亦尚未孤寂人也。”

陶渊明确实叙说过自己的清贫景况,并写有相当多的叹“贫”苦“寒”之句。其实他的“穷”,只是比起祖辈来要“穷”,晚年比起前半生要“穷”,比起门阀世族的巨富来是“穷”。但是,他绝非一贫如洗,与真正的贫农相比,则要小康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长孙顺德:长孙皇后的堂叔,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贪官污吏不管是在中国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让人民厌恶,统治者头疼的问题。尤其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为了打击贪污的行为,不惜处死了一大把贪官。不过在唐太宗时候,有一个大臣贪污了大量钱财,并且暴毙了罪犯。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是一个以法治国的皇帝,但他对这个大臣的做法却让人大跌眼镜,那么唐太宗是怎么处置这个

  • 从私生子到大将,霍去病的生平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小官吏的私生子,靠着其姨母和皇帝的宠爱而鱼跃龙门得以平步青云,从骑奴成为禁军,后来进阶为将军。这样一号人物,不知底细者也许会说他是个佞臣,但他不是,因为他是霍去病,那个六击匈奴,把匈奴驱逐至漠北的霍去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那注重正统的年代,霍去病的崛起传奇得很,充满武侠

  • 张飞是怎么死的?为何不是死在沙场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刘备手底的猛将,相信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关羽跟张飞,这哥俩在刘备白手起家的时候,就追随刘备。并且在刘备落魄的时候,始终对刘备不离不弃,最终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在刘备称帝后,张飞也因功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同时又被封西乡侯。可以说此时的张飞不仅是权势还是威望都达到了顶峰,下一步就要继续为蜀汉

  • 韩愈:铁骨铮铮的忠臣,触怒皇帝被贬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开元年间,大唐经过玄宗的治理逐渐达到了巅峰。从高宗晚年开始,大唐的国力便日渐衰退。武后为了争权夺利,大肆杀戮臣子和宗室,这种极端的做法,让朝廷变得死气沉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玄宗继位后宵衣旰食,开创了此前所未有的盛世。可惜的时,李隆基年老昏聩,又把帝国推向了深渊。中晚唐时期,

  • 秦钜:秦桧的曾孙,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末年,徽宗沉湎酒色,纵情与书画之间。按理说,喜欢书法和画画是一件好事。宋徽宗千不该万不该,身为天朝君王却怠于朝政。完颜阿骨打的崛起,让徽宗看到了建立“前人物未竟之功”的希望。新兴的金政权虽然攻克了很多辽国的城池,但阿骨打等人深知,辽国底蕴深厚,不是他们这个小部落能够完全消灭的。金政权派遣使者与北

  • 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泰怎么错失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43年,大唐的朝堂风云变幻,原本当太子当得好好的李承乾,突然被唐太宗李世民贬为庶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时的李世民年纪已经很大了,况且国家不可一日没有储君。所以在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后不久,李世民就将他的第九子李治立为太子。唐太宗李世民跟长孙皇后一共生育了三个儿子,分别

  • 唐末时期第一猛将:李存孝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熟悉古代名将的读者,对这样一句话应该不陌生,“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常常出现在演义小说中,话里面的四个人分别是:项羽、李元霸、李存孝、金台。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将不过李”的李存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存孝,唐末名臣李克用众多义子中

  • 朱元璋登基后还要分封藩王,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三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开设科举,制定王府官制,制定五等勋爵,设立钦天监等。其中还有一项举措特别重要,因为它影响了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那就是分封诸皇子为藩王。其实分封制自古有之,但历朝历代以来,古代分封一再出现问题,比较出名的就是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既然有这

  • 唐高宗李治有8个儿子,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宗李治一共有8个儿子,其中至少5个被武则天给害了。武则天贡献了其中四个,分别是:五子李弘、六子李贤、七子李显、八子李旦。萧淑妃贡献了一个,四子李素节。其他三个儿子都是宫人所生,也就是宫女的儿子。他们分别是:宫人刘氏所生的长子李忠,宫人郑氏所生的次子李孝,宫人杨氏所生的三子李上金。宫人生的这三个娃

  • 赵匡胤为何下令处死自己的救命恩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每个人尚未发迹之前,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古时候的那些皇帝们,在没有发迹之前,也是有自己的部下的,这些人往往都是对他忠心耿耿的,而且,他们也愿意为了自己的领导不惜牺牲性命,宋太祖赵匡胤没做皇帝之前,官职也很高,也聚起了自己的心腹,他们有的人还救过他的命,但是呢,做了皇帝之后,一切都变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