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是在何时?结果如何

三国时期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是在何时?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31 更新时间:2023/12/29 13:49:54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于228年至234年,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北伐。众所周知,在第一次北伐中原时,因为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只能无奈退军,而在第二次北伐中原时,则因为曹真、郝昭的提前准备,让蜀军没能攻克陈仓。当然,对于建兴七年(229年)的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成功攻占了曹魏的武都、阴平二郡,总算是小有收获。

不过,不管怎样,这距离匡扶汉室,一统中原的目标,还存在非常大的距离。于是,在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公元231年春天,诸葛亮乘曹魏雍凉地区半年没有下雨,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堡。曹魏因大将曹真病重,魏明帝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在这场战役中,蜀军粮尽退军,却斩杀了一位曹魏名将。

具体来说,在诸葛亮四次北伐中原时,面对蜀汉大军,司马懿先派费曜、戴陵与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自己则率其他兵力随后前进。张郃则认为该分兵驻守雍、郿,但司马懿认为若分军不及合军有利,便向西推进。诸葛亮知道后,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祁山堡,自己率主力北上上邽。司马懿深知汉军劳师远袭,粮食补给困难,兼之魏军经过通宵达旦的行军已为疲惫之师,因而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便回军卤城。

从司马懿的角度来看,只要自己可以坚守下去,蜀汉大军就会因为粮草耗尽而退军。换而言之,司马懿的态度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然,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诸葛亮带给曹魏的压迫感。众所周知,在三国鼎立的格局彻底形成之后,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不管是兵力还是人口,蜀汉都和曹魏之间存在数倍的差距。因此,对于兵力众多的曹魏,完全可以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防守。

司马懿进军卤城,但却登山掘营,与汉军对峙,不与交战。面对司马懿的这一做法,众多魏国将士自然是非常有意见了,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认为蜀军从远来攻,“孤军食少”,必然想要速战速决。所以应该以大军屯于此处,然后分为奇兵,包抄蜀军,截断其后路。面对张郃的建议,司马懿却不愿意采纳。至于其他魏国将士的多次出战请求,也遭到了司马懿的拒绝。

于是,魏国诸将十分不满,便讥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也即不管是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还是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司马懿都是非常畏惧诸葛亮的,至少是不敢主动出击,和诸葛亮交手的。对峙一段时间后,诸葛亮撤出对祁山的包围,将全部军队集中在卤城,司马懿派张郃打通了和祁山堡的联络,并命他攻卤城以南的的王平。但是,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胜。在街亭之战时,张郃曾大破马谡,不过,王平不是马谡,他成功抵挡了张郃的进攻。

在张郃发起进攻时,司马懿自己则率众进攻卤城以北的诸葛亮主力,力图以钳形攻势,击败诸葛亮。不过,对于接下来的“卤城之战”,不同的史料,则存在不同的记载。《汉晋春秋》中记载,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大败魏军。另据《晋书》记载,此役反而是司马懿获得斩俘万计的胜利。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粮尽兵退,无功而返。此战过后,魏国诸将获得封赏,而蜀国无人获得封赏,可略见四伐战果之一斑。

公元231年六月,蜀国丞相诸葛亮眼见粮草接应不上,而又收到后主刘禅下令北伐军撤退的圣旨,诸葛亮只有引军退回。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撤退的蜀汉大军,司马懿和诸葛亮再次出现了分歧,张郃认为穷寇勿追,司马懿却执意让张郃追击蜀军。结果,张郃于木门道,被埋伏于高处的汉军射中右膝,最终去世。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粮尽退军的蜀军,成功斩杀了追击的曹魏名将张郃。不过,在笔者看来,虽然张郃是当时的名将,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为没能攻城略地,也没有重创曹魏,所以只能说是无功而返。

