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彭城之战”中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打败刘邦的?

“彭城之战”中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打败刘邦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0 更新时间:2024/1/21 7:04:12

“彭城之战”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吊打刘邦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奇招迭出的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汉二年(公元前205)四月的楚汉彭城之战,公认是一场收了后世无数军事家膝盖的惊艳奇迹。

在这场奇迹爆发之前,手握五十六万大军的汉王刘邦,除了坐拥三秦根据地,更高调横扫楚王项羽老巢,兵不血刃拿下项羽的“命根子”彭城。威震天下的项羽呢?却正陷入到齐地里,眼看就是腹背受敌的节奏。可就在看似刘邦“得天下”大局已定的关键时刻,愤怒的项羽却以三万精锐,突然发起暴烈一击,竟一举将刘邦杀得稀里哗啦。庞大的“五十六万大军”土崩瓦解,仓皇逃跑的刘邦,父亲老婆都落到项羽手里。得天下?险些老本赔光。

尽管楚汉战争的最后结局,还是以三年后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告终。但是彭城之战战场上,这一场激动人心的大反转,依然从此载入史册,更惹得多少人探讨不停:绝对优势的刘邦,在距离胜利看似一步之遥的时刻,为什么会栽这么大跟斗?

第一个原因,就是刘邦与项羽,军事水平上的差距。

彭城之战之前,抗秦战场上大杀四方的项羽,怎么会落到老窝被端的窘境里?主要原因,就是刘邦的战略布局能力太强:背靠汉中大后方的刘邦,先抓住项羽“杀义帝”的小辫大打舆论战,通过给“义帝楚怀王”大张旗鼓办发丧等手段,成功把项羽“炒作”成人人喊打的角色。同时趁热打铁,借着各路诸侯一锅粥的好机会,连拉拢带挟裹拼凑了五十六万联军,借着项羽讨伐齐地的机会,成功打了项羽一个冷不丁。

这全程操作里,生猛的项羽一直在胡乱出拳,谁不服打谁,冷静的刘邦,却是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落在项羽的软肋上。可这强大的战略布局能力,也掩盖了俩人另一个致命差距:用兵指挥能力。

作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从刀光血影里拼杀出来的两位佼佼者,项羽的用兵指挥水平,向来闻名天下。除了有惊人的天赋外,他一直经历的,都是高难度的硬仗恶战,打的都是“破釜沉舟”这样的地狱难度大仗。无论战前动员还是临场指挥,还是战略战术应用,都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相比之下,刘邦却差得远,本身就是半路出家,而一直到彭城战役之前,刘邦打的仗,大多都是顺风仗。恶战怎么打?他真心没经验。

抛开战略眼光,仅以军事指挥水平说,项羽和刘邦面对面开练,就好比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单挑一个打惯顺风局的菜鸟。就算刘邦手里,比项羽多出二十倍人马,胜负也可以想。

而比起能力差距来,第二个原因,比能力更致命:两人各自军事团队的差距。确切说来,就是刘邦手里人太多。

军队人多,难道不是优势是劣势?对一般对手,或许是优势,对上项羽,却显然不是:真正优秀的将军,能够做到把千军万马捏合成坚强整体。刘邦呢?他是个顶级政治家,却非顶级将军,“带将”才是特长,以韩信的科学概括说,刘邦带兵最多就能带十万人。而此时他的手里,却是近六十万人。这种规模的军队,绝非刘邦本人能带的动,带成一盘散沙,那是正常表现。

而且刘邦这五十六万人,绝大多数都不是自己嫡系,以《史记》的形容说“得劫五诸侯兵”,行军路上还收了彭越的三万人,看上去浩浩荡荡,但这些跟着掺和的“诸侯”们,当时全是墙头草,就打算趁着刘邦占优势,跟着去楚地分块肉,一旦风声不对,必然垮得快。

本身这来自五湖四海的队伍,就是不好带,以刘邦“只能带十万人”的能力,带不好也就是必然。这支占领彭城的大军,看上去气势如虹,其实就好似草台班子,碰上坚硬的拳头,简直一砸就倒。

而项羽,却恰是这么一支“拳头”。他的三万精兵看似人少,却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硬仗恶战的阵仗早见习惯,钢刀见红都是常事,外加老家被端,家人遭遇堪忧,早就各个心里冒火,揍刘邦根本不用动员。精通奇谋的项羽,这次也愤怒开脑洞,没有正面硬冲彭城坚城,反而绕到彭城西侧,突然向东攻击,等于是最坚硬的拳头,一击就砸到刘邦大军的软肋。

其实,虽然被打了个闷棍,可刘邦毕竟有近六十万人,哪怕拼消耗,都够项羽杀一阵,刘邦就算打不过,安全撤退也没问题。可问题就是,刘邦是“联军”,大难临头各自飞,跑路都跑的乱七八糟。外加项羽这次算计的太精确:从西往东打,“联军”只能向东跑,可东边是泗水,几十万人堵在水边,出不去又打不过,结果就是白白挨宰,不是落进河里,就是死于项羽楚军刀下,几乎全军覆没。

