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怀光为何会选择谋反?原因是什么

李怀光为何会选择谋反?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79 更新时间:2023/12/20 15:55:30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怀光的故事。

对于丹书铁券这个东西,相信不少读者朋友们都了解到它,都是因为《水浒传》里面的柴大官人小旋风柴进。这位柴大官人作为前朝后周皇室的后裔,并且拥有着由宋太祖赵匡胤赐予的丹书铁券,是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头等尊贵的人。而柴进之所以给我们这种感觉,其拥有的丹书铁券要起到很大作用,因为这东西相当于免死金牌,绝大多数的罪名都能免死。

能拥有它说明所有者非常受到皇帝的重视,为了拉拢他甚至可以给予他如此大的特权。所以,这东西在古代非大功臣与重臣不可得,而只要得到了被赐予了这个东西那就证明了臣子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但是,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怪人,皇帝刚刚赐予他丹书铁券,他就暴怒谋反,让人始料未及。这个人就是唐德宗时期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

如果说只是节度使谋反,可能很多读者朋友并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毕竟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节度使谋反是正常的,真正一心向着朝廷的节度使才是“珍稀动物”。但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李怀光则是比这“珍稀动物”还要稀有的一种节度使,他曾是救援唐朝于危难之际的忠臣,之后又成了反叛朝廷,逼得皇帝出逃的反贼,人生轨迹的转变之大,令人不由得感到惊奇。

李怀光也像唐朝大多数的节度使那样,出身外族,他自己是渤海靺鞨族人,他的祖先则是柔然人。他本来应该姓茹,但他的父亲茹常作为朔方的将领,因为战功卓著,被赐予了国姓“李”姓,所以他的父亲就改名为李嘉庆,而李怀光也由此跟着姓李。

李怀光出身将门,常常与军营打交道,很早就加入了军队,他的勇敢和他高超的武艺使得他在军中打出了名堂,并且他还得到了对他人生轨迹有着极大影响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赏识。在朔方军中他凭借着自己强悍的个人能力以及严谨勤勉的性格和严格勇猛的作风,深深受到郭子仪的信任,不但追随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军功,还被郭子仪委以军中的执法重任。

由于郭子仪性格比较仁厚,所以他并不太喜欢亲自管理军中的事务,将执法权交给李怀光后,李怀光执法刚正不阿,从不徇私,哪怕军中自家的亲戚犯了罪,李怀光也不会对他们故意网开一面,所以在朔方军中,李怀光有着很高的威望,军中的兵将们都很敬畏他,对他的治军能力表示赞赏。

李怀光虽然是个胡人出身的将领,但是他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确实都可以称得上唐朝忠臣。当唐德宗继位后,郭子仪虽然被封尚父,但也被罢免了之前的节度副元帅的职务,所以他之前管辖的地区就被划分给了其他的将领们,而李怀光就负责带兵驻守西部,防范着吐蕃的进犯,由于他的存在,吐蕃不敢向南入侵,他在长武筑就的城池也就成了西边边防的要塞,得以守卫西部的交通要道。

而李怀光人生真正高光时刻是在泾原之变中,击败叛将朱泚之时。当时唐德宗为了削弱藩镇节度使们的势力,激起了节度使的反抗,由此引发了节度使们的大规模叛乱,朝廷虽然竭力平叛,但由于平叛后的论功行赏不公平导致旧的叛乱刚刚平定,而新的叛乱又再次兴起。最后叛乱愈演愈烈叛军甚至勾结了之前被剥夺了军权的太尉朱泚,并攻进了长安,将唐德宗逼得外逃。

由于局势非常紧急,唐德宗便派身边的宦官火速前往各节度使处求援,其中李怀光最为积极。他不仅迅速组织军队准备勤王,还在路上遇到道路泥泞阻碍前进时,主动激励众位兵将,迅速渡过黄河后在醴泉这个地方击败了朱泚叛军的起兵,直奔奉天保驾。