最后,更为关键的是,在一些历史学者看来,诸葛亮除掉张郃这位名将,反而是间接帮了司马懿一次。如果张郃没有被击杀的话,那么忠于曹魏的这位老将,无疑会成为司马懿篡夺大权的重要阻碍。在高平陵之变爆发的时候,正是因为缺乏张郃这样忠于曹魏的名将,才让司马懿侥幸成功,夺取了曹魏大权。对于诸葛亮来说,之所以在第四次北伐中原时无功而返,显然和李严存在直接的关系。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时,李严这位大臣负责运送粮草等物资。彼时,李严怕粮运不济,就派马忠、成藩传喻旨要诸葛亮撤军。诸葛亮回来后,李严反而问他:“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换而言之,李严不仅是在推脱责任,还想转而诬陷蜀汉丞相诸葛亮。

另一方面,李严还上书后主刘禅,欺骗刘禅说这是策略,又想推卸责任给岑述。凡此种种,不仅激怒了蜀汉丞相诸葛亮,也让魏延、吴懿、王平等前线的战士非常愤怒。诸葛亮先是直接出示李严之前手书,明显前后不符,李严无话可说,然后诸葛亮联合群臣上奏后主刘禅,将李严废为庶人,李严最终于公元234年病逝。作为刘备留下的托孤大臣,李严不仅没有致力于匡扶汉室这一目标,反而破坏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所以其最终的结局,自然是不值得惋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董厥在蜀汉是什么地位?为何没能改变蜀汉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在蜀汉创立及壮大的过程中,诸葛亮做出过不少突出贡献,甚至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先主刘备的知人善任相比,诸葛亮其实在用

  • 东吴最终没能一统中原跟孙权有关系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建立的政权。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延康元年(220)正月,魏王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继位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与曹操争夺汉

  • 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刘邦为何会得到这个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布衣皇帝,后来大明朝的朱元璋跟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不过朱元璋比他身世更惨一点。朱元璋是纯粹的赤贫者,开局一个碗,最后是大明帝国,现代编剧都不敢

  • 一代贤后卫子夫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也是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后。卫子夫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卫子夫入宫四十九年,为后三十八年,如果说最初受宠是因为怀孕和美色,被立为后是因为生子,那么她能够稳坐后位数十年,显然与她的“贤惠和聪明”密不可分,在近四十年的皇后生涯中,她将后宫治理的井井有

  • 战神韩信一生都经历过哪些比较经典的战役?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代名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前202年2月28日(按西汉前期以十月为岁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帝。对于刘邦来说,之所以可以消灭项羽,建立西汉王朝,韩信这位名将,无疑是功不可

  • 成蟜率兵伐赵时突然在屯留叛秦,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成蟜是韩国夫人的儿子,秦昭王的庶子,嬴政的异母弟。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作为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成蟜为何会在率兵进攻赵国之际突然叛秦降赵,一直以来便是个谜团。由于史料中关于成蟜的记载实在太少,根本无法判断其与秦始皇之间的矛盾,而《东周列国传》中则记载,成蟜乃是在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将胤祉幽禁夺爵?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胤祉,是康熙皇帝第三子。胤祉在他的兄弟中,文学、书法、骑射都是很突出,可谓是文武双全之才,故而他曾备受康熙皇帝的喜爱。康熙三十七年,胤祉被封为诚郡王,康熙后期发生了众子夺

  • 始终没有称帝的宇文护,他是如何成为权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护,北周时期权臣,他是个精明强悍的人,不甘做傀儡皇,成为了专政的权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命大臣其实说白了就是皇帝临终前,因为接班人年幼,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至于顾命大臣的角色,一般有外戚大臣,辅政大臣等等。说起,历史上的顾命大臣,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些人表

  • 刘备在入川后没有选择去袭击刘璋,是何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中非常关键的一次战役,对阵双方是曹魏军团和吴蜀联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四郡,并等待机会进图益州。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刘璋派张松前往与曹操交好,但张松没有受到曹操礼待,回蜀后劝谏刘璋与曹操断绝,而与刘备交好。建安十六年(

  • 历史上真实的李靖军事才能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虽说,大唐将星云集,但其中最璀璨的一颗,一定是三原李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历史上的李靖,字药师,祖籍雍州三原也就是今天的陕西三原人,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名将,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外甥。他一生征战无数,为唐王朝的建立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成为太宗钦定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