所以,再看似强大的团队,倘若内部关系没理顺,就算带兵的是刘邦,该崩也要崩。

捎带一个原因是,彭城大战前,也是刘邦“放飞自我”太过分的时候。这“放飞自我”,也是刘邦的老毛病,当年占据咸阳后,就“放飞”了一通,成日吃喝玩乐,幸亏被张良樊哙骂醒,才有了“约法三章”的美谈。占领彭城后,刘邦又“放飞”了一通,“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等于是几十万人集体吃喝玩乐,本来就不好打的仗,这才变得没法打,终以惨败收场。

而比起这其中的教训来,更发人深思的,还有战事的后续:凭着逆天一击翻盘的项羽,接下来老毛病还是没改,依然是逮着刘邦乱出拳。但接着吃了不少败仗的刘邦,却依然延续了其高人一筹的战略部署,终于以步步为营的战略抉择,弥补了战场上的大败亏输,并最终在垓下给了项羽致命一击。上演了“屡败于项羽却赢天下”的神迹——缺少格局眼光,就算强悍如项羽,一城一地的争夺赢再多,到头来,也难免要输。

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刘邦“放飞”的老毛病。他在咸阳放飞过,也在彭城放飞过,但这场惨败之后,他却再未放飞,无论是接下来与项羽的垓下大决战,还是西汉建国后,面对内忧外患烂摊子时的策略,他都再未“放飞”,却是继续以冷静的布局,奠定一个强国崛起的家业。只以此事看,刘邦赢,不靠运气,不止凭格局,更凭这强大的自我提升。

“无赖”刘邦战胜“霸王”项羽,单复盘这些事,就知实至名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耶律阿保机为什么将全家老少都改姓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耶律阿保机为什么将全家老少都改姓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您别看古代的皇帝们尊贵无比,但其实他们也有自己崇拜的对象,在偶像面前,这些九五之尊照样表现得像迷弟一样崇拜万分。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汉高祖刘邦坚定的崇拜者,他经常夸奖汉高祖说他从屌丝一跃成为皇帝是什么原因?人家会用人啊!

  • 开国功臣徐达的儿子为什么会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开国功臣徐达的儿子为什么会没有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徐达和朱元璋是发小,两个人可以说是穿着开裆裤一起长大的。成年后,朱元璋率先投身起义,后来,徐达在朱元璋招募下也加入了起义军,最终,朱元璋一不小心成为了明朝开国皇帝,而徐达也一不小心成为了明朝开国的头号功臣。明朝建立后,朱元

  •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被抄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被抄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善长跟随朱元璋(朱洪武),出生入死,功劳非常大,朱洪武都说他是自己的萧何。洪武三年(1370年),朱洪武大封功臣,李善长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

  • 朱元璋问鸭蛋多少钱,商家为何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问鸭蛋多少钱,商家为何被处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百废待兴,全国上下都保持着一种简朴的风气,朱元璋还率领着天下作出表率,她不穿华丽的衣服,吃的喝的都和百姓一样,因为他从小吃苦,当过和尚,放过牛,后来当了皇帝,也不会忘了以前的贫贱,他知道民间的疾苦,百姓

  • 朱元璋杀了十多万的贪官,为何还是治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杀了十多万的贪官,为何还是治不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封建社会,贪官污吏为了一己私利而祸害百姓。常年累与下来,民间自然是怨声四起。虽然通过强权能够短暂地镇压,但是却难掩众口。最后积累下来的矛盾一旦爆发将势不可挡,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反过来看,失民心者自然便要失天下

  • 解缙深受器重,最后结局为何是被冻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解缙深受器重,最后结局为何是被冻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解缙是明朝初年的一名杰出大才子,他曾经获得朱元璋、朱棣的两代君王的高度认可。朱元璋甚至用“恩犹父子”这样的话向他表达喜爱之情。朱棣进京后,方孝孺不愿意写的《登基诏》,最终由解缙妙笔写出。可是为什么,最终解缙会被深埋雪中冻死

  • 沈万三富可敌国,他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富可敌国,他是怎么死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沈万三,本名沈富,高寿88岁而终,元末明初巨富。 那么朱元璋为何要将沈万三满门抄斩呢?沈万三太有钱沈万三祖上世代经商,广辟田宅,先是买了很多土地,又收购了很多农家土地,积累了一定财富,以后又开始做珠宝生意,卖珠宝,开当铺,开银

  • 明英宗惨遭土木之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惨遭土木之变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所谓的“土木之变”,就是我们常说的“土木堡之变”,又或称为“土木之祸”,此次大变对于明朝来说,不仅仅是蒙羞的问题,毕竟皇帝成了俘虏实在不怎么光彩,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直接导致了明朝自此之后开始由盛转衰,逐渐走向下坡路,而这才是被

  • 明代宗信任的大将,为什么去帮助明英宗复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宗信任的大将,为什么去帮助明英宗复辟?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景泰七年(1456年),正月十七早上,天已经微微亮,大明皇帝朱祁钰拖着病躯起床洗漱,他打算今天临朝,安排后事。可是就在朱祁钰准备临朝时,他听到皇宫处撞钟擂鼓,还以为是于谦造反了。然而,太监传回来的信息却令朱祁钰愤怒不

  • 朱见深为什么给叔叔朱祁钰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见深为什么给叔叔朱祁钰平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也沦为阶下囚!瓦剌大军乘机发难,兵临京城,国不可一日无主,在群臣推举以及太后承认的情况下,朱祁钰登上了皇位,主持国政,是为明代宗。本来这是一次临危受命,效果还不错,朱祁钰和于谦等人一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