为了安抚唐德宗处的人心,他还提前派自己的偏将身藏包有自己的奏章的蜡丸混入叛军,当叛军攻城时就对城上守军表明自己朔方援军的身份,顺利进入了皇帝当时落脚的奉天城传递消息,安定了皇帝那方因为局势不利而浮动的人心。之后更是在鲁店击败朱泚的军队,解了奉天之围,然后逼得朱泚退回长安。

不过,随着局势的变动,李怀光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原本在行军的路上李怀光就经常表达自己对朝廷一些宦官和宠臣的不满,认为是他们害的局面变成现在这样。而李怀光解了奉天之围后,他觉得自己对于拯救唐王朝立下了大功,于是开始对朝政进行干涉,他先是把自己感到不满的那些大臣的名单交给了唐德宗,唐德宗为了安抚他不得不对这些人杀的杀、贬的贬。

虽然唐德宗对李怀光看似好像百依百顺,但李怀光知道他是想让自己尽快平叛,但李怀光也知道长安城并不容易攻打,而全力以赴地带着自己的军队去和朱泚硬碰硬,是输是赢都难免损失惨重。所以李怀光其实不敢直接进军长安,但又害怕一直维持现状会给唐德宗一种自己在故意拖延的感觉,从而被唐德宗惩罚。进退维谷的李怀光开始动起了加入叛军的心思。

之后,唐德宗想要借用吐蕃军队的力量来平定叛乱,就像当年安史之乱时,郭子仪借回纥军队击败安史叛军一样。但吐蕃宰相却表示如果没有之前负责与吐蕃交战的将领的签名和盖章,吐蕃人无法保证可信程度,所以拒绝出兵,并表示一定要得到李怀光签名盖章的文书。但当皇帝派人前去请李怀光签名盖章时,李怀光却出言不逊,并且不愿意在文书上签字。(原因其实推测起来也不难,如果借了吐蕃兵,一方面唐朝会受到吐蕃的敲诈,另一方面李怀光自己的作用就不会得到体现,自然不乐意。)

而当唐德宗在兴元元年下诏想要加封李怀光为太尉,并且赐予他丹书铁券时,李怀光彻底爆发了。李怀光将丹书铁券扔到了地上,并表示只有当君王怀疑臣子想要谋反时才会赐予臣子丹书铁券,这个时候赐给自己丹书铁券是为了逼自己谋反。(不过其实这也不过是李怀光的借口罢了,因为皇帝已经给予他如此殊荣,他再不进军平叛就是他在故意拖延,而前文我们也说过,李怀光担心自己的势力在平叛中受到损失,又导致他不愿意进军。所以这才是他真正走向谋反的原因。)

之后,李怀光就不断催促他在奉天驻守的部将与他里应外和,在约定的时间谋反,而他的部将却将这件事报告了上去。而事情败露后,李怀光甚至直接公开表示要和朱泚联合,让皇帝自行避让。逼得皇帝再次从奉天出逃梁州。不过,李怀光可能是个合格的将领,但他是个蹩脚的反贼,他不但没能和朱泚形成良好的合作,甚至他自己的很多部下都不愿意反叛纷纷出逃。最后李怀光被自己的部下割下了头颅,投降唐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不断壮大发迹的过程中,有哪些人叛变了?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什么出身,刘备桃园三结义后发生了什么,刘备错失的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备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东汉末年,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

  • 历史上杨七郎真的存在吗?他的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有杨四郎这个人吗,杨门虎将杨家七郎,杨七郎庙

    大家好,说起杨七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小时候读《杨家将演义》,杨七郎打擂,印象深刻,在记忆中,杨七郎是杨家将中武艺最高的人,曾力杀四门,最终被“奸臣”潘仁美所害,其实这一切都是小说家的妙笔生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一个杨七郎吗?可以肯定地说,历史上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七子叫杨延彬,由于杨业“死

