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得第一个皇后吕雉对大汉朝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上得第一个皇后吕雉对大汉朝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45 更新时间:2023/12/5 18:22:53

吕雉字娥姁,汉高祖刘邦的皇后。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一直都不高,能留下姓名的杰出女性,更是凤毛麟角,但即便是这样,依然有许多伟大杰出的女性出现,其中独一无二的女皇武则天,更是她们之中最耀眼的明珠。

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一直无言地承受着风吹雨打,任凭世人怎么说都行,时刻彰显着武则天的强大内心。

后世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基本上是一半一半,说好说坏的都有,但对于另外一个跟武则天有差不多地位的女性,她的评价则要负面得多,甚至都是负面评价,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皇后,吕雉。

吕雉从刘邦死后开始全面掌控大汉朝局,这15年的时间,是汉朝这个新兴的政权,非常重要的15年,稍有不慎,都有可能翻船。

而刘邦和吕雉不愧是模范夫妻,两个人相互配合,干了很多事,尤其是在刘邦时候,吕雉才是那个最懂刘邦的人,坚定不移的执行刘邦的既定策略。

刘邦一个流氓出身,在秦末动乱之中,迅速崛起,靠着韩信张良的策略,联合其他合伙人,一起灭掉了项羽,成了赌桌上最后的赢家。

但刘邦这个皇帝,自从坐上龙椅的第一天,他就没有安心,望着大汉江山,有一半都不在自己手里,刘邦下一个目标就已经非常明确,把那些异姓王统统干掉,目之所及的江山,必须姓刘。

所以刘邦一直都没有闲着,那些跟着自己一起打项羽的诸侯王们,此刻成了刘邦的眼中钉肉中刺,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除掉。

这其中以公认的屠灭项羽三大功臣韩信,彭越英布最为典型,而可怕的是,三个主将两个都是被吕雉弄死的,可见这女人狠起来,根本就没男人什么事儿了。

先说韩信,很多异姓王都有自己的底盘人马,而韩信功劳最大,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底盘和班底,他也是第一个被刘邦拿下的。

但刘邦不是魔鬼,他跟朱元璋不一样,刘邦这个大哥,对兄弟们多少还是有情义在的,所以他犹豫不决要不要杀韩信,把他软禁在长安6年。

最后,还是趁着刘邦出征不在长安的时间,吕雉联合萧何,杀了韩信,刘邦回来之后,表情非常经典,既惊且喜,说明刘邦对韩信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但作为帝王,刘邦这种就是妇人之仁,幸好有吕雉帮了推了刘邦一把。

彭越也是这样,有人告发彭越谋反,刘邦说,看在兄弟一场,准备把他贬为庶民,远远地弄到四川去。

也是活该彭越倒霉,去四川的路上遇到了返回长安的吕后,结果吕雉说,四川就别去了,跟我回长安吧。

到了长安,吕雉就让人接着告发彭越谋反,还告诉刘邦你这是后患无穷,最后还是杀了彭越,而最后一个英布,曾经项羽手下最猛的将领,刘邦亲自讨伐。

而正是在这次讨伐中,刘邦重伤,回到长安后,不久去去世了,可以说刘邦的思路是清晰的,天下必须姓刘,权力必须回到皇帝手里。

而六班死后,实际上是吕后掌权,她大的政策是采取休养生息的方针,十几年间与民休息,非常适应当时的趋势。

朝廷方面,吕雉继续沿着刘邦的思路走,开始对功臣集团动手了,据说吕雉曾经计划过,把功臣全部杀掉,但最后没有实施这个计划,但吕雉大的方针就是这样,要把权力一点点从功臣集团手里夺过来。

这就要说一下汉代的丞相制度了,汉初的丞相权力非常大,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听丞相的,皇帝的命令也要通过丞相才能得到执行。

而功臣集团,牢牢地把握着宰相这个职位,就相当于皇帝的权力非常小,而宰相的权力非常大,按照刘邦的思路发展下去,他解决完异姓王的问题,下一步肯定要收拾这些老伙计们了。

这跟道德素质没关系,谁当皇帝,都不希望大部分权力集中在宰相手里,这就是汉初相权和皇权的关系。

而吕后当政的时代,大力发展宫廷权力,任用亲信,掌握军队,把宰相排除在决策圈层以外,让宰相府完全变成了一个执行机构,这本质上就是在加强皇权。

但可惜的是,吕雉虽然有武则天的才能,但她寿命实在太短了,她没能熬得过大部分功臣宿将,吕雉死后,吕家也迅速得到清算,完全没有武则天的智慧。

而汉初的功臣集团,为了彰显自己的正义性,就大肆抹黑吕后,但事实上,吕雉之后的皇帝,汉文帝,汉景帝都是接着吕后的思路,继续打击功臣集团。

周勃多大的功劳呀,曾经被下狱,差点就死了,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但最后还是在监狱里自杀,皇权扩大是个趋势,不以个人的道德水准而转移。