  • 唐朝刺客有多嚣张!光天化日刺杀大唐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唐人屠凶猛,我在大唐当宰相免费阅读,大唐之八岁宰相免费阅读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曾祖武载德是武则天的叔伯弟弟。武元衡进士及第,唐德宗很重视他,武元衡做事详密严整,同事们也很钦佩。唐德宗常说,武元衡真有宰相气度。唐顺宗即位,由于身体不太好,所以不怎么处理国家事务,全权委托大臣。唐德宗驾崩,武元衡为仪仗使。监察御史刘禹锡想当仪仗判官,结果武元衡不给,被刘

  • 此人杀妻求荣 结果却死在了别人箭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没有结局的杀夫案,妻子谋杀丈夫,妻子被害丈夫一人灭了所有人

    公元前412年,齐国相国田和阴谋篡位,但是怕鲁国干涉齐国内政,决定先发兵攻打鲁国,征服鲁国后做下一步打算。网络配图面对齐军压境,公孙休向鲁穆公推荐用吴起为将抵御外敌。但是鲁穆公迟迟不答应,公仪休就入宫问鲁穆公不用吴起的原因。鲁穆公说"我也知道吴起有大将之才,但他的妻子是齐国田氏宗女。夫妻之情爱是人间

  • 梁山好汉中他的胆子最肥 最后却被宋江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胆子太肥,水浒传宋江害了所有人,胆子很肥

    小说《水浒传》塑造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形象,而且这些人物可谓是性格鲜明。比如李逵莽撞冲动、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而柴进的性格特点总的来说就是仗义疏财、热情好客、明哲保身。柴进喜欢结交天下的英雄好汉,家里就养着几十个人,他的出场就是带着一帮子人骑马打猎归来,路上偶遇林冲。路过的被发配被流放的犯人,只要是被

  • 关羽刮骨疗毒 谁为关羽实施刮骨疗毒手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刮骨疗毒是什么时间,刮骨去毒中关羽是什么样的人,关羽刮骨疗毒用麻沸散了吗

    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几天后,有一人身穿素衣来到帐前,此人姓华名佗,听关云长是天下英雄,偶中箭伤,特来治疗。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

  • 关羽只对这两个人才是真心的五虎上将实则不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五虎上将关羽瞧不起谁,关羽对谁位居五虎上将而不满,关羽一生最佩服的四人

    听到五虎上将,大家的思绪马上就回到了三国时期那个混战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面终日战火纷飞。而我们的刘备刘皇叔作为汉皇正室。虽然不满足于当时皇帝的统治但也是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的。网络配图在早年间因为因为宫里权力的争夺而自愿放弃甘愿流落在外。后来结识了张飞和关羽这两位兄弟。但相处过一段时间之后看一个桃园于

  • 武则天少女时竟如此摧残:弄死五个哥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治怕武则天吗,武则天为了陷害谁杀了女儿,李治为什么不废了武则天

    了解大唐历史的人都知道,武则天曾经想把李唐改为武家的天下,而她实际上已经这样做了,但不为人知的是,一心想为武家谋取千秋基业的武媚娘竟然竟然把武家与其同辈的五位男丁全部弄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武则天掌权后为何要弄死五个哥哥?说起武媚娘家庭,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两个侄子武三思和武承嗣,武媚娘家有两个

  • 揭秘励精图治的崇祯帝怎么会成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明之我是崇祯皇帝免费阅读,崇祯是个好皇帝吗,大明崇祯

    据史书记载,崇祯皇帝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头发全白,皱纹满面,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非常勤政的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劳心费力,致力于摆脱内忧外患,使明朝恢复强盛,却最终也难以挽回王朝的败局。算得上是有名的有道无福之皇帝。明朝中后期的阉党之祸非常严重,到了明熹宗的时候,宦官魏忠贤权势遮天,一手操纵朝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终于知道他们谁更厉害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谁说的,郭嘉文

    郭嘉作为曹操的第一谋士,可以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人物。而刚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卧龙诸葛亮刚好追随刘备出山。由于郭嘉的才华,使许多人有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看法。我个人认为郭嘉确实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但诸葛亮也不差,只是他两擅长的领域有不同。郭嘉对于军事是十分擅长的,有了他才使得曹操的事业达到了巅峰时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