而最终在汉武帝的手里,丞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完全成了皇帝的附庸,这实际上都刘家几代人共同不懈努力的成果,其中吕雉的功劳也非常大,可惜的是她是个女人,所以事后遭到了朝臣的疯狂抹黑,尽管他的政策方针都很不错,错就错在她不姓刘,更是个女人。

关于吕雉,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宋高宗赵构因何失去了生育子嗣的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高宗为什么没有生育能力,宋高宗性无能,赵构是什么样的皇帝

    在宋高宗退位后,继承皇位的是宋高宗的养子赵昚,而为什么继位的是养子而非宋高宗的亲生儿子?其中的原因是宋高宗阳痿,失去了生育能力的宋高宗无法留下任何子嗣,所以最后从赵氏宗亲中挑选中赵昚继位。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关于宋高宗阳痿的事情主要是这样的:建炎三年的二月份,金朝的宗翰突然出兵袭击扬州,并且攻陷了天长

  • 为何说明英宗朱祁镇是史上最忘恩负义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高炽反悔的主要原因,朱元璋第一次恩科为什么都是南方,朱祁镇为什么能被称为英宗

    明朝皇帝,在位时间再长,年号也只有一个,惟独他特殊,在位总共不过十五年,年号却有两个,前一个叫正统,后一个叫天顺。倒不是因为他非要搞特权,两个年号之间,是由一大串可气的事穿起来的。先说正统朝,差不多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这么多的忠良干才他不信任,偏宠信一个教书先生出身的太监王振,一干阉党把国家祸害得乌烟

  • 赵构有没有亲生儿子? 赵构当上太上皇之后谁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构后的下一代皇帝,宋高宗当了25年太上皇,赵构当了几年太上皇

    宋高宗赵构,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就有1个儿子5个女儿。宋高宗的亲生儿子赵旉,生于1127年,死于1330年,母亲是潘贤妃,赵构对他格外疼爱。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宋高宗赵构逃到杭州,苗傅、刘正彦借机发动叛乱,逼迫高宗退位,做太上皇。3月5日,隆祐太后(宋哲宗孟皇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赵旉

  • 揭秘:宋高宗赵构为选太子做出了那些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赵构的真实评价,赵匡胤和赵构,宋朝赵构是不是好皇帝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皇帝选太子的方式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皇帝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册封太子;另外一种就是群臣联名举荐。但是在宋朝,宋高宗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选举太子的方式——用处女选太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宋高宗为何要用处女来选太子呢?继承宋高宗之皇位的宋孝宗赵睿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精明能干

  • 战国史上一代名将廉颇:为什么一代猛将报国无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廉颇为什么能进四大名将,廉颇为什么被赵括代替,廉颇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将军

    人们对廉颇的了解,多来自于成语“负荆请罪”。但事实上,除了成语故事塑造的有错就改、可爱、直肠子的廉颇之外,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悲情的廉颇。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国的名将,以勇猛果敢闻名于各诸侯国。因为有他,很长一段时间,强大的秦国不敢攻打赵国。廉颇不但武艺高强、箭法出众,还善于用兵打伏,是

  • 揭秘:功高盖主是岳飞必死的真正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飞谋反铁证如山,岳飞的死因真相,岳飞不死南宋会灭吗

    岳飞二十岁从军,三十九岁被害,一生戎马倥偬,始终战斗在抗金最前线,念念不忘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岳家军”纪律严明,骁勇善战,以至金人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爱兵如子弟,爱民如父母,不蓄姬妾,不营私财,每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则天下太平”。其廉洁正派在古代官场中极为罕见。一代抗金名将未能马

  • 明孝宗是怎样治理国家的?统治后期又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治理与统治的程度或国家能力,国家治理能力首先是,魏忠贤什么时候把持朝政

    理性治国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孝宗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朱佑樘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

  • 明孝宗朱佑樘有何早年经历?又是怎样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佑樘几个儿子,朱佑樘有几个皇子,朱佑樘下一个皇帝

    早年经历明孝宗朱佑樘的童年非常地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管理皇帝私房钱。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纪氏的人缘很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

  • 元定宗贵由是怎样的皇帝?元定宗贵由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帝柑贵不贵,宣德皇帝生平,元惠宗简介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公元1206—公元1248年4月),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贵由汗”,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长子,母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公元1246年登基,公元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公元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

  • 揭开汉文帝刘恒的继位之路:步步为营才终登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文帝如何登上皇位,刘恒死后谁继位,汉文帝刘恒的母亲是谁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是薄姬所生。薄姬原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妻子,楚汉战争初期,魏豹投降刘邦,但不久又背叛,刘邦派韩信、曹参将其剿灭。叛乱平息后,包括薄姬在内的魏豹的妻妾成为汉军的俘虏,不久薄姬被送入织室干杂役,这一干就是一年多。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邦见到了薄姬,见其颇有姿色,便将其纳入后宫。公元前2